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有哪些
㈠ 寺庙里都有哪些常见的佛
1、天王殿:殿中供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韦驮菩萨,两旁供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北方多闻天王)。
第一重殿叫天王殿:殿中供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韦驮天,面向北。
(1)佛有哪些扩展阅读:
佛寺殿堂的配置大致是,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再后是藏经楼。东西配殿则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斋堂、茶堂、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容四海云游僧人而名。
山门一般有三个,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山门常盖成殿堂式,殿内左右分塑二金刚力士,守护佛法。山门而后的天王殿,中供大肚弥勒,弥勒是释迦的继承人,称为“未来佛”。弥勒像的左右分裂四大天王像,掌管东西南北四大部洲的山河大地,又称为“四大金刚”。弥勒像的背后是护法神韦驮天尊。
㈡ 佛和菩萨的名称有哪些
关于佛和菩萨的名称,往往由经典而异。在南北朝时期,佛的名称有释迦,多宝、阿阙、弥陀等,菩萨则有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等。至于伽叶、阿难二弟子,是出现在南北朝后期。
1.南无普光佛
2.南无普明佛 3.南无普净佛
4.南无多摩罗跋旃檀香佛 5.南无旃檀光佛
6.南无摩尼幢佛
7.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 8.南无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 9.南无摩尼幢灯光佛 10.南无慧炬照佛
11.南无海德光明佛
12.南无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 13.南无大强精进勇猛佛 14.南无大悲光佛 15.南无慈力王佛 16.南无慈藏佛
17.南无旃檀窟庄严胜佛 18.南无贤善首佛 19南无善意佛 20.南无广庄严王佛
21.
南无金华光佛
22.
南无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佛
23.
南无虚空宝华光佛
24.
南无琉璃庄严王佛
25.
南无普现色身光佛
26.
南无不动智光佛
27.
南无降伏众魔王佛
28.
南无才光明佛
29.
南无智慧胜佛
30.
南无弥勒仙光佛
31.南无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 32.南无世净光佛
33.南无龙种上尊王佛 34.南无日月光佛 35.南无日月珠光佛 36.南无慧幢胜王佛
37.南无狮子吼自在力王佛 38.南无妙音胜佛
39.南无常光幢佛 40.南无观世灯佛
41.南无慧威灯王佛 42.南无法胜王佛 43.南无须弥光佛
44.南无须曼那华光佛
45.南无优昙钵罗华殊胜王佛 46.南无大慧力王佛 47.南无阿閦毗欢喜光佛 48.南无无量音声王佛 49.南无才光佛 50.南无金海光佛
51.南无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52.南无大通光佛
53.南无一切法常满王佛 54.南无释迦牟尼佛 55.南无金刚不坏佛 56.南无宝光佛 57.南无龙尊王佛
58.南无精进军佛 59.南无精进喜佛 60.南无宝火佛
61.南无宝月光佛 62.南无现无愚佛 63.南无宝月佛 64.南无无垢佛 65.南无离垢佛 66.南无勇施佛 67.南无清净佛 68.南无清净施佛 69.南无娑留那佛 70南无水天佛
71.南无坚德佛 72.南无旃檀功德佛 73.南无无量掬光佛 74.南无光德佛
75.南无无忧德佛
76.南无那罗延佛 77.南无功德华佛
78.南无莲华光游戏神通佛 79.南无财功德佛 80.南无德念佛
81.南无善名称功德佛 82.南无红焰帝幢王佛 83.南无善游步功德佛 84.南无斗战胜佛 85.南无善游步佛
86.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 87.南无宝华游步佛
88.南无宝莲华善住娑罗树王佛
㈣ 中国有什么佛
中国的佛有:弥勒佛、斗战胜佛、药师琉璃光王佛、旃檀功德佛、燃灯佛等。
1、弥勒佛
即弥勒菩萨,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2、斗战胜佛
斗战胜佛是佛教里面著名的“三十五佛”中的一位,《西游记》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孙悟空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受封是在天竺灵山大雷音寺,是西牛贺洲(地球)的地界,属于艺术创作描写。
3、药师琉璃光王佛
又译为药师琉璃光如来,简称药师如来、琉璃光佛、消灾延寿药师佛,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此尊胜佛誓愿不可思议,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现,眷属于此人临命终时,昼夜尽心供养礼拜药师佛,读诵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49遍,燃四十九灯,挂四十九天之五色彩幡,其人得以延生续命。
4、旃檀功德佛
是三十五佛之一,记载于佛经《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以及《决定毗尼经》。在三十五佛中,位于佛陀的西北方,其身蓝色,右手触地印,左手定印,持诵此佛名号的功德,能消过去生中,阻止斋僧的罪业。
5、燃灯佛
又叫定光如来、普光如来,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一。燃灯,“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燃灯古佛在过去时为释迦牟尼佛授记,《金刚经》云:“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㈤ 中国佛教里有那些佛和菩萨
五方佛: 东方不动(身)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竖三世佛:
过去佛的燃灯上古佛,加上现在世的释迦佛(原名:悉达多),以及未来世的弥勒佛
横三世佛:
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萨,左立普贤菩萨;
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旁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两旁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大乘佛教中分应化身佛、法身佛、报身佛
法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湛然清净,周遍法界,是体,现观庄严论上
说:及一切相智,说名为法身.华严经中的毗卢遮那佛即指法身佛.
