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在哪里
『壹』 建德是哪里的
杭州地区的一个市
『贰』 浙江建德在哪
新中国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就座落在建德县,后来经济发展的快升为县级市,再后来并入杭州市了。
『叁』 浙江建德在哪
建德,是杭州市属县级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杭州--黄山黄 金旅游线的中段,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2321平方公里,人口51万。
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
建德市地处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杭州--黄山黄金旅游线的中段,位于北纬29°13′~29°46′,东经118°54′~119°45′。东与浦江县接壤,南与兰溪市和龙游县毗邻,西南与衢州市衢江区相交,西北与淳安县为邻,东北与桐庐县交界。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肆』 古代的池州建德县是现在的哪里
东至县。
建制沿革:
三国时属吴国彭泽、丹阳、鄱阳三郡地。晋分属豫章郡彭泽县、鄱阳郡鄱阳县、宣城郡石城县地。南朝宋、齐,分属扬州宣城郡石城、历陵县地和江州鄱阳郡鄱阳、浔阳郡彭泽县地,梁、陈二代在今县境设南太原郡,置和城(今东流镇)、晋阳(今张溪一带)两县,属南豫州。
唐至德二年(757),分秋浦、鄱阳两县地在梅城置至德县,以年号为县名,属江南西道浔阳郡。乾元元年(758)属饶州,永泰元年(765)改属池州。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东流场为东流县,属江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属池州池阳郡,并割贵池之晋阳乡益东流。两宋时东流、建德两县均属江南东路池州池阳郡。元初属江淮行省,元二十一年(1284)改属江浙行省,元二十三年属江浙行省池州路。
明和清初属池州府。明洪武初,池州路为九华府、华阳府,后仍改为池州府,直隶南京。清顺治二年(1645)属江南省,康熙十五年(1676)属安徽省。雍正元年(1723)隶两江总督,雍正十一年属安徽省宁池太道。
民国元年(1912)东流、建德两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元月,建德县因与浙江省建德县重名改为秋浦县,民国三年(1914)6月至民国十七年(1928)8月底属安徽省芜湖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县仍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1953年2月24日改属安徽省安庆专区,1959年5月15日,两县合并为东至县,以尧渡镇为县城,仍属安庆专区,1965年7月14日东至县改属池州专区,1971年3月29日专区改地区,隶属不变,1980年元月29日改属安庆行署,1988年9月2日,池州行署恢复,东至县复属池州行署。
(4)建德在哪里扩展阅读:
唐设县以来,先后沿用至德、建德、秋浦、东流、东至5个县名,上述县名的来历、含义考述如下。
至德:始建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 太平寰宇记》云:“以年号为名”。
译文:用年号来明明
建德:《方舆纪要》:五代杨吴顺义二年(922)“改至德为建德县”。其含义,据《建德县志》载:“益其地势物象与浙东相类也”(即同浙江省建德县山水面貌相似),故名。
秋浦:民国三年(1914)因建德与浙江省建德县同名,随以境内秋浦河定名,改建德县为秋浦县。
东流: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取大江东流之意。北宋黄庭坚《丙申泊东流》诗云:“沧江百折来,及此时东流”。《明一统治》:东流县,以大江自湓城而下,透迤东注,故名”。
译文:沧江回环百转,到了此地才开始向东流。
译文:东流县,以大江在盆地向下二流,流向东边,因此叫东流。
东至:建于1959年,县名由东流、至德两县合并各取首字合成。
『伍』 建德市的中心区在哪里,是不是街道都算中心区
新安江街道。老广场是最中心的地方。以前是,现在是,以后就不知道了。
『陆』 建德市在哪一个省份
浙江省的
『柒』 谁知道安徽省建德在什么地方
安徽建德(今安徽省东至县)
简介
东至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系皖江之首,北望安庆,南邻江西,是安徽省的西南门户。辖15个乡镇,人口54万,面积3256平方公里(1958年由东流、至德两县合并而成),境内舜耕山(又名大历山),相传为舜躬耕之地,尧访舜时由此渡河,留下众多遗址和传说,县城遂称“尧渡”,自古就有“尧舜之乡”美誉。
[编辑本段]生态
东至县襟江带湖,生态优美。是首列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二十一世纪》试点地区,人与自然协调,生态环境优良。东至南部多山,林茂水丰,植被丰富多样,森林覆盖率达58.7%。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河湖纵横,这里有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升金湖,拥有水面 20万亩,是我国最大的白头鹤越冬种群的栖息地,其中越冬东方白鹤占世界总数的1/8,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是冬季生态旅游观鸟的好去处。
