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是什么
Ⅰ 我国的中国梦是什么
《中国梦》相关的材料一:
中国梦
光明日报记者
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韩康近日在《人民论坛》撰文解读中国梦:中国梦,即百姓梦。中国百姓心脉之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体说,就是每个中国家庭都能过上富裕而有尊严的生活,每个中国的城乡都能看到蓝天白云。
他认为,中国梦,应该是追求国家目标和实现百姓利益的结合,二者不能割裂,但对国家利益的追求,必须奠定在让人民充分信服的基础上,所以,中国梦首先应该是中国百姓真正想做的梦。
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把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国家纲领和老百姓的梦想作了最好的结合,叫做建设小康社会。30多年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高度凝聚人心,也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当下老百姓心底的所期、所盼、所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梦,关键在全面二字。全面有两个重要涵义,一是社会覆盖之全面,所有社会人群统统都能过上小康和富裕生活;二是小康内容之全面,不仅有物质生活方面的内容,还有精神文化和政治生活方面的东西,更必须有生态环境方面的硬指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梦,难点在于政府目标和百姓期盼的共识与融合。强国和富民都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在发展中怎样合理摆放?如果说在国家工业化初创时期,以及在改革开放后的较长时间里,由于发展的需要,强国的目标应优先考虑——例如高增长、低保障,政府集中财力把工业化、城市化的大量基础设施先搞起来,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实力极大增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这个时候应把民生安排放在国家战略考虑的优先位置,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战略之举。
《中国梦》相关的材料二:
中国梦的由来、意义和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树荫
一、中国梦的由来
第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辉煌成就,推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这是中国人民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是中国梦之历史源起,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丰厚资源。
第二,中国人的追梦源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梦是对列强侵华、落后挨打的抗争。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不断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历经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始终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无法实现的梦想。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实现中国梦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中国梦的意义
第一,中国梦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崛起、四个现代化,以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国家社会层面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和精练浓缩,有利于聚焦目标、明确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对面临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来说,需要梦想激励、理想引领。中国梦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容易赢得老百姓的赞同,有利于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提升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坚定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第三,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事业而言,中国梦是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大学是一段追梦的岁月,大学生处于做梦的年龄,有着圆梦的期待;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深奥的理论大众化,把艰深的概念通俗化。用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更能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三、中国梦的实现
第一,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在实现进程中需要制定长远目标、中期计划、当下任务,把最高纲领和行动方案结合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是现阶段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二,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社会梦想和人民大众梦想的统一,要把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同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结合起来。中国强大、中华民族振兴是中国人民梦想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人民梦想实现的那天,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
第三,中国梦对于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应该有不同的愿景和诉求,中国梦教育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教育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甚至容许解决实际问题后解决思想问题。对大学生而言,中国梦教育必须贯穿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和他们的学习条件、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等实际问题相结合。
Ⅱ 中国梦是什么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Ⅲ 中国梦什么是5个伟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牺牲巨大。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2、成就盛大。我们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3、任务重大。解决台湾问题、国家完全统一,这是最棘手的任务;两岸统一之日,才是圆梦之时!
4、境界高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欺压其他民族的卑下目的,具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九大报告)”的高尚情怀。别说“中国的XX崛起”,要说“中国的和平发展”,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5、主体宏大。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既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也包括海外侨胞。
Ⅳ 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啊
中国梦的内涵复: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制、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性质: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实现中国梦的三大动力源
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
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
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富强三部曲
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又围绕这一核心目标系统地设计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Ⅳ 什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中国梦”具有五个方面的属性:一是政治性。“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号召,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二是历史性。“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是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写照,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共同信仰的召唤,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三是实践性。我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国梦”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走中国道路相结合,必将进一步激发全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激情和“实干兴邦”“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四是包容性。“中国梦”道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渴望,不论阶层、地域、身份,全球华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中国梦”,都为“中国梦”感到骄傲,感到自豪,都有着将自己的梦想融入“中国梦”的共识。五是人民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凝聚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这也是“中国梦”的本质属性。
Ⅵ 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的内涵: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性质: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实现中国梦的三大动力源
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
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
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富强三部曲
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又围绕这一核心目标系统地设计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Ⅶ 中国人的中国梦是什么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这也不要紧,我们共同努力解决,但不应让它们影响两岸同胞发展关系、合作交流。同时,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我们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
第一,两岸同胞一家亲,谁也不能割断我们的血脉。台湾同胞崇敬祖先、爱土爱乡、淳朴率真、勤奋打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我们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大家都认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传承中华文化。在台湾被侵占的50年间,台湾同胞保持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和牢固的中华文化情感,打心眼里认同自己属中华民族。这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是不可磨灭的。
回顾台湾走过的历史,回顾两岸同胞一路走来的历程,我有一个深切体会,那就是不管台湾遭遇什么风雨,不管两岸关系历经什么沧桑,两岸同胞始终心心相印、守望相助。这告诉了世人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两岸同胞血浓于水。不论是几百年前跨越“黑水沟”到台湾“讨生活”,还是几十年前迁徙到台湾,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天亲。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两岸走近、同胞团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没有什么力量能把我们割裂开来。
第二,两岸同胞命运与共,彼此没有解不开的心结。两岸同胞虽然隔着一道海峡,但命运从来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经历了近代以来的这么多风风雨雨,我们对此都有很深刻的体会。
今年是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中华民族国力孱弱,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在台湾被侵占的苦难岁月里,无数台湾同胞用鲜血和生命来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离的成员。近60多年来,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因为我们的血脉里流动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我们的精神上坚守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魂。
我知道,台湾同胞因自己的历史遭遇和社会环境,有着自己特定的心态,包括特殊的历史悲情心结,有着强烈的当家作主“出头天”的意识,珍视台湾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心情。
对历史留给台湾同胞的伤痛,我们感同身受,因为这是中华儿女心头共同的创伤。把民族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做一个走到哪里都受到尊敬的堂堂中国人,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有志一同。
熨平心里创伤需要亲情,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真情,我们有耐心,更有信心。亲情不仅能疗伤止痛、化解心结,而且能实现心灵契合。我们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也愿意首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
第三,两岸同胞要齐心协力,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5年多来,两岸同胞共同选择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两岸同胞都从中得利。事实证明,这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走向民族复兴、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同胞要坚定信心,排除一切干扰,沿着这条道路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两岸同胞都有利,大家都不希望目前的好局面逆转。为此,两岸双方要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基础,深化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这个基础是两岸关系之锚,锚定了,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只要这个基础得到坚持,两岸关系前景就会越来越光明。反之,如果这个基础被破坏,两岸关系就会重新回到动荡不安的老路上去。前不久,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会面,达成积极共识,对推动两岸关系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至于两岸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有什么想法都可以交流。世界上的很多问题,解决起来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只要谈着就有希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相信,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欢迎更多台湾同胞参与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行列中来,大家一起努力,出主意、想办法,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巩固和扩大两岸关系发展成果,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让广大台湾同胞特别是基层民众都能更多享受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的好处。我们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无论是谁,不管他以前有过什么主张,只要现在愿意参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都欢迎。
第四,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我们说的中国梦,就是这个民族夙愿的生动表述。
正如连主席所说,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中国梦是两岸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让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早日成真。
我们是真心诚意对待台湾同胞的,愿意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只要是有利于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只要是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事,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办好,使广大台湾同胞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更多受益,让我们所有中国人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最后,祝连主席和朋友们在大陆之行圆满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