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词有哪些
1. 营销词指的是什么
营销指企业发现或发掘准消费者需求,让消费者了解该产品进而购买该产品的过程。在具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国家,营销不应该一成不变。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在消费品行业、B2B行业(business to business instries)和服务业,营销方式也是不同的。而在同样的行业里,不同的企业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营销方式。营销学是关于企业如何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同时获取利润的学科。营销学用来辨识未被满足的需要,定义、量度目标市场的规模和利润潜力,找到最适合企业进入的市场细分和适合该细分的市场供给品。满足用户的需求甚至为用户创造需求。关于市场营销市场营销(Marketing)又称作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MBA、EMBA等经典商管课程均将市场营销作为对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模块。市场营销是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经济价值的活动、过程和体系。它主要是指营销同时针对市场开展经营活动、销售行为的过程,即经营销售实现转化的过程。
2. 营销的常用名词有哪些
这个专业术语非常多的,这里就介绍下几种核心的专业术语。
4P:这个是市场营销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因素,也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手段,对它们的具体运用,形成了最基本的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4P是指产品pro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
4C:强调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要求它们成为统一的有机体。具体地讲,整合营销更要求各种营销要素的作用力统一方向,形成合力,共同为企业的营销目标服务。4C是指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
4R:与顾客建立关联Relevance,反应React,关系Relation,回报Return
4S:市场营销策略则主要强调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建立起一种“消费者占有”的导向。它要求企业针对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对产品、服务、品牌不断进行改进,从而达到企业服务品质最优化,使消费者满意度最大化,进而使消费者达到对企业产品产生一种忠诚。4S是指满意satisfaction,服务service,速度speed和诚意sincerity
上述四种 是属于市场营销的一些比较核心的策略术语,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如STP(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定位)、企业战略、顾客忠诚、顾客满意、市场导向战略、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产品组合、产品生命周期、品牌、定价、分销、促销等
3. 什么是营销关键词
洞察:发现机会比学习市场营销更重要
□ 观察的目的是为了认知,洞察的目的是为了看清本质。
□ 透过消费者的行为,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
□ 洞察要以消费者为导向,不能代替消费者思考。
□ 产品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消费者认为你的产品是什么,或你给消费者的感觉是什么才起决定作用。
□ 洞察其实没有什么方法论,其原点就在于对人性的理解和关怀。
□ 发现市场机会比学习市场营销更重要。
冲突:冲突产生需求// 028
□ 人的需求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解决冲突,就是营销的根本所在。
□ 营销首先要洞察需求,洞察需求的目的是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是获取利益。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冲突!
□ 三流营销寻找冲突,二流营销解决冲突,一流营销制造冲突。
□ 二流的高手是发现并解决冲突,而一流的高手是制造、放大冲突,从而利用冲突产生的需求。
□ 有对比,才有胜负!就像那句爱情的格言:你永远也不晓得自己有多喜欢一个人,除非你看见他和别人在一起!
□ 人民内部矛盾要用人民币解决。
诉求:市场竞争的两个层面
□ 市场竞争无非就是两个层面的竞争:一个是产品的竞争,一个是品牌的竞争。
□ 产品竞争(性能、包装、价格等)——物质及技术的竞争。
□ 品牌竞争(心理感受、明确的附加值等)——精神及心理的竞争。
□ 没有意义的差异化也是有意义的。
□ 参与市场竞争,启程是产品,但只有品牌才有可能到达终点。
□ 产品的三重属性,即核心产品、实体产品、周边产品。
舍得:少即是多
□ 舍,只为更精准——舍弃复杂,简单到极致,单纯的创意如利刃般割手。
□ 舍,只为更专注——更为专注,成为专家。
□ 舍,只为了更加简化——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致力于更重要的事情上.。
□ 舍,不是傻子扬麦,留粕去瓤——舍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 成为专家的最终目的,就是掌握核心的关键词。
□ 产品利益点要小而精,目标市场要小而精,目标消费对象也要小而精。
重复:就是一次一次一次一次一次一次一次一次做一样的事情
□ 打造品牌路径的“四步曲”。
□ 重复带来刺激,不断地重复可以形成条件反射的效果,重复21次才有可能形成习惯。
□ 第一次引起知觉,第二次引起联系,第三次提醒益处。
□ 品牌形象切忌朝令夕改,贵在坚持重复。
□ “简单粗暴”的表象重复, “形散神聚”的内核重复。
□ 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内容,“重复”都必须:横向统一,纵向坚持。
劝诱:广告的本质就是“劝”和“诱”
□ 劝是推动,催促他(她)张开眼睛,注意你要给的东西;诱是拉动,你要给的东西充满魅惑,吸引他(她)的视线。
□ 劝,是说服,是引导;诱,是吸引,是拉近。
□ 劝,这个字眼并不像表面上的那么文绉绉,而是要追求快、准、狠,言之有物,直击要害。
□ 诱,是召唤,是诱惑——除了诱惑,我能抵挡一切!
