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2月2吃什么

2月2吃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5-18 07:43:28

1. 二月二吃什么

为取吉利,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 吃油炸糕为“吃龙胆”, 吃麻花为“啃龙骨”,饼也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此外,“二月二吃豆豆”,不少地方当日还有炒豆子、吃豆子习俗。

二月二还有人会选择吃“面条”,面条的样子与龙须相似,所以有些地方的面条被叫做龙须面,也有叫龙筋面的。传说哪吒拔龙须、抽龙筋之后龙王的魂魄祸害人间,百姓没有办法,只能将面做成条状下锅,来吓唬龙王,龙王的魂魄看到之后果然想起了哪吒的厉害,也就逃之夭夭了。

(1)2月2吃什么扩展阅读:

传统节日里的文化味儿

春是四季之始,意味着希望。“二月二”到了,农民们会“打囤围仓”,一边还要说着吉祥话,比如“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期待到了秋天能有个好收成。

民俗学专家高巍说,“二月二”跟惊蛰日期接近,一声春雷惊醒了蛰伏的蛇虫。有时人们会在“二月二”到来后,在床头、水缸角落里开始,把灰一类的东西撒在地面上,一直绵延到屋外,叫作“引龙回”,期盼将毒虫们“镇住”。

无论是理发、驱毒虫,还是吃盒子菜、龙鳞饼,都是为了趋利避害,取一个“万事随心”的寓意。

2. 二月二吃什么传统食物

二月二龙抬头,
北方一些民俗会吃油炸食品,
比如油饼或者炸糕之类。

3. 2月初2要吃什么要做什么

二月二龙抬头,自然要吃点和龙有关的传统美食,寓意吉祥的大餐,为新的一年开个好头。这一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饮食多以龙为名。

一、春饼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

七、敲龙头

东北地区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把龙唤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3)2月2吃什么扩展阅读】

一、二月初二"龙抬头"的由来

这种民俗与节令有关。二月初一前后为"惊蛰"。青蛙、蛇、蚯蚓等许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到了转年农历二月前后,天气回暖,一些昆虫陆续结束冬眠状态,开始出来活动,似乎是被高照的春阳或震耳的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个节令名曰"惊蛰"。 民间将蛇又叫"小龙"。二月二前后,蛇、蚯蚓等结束冬眠、开始活动。民间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风雨的主宰,而"二月二"则是龙欲升天开始活动的日子,故曰"二月二,龙抬头"。

【参考资料】

龙抬头 (中国传统风俗)-网络

4. 二月二的风俗是吃什么

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与龙有关。

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4)2月2吃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

我国民间有剃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剃龙头”源于古代二月二祭龙的习俗。

二月二祭龙习俗,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在天气渐渐转暖、雨水开始增多的时节,人们希望通过‘祭龙’顺应这一过程,从而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资料:二月二-网络

5. 二月二吃什么传统食物

炒豆子、面条、烙饼、鸡蛋、春饼、驴打滚等。

1、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饼,名曰“吃龙鳞”。春饼比吃烤鸭的薄饼要大,并且有韧性(北京人称为要有“骨立劲儿”),因为要卷很多菜吃。

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若在二月二这一天吃春饼,北京人还讲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吃春饼。

2、吃“驴打滚”

老北京的习俗,人们喜欢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的驴打滚外形圆润,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

3、面旗子

农历二月二,淄博老百姓有吃炒面旗子的传统习俗。所谓面旗子,就是切成菱形的面片,长、宽3-2厘米。将干后的面旗子用白抗土加热炒制就成炒面旗。

4、面条

北方人喜欢在二月二吃碗“龙须面”讨个好彩头。龙须面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因抻出的面细如发丝,下滚水如银龙入海,故而得名。

相传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厨师,在立春当日,做了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宛如龙须,皇帝胃口大开,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从此,这种炸制的细点便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点心。二月二食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5、炒豆子

二月二在西北,甘肃岷县等地有吃炒豆子的习惯,表示每年春天的开始,岷县的二月二会,前来浪会的人们买大黄梨拿回家孝敬老人,故“二月二”庙会又称“黄梨会”。

6. 2月2龙抬头吃什么

1、春饼

春饼在这一天被叫做“龙鳞”。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

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鲜香爽口。

2、猪头肉

这也与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有关,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

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

3、芥菜饭

农历二月二吃芥菜饭是温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

(6)2月2吃什么扩展阅读

节日习俗:

1、放龙灯

黄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2、敲龙头

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把龙唤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3、围粮囤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农历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区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

7. 东北二月二吃什么传统食物

东北二月二吃什么?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很多地方元宵一过,这个年就算过完了。但在东北则不同,按东北的风俗,过完二月初二,这个年才算过完。二月二在东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吃猪头肉、理发、发鞭炮。东北二月二吃什么呢?

