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陶斯咏怎么死的

陶斯咏怎么死的

发布时间: 2021-08-03 17:59:59

A. 陶斯咏生平简介

陶斯咏
毛的初恋情人,叫陶毅,字斯咏,湘潭人(当时举家迁至长沙),是个富商家的小姐,周南女中的毕业生,时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美称,二十年代初也是长沙学界的风云人物,湖南学生联合会与湖南各界联合会中,她都是副会长,毛才只是理事而已。据萧子升、易礼容等人的回忆,均称陶为长沙著名的美女,个子很高,才华横溢,但性格很强。她与毛泽东断续有过几段恋情(多次分而复合),1920年时还曾同居了四个月,但终因两个人都个性太强,不合而分手。陶一生仅此一段初恋,后来终生未再恋爱,也未结婚,大概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吧。

1919年至1920年二人在长沙共办“文化书店”,一度热恋。但是,一个一心造反逐鹿中原,一个是好静淑女,终于byebye。

二人曾陷入疯狂的爱情之中,不过因为政见不同后来分手了而已。陶斯咏小姐,便是新民学会《通信集》中见到的陶毅。这位小姐可真是不简单啊。她和向警予、任培道三人号称“三姐妹”,同时由杨昌济先生推荐加入新民学会,是一位美女加才女哦,而且胆子大,敢于抛头露面,做事干脆利落,杨开慧跟她可没法比哦。难怪毛泽东会看上她呢。只可惜,二人虽然郎有情,女有意,却因思想信念不同而告吹,嘿嘿,看来,再坚固的爱情,也是经不起信念的考验的。

1921年“一大”开完了,代表们每人领到五十银元做回乡的川资。毛于是去游览了杭州、南京,与他迁居南京的女友陶斯咏重叙旧情。

毛泽东早期,对陶斯咏这段恋情是很珍视的,有许多人相关的回忆都证明了这一点,那首《贺新郎·别友》就是1922年写给陶斯咏的情词,当时他已与杨开慧结婚一年多,为此杨还与他闹过一场大矛盾,但估计毛陶这次的旧情复燃并未真的变成行动,因为杨后来留有文字,说她与毛“消除了误会”,既然当事人都自称是误会,想必没有真的越轨行为吧。

陶后来致力于女性教育,在上海、长沙等地办女学,培养了丁玲等一批女弟子出来,她于1932年初病逝于长沙,终年37岁。

B. 陶斯咏死亡时间

约于1931年底至1932年初病逝于长沙,年仅35岁。

C. 陶斯咏简介

人物简介:陶斯咏(1896-1931),即陶毅,字斯咏,湖南湘潭人(后举家迁至长沙),

是一位富商家的小姐,周南女师范学校毕业生,20世纪20年代初是长沙学术人物,当时被誉为“江南第一位才女”的美名。

她是一种新型的女性,思想激进,提倡教育以拯救国家。她是新民学会的第一位女会员。在湖南学生联合会和湖南各行各业联合会中,她是副会长,当时毛泽东只是理事。据萧子升、易礼容等人的记忆,他们都称陶为长沙著名的美女。

(3)陶斯咏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与毛泽东的恋情:

在新民学会的活动中,毛泽东英姿焕发的风采和办事细心果断的气质,为一批女教员所钦佩,而陶毅更是对他倾慕不已。二人曾陷入爱情之中。关于两人分手的原因,有三种看法:

其一:因家人的反对。毛泽东与陶毅不仅同为湘潭人,而且志向也相同,但是家境却相距十分悬殊。陶家是湘潭一带有名的富户,陶毅与毛泽东的交往立即遭到了父兄的强烈反对,结果,由于女方家庭的反对,毛泽东和陶毅初萌的爱慕关系很快便戛然中止。

其二:因政见的不同。在1918和1919年毛两次离开长沙的时间,毛给陶写过一些信,能查到的就有五件(内容当然只是片断)。

1921年,中共“一大”结束后,代表们每人领到五十银元做回乡的川资。毛于是去游览了杭州、南京,返程途中,还曾经专程到南京停留,探望陶斯咏。此后,毛泽东走上了专职革命家的道路,而陶斯咏则仍回周南任教,两人从此便聚少离多。

其三,毛泽东1920年冬结识杨开慧后,毛陶两人分手。

毛陶分手后,友情仍存。1920年7月,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陶毅是主要投资人之一;同年10月毛泽东建议由湖南革命政府召集湖南人民宪法会议制定湖南宪法,陶毅是附议人之一。毛泽东发起驱张运动,也多次与陶毅、易礼容等通信。