□ 感性的诱惑,有时比理性的说服更为重要。
□ 我们卖的不是牛排,而是牛排的滋滋声——广告的本质就是劝诱。
产品:产品是用来满足人们需求和欲望的物体或无形的载体
□ 鲜花为什么总是插在牛粪上?因为牛粪会服务、会沟通。
□ 产品同质化时代,无意义的差异也是一种创新。
□ 在商品环境中,一种商品是用另一种商品来衡量的。
□ 人类的本性是喜新厌旧,所谓“新”,并不就是“好”。创新的产品不一定要拿好和坏去衡量,而是有和没有。
□ 创新的产品,一定是要去匹配消费者现有或将有的需求,否则就是无意义的创新。
□ 产品创新的另一种形式,就是产品概念创新。
价格:从零到无限,数字的魔术// 160
□ 一个不存在的数字,却也许代表了商业的未来。
□ “免费”不是赠品那么简单,免费可以创造需求,免费可以提高声望,貌似“无利”却蕴含大利,“免费”之“零”大有可为。
□ 免费所能做的不仅是创造出一个或者几个需求,还能用免费做噱头、做武器挑战行业大佬,树立行业地位,提高品牌声誉。
□ 免费也可以是“箫管”和“锣鼓”,为吸引人气做贡献。
□ 高价——混合着愤怒与幸福的复杂感受。
□ 占便宜还是真便宜。
树敌: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毛泽东
□ 为什么我们要闲着没事给自己找个敌人?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 越了解敌人,越了解市场——完美的竞争战略并不是要成为行业第一,而是要使自己与众不同,难以复制!
□ 以敌明鉴,搞清楚你的敌人究竟是谁?
□ 送你一颗子弹——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都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支持。
□ 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守——实力相当的对手相遇时,拼的不仅仅是智慧,更是勇气!
□ 斗不过你,我先跟着你;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游戏:营销是一场游戏,该认真认真,该混蛋混蛋
□ 营销不是单纯地卖货,而是去研究人的心理,说到底,营销也是一场游戏,一场人和人、团队和团队的游戏。
□ 实体性的游戏化应用——游戏机,动起来!
□ 利用游戏特性的营销行为——积分系统、升级机制、排行榜制度。
□ 利用游戏的营销心态,去做营销的游戏。经营企业是个严肃的事,但营销却是个游戏。
□ 有意思的人,游戏中人——在营销的世界里,会玩的孩子才能玩得如鱼得水!
□ 营销是个游戏,做营销也是个游戏,想要成为一个好的营销人,还是个游戏。
娱乐:所有的行业都是娱乐业
□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 这是一个肤浅的时代,肤浅时代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娱乐化。
□ 娱乐了我,也娱乐了你,2012年最红的人是谁?非屌丝莫属。
□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 娱乐,就是褪下华丽的外衣。
□ 不娱乐,不成活!
俗:通俗而非恶俗
□ 总有些“俗”势如破竹,无法抵挡。
□ 不要错误地理解“俗”,俗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 俗,就是民风、民俗、文化、传统、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念。
□ 俗,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俗往往是减压的、是让人愉悦的。
□ 将俗营销进行到底!
□ 飞不了天,你就老老实实当个俗人吧!
借势: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孟子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未必是说你一定能获得巨人般的成功,而是说你能获得巨人的视野和境界。
□ “傍巨人”——让100万看起来像1000万。
□ 企业选择媒体的时候,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傍名流”。
□ 抓紧时机赶紧蹭,有机会要蹭,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蹭。
□ 开创者是勇敢的,跟随者是明智的——这就是蹭的精髓所在。
□ 借势三部曲:用胆识应势,用洞察力借势,用创造力造势。
非对称:人有两条腿,但不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
□ 红星美凯龙: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 宜家家居:不负责零售的零售终端。
□ 早醒三天,快活三年。
□ 渠道为王,从 Available、Affordable、Acceptable 到 Pervasiveness、Preference、Price to Value。
□
□ 遍地碎片和一地鸡毛。
□ 从“扫帚”到“吸尘器”。
□ 为什么是吸铁石?
□ 只有碎片化时代才能产生“碎片式”创新。
□ “点”创新如波浪,请不要停!
□ 把碎片想象成拼图,把鸡毛看成黏土。
试错:在错误中找到成功的途径// 316
□ 我们在服务成长性企业的过程中,更愿意相信离战略目标最近的反而会是曲线。
□ 市场调研不能替代“试错”。
□ 在市场机会微光乍现时能够及时地把握住,先做再纠正通常比等调研结果来得快。
□ 有“试”才可能有“适”。
□ 要学会在试错中调整方向。
□ 试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纠错,得到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