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和唐朝哪个朝代能吃到玉米
Ⅰ 我们日常生活中吃到的玉米、甘薯最早出现于 [ ]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
| C |
Ⅱ 盛唐时期生产的是花生还是玉米
唐朝有玉米?建议你好好恶补下蔬菜水果农作物“进口”中国的时间。
Ⅲ 清朝和唐朝哪个朝代能吃上玉米
因为玉米的话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才出现的,所以说唐朝时期的话肯定没有清朝时期的话,应该是已经出现了,所以说肯定是清朝,所以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的话,应该在16世纪之后,明朝中后期事实上应该就已经出现,那么到了清朝时期的话,肯定是有的。
Ⅳ 我们知道的玉米是清朝还是唐朝
玉米原产美洲。有人根据元贾铭的《饮食须知》(1367年前后)中谈到玉蜀黍,而且元代尚食局(元朝宫廷里一个管理皇帝膳食的专门机构)有御麦面,以为我国元代已有玉米。这种说法未必正确。所谓御麦面,不过是专制皇帝御用的上好麦面。《饮食须知》中谈到玉蜀黍的部分很可能是后人加入的,恐不可靠。玉米很早就是美洲本地人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很多关于玉米的故事,还在地下发掘出远古玉米的籽粒,以及用大量黄金、陶土和玉米穗做成的玉米神像。而在其他各国的历史上,直到十五世纪,没有一个国家有有关玉米的记载或任何迹象。所以可以这样说。玉米是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才传到旧大陆各国的。
Ⅳ 清朝,唐朝哪个朝代能吃到玉米
唐朝没有玉米吃,清朝可以吃上玉米。玉米是美洲作物,于明朝传入中国。
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玉米中含有的核黄素等高营养物质,对人体是十分有益的。
值得注意的是,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鲜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也比老玉米高很多。

(5)清朝和唐朝哪个朝代能吃到玉米扩展阅读:
根据生产实践,玉米淀粉适合于酿造淡爽型啤酒和高辅料的啤酒,与大米生产的啤酒口感差异并不明显,比大米的消耗量低。玉米淀粉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很低,使用玉米淀粉可显著延长啤酒的储藏期,降低啤酒的色度,提高啤酒气味的稳定性。
通过对玉米进行发芽、去脐、干燥,得到处理后的玉米芽,再利用玉米发芽过程中的水解酶系,进一步降低了玉米中的脂肪含量。玉米淀粉溶解性极强,可全部转化为可溶性物质,因此能被高效利用。
Ⅵ 中国人能吃到玉米最早在哪个朝代
中国人能吃到玉米最早在明朝。
玉米16世纪时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明朝嘉靖三十四年成书的《巩县志》,称其为“玉麦”,其后嘉靖三十九年《平凉府志》称作“番麦”和“西天麦”。“玉米”之名最早见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在原产地美洲以外,中国是玉米种植最为普及的地区之一。玉米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玉米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沿安第斯山麓一带,是印第安人培育的主要粮食作物,原本是体型很小的草,喜高温,经美洲原住民培育多代后才出现较大型的玉米。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以后直到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Ⅶ 穿越到唐朝小说里讲和土豆种玉米的
《唐砖》主角云烨,首先是土豆,被赞为祥瑞,后来也有玉米,还有辣椒
Ⅷ 唐朝有没有麻绳和玉米
据考证,玉米原产于南美洲。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由于玉米适合旱回地种答植,因此西欧殖民者侵入美洲后将玉米种子带回欧洲,之后在亚洲和欧洲被广泛种植。大约在十六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18世纪又传到印度。
Ⅸ 唐朝对外贸易、交往活跃,为什么玉米、番薯等农作物在明清时期才引进我国
玉米番属的原产地在南美洲,而美洲大陆也是由哥伦布(15世纪末,中国明朝)发现的,然后把玉米引到欧洲,在引到南亚、东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