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力
『壹』 羽毛球 如何正确发力
羽毛球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你还是一名新手,那么在羽毛球发力之路上,你要依次去体会羽毛球发力的三个最重要的要领:
第一点就是“松”:
发力“松”就是协调、轻松地发力,身体“松”是协调、轻松发力的基础。
力量的传递其实就是一种带动的感觉,身体越松,带动效果越好,就如鞭子、软绳越柔顺,带动的效果就越好一般,这种感觉就像没有任何丝毫力量的浪费,力量就像流过你身体一般。
这就是为什么身体协调发力首先要要求全身都放松,你才能感觉到你右腿蹬地的力量,这力量随着你转髋,下身正对网时,带动力量传到腰上,接着你顺势转体(上身正对网),带动力量传到肩膀,随即挥臂,转腕,屈指,力量依次到你肘部、腕部、手部,最后传到拍上。
慢慢、轻松地挥空拍体会这些感觉,将让你对羽毛球的理解上升到另一个境界。
第二点就是“小”。
发力“小”就是发力动作的小,也就是善于运用小臂内外旋、闪腕的威力。
就如甩鞭子中手腕的那一猛停动作,实质上这就是一种起到倍增力量作用的方式,拿湿毛巾试试怎么摔出响亮的声音来,你就很快体会到手腕顿停的妙处了。
力量传递的过程中,如当力量传到某个节点时,控制该节点猛然制动、加力(虽然这个动作很微小),但是一旦在每个节点都依次增强力度,那么最后整个效果将是惊人的力量。
例如甩鞭子中手腕相当于整个力量传输中的某个节点,而手腕那猛一停顿的小动作其实就是倍增力量的作用,所以鞭子力度顿然加强,最后鞭梢猛然震动着空气发出清脆的“Pia”声。
所以最轻松、最有效倍增力量方式就是学会在力量传递的整个过程中,当力量到达哪个节点时,就在相应的关键节点依次增强力度,这样不仅不会中断力量的传递,也不会浪费丝毫力量,而且起到倍增力量的作用。
第三点就是“巧”。
发力“巧”就是对力量运用的巧,也就是善于运用手指发力。
实际上,羽毛球中的杀、劈、吊、推、勾、搓、挡等均靠手指的运用完成,增加手指发力的比重,可减少手腕发力的比重,让动作更具有一致性和隐蔽性,做到轻巧的控制发力的方向、大小,可以巧用四两拨千斤来变换球路,也可以巧助对方凌厉的杀球,弹指之间很小空间内瞬间发力将球反弹至对方后场。
发力“巧”的感觉是一种让你很开心、想偷着乐的感觉,那是一种身体不用力却手中忽然发出惊人力量,足以让你对手顿感愕然,疯狂地跑向后场救球。如果说运用手腕发力是将你身上的十分力打出十分力,那么运用手指发力就是只需要你身上的一分力就发出十分力,因为它的奇妙之处运用你的手指形成强大的发力杠杆。
发力“巧”是一种对力量控制举重若轻的感觉,是一种手指控拍运用存乎一心的感觉。
『贰』 羽毛球如何发力
羽毛球的发力技巧一般是按照放松、加速挥拍以及闪腕这三个方面进行的,具体如下所示:
1、放松
打球之前,整个人的身体要处于放松的状态,处于一个蓄势待发的状态。最重要的是手腕放松,手指自然也会放松,这样子挥拍才不会动作僵硬,动作才能做到位。
2、加速挥拍
挥拍动作是一个连贯突然的动作,整个过程是一个加速挥动的过程,要有爆发力。挥拍越快,对球的击打力度就越大。
3、闪腕
闪腕是羽毛球动作的精髓,也是发力最关键的一环。就像是甩鞭子一样,甩出之后,手腕突然停顿,不随着挥拍方向继续挥拍,此时停顿会使球的初速度极快。
羽毛球是一项室内、室外均可进行,男女老少均可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以根据参与的人数,分为单打或者双打。运动量可根据年龄、体质、运动水平以及环境场地条件而确定,长期进行羽毛球锻炼,能够加大肺活量,提高耐久力,以及加强肩周运动以及颈椎的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叁』 打台球如何发力
