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怎么读
1. 啮齿目 怎么读
啮齿目读作niè chǐ mù
相关介绍:
啮齿目是哺乳纲的一目,上下颌只有1对门齿,喜啮咬较坚硬的物体;啮齿目动物一般比较小,多数在夜间或晨昏活动,许多种类的繁殖能力很强。啮齿动物在进化上获得成功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但首先是应归于个体较小。小的个体,就可去开辟、适应大动物所不适宜的环境,从而建立大的种群。

(1)啮怎么读扩展阅读
啮齿动物不但在陆上生活,空中、水中也有他们的成员。空中有滑翔的鼯鼠,水中有水䶄。此外还有荒漠中的跳鼠,森林中的睡鼠,洞穴中的鼢鼠,以及扰乱人类几万年的小家鼠。从赤道到极地,甚至高山、海岛上,到处都有他们的踪迹。
最早的啮齿目成员见于古新世晚期,与松鼠略有些类似,後来啮齿目迅速繁盛,成为最成功的哺乳动物,其繁盛可能是多瘤齿兽等与其相似的较原始类型灭绝的原因。啮齿目多为小型的植食性动物,是各地食物链的重要构成,但不少种类食性较杂,也有少数主要食昆虫等小型动物或者食鱼,有些种类则体型较大。
参考来源来源:网络-啮齿目
2. 啮读什么音
啮 [niè]
[niè] 咬:~齿动物。虫咬鼠~。~合(a.牙齿咬紧;b.像牙齿那样咬紧,如“齿轮~~得很好”)。
〈动〉
(1) (会意。从口,从齿。“齿”指牝齿、臼齿,具有钵臼之形,其功能为碾磨食物。“口”与“齿”联合起来表示“用臼齿碾磨食物”。本义:用臼齿碾磨食物。辨析:上下前排牙的合拢称为“咬”;上下后排齿的合拢称为“啮”)。
(2) 同本义 [gnaw]。
囓,噬也。——《说文》。字亦作啮。鸟曰啄,兽曰囓。
武卧啮雪。——《汉书·李广苏建传》
众蛇竞来,啮索且断。——《后汉书·费长房传》
勚感涕,因啮指流血。——《新唐书·李勚传》
以啮人,无御之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啮指(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啮咬(啃咬。比喻折磨);啮啃(啃咬);啮齿(咬牙切齿);啮噬(咬嚼);啮心(比喻痛苦至极);啮雪吞毡(比喻为坚持气节而过艰苦的生活);啮臂(咬臂出血;以示诚信和坚决)。
(4) 侵蚀 [erode]。
水皆啮石出。——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汉水啮古根。——李白《金陵白下亭留别》
3. 啮怎么读
啮(啮)
niè
咬:啮齿动物。虫咬鼠啮。啮合(a.牙齿咬紧;b.像牙齿那样咬紧,如“齿轮啮啮得很好”)。
笔画数:11;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21213452
4. 啮怎么读
一、读:niè
二、啮的笔顺:

二、相关组词:
1、啮噬[ niè shì ]
咬,比喻折磨:失子的悲痛,~着母亲的心。
引证:《花城》1981年第5期:“那张被病菌啮噬着的面孔是曲扭着的,丑陋的。”
2、啮合[ niè hé ]
上下牙齿咬紧;像上下牙齿那样咬紧:两个齿轮~得很严密。
3、啮岸[ niè àn ]
水流侵蚀河岸。
4、兔啮[ tù niè ]
兔子咬过的草。
5、啮啃[ niè kěn ]
啃咬。比喻破坏或折磨。
引证: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5. 啮怎么读
啮读作:niè,声母n,韵母ie,声调四声
部首:口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1画
五笔:KHWB,仓颉:XRYMU,郑码:JIO
释义:咬:啮齿动物。
(5)啮怎么读扩展阅读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啮毡[niè zhān]
咬吞毡毛充饥常用以比喻坚贞不屈。
2、漂啮[piāo niè]
冲刷浸蚀。
3、缺啮[quē niè]
破损。
4、啮缺[niè quē]
缺口,锋刃破缺。
5、冲啮[chōng niè]
水浪侵蚀堤岸。
6. 啮的读音是几声
注音复:niè
1.
咬:~齿动物。制虫咬鼠~。~合(a.牙齿咬紧;b.像牙齿那样咬紧,如“齿轮~~得很好”)。
2.
(1) (会意。从口,从齿。“齿”指牝齿、臼齿,具有钵臼之形,其功能为碾磨食物。“口”与“齿”联合起来表示“用臼齿碾磨食物”。本义:用臼齿碾磨食物。辨析:上下前排牙的合拢称为“咬”;上下后排齿的合拢称为“啮”)。(2) 同本义 。囓,噬也。——《说文》。字亦作啮。鸟曰啄,兽曰囓。武卧啮雪…
7. 啮齿中的啮的读音。
nie 第四声
8. 啮怎么读音是什么
啮的拼音
[读音][niè]
[解释]咬:~齿动物。虫咬鼠~。~合(a.牙齿咬紧;b.像牙齿那样咬紧,如“齿轮~~得很好”)。
9. 啮的读音是什么
拼音:
niè
简体部首:
口
解释:
咬:~齿动物。虫咬鼠~。~合(a.牙齿咬紧;b.像牙齿那样咬紧,如“齿轮~~得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