[编辑本段]资源
东至县资源丰富,特产众多。已探明的矿产尤以高品位的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储量大,分别达20亿吨、4亿吨、2亿吨以上。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优越条件。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全国绿化先进县”、“沿江渔业高效示范区”和“全国红茶出口基地县”。“东至云尖”等7个品种绿茶,多次在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并被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指定为接待专用茶。
[编辑本段]产业
东至县产业凸现,特色鲜明。拥有纺织服装、化工、机械、玩具、新型非金属材料和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以东至香隅化工园区为龙头的化学工业,以东至华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纺织企业集团,以东齿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机械业,以凯林木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木材加工综合加工业,以东至玩具总厂为龙头的玩具加工业,以辰鑫植物油厂为龙头的绿色食品加工业等构架了东至工业的轴心。农业已形成优质米、优质油、优质棉、食用菌、茶叶、禽畜、水产、经果林等八大农产品开发基地,并渐成规模。
[编辑本段]交通
东至县交通便捷,优势明显。长江黄金水道流经县内85公里,沿江有香口、东流、大渡口3个港口,纵贯全县南北的206国道和横穿东西的318国道与安庆长江大桥相连,4条省道在县内结网,已建好的铜(陵)九(江)铁路、沿江高速、安(庆)景(德镇)高速横穿全境。
县城距安庆机场、港口、火车站50公里。每天有直达上海、义乌、温州、苏州、常熟、太仓、南京、合肥、九江、景德镇、九华山、安庆的客车。 距安庆50公里、池州112公里、铜陵213公里、合肥247公里、南京386公里、武汉389公里、九江121公里、南昌319公里、杭州515公里、景德镇150公里、九华山156公里、黄山266公里、庐山160公里、小孤山68公里、龙宫洞105公里、石钟山106公里、天柱山164公里、蓬莱仙洞80公里、武夷山480公里。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东至县辖12个镇、3个乡: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香隅镇、官港镇、昭潭镇、龙泉镇、泥溪镇、花园里乡、木塔乡、青山乡。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59年由东流、至德二县合并,取二县首字为名。
1988年,全县辖9区,3镇,41乡:尧渡区、东流区、大渡口区、香隅区、昭潭区、官港区、胜利区、张溪区、葛公区,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张溪乡、官港乡、昭潭乡、洋湖乡、泥溪乡、高山乡、建新乡、坦埠乡、白笏乡、胜利乡、瓦垄乡、木塔乡、利安乡、铁炉乡、花园里乡、西湾乡、马坑乡、青山乡、东胜乡、徐村乡、良田乡、长安乡、长岭乡、七里湖乡、杨桥乡、新庭乡、八都湖乡、新丰乡、庆丰乡、永丰乡、石城乡、汪坡乡、五丰乡、合镇乡、临江乡、香口乡、姜坝乡、查桥乡、马田乡、平原乡、洪方乡。
1992年,撤销徐村乡、良田乡,并入尧渡镇;撤销长安乡、长岭乡、七里湖乡,并入东流镇;撤销杨桥乡、新庭乡、八都湖乡、新丰乡、庆丰乡,并入大渡口镇;撤销合镇乡、临江乡、香口乡,合并设立香隅镇;撤销昭潭乡、永丰乡,合并设立昭潭镇;撤销官港乡、石城乡,合并设立官港镇;撤销胜利乡、姜坝乡,合并设立胜利镇;撤销张溪乡、汪坡乡、五丰乡,合并设立张溪镇;撤销洋湖乡,设立洋湖镇;撤销洪方乡,并入平原乡;撤销马田乡,并入查桥乡。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县辖9镇16乡: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香隅镇、昭潭镇、官港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平原乡、查桥乡、泥溪乡、高山乡、建新乡、坦埠乡、白笏乡、瓦垄乡、木塔乡、利安乡、铁炉乡、花园里乡、西湾乡、马坑乡、青山乡、东胜乡。
1993年,撤销平原乡,设立葛公镇。1994年,撤销东胜乡,设立龙泉镇,镇政府由黄荆港迁至龙泉。
1995年,从尧渡镇析出良田乡;从大渡口镇析出杨桥乡、庆丰乡;从葛公镇析出洪方乡;从张溪镇析出汪坡乡;从东流镇析出七里湖乡;从官港镇析出石城乡。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县辖11镇21乡: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香隅镇、昭潭镇、龙泉镇、官港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查桥乡、泥溪乡、高山乡、建新乡、坦埠乡、白笏乡、瓦垄乡、木塔乡、利安乡、铁炉乡、花园里乡、西湾乡、马坑乡、青山乡、良田乡、杨桥乡、庆丰乡、洪方乡、汪坡乡、七里湖乡、石城乡。