D. 陶毅(斯咏)参与革命了吗死因是什么

http://ke..com/view/867372.htm很详细
还有http://www.dfhome.com/df/Html/Article/Class11/Class12/20070408200209.html

E. 恰同学少年中陶斯咏的父亲是几几年死的

陶斯咏之父,陶静轩,又名鑫元、静仙、经轩、景惠、时元,湖北江陵人,中国共产党。出生:1890逝世:1926

F. 陶斯咏是因什么而去逝的

人的喜愠之情,分别有不同的层次:喜有陶、咏、犹、舞;愠有戚、叹、辟、踊。

G. 陶思咏是哪一年去世的

1931年底-1932年初病逝于长沙,年仅35岁。

陶斯咏
毛泽东的初恋情人,叫陶毅,字斯咏,湘潭人(当时举家迁至长沙),是个富商家的小姐,周南女中师范科毕业生,时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美称,二十年代初也是长沙学界的风云人物,湖南学生联合会与湖南各界联合会中,她都是副会长,毛才只是理事而已。据萧子升、易礼容等人的回忆,均称陶为长沙著名的美女,个子很高,才华横溢,但性格很强。

毛、陶二人曾陷入疯狂的爱情之中,后因政见不同分手。陶斯咏小姐,便是新民学会《通信集》中见到的陶毅,她由杨昌济先生推荐加入新民学会。她有胆识,敢于抛头露面,做事干脆利落。

1921年“一大”结束后,代表们每人领到五十银元做回乡的川资。毛于是去游览了杭州、南京,与他迁居南京的女友陶斯咏重叙旧情。

毛泽东早期,对陶斯咏这段恋情是很珍视的,有许多人相关的回忆都证明了这一点。有传闻说,那首《贺新郎·别友》就是1922年写给陶斯咏的情词——不过一般认为,《贺新郎·别友》是毛泽东送给杨开慧的情词——当时他已与杨开慧结婚一年多,为此杨还与他闹过一场大矛盾,但估计毛陶这次的旧情复燃并未真的变成行动,因为杨后来留有文字,说她与毛“消除了误会”,既然当事人都自称是误会,想必没有真的越轨行为吧。

在周南女校,向警予、陶毅和蔡畅被称为“周南三杰”。毕业后,向警予回家乡溆浦办学,但她经常与周南女校保持密切联系。她有事来长沙时,即住已在周南女校任女生舍监的陶毅处。1918年9月,蔡畅去信邀向警予来长沙组织女子留法勤工俭学,向警予欣然答应,旋即离开溆浦来到了长沙。不久,她与陶毅一道加入了新民学会,成为该会最早一批女会员。

在新民学会的活动中,毛泽东英姿焕发的风采和办事细心果断的气质,为一批女教员所钦佩。其中,同为湘潭的同乡,陶毅更是对他倾慕不已。

陶毅,1896年出生,曾是周南女校的高才生,毕业后留校工作。她是一位新型女性,思想激进,主张教育救国,并且家境富有,在新民学会的活动中,她十分倾慕毛泽东,常常有意地接近毛泽东,并且开始追求他,于是,密切的交往使他们之间产生了爱慕之情。

毛泽东与陶毅不仅同为湘潭人,而且志向也相同,但是家境却相距十分悬殊。陶家是湘潭一带有名的富户,陶毅与毛泽东的交往立即遭到了父兄的强烈反对。结果,由于女方家庭的反对,毛泽东和陶毅初萌的爱慕关系很快便戛然中止,没有持续下去。 毛陶分手后,友情仍存。1920年7月,毛泽东创造文化书社,陶毅是主要投资人之一;同年10月毛泽东建议由湖南革命政府召集湖南人民宪法会议制定湖南宪法,陶毅是附议人之一。毛泽东发起驱张运动,也多次与陶毅、易礼容等通信。毛陶分手后,湖南省学生联合会主席彭璜曾热烈追求陶毅,但遭拒绝。陶毅终生未嫁,后来去了上海,致力于女性教育,在上海、南京、长沙等地办女学,培养了丁玲等一批女弟子出来。1931年底-1932年初病逝于长沙,年仅35岁。