这个问题应该是台球初学者才会问的问题。一般发力击球的情况分两种:一是在打中八或者九球,十球的开球,二是初学者击打稍远一些距离的目标球时。
再来说一下开球炸球堆时的发力击球。打中八,九球和十球时开球炸球堆需要运动员发很大的力。这时需要一根专门炸球的球杆,也叫冲杆。开球炸球堆时需要用到腰部的力量,这样才可以使发力达到最大化,从而得到一个较好的开球效果。中式黑八的比赛中经常就出现一个选手“炸清”的局面,也就是开球炸球堆以后就一杆清台。九球,十球跟黑八的开球基本是一样的,都需要选手用很大的力气去把球堆尽可能的炸散以增加比赛的观看效果。
『肆』 台球杆怎么发力
左手先做好支架(这个不用我说吧!!),然后右手就握住球杆,是握住,握的位置视个人身高,我的就握在离杆的金属圈十多公分的位置,然后就是把你的大臂提到最高固定,而你的小臂就放松,小臂就像摆钟一样可以向前后的方向摆动,你先徒手练习,找一下感觉,小臂往后时是放松的,来回摆动几次,
在小臂往后摆到伸直时,然后有意识的向前用力。基本上你按这样的方法,去打台球不用几次你就会上手。即使你打不中,但你打得有力,也不会让人感觉你是新手,重要的是要有自信心,打不到不要怕别人嘲笑,其他人也是这样过来的!
1.身体姿势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两脚分开略与肩同宽,(以右手持杆者为例)右脚蹬直,左脚弯曲,身体很自然地贴向台面,这时你要感到两脚和身体是很稳定的,没有过分前倾或是后坐的情况,身体也没有不舒适感,特别强调两脚站稳以及身体舒适。
2.手架
首先,张开手掌按于台面,手掌拢起,四指抓紧台面,拇指紧贴食指形成一个稳固的v形通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击打过程中食指和拇指根部不得离开台面,手形不能在任何时候松散。
3.握杆
很多人打球喜欢把球杆握得很紧,其实用手指轻轻握住球杆就行了。其实打台球就像钉钉子一样,如果你把榔头握得很紧,那么手腕也会随之而僵硬,试想你会这样去钉钉子吗。
4.试杆(运杆)
在身体趴到台面以后,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试杆,你应该保持握杆的小臂是放松且自然垂直的。然后把球杆尽量放平,这时你握杆的“拳头”、下巴、手架和目标球应该是成直线的,然后,用你的小臂轻柔地带动球杆做水平的抽动,使杆头贴近母球的击点,这样反复试三四次使之感觉平顺,注意节奏要掌握好,不宜过快。
5.瞄准
很多人在得到一个机会后就急于趴到球台上准备击打,实际上这个时候你不妨走到台边弯下腰看清楚正确的瞄准点。在你正确找到了目标球的瞄准点后,目光可以在母球的击点、目标球的撞击点和袋口之间来回,没有硬性规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在出杆的时候目光是应该盯准目标球而并非母球更不是袋口,很多人在出杆后马上就抬头去看袋口,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击球动作还没完成就提前起身抬头,造成了击球失误。
6.出杆
注意出杆不要太猛,要逐渐加力,当杆头到达母球的时候加到最大,这时你会体会到一种刺穿母球的感觉,这时不要立刻把杆抽回来要把力发彻底。
出杆细节:
1、水平持杆
持杆手任何的动作都是为了保证杆体在任何时候都是水平的,特别是强杆法要出很好的效果,这个是关键!
2、握杆要松
出杆最后时刻握紧保证杆不飞出去就行,其他时间都用手臂带杆。
3、打点要准
瞄好的白球上的点一定要打准,这是极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很多杆法效果出不来,通常它是元凶!
