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有哪些
① 白居易的诗有哪些
白居易的诗留传下来的就有几千首
这其中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就是格律诗,有五绝、五律、七绝、七律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② 白居易的诗有哪些
白居易作品如下:
《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问刘十九》、《买花》、《望月有感》、《放言》、《池上》、《缭绫》
1、《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3、《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4、《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与意外的欣喜。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趣味横生,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5、《池上二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写山僧对弈,第二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这组诗也是自己心态的一种反映。诗人以其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富有韵味。

③ 诗人白居易的诗集有哪些
长恨歌 大林寺桃花 琵琶行 忆江南
暮江吟 钱塘湖春行 和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 知予与 赋得古原草送别
观刈麦 长相思 题岳阳楼 忆江南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早春闲行 采莲曲 花非花
江南春 岁暮道情二首 同十一醉忆元九 听琵琶劝殷协律酒
宿西林寺 十二时行孝文 十二时行孝文 同崔十八宿龙门兼寄令狐尚书冯常侍
十二时行孝文 早春即事 十二时行孝文 十二时行孝文
代春赠 答春 卖炭翁 直中书省
邯郸冬至夜思家 潮 忆江南 樱桃花下叹白发
句 句 望江州 浪淘沙
歙州山行怀故山 强酒 句 句
句 句 夏日 牡丹芳
句 赠牛思黯 七夕 句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登西山望硖石湖 木芙蓉 懒出
云门寺 江郎山 赞碎金 三月三日
隔浦莲 浪淘沙 采石墓 十二时行孝文
题新涧亭 辱牛仆射相公一札兼寄三篇寄怀雅意多兴味亦 别后寄美人 闺情
西岩山 醉后题李马二妓 江楼宴别 池上竹下作
赠隐士 任氏行 任氏行 杭州景致
春兴 同梦得醉后戏赠 十二时行孝文 十二时行孝文
十二时行孝文 行香子 新艳 赞崔氏夫人
题天柱峰 十二时行孝文 南岳横龙寺 杨柳枝
游紫霄宫七言八句 会二同年 题法华山天衣寺 戏酬皇甫十再劝酒
重阳日 赞崔氏夫人 任氏行 任氏行
辱牛仆射一札寄诗篇遇物寄怀情 对酒当歌 句 句
句 惜落花赠崔二十四 松树 南浦别
新妇石 闻裴李二舍人拜纶阁 早夏闲兴 寄卢协律
宫词 登观音台望城 离别难 母别子
早冬 移山樱桃 放言五首并序 初到江州
听崔七妓人筝 中秋月 履道新居二十韵 喜与杨六侍御同宿
咏怀 南湖春早 问刘十九 杨柳枝
竹枝 井底引银瓶 初入峡有感 花下对酒二首
自咏 池上二绝 池上 谪居
官舍闲题 霓裳羽衣歌和微之 早春闻提壶鸟因题邻家 庾楼晓望
雨中听琴者弹别鹤操 叹春风兼赠李二十侍郎二绝 赠鸟窠和尚诗 杂曲歌辞·忆江南
庭松 读史五首 早春 杨柳枝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急乐世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隋堤柳 夜雪
鸟窠和尚赞 寻春题诸家园林 湖亭望水 家园三绝
续古诗十首 寓意诗五首 杨柳枝 竹枝
东坡种花二首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自题小草亭 新亭病后独坐招李侍郎公垂
见紫薇花忆微之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 予以长庆二年冬十月到杭州明年秋九月始与范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长相思 首夏 我身 白牡丹 和钱学士作
垂钓 蔷薇花一丛独死不知其故因有是篇 北亭招客 初到江州寄翰林张李杜三学士
二月二日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 游宝称寺
闲游 和钱员外早冬玩禁中新菊 江楼月 东林寺白莲
秋月 寄唐生 八骏图 江州雪
竹枝 浪淘沙 杨柳枝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寄之
宴桃源 宴桃源 访陶公旧宅 阴山道
和《大嘴乌》 秋思 村夜 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巴民亦呼为黄心树
杭州春望 咏老赠梦得 从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少傅分司 裴令公席上赠别梦得
老来生计 白羽扇 木芙蓉花下招客饮 重题
萧员外寄新蜀茶 望驿台三月三十日 和春深二十首 青毡帐二十韵
答《桐花》 李夫人 涧底松 骊宫高
青石 天可度 春雪 贺雨
宴桃源 竹枝 一七令 秋霁
念金銮子二首 寄胡饼与杨万州 西掖早秋直夜书意自此后中书舍人时作。 伤唐衢二首
村居苦寒 夏旱 杜陵叟 陵园妾
和《古社》 酬吴七见寄 赠能七伦 东园玩菊
马上作 山石榴,寄元九 咏所乐 寄卢少卿
饱食闲坐 晚春登大云寺南楼赠常禅师 秋晚 石榴树
孤山寺遇雨 花楼望雪命宴赋诗 自咏五首 题西亭
早春忆苏州寄梦得 早春题少室东岩 春来频与李二宾客郭外同游因赠长句 狂吟七言十四韵
看嵩洛有叹 吴中好风景二首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感白莲花 吟四虽杂言。 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以
何处难忘酒七首 池鹤二首 江南遇天宝乐叟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
答谢家最小偏怜女 冬夜 和《分水岭》 和《思归乐》
盐商妇 谕友 寄王质夫 自觉二首
村居卧病三首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新制布裘 悲哉行
杂兴三首 买花 杂感 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
