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乐毅是哪个国家的将领

乐毅是哪个国家的将领

发布时间: 2020-11-20 04:16:45

❶ 实力比肩白起的乐毅,因何没能入选战国四大名将

乐毅为何没能入选战国四大名将?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然而事实上,他们之所以并称四大名将,或许跟他们本人没有多大关系,而与南朝一位皇帝有着莫大的关联。

更准确的说,起翦颇牧入选战国四大名将是因为他们承载着华夏统一和强大的荣光,而乐毅、田单虽然军事能力突出,但并不是统一或对外的战争,因此下多少城、杀多少人也没有用。如果要说有其他名单可供选择,那也应该是那个却胡千里的燕将秦开,而不是乐毅。

❷ 乐毅是哪个国家的将领

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参见魏灭中山之战),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前295年)所灭(参见赵攻中山之战),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 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深得赵人推崇。赵武灵王时,因避沙丘政变来到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当了大夫。 此时,燕昭王因为子之之乱而被齐国打得大败,燕昭王时刻不忘为燕国雪耻。但燕国弱小又地处僻远,昭王自忖力量不足以克敌制胜,于是便屈己礼贤,延聘贤能之士相佐。首先礼待郭隗,借此招揽天下英才。乐毅适于此时替魏出使到燕国,燕昭王用客礼厚待乐毅。乐毅谦辞退让,最后终于被昭王诚意所动,答应委身为臣,燕昭王封乐毅为亚卿(仅次于上卿的高官)。 后来燕昭王死后,,太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燕惠王作太子时,就与乐毅有隙,所以当他即位以后,对乐毅用而不信。齐国大将田单探知此种情况,乘机进行反间,派人到燕国散布说;“除莒城和即墨两处之外,齐国大片土地全在燕国军队手里。乐毅能在短时攻下齐国70余城,难道用几年工夫还打不下莒城与即墨吗?其实他是想用恩德收服齐人之心,为他叛燕自立做准备。”燕惠王本来就猜疑乐毅,听了这些话信以为真,于是下令派骑劫为大将去齐接替乐毅。乐毅深知燕惠王收回他的兵权,意味着听信谣言,欲加罪于自己。他认为“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决定拒绝回燕而西向去赵。后死于赵国
求采纳

❸ 乐毅伐齐联合的是哪几个国家

乐毅伐齐联合的是秦韩赵魏,之前游说时是有楚国的,但战争前期他没参战,到了后期楚国为了分一杯羹收回淮北之地参战了,所以准确的说秦韩赵魏楚都是联合国,但更多资料上写的是联合秦韩赵魏,因为这些是始战国,而且可以说乐毅伐齐更是秦伐齐,因为秦国获益最大,也是六国衰败的开始,具体可以参考《资治通鉴》(乐毅伐齐),《战国策》(燕二策)
只有网络上写的是楚韩赵魏,其他资料多为秦韩赵魏

❹ 乐毅是哪个国家的将领

乐毅是赵国人,但是他曾经在赵国、魏国、燕国做官为将。最鼎盛的时期是在燕国为将,率领燕国士兵击败齐国大军,并且连破70城。但是后来燕国的新君对乐毅心怀不满,并且受田单挑拨,逼得乐毅又回到了赵国。乐毅离开燕国后,燕国被齐国打败,燕国新君燕惠王又向乐毅道歉。此后乐毅就在赵国和燕国之间奔波,做了两个国家的客卿。最后老死在赵国的。

❺ 乐毅是哪个国家的将领

战国时期燕国的将领 乐毅,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生卒年不详,战国军事家,汉族,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魏将乐羊后裔。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❻ 为什么乐毅伐齐中联合啦其他四个国家却没有联合秦国攻打齐国

有联合秦国,是没拉上楚国,楚国以帮助齐国的名义出兵,实际上想收复淮泗之地,但是楚将淖齿在莒城杀死齐闵王,自己反而被齐国臣子设计杀死,全军逃散。至于秦国,恐怕比燕国更想攻打齐国

❼ 战国七雄中,哪一个国家看着很弱实力却非常强

如果问战国时期,那个国家最厉害,相信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秦国、楚国和赵国这样的大国。古往今来,这三国之间的战争与结盟、对立与和平,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目光。

然而,如果说起燕国,人们对它的印象却不深刻,只记得太子丹买通荆轲去刺杀秦始皇这件事。除了这件事以外,人们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是,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实力绝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般弱小。恰恰相反,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强大且特殊的国家,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讲一讲燕国。

经过了这一战以后,齐国的实力大大倒退,最终,沦为了一个二流强国。而燕国失去了英明的燕昭王,赶走了骁战的乐毅以后,也没能再做出什么大作为,最后,只能被秦国吞并了。

❽ 乐毅离开燕国后,为何选择投奔赵国,而不是其他国家呢

首先,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去,太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燕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


在此之后,燕惠王又把乐毅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于赵国、燕国之间,与燕国重新交好,燕、赵两国都任用他为客卿。最终,乐毅死于赵国。乐毅去世后,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比如唐朝时期,唐肃宗将吴起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燕王国昌国君乐毅”便是其中之一,战国时期被列入“十哲”的名将,除了乐毅,则只有吴起、白起而已。总的来说,乐毅虽然没能彻底消灭齐国,但是,五国伐齐之战的影响极为深远,这也奠定了乐毅在古代历史上的名将地位。

❾ 夷陵之战后的蜀汉,乐毅破齐之后的齐国,谁还有一统天下的可能

在中国古代年的历史中,战国时期的齐国和三国时期的蜀汉经历了非常相似的事,对于这两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极具毁灭性的。齐国在经历过乐毅破齐之后,与夷陵之战后的蜀汉陷入一样困境。

但是齐国的声望太大,实力太强,就招致其他的国家的嫉妒。而且这时候的齐国也在不断讨伐其他国家,这也使得其他国家对齐国抱有怨恨。在燕国君主和大将军乐毅的建议下,几个国家开始联合起来,想要灭掉齐国,解决这个大麻烦。所以在几个国家联合发起攻势下,齐国开始节节败退,被夺走了很多城池。之后齐国并没有立即灭亡,但是也没有实力再去重振齐国了。

❿ 乐毅被燕惠王猜忌后,为何选择投奔赵国,而不是其它国家

众所周知,在战国时期有过一场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这便是乐毅合纵攻齐。当时乐毅担任上将军,联合秦、赵、魏和韩四个诸侯国共同出兵讨伐齐国,其中乐毅更是攻克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使得燕国进入鼎盛时期。后来乐毅遭到燕惠王的猜疑而不敢回燕国,为了自保只能选择投奔赵国,此后便成为了赵国的将领。在燕惠王的猜忌之下,乐毅选择投奔赵国而不是其他诸侯国的原因是乐毅对赵国有故里之情,并且投奔赵国的话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

最后,当时五国联合讨伐齐国之后,赵国的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这对于身为武将的乐毅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是乐毅离开燕国之后也经常在燕赵之间奔波,为燕赵之间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