4、双停
前后的停顿极为重要,能够大大提高击球的把握!后停是准备充分的信号,前停保证所有技术执行的完成度,就像篮球投出去为什么要保持投出的姿势直到进球。
5、穿透力
是以上要素的综合体,以上都做到位了,自然就出来了,效果极好。
台球出杆发力方式:
1、可以说这是打好拉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好的发力就打不好台球。
2、当你问别人怎样打拉杆发力的时候,很多人会说加速度,延伸等等。这些都是对的,可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发力是有诀窍的。
3、大家都知道,打好拉杆要应用运到手腕。可是怎样来运用呢,一些回答都是放松。或者是甩腕,可以明确地说甩腕是不正确的。
4、好的,怎样来运用手腕。这是需要来明确回答的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我想先来描述这样一个动作,“扇耳光”!或者说用手来扇扇。
5、是的,这就是很好的应用手腕的一个动作。当你扇的时候,小臂带着手掌,并且在这过程中前半过程。小臂的摆动总是在手掌前面,只是在最后手掌超过了小臂。
6、如果手掌是和小臂一条线,后者在前面。你会发现不仅没有速度,而且发力很死。
7、知道了怎样更好的利用手腕的力量。现在就说一下,在持杆打球时候手腕怎么来配合小臂的发力。
8、当你运杆至最远点的时候,小臂和手腕是呈一条线的。这时小臂先摆动,手腕保持姿势不动。使得手腕提前,握杆的手这时候是在小臂的后面。最后手腕跟进,手指握住球杆。9、这个过程中,手腕是放松的。是被小臂带着走自然的摆动。
10、关于怎样更好的打拉杆,需要注意的还有很多.包括,击打点,还有延伸等等。
11、握杆放松,手指运杆,发力的时候手腕提前只要你掌握好了,出杆对你来说轻而易举。
『伍』 如何使用羽毛球拍正确的发力
正确的发力一定要五个关节协作,五个关节一定要旋转,五个关节的力量一定要从下到上一层一层叠加起来。“多关节”、“旋转”、“叠加”三个要素是发力正确动作协调的三个基本要素,
1、发挥出身体的力量: 站立全力挥拍练学,将身体的力量发挥出来,尽量把力量甩出来,不要制在身体里面,但要注意避免用力过大而受伤;
2、手掌握紧练学:正反、高低手挥拍握紧练学,体会握紧发力的感觉,将力量用到手掌和小臂;
3、旋转挥拍发力练学:正反、高低手旋转发力挥拍,将力量用到小臂和手指,注意发力先后的区别;
4、实战练学:用球打墙壁来体会并检验发力正确性,正手高球发力,体会下压,寻找击球发力的感觉。
注意事项
1、击球时,要干脆,闪动击球。但是,比起其他后场高球,要发更大的力。还有,拍头要向前一点,略指向下,这样会使球的角度比较深。除此之外,杀球时,要更用力收腹。这样不仅会增加杀球的力量,同时也能帮助你回位。
2、学羽毛球发力要先将身体的力量释放出来,将身体彻底放松,并知道自己的力量极限在哪,然后一步步寻找正确的发力感觉,将力量由身体而前臂,到手腕,再手掌,最后手指,一步步集中,一步步精细化,灵活运用各种发力动作并运用于实战中。
『陆』 寸拳如何发力及其发力原理。
如果脚、腰、髋、肩、肘全部运用就不叫寸拳了,而且不可能达到急速出拳的目的。寸拳要以意促气,以气促力。
一、思维:通过长期练习,使反映→意识分析→出拳直接转化为反映→出拳,也就是说省略掉大脑反映的时间,把表意识控制出拳转化为潜意识直接出拳,不经过大脑分析,就像别人用手向我们的眼睛虚晃一下,我们无法控制自己不闭眼睛一样就叫做潜意识反应;
二、训练:软训练和硬训练相结合,也就是打棉花沙袋和石子沙袋。还有就是打空拳,这样练速度;
三、动作:拳与肩平、拳与击打面上下左右成90度夹角;大臂与小臂之间形成0-5度夹角(为了防护自身肘关节不受后挫力伤害,但力度方面受损);旋转出拳,由出拳初期的平拳到拳中击打面的竖拳(很多传统套路中都讲究这点,普遍叫做日字冲拳,李连杰的《霍元甲》结尾中有显示,但手法有些夸张。手枪子弹的弹道大家应该知道,是螺旋式的,这样有助于速度及穿透力的提升);
四、快打快弹,讲究快速出拳,然后,拳不是收回来的,而是弹回来的,就像弹弓、皮鞭
五、映像中攻击目标不是击打面,而是击打面的后方,映像中把拳打穿对方,而非打倒对方;
六、多发展武术的多元化,比如:太极、咏春、拳击、散打、黑市拳、人体结构、心理学、哲学
『柒』 投三分的时候,到底如何发力才最有效
随着勇士球星库里发起的一代三分球风暴,一直不被球迷喜欢的远射技术突然横扫野田!那么应该如何训练三分球呢?NBA射手格林谈“三分球技术”。事实证明,每个人都不该开枪从乔丹、科比等NBA传奇球星到雷·阿伦、库里等王牌射手!相信老球迷们已经看了上百遍各种手势教关于NBA球星的投篮方式了!但是对于投篮的力量训练也不稀罕!但为什么“苦练”投篮赶不上NBA球员的毛毛?NBA现役三分射手,猛龙总冠军3D成员,而你,格林,谈的是他在国内的发挥技巧。听了之后觉得大家公认的拍摄方法都不对?“投篮靠手腕力量!”这绝对是篮球迷的共识!然而,在NBA季后赛投出最高的3分命中率(45.5%)和NBA历史总决赛最精准的3分命中率的丹尼·格伦,却不是一个“轮转”射手!