西凉伎 寄李十一建 归田三首 酬张十八访宿见赠 自此后诗为赞善大夫时所
泛湓水 秋雨中赠元九 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 截树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 登商山最高顶 自咏 放旅雁元和十年冬作。
生离别 浩歌行 王夫子 思归 时初为校书郎。
客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暮立 江岸梨花
新秋病起 岁假内命酒赠周判官萧协律 白发 宿竹阁
和薛秀才寻梅花同饮见赠 春日闲居三首 闲卧寄刘同州 将归渭村先寄舍弟
池上闲吟二首 送毛仙翁江州司马时作。 偶作寄朗之 岁暮枉衢州张使君书并诗因以长句报之
晚岁 湖亭晚归 东楼南望八韵 见李苏州示男阿武诗自感成咏
题州北路傍老柳树 悲歌 重酬周判官 和新楼北园偶集
和自劝二首 偶作二首 答刘禹锡白太守行 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和浙西李大
山泉煎茶有怀 山枇杷花二首 赠内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山枇杷 寄皇甫七 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宿蓝桥对月
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秋虫 赠别宣上人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村雪夜坐 春眠 赠王山人 秋山
采诗官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 紫毫笔 反鲍明远《白头吟》
答《四皓庙》 和《雉媒》 缭绫 红线毯
凶宅 梦仙 丘中有一士 命首句为题二首 议婚
伤宅 秋槿 夜雨有念 城上对月期友人不至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 西楼夜 过昭君村村在归州东北四十里。 不二门
对酒 夜雨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 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
庭槐 放鱼 自此后诗到江州作。 题海图屏风 元和己丑年作。 二
官牛 歌舞 和《阳城驿》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
郑生尝隐天台,徵起而仕。今复谢病,隐于此 隐几 观稼 咏拙
赠杓直 春夜喜雪有怀王二十二 下(圭阝)庄南桃花 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
将之饶州,江浦夜泊 秋暮西归途中书情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次用本韵 莲石
赠杨使君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西湖留别 池上夜境
池上闲咏 短歌行 哭崔常侍晦叔 重阳席上赋白菊
听幽兰 晚桃花 桥亭卯饮 醉中对红叶
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 题遗爱寺前溪松
早春 北楼送客归上都 重到江州感旧游题郡楼十一韵 花前叹
和送刘道士游天台 夜招周协律兼答所赠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 独行
虚白堂 官俸初罢亲故见忧以诗谕之 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 杨六尚书留太湖石在洛下借置庭中因对举杯寄
残酌晚餐 又题一绝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喜见刘同州梦得
香山避暑二绝 三月晦日晚闻鸟声 喜入新年自咏时年七十一。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 哭微之 十二时行孝文 十二时行孝文
雨歇池上 东山寺 醉题候仙亭 东院
余杭形胜 江楼夕望招客 题清头陀 和寄乐天
和望晓 别苏州 卯时酒 喜雨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并序 寒闺怨 新居早春二首
王昭君二首时年十七。 得钱舍人书问眼疾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昭君怨 偶然二首 四月池水满 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
北窗三友 因梦有悟 夏日作 杭州回舫
池西亭 闲出觅春戏赠诸郎官 泛小(舟仑)二首 春老
紫薇花 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 虎丘寺路去年重开寺路,桃李莲荷约种数千 秋江送客
妇人苦 清龙寺早夏 劝酒寄元九 宿清源寺
小池二首 晚燕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 社日关路作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朝归书寄元八 答故人 咏意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秋游原上 闻庾七左降因咏所怀 适意两首
松斋自题 时为翰林学士。 冬夜与钱员外同直禁中 答《箭镞》 两朱阁
负冬日 玩松竹二首 湓浦竹 重赋
慈乌夜啼 桐花 早祭风伯,因怀李十一舍人 招萧处士
栽松二首 早蝉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渭村雨归
秋夕 白云泉 梦与李七、庾三十二同访元九 舟中雨夜
微雨夜行 自江州至忠州 送客回,晚兴 东楼竹
郡中春宴,因赠诸客 赠内 放鹰 大水
秋池二首 虾蟆 和张十六。 寄隐者 羸骏
哭孔戡 叹鲁二首 感时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
养拙 黑潭龙 秦吉了 鸦九剑
闲居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清夜琴兴 寄同病者
游蓝田山卜居 友人夜访 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 夜惜禁中桃花因怀钱员外
南秦雪 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凉夜有怀 华阳观桃花时招李六拾遗饮
寄陆补阙前年同等科。 夜雨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 立春后五日