彭明道-关于陶斯咏的记载

陶毅,字斯咏,女,一八九六年生,湘潭人。她于一九一六年考入朱剑凡先生创办的周南女子中学师范二班,与著名的女革命家向警予同窗。

那时,陶斯咏和向警予一样,是一位思想十分开放激进的女性,也是新民学会中的一员出色的女将,被称为“周南三杰”之一,与毛泽东过从甚密。毛氏创办文化书社时,她是三个拿出十块银元的资助者中的一个(易礼容只拿了一块银元)。在新民学会初期的多次讨论中,她是主张“教育救国”的。后来,她也支持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口号。文化书社成立后,他们在一九二一年元旦有一次难忘的集会,她和毛泽东等一班志同道合的人,冒着漫天风雪,在周南的院子里摄影留念。这张珍贵的照片,如今还陈列在长沙市周南中学。在一九一八和一九一九年毛两次离开长沙的时间,毛给陶写过一些信,现在能查到的就有五件(内容当然只是片断)。向警予赴法勤工俭学后,也给陶斯咏写过信,劝她力促北大开女禁,到那里去深造。但陶其时已经在周南留校任教,只在一九二一年去南京金陵女大进修过一次。毛泽东在上海参加“一大”后返长途中,还曾经专程到南京停留,探望斯咏,情谊之深可见。此后,毛泽东走上了专职革命家的道路,而陶斯咏则仍回周南任教,两人从此便聚少离多。

陶氏后来一直在周南教书。当时同样是文化书社重要成员的彭璜,疯狂地追求过她,而她却拒绝了彭,终身未婚,不幸于一九三一年早逝。大概由于她始终是个“教书匠”,故留下的资料不多。

附毛泽东的词

《贺新郎·别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虚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宵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恁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http://ke..com/view/867372.htm

H. 陶斯咏最后和谁结的婚

《恰同学少年》中的毛泽东不喜欢陶斯咏那是导演故意捏造的,事实上是他们两个互相喜欢,但后来由于革命需要毛不得不离开。陶斯咏终生未嫁。

I. 陶斯咏的详细资料

陶斯咏-生平简介
陶斯咏
简 介:周南女中师范科二班学生,18-23岁。大家闺秀,著名的才女;倾心暗恋毛泽东。清秀、高挑的古典美女。多情中带有含蓄与拘谨,表面活泼而内心柔弱,充满幻想却缺乏勇气。
毛泽东的初恋情人——陶斯咏

毛的初恋情人,叫陶毅,字斯咏,湘潭人(当时举家迁至长沙),是个富商家的小姐,周南女中的毕业生,时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美称,二十年代初也是长沙学界的风云人物,湖南学生联合会与湖南各界联合会中,她都是副会长,毛才只是理事而已。据萧子升、易礼容等人的回忆,均称陶为长沙著名的美女,个子很高,才华横溢,但性格很强。她与毛泽东断续有过几段恋情(多次分而复合),1920年时还曾同居了四个月,但终因两个人都个性太强,不合而分手。陶一生仅此一段初恋,后来终生未再恋爱,也未结婚,大概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吧。

1919年至1920年二人在长沙共办“文化书店”,一度热恋。但是,一个一心造反逐鹿中原,一个是好静淑女,终于byebye。

二人曾陷入疯狂的爱情之中,不过因为政见不同后来分手了而已。陶斯咏小姐,便是新民学会《通信集》中见到的陶毅。这位小姐可真是不简单啊。她和向警予、任培道三人号称“三姐妹”,同时由杨昌济先生推荐加入新民学会,是一位美女加才女哦,而且胆子大,敢于抛头露面,做事干脆利落,杨开慧跟她可没法比哦。难怪毛泽东会看上她呢。只可惜,二人虽然郎有情,女有意,却因思想信念不同而告吹,嘿嘿,看来,再坚固的爱情,也是经不起信念的考验的。

1921年“一大”开完了,代表们每人领到五十银元做回乡的川资。毛于是去游览了杭州、南京,与他迁居南京的女友陶斯咏重叙旧情。

毛泽东早期,对陶斯咏这段恋情是很珍视的,有许多人相关的回忆都证明了这一点,那首《贺新郎·别友》就是1922年写给陶斯咏的情词,当时他已与杨开慧结婚一年多,为此杨还与他闹过一场大矛盾,但估计毛陶这次的旧情复燃并未真的变成行动,因为杨后来留有文字,说她与毛“消除了误会”,既然当事人都自称是误会,想必没有真的越轨行为吧。

陶后来致力于女性教育,在上海、长沙等地办女学,培养了丁玲等一批女弟子出来,她于1932年初病逝于长沙,终年37岁。

J. 陶斯咏怎么死、以前有没有和毛联系啊

35岁病逝于长沙 毛陶之恋

陶斯咏(1896—1931),即陶毅,字斯咏,湘潭人(后举家迁至长沙),是个富商家的小姐,周南女中师范科毕业生,20世纪20年代初是长沙学界的风云人物,时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美称。她是一位新型女性,思想激进,主张教育救国。她是新民学会首批女会员。在湖南学生联合会与湖南各界联合会中,她都是副会长,当时毛泽东只是理事。据萧子升、易礼容等人的回忆,均称陶为长沙著名的美女,个子很高,才华横溢,但性格很强。