以上任何一个缺点都会影响我们投三分球的能力。当我们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来加强这些肌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外线投篮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无论是射程还是稳定性都会有质的飞跃。丹尼·格伦认为投篮的核心是臂力!投篮以臂力为主,但一定要学会配合腿力!你要学会用腿来调整“急停”和“接住跳投”的力量变化,这就是投篮的诀窍。格林说:手腕拨动只是长期训练后自然形成的投篮习惯,不宜过度用力。
『捌』 锻炼背阔肌,该如何正确发力
在人的身体中,背阔肌是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的一个肌群,它也是人体全身最大的阔肌,呈直角三角形,上内侧部被斜方肌遮盖,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髂嵴外侧唇后1/3。事实上,在日常的锻炼中,背阔肌是大家非常容易忽视的一块,其实锻炼背阔肌也相当重要,如果背阔肌发达的话,会让人的身形看上去更加挺拔。
这里,再简单地介绍一下背阔肌下拉。事实上,宽握引体向上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方式,不过,对于初级健身爱好者来说,因为力量不够却无法去做引体向上,那么坐姿下拉将是最好的替代动作,能让初学者自己控制负荷重量。与此同时,锻炼着训练也可以方便选择自己能够掌控的重量。在锻炼的时候,锻炼者只需要坐在拉背练习机的固定座位上,然后尽心锻炼即可,也是非常的方便。
总而言之,背阔肌的锻炼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
『玖』 打台球应该如何正确发力
这个问题应该是台球初学者才会问的问题。一般发力击球的情况分两种:一是在打中八或者九球,十球的开球,二是初学者击打稍远一些距离的目标球时。
再来说一下开球炸球堆时的发力击球。打中八,九球和十球时开球炸球堆需要运动员发很大的力。这时需要一根专门炸球的球杆,也叫冲杆。开球炸球堆时需要用到腰部的力量,这样才可以使发力达到最大化,从而得到一个较好的开球效果。中式黑八的比赛中经常就出现一个选手“炸清”的局面,也就是开球炸球堆以后就一杆清台。九球,十球跟黑八的开球基本是一样的,都需要选手用很大的力气去把球堆尽可能的炸散以增加比赛的观看效果。
『拾』 拳击如何发力
兄弟,以下是泰森对一名拳击手力量训练的看法,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以前的拳击教练总是告诉拳击手,不要进行力量训练,那会让你四肢粗大,关节僵硬,在拳台上变成活动的靶子。幸好库斯(库斯·达马托,泰森的启蒙教练和养父)不这样认为。力量和灵活性并非不可兼得,索尼·利斯顿(前重量级拳王,以力量著称)能纵劈叉,尽管他的大腿有36英寸(1英寸=2.54厘米)。
用拳击的眼光重新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
首先是大腿,在拳击的每一个动作里,大腿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腿的主要任务是在重击时发力,绝对力量越大越好,如果你能像火箭一样启动是最好的。你不可能每一拳都憋足了劲打,那么大腿的耐力对拳击手并不十分重要。因此大腿该如何训练就十分清楚了。以重击能力著称的重量级拳王的深蹲成绩都在1000磅以上,我的最好成绩是1017磅。训练时目标非常清楚,就是增加重量,提高绝对力量,我从不做每组次数超过6次的练习。
腰部是力量的通道,把大腿的力量传递到上身,腰部本身也能产生很大的力量。腰部产生的力量比大腿小,但使用的频率更高,职业拳手的每一拳都应该充分借助腰部力量。对腰部绝对力量的要求可以低一些,但耐力不能忽视。我通常用400~500磅(1磅=0 .45公斤)的重量,每组做6~10次。
