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是什么
1. 姜黄的功效是什么
姜黄功能主治:止血、理气、月经、镇痛、治疗腹胀、腹痛、手臂酸痛、麻痹、妇女瘀血、闭经,产后瘀滞、腹痛、扑动损伤、腹胀、
它用于胸和腹痛、痛经和气滞血瘀的四肢痛、常与元虎和香附一起使用、“现代实用中药”、“芳香性胃药、对胆管和肝脏消毒有益。
用于黄疸,胸闷,窒息和疼痛、还用作止血剂、用于治疗呕吐、痢疾、尿液和痔疮、外用脓肿创伤。
(1)姜黄是什么扩展阅读:
姜黄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肝经。
姜黄根粗壮、末端膨大成长卵形或纺锤状块根、灰褐色、根茎卵形、内面黄色、侧根茎圆柱状、红黄色、叶根生、叶片椭圆形或较狭、长20~45厘米、宽6~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叶柄长约为叶片之半、有时几与叶片等长、叶鞘宽、约与叶柄等长。
《本草求原》:"姜黄,益火生气,辛温达火化气,气生化则津液行于三阴三阳,清者注于肺,浊者注于经、溜于海,而血自行,是理气散结而兼泄血也。"
《本草经疏):"凡病因血虚臂痛,血虚腹痛,而非瘀血凝滞、气塑上逆作胀者,切勿误用。误则愈伤血分,令病转剧。"
2. 姜黄是什么
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主要功能是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3. 姜黄是什么,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以下来源于网络——
姜黄芭蕉目,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1.5m,根茎很发达,根粗壮,末端膨大呈块根;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叶顶端短渐尖;苞片卵形或长圆形,淡绿色,顶端钝,花冠淡黄色;花期8月。
姜黄能行气破瘀,通经止痛。主治胸腹胀痛,肩臂痹痛,心痛难忍,产后血痛,疮癣初发,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又可提取黄色食用染料;所含姜黄素可作分析化学试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血虚而无气滞血瘀者忌服。
临床应用
⑴治心疼(《奇效良方》)治心疼:姜黄、玄索、乳香、没药。上各等分为末,好酒用一盏,(心疼如手捉,一方用水煎)。每服6g,不拘时温酒调服。方中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为君药。
⑵姜黄散(《杂病源流犀烛》)治风热虫牙痛:姜黄、细辛、白芷。上为末,擦牙,须臾吐出,盐汤漱口。方中姜黄止痛,为君药。
⑶瑞金散(《妇人良方大全》)治妇人血气樶痛,月经不行,经先呕吐疼,及月信不通:姜黄120g,牡丹皮、莪术、红花、桂心、当归、芍药、川芎、延胡索各15g。上为末,每服6g,水一盏,酒三分,煎七分温服。方中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为君药。
4. 姜黄是什么
姜黄
(英)Turmeric
别名 毛姜黄、姜黄。
来源 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叶2列,长椭圆形,长20~40cm,宽6~1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花茎由叶鞘内抽出,穗状花序圆柱状;樱部苞片粉红色,下部的绿色,内含数花;花萼绿白色,具3钝齿;花冠漏斗形,喉部密生柔毛,裂片3,上面1片较大,长圆形,略成兜状;唇瓣长圆形,3浅圆裂,黄色;药隔基部有距。蒴果膜质,球形。花期8~11月。
栽培 主产四川、福建、广东、江西。
采制 冬季或早春采挖,洗净,除去细根,煮或蒸至透心,晒干。
性状 根茎卵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有的叉状分枝,长2~5cm,直径1~3cm。表面深黄色,有皱缩纹理和留有叶痕的明显的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质坚实,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状,有蜡样光泽,内皮支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苦、辛。
功能主治 行气破瘀,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刺痛、经闭、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一般在药店里就可以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