2000年,东至县辖11个镇、2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75194人,其中:尧渡镇 45539人、东流镇 26443人、大渡口镇 29195人、胜利镇 34580人、张溪镇 20077人、洋湖镇 19249人、葛公镇 15383人、香隅镇 33479人、官港镇 17530人、昭潭镇 19231人、龙泉镇 15726人、庆丰乡 13768人、杨桥乡 17618人、瓦垄乡 13866人、白笏乡 10191人、坦埠乡 9103人、汪坡乡 8838人、高山乡 7685人、洪方乡 6564人、查桥乡 12076人、七里湖乡 6970人、建新乡 8432人、良田乡 6103人、花园里乡 6901人、马坑乡 4338人、利安乡 8135人、木塔乡 6783人、石城乡 8315人、泥溪乡 15186人、西湾乡 6082人、青山乡 13954人、铁炉乡 7854人。
2001年,撤销良田乡,并入尧渡镇;撤销杨桥乡、庆丰乡,并入大渡口镇。全县村委会数由2000年底的360个减少到358个:张溪镇六联村、沿河村、复兴村合并为六联村。调整后,东至县辖11个镇、18个乡,共有13个居委会、358个村委会: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香隅镇、官港镇、昭潭镇、龙泉镇、瓦垄乡、白笏乡、坦埠乡、汪坡乡、高山乡、洪方乡、查桥乡、七里湖乡、建新乡、花园里乡、马坑乡、利安乡、木塔乡、石城乡、泥溪乡、西湾乡、青山乡、铁炉乡。
2004年底,东至县辖11个镇、18个乡: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香隅镇、官港镇、昭潭镇、龙泉镇、瓦垄乡、白笏乡、坦埠乡、汪坡乡、高山乡、洪方乡、查桥乡、七里湖乡、建新乡、花园里乡、马坑乡、利安乡、木塔乡、石城乡、泥溪乡、西湾乡、青山乡、铁炉乡。
2007年2月1日,省、市政府正式批准东至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将原有11个镇、18个乡调整为12个镇、3个乡。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前,29个乡镇平均人口在1.84万人左右,其中有21个乡镇在2万人以下,最小的乡镇只有4600人。调整后,最大的乡镇达388平方千米,最小的乡镇也有100平方千米;人口最多的乡镇达7.5万,最少的乡镇也达到1.22万。2月5日东至县召开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动员大会。此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从2007年1月上旬开始至2007年2月底完成。具体方案为:
将查桥乡、建新乡整建制并入尧渡镇。调整后的尧渡镇辖39个村(居)委会,面积388平方千米,人口75619人。镇政府驻尧渡街。
将七里湖乡整建制并入东流镇。调整后的东流镇辖15个村(居)委会,面积120平方千米,人口33355人。镇政府驻东流。
将瓦垄乡整建制并入胜利镇。调整后的胜利镇辖21个村委会,面积145平方千米,人口58191人。镇政府驻胜利集镇。
将汪坡乡、坦埠乡、白笏乡整建制并入张溪镇。调整后的张溪镇辖26个村(居)委会,面积264平方千米,人口58461人。镇政府驻张溪。
将高山乡整建制并入洋湖镇。调整后的洋湖镇辖14个村委会,面积180平方千米,人口31433人。镇政府驻洋湖。
将洪方乡整建制并入葛公镇。调整后的葛公镇辖16个村委会,面积251平方千米,人口25616人。镇政府驻葛公。
将石城乡整建制并入官港镇。调整后的官港镇辖16个村委会,面积243平方千米,人口29044人。镇政府驻官港。
将铁炉乡整建制并入龙泉镇。调整后的龙泉镇辖15个村(居)委会,面积187平方千米,人口27097人。镇政府驻龙泉湾。
将西湾乡、泥溪乡整建制合并,设立泥溪镇,辖13个村委会,面积183平方千米,人口24251人。镇政府驻泥溪冲。
将利安乡、木塔乡整建制合并,设立新的木塔乡,辖13个村委会,面积240平方千米,人口16668人。乡政府驻木塔。
将马坑乡、花园里乡整建制合并,设立新的花园里乡,辖14个村委会,面积249平方千米,人口12285人。乡政府驻花园。
保留大渡口镇、香隅镇、昭潭镇、青山乡。
『捌』 建德在哪里啊具体地点
建德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北纬29°13’~29°46’,东经118°54’~119°45’(北纬29°28',东经119°16')。东与浦江县接壤,南与兰溪市和龙游县毗邻,西南与衢州市衢江区相交,西北与淳安县为邻,东北与桐庐县交界。东起姚村乡金郎坪村,西至李家镇翁家村,长约90千米;南起三河乡毕家村,北至下包乡胥岭村木坞尖,宽约47千米。建德是杭州通往浙西的门户。也是杭州连接金华、衢州的重要节点城市。2009年根据杭州市新一轮市域总体规划将建德定位于“杭州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极旅游集散中心”。 建德市[1]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洋溪街道、更楼街道、新安江街道;梅城镇、下涯镇、杨村桥镇、乾潭镇、三都镇、寿昌镇、大同镇、航头镇、李家镇、大洋镇、莲花镇、大慈岩镇;钦堂乡。市人民政府驻新安江街道新安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