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谓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
处。能为色相所作依止,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
亦名法身。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理性之体,本来觉了也。
报身佛是佛为菩萨显示之身,登地以上的圣菩萨才能见到,是相,梵网经中的卢舍那佛就是报身佛.
应化身佛是佛为凡夫及二乘人(声闻,缘觉)显示之身.是用,如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经
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
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
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
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
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
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
过去七佛 □婆尸佛、尸弃佛、□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辟支迦佛陀
简称辟支、辟支迦佛、辟支佛等,华话为缘觉,或独觉,因观飞花落叶或十二因缘而开悟证道,故名缘觉,又因无师友之教导,全靠自己之觉悟而成道,故又名独觉。
中乘佛教也叫做「辟支佛乘」的佛教,辟支佛比小乘要高一点,比如说中国的老子,他可以说是辟支佛乘的代表者。辟支佛,他在多生累劫以前,遇到因缘,也皈依了佛陀,成为佛的弟子,闻佛讲说十二因缘法,那个时候,他修行还没有证到果位;到了今生,转世为人,没有遇到佛陀出世,也没有看到佛教的经典,他照他过去所修无为之法,修成证到辟支佛果,就叫辟支佛乘。因为他比小乘高一点,所以叫做中乘辟支佛。他和小乘一样,也是没有发心来度化众生,他只是看了飞花落叶,四时凋谢,世事的变化,或者见十二因缘法而证了果,叫做「辟支佛乘」。
㈥ 佛有哪些种类
有很多,如来佛之外比如阿弥陀佛,阿閦佛,不空成就佛之类的很多。佛陀的意思本身就是“觉者”。在释迦牟尼佛没成佛之前有迦叶诸佛。在其后还有没出世的弥勒佛。
㈦ 佛教中的各种佛,菩萨,罗汉,天王等分别有哪些
诸佛部、菩萨部、观音部、诸天部、明王部、罗汉部。
诸佛部有释迦摩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弥勒佛、毗卢遮那佛、阿阙佛、宝生佛、多宝佛、燃灯佛等
菩萨部有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药王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菩萨等
观音部有千手观音、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圣观音、如意轮观音等
诸天部有帝释天、大梵天、摩利支天、吉祥天、韦驮天、毗沙门天、持国天、增长天、广目天、迦楼罗
明王部有孔雀明王、马头明王、不动尊明王、降王世明王、金刚夜叉明王、无能胜明王等
罗汉部有阿难、摩诃迦叶、因揭陀、罗睺罗、阿氏多、那伽犀那、跋陀罗、苏频陀等
㈧ 佛教的菩萨有哪些 具体名字是什么
佛教里有四大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
1.地藏王菩萨——象征愿力
地藏菩萨盖于阴阳之间,在阴广度幽冥世界离开黑暗苦楚,在阳广度人间疾苦。而自己发愿度尽众生而后成佛,可见度众愿望无有穷尽。地藏菩萨见证幽冥大苦,普劝我们要尽一生力量,不造罪恶,脱离苦海轮回之苦,证得涅般快乐,此为地藏菩萨大愿。
地藏王菩萨道场在九华山,坐骑是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谛听。
2.普贤菩萨——象征实践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为本愿,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体现菩萨度众生的愿力,普贤菩萨无有退转的心更是不可思议。一时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不难,一辈子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就难,而普贤菩萨指导我们正是身无疲惫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贤菩萨的度众特点。
普贤菩萨道场在峨嵋山,坐骑是六牙白象——灵牙仙。
3.文殊菩萨——象征智慧
文殊菩萨以大智慧为本愿,经中云: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萨以净行法门做为摄心的法门。净行法门中指导我们要处处为众生着想,故文殊菩萨教导我们要有无私念头,把将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净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文殊菩萨道场在五台山,坐骑是是青狮——虬首仙。
4.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