山路偶兴 吾雏 食饱 闭关
郭虚舟相访 冀城北原作 春葺新居 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
早梳头 简简吟 送张山人归嵩阳 快活
秋寄微之十二韵 登阊门闲望 梦行简 别春炉
分司东都寄牛相公十韵 除官赴阙留赠微之 春寒 西行
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 思旧 风雪中作 池上有小舟
苦热 看采莲 春风 马上晚吟
小桥柳 白莲池泛舟 闲吟 山中问月
重赠李大夫 恼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龙昌寺荷池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 白牡丹 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酬严十八郎中见示 闻夜砧 板桥路 郡斋旬假命宴呈座客示郡寮自此后在苏州作
和李势女 和雨中花 五月十五日夜月 与诸客携酒寻去年梅花有感
湖上醉中代诸妓寄严郎中 送李校书趁寒食归义兴山居 饮后夜醒 因岩亭
济源上枉舒员外两篇因酬六韵 送沈仓曹赴江西 后宫词 池边
奉酬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庄见示八韵 秋雨夜眠 即事重题 池上即事
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 涧中鱼 新沐浴 池上早夏
卖骆马 春夜宴席上戏赠裴淄州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偶吟
杨柳枝词八首 闲卧有所思二首 能无愧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感所见 宴后题府中水堂赠卢尹中丞昔予为尹日创造 夏日闲放 池鹤八绝句
游赵村杏花 后序 闲夜咏怀因招周协律刘薛二秀才 和我年三首
中隐 知足吟和崔十八未贫作。 太湖石 自问行何迟
和微之听妻弹别鹤操因为解释其义依韵加四句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重题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
勤政楼西老柳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寄题忠州小楼桃花 荔枝楼对酒
阶下莲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 登郢州白雪楼 开元九诗书卷
阴雨 画木莲花图寄元郎中 李白墓 山居
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 六年秋重题白莲 问江南物 嵩阳观夜奏霓裳
和杜录事题红叶 销暑 酬思黯相公见过弊居戏赠 首夏
咏怀 早夏游宴 自喜 览镜喜老
小台 题天竺南院赠闲元(上日下文)清四上人 爱咏诗 吾庐
病中辱张常侍题集贤院诗因以继和 香山寺石楼潭夜浴 同诸客携酒早看樱桃花 柳絮
题新居呈王尹兼简府中三掾 春雪过皇甫家 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见示因以二绝和 洛城东花下作
城东闲行因题尉迟司业水阁 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韵 眼病二首 六月三日夜闻蝉
清明夜 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 宴散 琴茶
寄通州元侍御、果州崔员外、澧州李舍人、凤 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 晓别 禁中秋宿
早秋曲江感怀 鹤 秋霖中过尹纵之仙游山居 寄江南兄弟
秋题牡丹丛 达理二首 望江楼上作 过紫霞兰若
感旧纱帽 帽即故李侍郎所赠。 晏起 仲夏斋戒月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过刘三十二故宅 乱后过流沟寺 过高将军墓 微之宅残牡丹
禁中闻蛩 答骑马入空台 亚枝花 题施山人野居
题流沟寺古松 问淮水 自吟拙什,因有所怀 渭上偶钓
首夏病间 闻早莺 读谢灵运诗 北亭
舟行 江州路上作。 湓浦早冬 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 病假中南亭闲望
时世妆 读张籍古乐府 感鹤 伤友 又云伤苦节士。
薛中丞 邓鲂、张彻落第 送王处士 登城东古台
哭王质夫 东城寻春 病中友人相访 司马宅
会昌春连宴即事 禽虫十二章 寄元九 以镜赠别
沐浴 有木诗八首 种荔枝 遗爱寺
仙娥峰下作 南湖晚秋 郡中 登龙昌上寺望江南山,怀钱舍人
采地黄者 纳粟 杏园中枣树 秦中吟十首序
文柏床 问友 赠樊著作 折剑头
立碑 轻肥 仙游寺独宿 前庭凉夜
官舍小亭闲望 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 旅次华州,赠袁右丞 禁中
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 题浔阳楼 自此后诗,江州司马时作。 官舍内新凿小池 栽杉
晚春沽酒 兰若寓居 遣怀 自此后诗,在渭村作。 咏慵
闲居 感月悲逝者 曲江早春 江上笛
答山驿梦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 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
游仙游山 夜哭李夷道 重到毓材宅有感 留别吴七正字
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 醉歌示妓人商玲珑。 春题华阳观观即华阳公主故宅,有旧内人存 城东闲游
秋蝶 移家入新宅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 别萱桂
自望秦赴五松驿,马上偶睡,睡觉成吟 骆生弃官居此二十余年。 题座隅 山中独吟
烹葵 赎鸡 重到渭上旧居 寄题周至厅前双松 两松自仙游山移植县厅。
赠卖松者 留别 新秋 客中月
送春归元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作。 山鹧鸪 忆洛中所居 醉题刘二十八使君
松斋偶兴 和杨郎中贺杨仆射致仕后杨侍郎门生合宴席上 松下琴赠客 听琵琶妓弹略略
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 寄殷协律多叙江南旧游。 对酒五首 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
赠王山人 小院酒醒 与皇甫庶子同游城东 云和
早发赴洞庭舟中作 池上早秋 天竺寺七叶堂避暑 席上答微之
早春晚归 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所居南邻即崔家池。 酬杨八 甬桥旧业
