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准备金率
⑴ 存款准备金率到底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大白话解释呢
银行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老百姓有钱存入银行,而银行上面还有央行,央行就是银行的亲爹,银行一切都是按照央行的规定去经营银行。
所以央行为了帮助银行防控风险,给银行规定一个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每揽储一笔钱都会向央行交钱,而这个上交款的金额占存款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反之央行想要收紧银行钱袋子的时候,央行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从10%上调到11%,这样银行每揽储100元需要上交11元,这样银行口袋更少钱了,银行没钱贷款出去,市场的资金就会被收紧了。
其实存款准备金是上交给央行,为了就是帮助银行存起来,怕银行遇到什么困难,或者银行遇到难处的时候,银行还有这笔存款准备金用来应急的,帮助银行渡过难关,把控风险的一种模式。
总之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调控政策的一种方式,想要收紧钱袋子的时候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反之想要放宽钱袋子的时候进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采取上调和下调的方式进行调控市场货币,这样会更加灵活保证市场货币量稳定,这样不会造成市场严重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现象。
⑵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能说通俗一点吗
你好,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 万元。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央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对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旨在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一般意义上,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工具被认为是比较猛烈的货币政策手段。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
⑶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什么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
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
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2021年7月9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
测一测你的抗风险指数,专家为你免费解读!
⑷ 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啊
准备金率一般指“存款准备金率”,它是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其中,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拓展资料】:
1、准备金(reserve)是商业银行库存的现金按比例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实行准备金的目的是确保商业银行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银行存款时,能有相当充足的清偿能力。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法定准备金制度还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进行控制的一种制度。中央银行控制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的多少和准备率的高低影响着银行的信贷规模。
2、商业银行库存的现金按比例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实行准备金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银行存款时,能有相当充足的清偿能力。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法定准备金制度还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进行控制的一种制度。中央银行控制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的多少和准备率的高低影响着银行的信贷规模。这个制度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将吸收的存款全部贷放出去,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或以存款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重,称为准备率。
⑸ 什么是银行的准备金率
准确的说,应该叫存款准备金率。
1.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与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控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一措施,会减少或增加信贷的资金供应量,是紧缩信号,对投资有直接联系,而与老百姓没有直接关系。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是商业银行对储户存款的,与老百姓有直接关系。
2.首先,无论是加息,还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用意都是为了抑制银行信贷资金过快增长。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直接冻结商业银行资金,强化流动性管理。主要是为了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
其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体现了“区别对待”的调控原则。同加息相比,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直接针对商业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不似加息“一刀切”式直接影响企业财务和百姓生活。
所以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存款利率上调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存款利率和央行存款准备金率都是由央行制定的。现行存款利率是由央行规定一个基准利率,由各家银行自行上下浮动。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与存款利率没有什么关系。
稍微有些复杂,不知你能不能看明白
⑹ 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什么意思
1、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是指商业银行的初级存款中不能用于放贷的部分的比例。其中,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而准备的在央行的存款。举例来说,现在我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为18%,那么银行每收进100元存款,就要上交18元给央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剩下的82元才能拿去作为银行的流动资金。
2、今年以来,央行已经三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2月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4月20日,央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6月28日,再次下调0.5个百分点。连续三次下调,有分析人士认为央行此举意在继续释放流动性。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银行机构不能将吸纳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或进行金融投资,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存放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就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3、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是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4、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对整个金融市场影响很大,是全方位的。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⑺ 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
你到银行里存100块钱,银行就可以拿你的钱放贷。
但是你存的这100块钱能全部贷出去吗?不能。如果全部贷出去了,你第二天去取款,银行不就慌了么。
这100块钱银行又能全部留着,一点不往外贷吗?也不可以。如果这样,银行吃什么?而且缺钱用的人怎么办?
所以这100块钱,银行既不能全部放出去,也不能一点都不放。
那么放多少出去合适呢?
要知道,到银行存款的不只你一个,还有好多人。那么这么多人,能同时都在某一天去取款吗?不大可能。
通过对日常存款、贷款、取款数量的综合分析,银行掌握了一个大概的数据,就是你存的100钱,放出去90块钱比较合适,留10块钱在银行里预备你去取款。这10块钱就叫存款准备金。其实应该叫取款准备金才合适。这时的存款准备金率是10%。
如果调高准备金率,例如调高到11%,那么银行放贷就少了1块,只能放89块。这样生意人能贷到的款就少了,投资就少了。这就是政府压缩投资。反之就是刺激投资。这是政府用看得见的手干涉市场的一种手段,属于凯恩斯主义。改变利息也是政府常用的一种干涉手段。传说这些办法能防止经济危机。
而由于中央银行担心各个商业银行都不守规矩,贪图利益,把存款准备金也拿出去放贷,所以中央银行就规定,各个商业银行都要把存款准备金交到中央银行,由它亲自保管。所以在准备金率为10%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每收100块的存款,都要交给中央银行10块。
外国有私人银行,私人银行要不要把存款准备金交给中央银行,我不清楚。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银行最怕的就是集中挤兑。老百姓产生一种恐慌,同时都到银行去取钱,这个时候银行的贷款都在外面没收上来,肯定没有钱支付,就是把存款准备金都拿来也不够,银行马上就垮了。银行一垮,老百姓更慌。
不过,这都是以往私人银行才有的事,国有银行一般不会发生,因为中央银行那里有无限的钱,可以全部拿出来应急。只不过需要一段时间。例如,某天全国老百姓都突然集中到一个银行挤兑,这个银行肯定慌啊,就会马上向中央银行求救。中央银行能见死不救吗?能让产生全国性恐慌吗?肯定不会。就会开动印钞机拼命印钱,让每个老百姓都能顺利取到钱,安安心心回家过年。
⑻ 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
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存款准备金率。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⑼ 什么叫存款准备金利率
①概念:如果个人有钱不能直接存入央行,只能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会吸收个人的存款。比如个人在商业银行存了 10 个亿,商业银行会将这笔钱用于贷款,因为商业银行通过主要业务贷款赚钱,但不能将 10 个亿全都用于贷款,不能使公民无钱可取,因此国家规定钱不能都放在商业银行,必须拿出一部分钱放入央行保管,防止都花掉,央行保管的这部分钱称为存款准备金。比如商业银行收了 10 亿元的存款,要求放入央行 2 亿元,这 2 亿称
为存款准备金(不能给商业银行花的)。放在央行的 2 亿元比上商业银行收到的 10 亿元的比例关系称为存款准备金率。知道是放在央行的钱,不能给商业银行花的即可
②应用: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意味着放到央行的准备金变多,比如原来央行收 2
亿元,现在收 3 亿元,意味着商业银行能够用于贷款的钱变少。因此,通货膨胀时期,存款准备金率应该要提高,因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之后,放到央行的钱变多,商业银行花的钱变少,市场上的钱变少。
③结论(记住结论即可):通货膨胀时期,存款准备金率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