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本愿,救苦救难为目的。经中说:救度诸末法,观世音为最。悲是拔除众生之苦。当然,必须施与众生快乐,才能离苦。故此,菩萨教导我们要有爱世精神,那里有苦难我们应尽量去帮忙,那就是观世音菩萨救度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着力的原因。
观世音菩萨道场在普陀山,坐骑的是金毛犼——金光仙,又名“朝天吼”。
(8)佛有哪些扩展阅读:
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而高于罗汉。
菩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佛一起教化众生,传播佛法,普渡众生。而菩萨最终修行成佛的。菩萨都是立下宏愿,为了解救众生的苦难,以自我奉献的精神而留住人间,并且以种种不同的化身来到民众中间,随时随地解救危难,所以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植于民心,使人倍感亲切可敬。
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就了四大名山道埸,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场,浙江普陀山的观音道场,四川峨嵋山的普贤道场和安徽九华山的地藏道场地,故称为 “佛教四大名山”,而且从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㈨ 中国都有哪些佛分别是保什么的
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地藏王菩萨,这些佛菩萨都与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大因缘,你有什么苦,有什么难处,去上香礼拜,祈求这几尊菩萨就可以了。这几尊菩萨什么都管。
比如说,求消灾,观世音菩萨可以,求子,观世音菩萨也可以,求健康,求姻缘,观世音菩萨都可以,所以,才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这一说法。
另外,我们信佛,学佛,求福求运,还有一个非常需要讲究的地方,就是要能在生活中,实践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能改正过失,并行善积德,做佛菩萨的好学生,佛菩萨知道了,会非常高兴,你因此也会有很好的福报的!
很多人求佛不灵,原因之一,就是不懂佛法,没有遵守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没有行善积德做个善人。所以,改过,行善,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求心愿,心愿不能实现,这在佛法中,叫求不得苦,造成求不得苦的原因,是我们自己往昔(包括前世)做的恶业,是自己作的恶,让我们痛苦。所以,佛菩萨是不能一笔勾销我们的恶业的,只能从此刻开始,改过,行善,才能慢慢化解不好的命运。
朋友如果你对佛法有兴趣的话,我再为你详细解说一下。
在改过,行善上,有一大恶,一大善,很能决定我们将来的福气,运气。
此一大恶,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即是杀生,上天有好生之德,而生灵最为爱惜的,就是自己的性命,我们杀生夺命,生灵的痛苦很深,怨恨也很深,佛法告诉我们,杀生是大恶行,是有恶报的,我们求福求运,此一条不可不戒之。
另外,有一种极大之善行,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就是孝顺父母,孔子说过,孝顺父母最难的是“色难”,就是难以对父母和颜悦色,(朋友你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对父母以柔心对待,讲话轻声细语,语气不要凶。
最后,朋友你可以请一些佛学书籍来看下,我们信佛,学佛,不仅仅是去烧个香,磕个头就了事了,我们的福气,运气,一方面可以靠菩萨保佑,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学习佛法,实践佛法,去行善积德修来的。
佛学书籍寺庙里有请,新华书店也有售的。很多经书都很难懂,初学可以看一些佛法普及,佛法入门的书。
补充一点,
不是改正一个过失,做一件善事,佛菩萨就保佑你,你就好运连连了,善因的种下,要耐心等待善果的成熟,这和植物种子春种秋收是一个道理。我们行善积德,佛菩萨,上苍都看在眼里,都会记录下来,待到善果成熟之日,就会给你降下好运。
可能有这种情况,我们行善积德一段时间后,却遇到了一些小灾小痛,这里的原因可能是大灾化小,也可能是你往昔的恶业带来的,往昔的恶果在此时成熟,故有恶报。
㈩ 还有哪些佛
佛教中,尤其是大乘佛教中的佛名根本就无法用数字形容,有一句比喻叫做“数如恒河沙”,也就是说犹如恒河里沙子的数量。单单一部《佛说佛名经》就几乎上万。八十八佛忏就是八十八名。但是就汉传佛教莱说,被认知最为广泛的有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报身佛卢舍那佛,化身佛释迦牟尼佛。还有药师佛、阿弥陀佛,弥勒佛等。
菩萨就很多了,圆觉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大势至菩萨、宝积菩萨、金刚眷菩萨、金刚索菩萨、龙树菩萨、寂天菩萨等。
至于阿罗汉,比较有名的是阿难尊者、摩诃迦叶尊者、优波离尊者、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罗侯罗尊者、周利盘陀伽、难陀、阿若憍陈如、摩诃迦旃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