陶斯咏是毛泽东的初恋女友。在新民学会的活动中,毛泽东当时并不富有,一身粗布麻衣,穿着邋遢不堪,同为湘潭的同乡,陶毅更是对他倾慕不已。在新民学会的活动中,她常常有意地接近毛泽东,并且开始追求他,于是,密切的交往使他们之间产生了爱慕之情。
毛泽东与陶斯咏不仅同为湖南湘潭人,而且志向形同,但是家境却相差悬殊。陶家是湘潭一带有名的富户,陶斯咏与毛泽东的交往立即遭到了父兄的强烈反对。结果,由于女方家庭的反对,毛泽东和陶斯咏初萌的爱慕关系很快便戛然而止,没有延续下去。
毛陶分手后,虽然恋情中断,但友情尚存。1920年7月,毛泽东创造文化书社,陶斯咏是主要投资人之一;同年10月毛泽东建议由湖南革命政府召集湖南人民宪法会议制定湖南宪法,陶斯咏是附议人之一。毛泽东发起驱张运动,也多次与陶斯咏、易礼容等通信。

第一排左二为陶斯咏[1]
那时,陶斯咏和向警予一样,是一位思想十分开放激进的女性,也是新民学会中的一员出色的女将,与毛泽东过从甚密。毛氏创办文化书社时,她是三个拿出十块银元的资助者中的一个(易礼容只拿了一块银元)。在新民学会初期的多次讨论中,她是主张“教育救国”的。后来,她也支持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口号。文化书社成立后,他们在1921年元旦有一次难忘的集会,她和毛泽东等一班志同道合的人,冒着漫天风雪,在周南的院子里摄影留念。这张珍贵的照片,如今还陈列在长沙市周南中学。在1918和1919年毛两次离开长沙的时间,毛给陶写过一些信,能查到的就有五件(内容当然只是片断)。向警予赴法勤工俭学后,也给陶斯咏写过信,劝她力促北大开女禁,到那里去深造。但陶其时已经在周南留校任教,只在1921年去南京金陵女大进修过一次。毛泽东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返长途中,还曾经专程到南京停留,探望斯咏,情谊之深可见。此后,毛泽东走上了专职革命家的道路,而陶斯咏则仍回周南任教,两人从此便聚少离多。
1921年“一大”结束后,代表们每人领到五十银元做回乡的川资。毛于是去游览了杭州、南京,与他迁居南京的女友陶斯咏重叙旧情。
毛泽东早期,对陶斯咏这段恋情是很珍视的,有许多人相关的回忆都证明了这一点。有传闻说,那首《贺新郎·别友》就是1922年写给陶斯咏的情词——不过一般认为,《贺新郎·别友》是毛泽东送给杨开慧的情词——当时他已与杨开慧结婚一年多,为此杨还与他闹过一场大矛盾,但估计毛陶这次的旧情复燃并未真的变成行动,因为杨后来留有文字,说她与毛“消除了误会”,既然当事人都自称是误会,想必没有真的越轨行为吧。

陶斯咏后来一直在周南教书。毛陶分手后,当时同样是文化书社重要成员、湖南省学生联合会主席彭璜曾热烈追求陶斯咏,但遭拒绝。陶斯咏终生未嫁,后来去了上海,致力于女性教育,在上海、南京、长沙等地办女学,培养了丁玲等一批女弟子出来。约于1931年底至1932年初病逝于长沙,年仅35岁。大概由于她始终是个“教书匠”,故留下的资料不多。

热点内容
云南白药膏多少钱 发布:2025-05-11 12:53:15 浏览:566
师德师风演讲稿标题 发布:2025-05-11 11:22:34 浏览:520
小小的船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2025-05-11 11:06:30 浏览:240
老师的眼作文 发布:2025-05-11 10:38:52 浏览:803
扩大英语 发布:2025-05-11 09:48:26 浏览:473
在线教育美国 发布:2025-05-11 08:07:13 浏览:899
教育培训广告设计 发布:2025-05-11 08:07:13 浏览:894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发布:2025-05-11 06:32:22 浏览:221
占有女老师 发布:2025-05-11 06:11:24 浏览:979
小学师德自查材料 发布:2025-05-11 05:04:18 浏览: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