春游 七月一日作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 筝
酬舒三员外见赠长句 衰荷 把酒 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
和裴令公一日日一年年杂言见赠 老热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 赠晦叔忆梦得
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 履道池上作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 池上小宴问程秀才
晚起 观游鱼 咏闲 惜落花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五首 江亭夕望 浔阳岁晚寄元八郎中庾三十二员外
遣怀 十二年冬江西温暖喜元八寄金石棱到因题此诗 闻李尚书拜相因以长句寄贺微之 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崔二十四同
寄微之 醉吟二首 风雨晚泊 感樱桃花因招饮客
忆元九 还李十一马 酬卢秘书二十韵时初奉诏除赞善大夫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
逢旧 晏坐闲吟 西楼 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
感春 九日题涂溪 闻雷 巴水
和张十八秘书谢裴相公寄马 三年别 小曲新词二首 闺怨词三首
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 紫薇花 九江北岸遇风雨 秋寒
郢州赠王八使君 双石 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放怀追越游见寄 和祝苍华苍华,发神名。
和晨兴因报问龟儿 城上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 醉送李协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
代卖薪女赠诸妓 樟亭双樱树 答客说 鸡赠鹤
病中看经赠诸道侣 游丰乐招提佛光三寺 会昌二年春题池西小楼 首夏南池独酌
对酒闲吟赠同老者 晚起闲行 池上寓兴二绝 雪夜小饮赠梦得
闲居贫活计 和李相公留守题漕上新桥六韵同用黎字。 昨日复今辰 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
六年立春日人日作 咏身 杂曲歌辞·竹枝 杂曲歌辞·生别离
问鹤 西街渠中种莲叠石颇有幽致偶题小楼 春池上戏赠李郎中 初冬早起寄梦得
喜刘苏州恩赐金紫遥想贺宴以诗庆之 夜宴醉后留献裴侍中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新秋喜凉
闲适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久雨闲闷对酒偶吟 池上幽境
小阁闲坐 游平泉宴浥涧宿香山石楼赠座客 春暖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晚池泛舟遇景成咏赠吕处士 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永安水亭兼招本曹杨侍 池上逐凉二首 晚夏闲居绝无宾客欲寻梦得先寄此诗
闲吟赠皇甫郎中亲家翁新与皇甫结姻。 酬梦得贫居咏怀见赠 长洲曲新词 杪秋独夜
四年春 白发 书事咏怀 问少年
重戏答 题赠平泉韦徵君拾遗 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 冬初酒熟二首
送姚杭州赴任因思旧游二首 送舒著作重授省郎赴阙 感春 晚春闲居杨工部寄诗杨常州寄茶同到因以长句
宿天竺寺回 赠梦得 洛下闲居寄山南令狐相公 酬梦得霜夜对月见怀
八月三日夜作 南塘暝兴 酒熟忆皇甫十 杂曲歌辞·浪淘沙
④ 白居易的古诗有哪些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⑤ 白居易的古诗词有哪些
1、《龙昌寺荷池》
[ 唐 ] 白居易
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
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
2、《齐物二首》
[ 唐 ] 白居易
青松高百尺,绿蕙低数寸。
同生大块间,长短各有分。
长者不可退,短者不可进。
若用此理推,穷通两无闷。
椿寿八千春,槿花不经宿。
中间复何有,冉冉孤生竹。
竹身三年老,竹色四时绿。
虽谢椿有馀,犹胜槿不足。
3、《鹦鹉》
[ 唐 ] 白居易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觜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
4、《鸟》
[ 唐 ]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5、《食饱》
[ 唐 ] 白居易
食饱拂枕卧,睡足起闲吟。
浅酌一杯酒,缓弹数弄琴。
既可畅情性,亦足傲光阴。
谁知利名尽,无复长安心。
⑥ 白居易有哪些诗
1、《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2、《钱塘湖春行》
3、《大林寺桃花》
4、《暮江吟》
5、《问刘十九》
⑦ 白居易的古诗有哪些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等。
1、【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2、【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3、【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4、【池上】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5、【寒食野望吟】唐代: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译文: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节日里哭泣?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萧萧的雨声里回去了。

(7)白居易的诗有哪些扩展阅读:
诗文赏析
1、【钱塘湖春行】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深厚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2、【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
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3、【大林寺桃花】
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⑧ 白居易的诗都有什么
白居易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他擅长讽喻诗,他的叙事诗成就很高,《长恨歌》和《琵琶行》是他最成功的作品。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诗歌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
白居易诗,一起来领略白居易诗歌的魅力!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
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草原送别》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江南好》
6.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7.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
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9.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10.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观刈麦》
1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
1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桃花》
13.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望月有感》
14.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
15.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
16.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雪》
17.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放言五首·其三》
19.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梦微之》
20.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南湖早春》
21.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浪淘沙》
⑨ 关于白居易的诗有哪些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1,《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千古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创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2,《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千古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创作背景: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自然地融入了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3,《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千古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创作背景: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三首《忆江南》,这是其一。
4,《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千古名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创作背景: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
5,《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千古名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创作背景: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6,《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千古名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创作背景:《问刘十九》乃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天晚欲雪,思念旧人”时所作。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但诗人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不可能邀约洛阳故旧对饮。
7,《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千古名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创作背景: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
8,《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千古名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创作背景:《观刈麦》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元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