脖子对于拳击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位。野牛一样的脖子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要是你的脖子又细又长,头部被击中时就会像梨型球一样摆来摆去。脖子不主动发力,因此力量和耐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肌肉,也就是要把他练粗。我用头倒立、俯卧颈屈伸来达到这一目的,完全采用肌肉训练法。这里我不关心重量和次数,只要能长块就行。
哪个部位是拳击手用得最多的?大腿?腰部?肩膀?正确的答案是小腿。只要你不想成为活的沙袋,就得保持移动,小腿就要一直保持紧张。发力时小腿要有良好的弹性,才能流畅地发力。小腿最重要的是耐力,训练关键是次数、时间。我用500磅做每组300次的提踵练习。据说阿里的训练每组1000次,但我不知道他用的重量是多大。
以上是拳击手的力量训练中非常重要的4个部位,它们组成了人体坚实的躯干。你可能会对我把腿部归入躯干感到奇怪。腿部的用力方式和躯干是完全一样,它是躯干的延伸,而且比躯干更重要。我喜欢研究动物,我研究了霸王恐龙、老虎、熊和袋鼠,它们都是非常强壮的动物,后者虽然没有锋利的牙齿,却是自然界最好的拳击手。结果非常一致,强壮的下肢、腰部和颈部是生存的最好资本。而且上述4个部位体现了4种完全不同的要求,其他各个部位,都能归入其中的某一类。接下来,我们就要关注身体其他部位。
肩部是拳击手最重要的部位,任何动作都需要肩部。但这决不意味着你要把肩部练得像保龄球一样。肩部并不是发力的部位,它的灵活性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肩部应该像小腿一样练习。最好的动作是侧平举和直立上拉,我通常用5磅的小哑铃和20磅的杠铃,能做多少次就做多少次,通常每组不少于200次。这样你才能一直保持规范的拳架。如果你到了第8回合胳膊就抬不起来了,结果可想而知。
拳击手有一个部位可能是所有运动员中最发达的,那就是腹肌。它要非常强壮,才能耐住重击。这个部位的惟一要求就是肌肉发达,仰卧起坐、仰卧举腿、悬垂举腿,需要什么就练什么。钢铁一般的腹肌才是拳王真正的金腰带。
背部是发力部位,但只是辅助的。对它的要求和腰部差不多,但力量上的要求更低,耐力上的要求更高,这个要求实际上和肌肉训练的要求很相似。所以,很多拳手都有漂亮的背阔肌。杠铃划船是最好的练习动作。
胸部的要求比较简单,力量、耐力要求都不高。肌肉发达些可能有好处,但也很少有人被击中胸部倒地的。总之,这个部位要求更低。过分练它反而会给出拳和防守造成障碍。卧推作为发达上身的基本练习还是应该练的,但不用花太大精力。
胳膊是最容易引起误解的部位。胳膊本身的发力是很有限的,你越主动让胳膊紧张,就越现得笨拙。胳膊应该像钩子,而不是起重机,那是腿部该干的事。对二头肌和三头肌的要求就是耐力。你可以挑一副哑铃,然后就开始数数吧。但是前臂的要求有所不同,它是直接接触部位,很容易受伤。它的力量、耐力和肌肉,你都要比较留意。哑铃腕屈伸、握力器都是可以发达前臂的。很多家伙上臂很粗,比前臂粗的多,这些家伙肯定不是拳击手。拳击手的前臂比上臂更重要,上臂多细都行,但前臂一定要发达。
现在你看到了,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要求,按照要求练习,你才能成为优秀的拳击手,而不是中看不中用的人。如果你在拳台上看到胸肌、胳膊、肩膀涨得像面包的家伙,尽管跳上去揍他们好了。但是如果你的对手大腿和腰部粗壮,腹肌像罗马的铠甲,脖子粗得像犀牛,那你就得当心了。了解对手的训练,那更能说明问题。如果他能像千斤顶那样做深蹲,像上了发条一样做仰卧起坐,那他一定是个难对付的家伙。如果他只是猛练卧推,或者经常照镜子看二头肌,那如果不是作秀,就肯定是门外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