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
『壹』 第一宇宙速度多少
第一宇宙速度是7.9千米/秒,第一宇宙速度就是指,物体在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达到的速度,因为第一宇宙速度被广泛运用在航空航天领域当中,因此也就有了“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和“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的别称。
因为地球上存在着地心引力,如果我们需要将航天发射器发射到宇宙当中,就必须要摆脱地心引力对发射器的影响,只有当发射器依次达到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以及第三宇宙速度,发射机才能够围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脱离地球引力,以及飞出太阳系。
因为地球上存在着地心引力,如果我们需要将航天发射器发射到宇宙当中,就必须要摆脱地心引力对发射器的影响,只有当发射器依次达到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以及第三宇宙速度,发射机才能够围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脱离地球引力,以及飞出太阳系。
当发射器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它就可以在不需要动力的情况下,就能够围绕地球进行运动,如果需要飞行器脱力地球的引力,飞离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此时就需要将发射器的速度提高到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11.2千米/秒。当发射器需要飞出太阳系时,其需要达到的速度就是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16.7千米/秒。
『贰』 人们所说的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指的是什么呢
人们所说的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都在万有引力的作用计算出来的速度;分别是:环绕速度;逃逸速度;地球表面至银河系漫游的最小速度。
『叁』 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是7.8千米/秒,这样可以绕轨道飞行,第二宇宙速度是11.2千米/秒,第三宇宙速度是16.7千米/秒,这样可以飞出太阳系
物体达到11.2千米/秒的运动速度时能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在摆脱地球束缚的过程中,在
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它并不是直线飞离地球,而是按抛物线飞行。脱离地球引力后在太阳引力
作用下绕太阳运行。若要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出太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必须达到16.7千/秒。那时将按双曲线轨迹飞离地球,而相对太阳来说它将沿抛物线飞离太阳。
人类的航天活动,并不是一味地要逃离地球。特别是当前的应用航天器,需要绕地球飞行,即让航天器作圆周运动。我们知道,必须始终有一个与离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
在航天器上。在这里,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地球的引力。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正好与物体
作曲线运动的离心力方向相反。经过计算,在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它所产生的离心力,下好与地球对它的引力相等。这个速度被称为环绕速度。
上述使物体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速度被称为第一宇宙速度;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的
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而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出太阳系的速度叫第三宇宙速度。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因此,物体离地球中心的距
离不同,其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主)和脱离速度(第二宇宙速度)有不同的数值。
第一宇宙速度是7.8千米/秒,这样可以绕轨道飞行,第二宇宙速度是11.2千米/秒,可以冲出地球,第三宇宙速度是16.7千米/秒,这样可以飞出太阳系
『肆』 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与第二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是指物体紧贴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的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大小为7.9km/s
.
第二宇宙速度是指物体完全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的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大小为11.2km/s
『伍』 第一宇宙速度是什么
第一宇宙速度,又称为环绕速度,是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绕地球飞行作圆周运动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第一宇宙速度)=7.9 km/s。
要作圆周运动,必须始终有一个力作用在航天器上。其大小等于该航天器运行线速度的平方乘以其质量再除以公转半径,即F=(m*v*v)/R,其中v*v/R是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公式是:G*M*m/R*R=(m*v1*v1)/R,v1=√(G*M/R)=7.9 km/s。
(5)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扩展阅读:
由于地球表面存在稠密的大气层,航天器不可能贴近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必须在150公里的飞行高度上才能作圆周运动。在此高度的环绕速度为7.8公里/秒。
第一宇宙速度别称: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环绕速度。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 R,其向心力为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其向心加速度近似等于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v3为从地球表面发射航天器,飞出太阳系,到浩瀚的银河系中漫游所需要的最小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为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第一宇宙速度
『陆』 第一.二.三.四.五宇宙速度分别代表什么
『柒』 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