一、猪头肉

民谣说“二月二龙抬头”,东北人有“二月二吃猪头”的习俗。古代猪头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平常的时间猪头是不能随便吃的,一般农户人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杀猪宰羊。

从这一天起就开始改善伙食,每天饭菜都要见点肉,除夕夜全家吃团圆饭,初一吃饺子,破五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等到正月一过,年也过了,节也过了,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都吃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猪头,这猪头只能留在二月二才能吃。龙王是管降雨的,所以农民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给龙王吃。

猪头肉,虽说平日里很不起眼,难登大雅之堂。但其吃法多样,既可加工成各类熟食品,还可搭配其他原料入菜,不管是佐酒还是下饭,都是不错的美味。

1、酱爆猪头肉:青椒去籽洗净,切片后入沸水中汆一下;熟猪头肉切成片;锅置火上,入油烧热,下猪头肉炒至变色,投葱花、蒜末炒香,加甜面酱翻炒,调入白糖,倒入汆好的青椒片,添少量清水,炒匀后用水淀粉勾薄芡即可。

2、蒜香猪头肉:蒜苗洗净后,切成段;熟猪头肉切片;锅中热油,先爆香姜片,再放入蒜苗段炒至七成熟,加精盐,放入猪头肉一起翻炒,稍添一点清水,加盖略焖1分钟,调入味精炒匀,出锅即可。

3、西芹炒猪头肉:西芹摘洗净,切成段,入沸水中汆一下;黑木耳用温水涨发后,撕成小朵;熟猪头肉切片;热锅入油,下猪头肉炒至变色,放入西芹、黑木耳,加白糖、料酒合炒至熟,调入精盐、味精,炒匀即成。

二、饺子

在东北过年,饺子是必吃的食物,从初一到二月二都流行吃饺子。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旧时,饺子是不易吃到的,过年过节吃到的也多是缺油少肉的饺子,只有一点肉味儿来解馋。

专家表示,如今的饺子馅料不一而足,从素菜、鸡蛋到猪、鸡、鱼、虾等各种肉类,几乎没有不能包进饺子里的食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过去,医学不发达,染上病就不容易治好,大概人们认为“龙抬头”会镇住一切病害,吃了“龙耳”,龙会保佑自己身体健康,祛除百病,到现在还流传着“二月二吃水饺,百病惧龙体外跑”的顺口溜。

需要注意的是,吃完水饺后不要大量饮茶,因为茶叶的鞣酸会与肉类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作用的物质,导致肠蠕动减慢,不仅容易积食腹胀,还容易影响排便,增加了代谢的有毒物质重吸收的机会。

养生之道网提醒,东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间不剪头,民间流传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

8. 南方二月二吃什么食物

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与龙有关。

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8)2月2吃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

我国民间有剃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剃龙头”源于古代二月二祭龙的习俗。

二月二祭龙习俗,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在天气渐渐转暖、雨水开始增多的时节,人们希望通过‘祭龙’顺应这一过程,从而做到与

9. 农历二月二,习俗上都吃什么,为什么

农历二月二,习俗上吃龙食,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

临沂人过二月二,农家就开始准备炒糖豆的原料。二月二早上,家家户户都用糖炒花生和黄豆,有的地方叫糖豆,有的地方叫蝎豆,还有的爆玉米花。过去都是自家制作自家食用,现在不同了,一般没有自家制作的了。城里的超市里,农村的集市上,二月二前后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糖豆,大概有十几种甚至更多。

热点内容
美术字秋 发布:2025-09-10 07:54:28 浏览:957
济南天普教育 发布:2025-09-10 06:07:11 浏览:824
找老师相声 发布:2025-09-10 05:05:20 浏览:675
肉色丝袜教师 发布:2025-09-10 04:21:16 浏览:581
教师个人教学特点 发布:2025-09-10 03:05:50 浏览:338
世界和平英语 发布:2025-09-10 02:10:53 浏览:422
便秘岳老师 发布:2025-09-10 02:09:26 浏览:261
昆山瑜伽老师 发布:2025-09-10 02:05:49 浏览:13
中山市沙溪中学 发布:2025-09-09 23:28:43 浏览:727
校园安全的英语作文 发布:2025-09-09 20:55:17 浏览: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