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敷需要多久
⑴ 脚扭伤冷敷要多长时间
这个问题抄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袭——并不是每一种扭伤都需要冷敷: 1.疼痛厉害的可以——一跳一跳刺痛的那种 2.肿胀厉害的可以——皮肤颜色改变面积大且快的 3.酸痛的最好不要——容易遗留以后酸痛的病根 4.皮肤破损了(先处理破损创面)需要先用干净的医用棉纱隔开才可以 5.冷敷最好是加压包扎——但要注意肢端(上肢或者下肢)颜色变化以免因为包扎太紧而产生其他危害——具体以掐指(趾)头、看恢复皮肤本身颜色是不是一放手就(基本)恢复了,不是,太紧,需要松一些 6.冷敷包扎最好是每隔半小时就松开——根据自身情况,只好没有继续肿胀,可以不用再冷敷。如有必要,再反复冷敷 7.冷敷是即时(受伤当时——越快越好)的,超过12小时,基本没有必要冷敷了——仅仅针对扭伤而言
⑵ 冰敷多长时间
一般每次20-30分钟。
冰敷的原理在于:减少以及减缓组织胺的释放,减轻组织对疼痛内的敏感性;减轻微循环及容周围组织的渗出和肿胀; 减少血管内皮 细胞的作用和血栓的形成;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等。
要注意冷敷或冰敷的时间,不能过长,防止出现局部皮肤的损伤;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不能过于着急,毕竟病情的恢复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多休息,少干活,会慢慢好起来的。
(2)冷敷需要多久扩展阅读:
很多研究表明:在创伤后的第一个24小时之内,微循环障碍以及由其继发的组织损伤反应并不明显。所以冰 敷要尽早,而且要持续一段时间。这样,早期合理的冰敷就可以达到减低组织创伤程度和加快组织修复的目的。
在受伤24小时以后,可以做做热敷治疗,用热毛巾或者是热水袋进行外敷;口服一些治伤的药物,如独一味胶囊、伤科七味片等;对于现在的疼痛,可以喷点云南白药。
有条件时,在绑扎的同时用冰块敷于伤肢,使血管及淋巴管收缩,减慢蛇毒的吸收。也可将伤肢或伤指浸入4-7°C的冷水中,3-4小时后再改用冰袋冷敷,持续24-36小时即可,但局部降温的同时要注意全身的保暖。
参考资料:冰敷-网络
⑶ 冷敷一般每隔多久进行一次
你好!冷敷治疗,一般是24小时内冷敷2到3次就行了,一次大概半个小时左右。
退烧方法有很多。如果高烧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还可以用自来水擦拭身体来降温。
意见建议:如果温度特别高,而且一直不减退,需要送到医院诊治。退烧后注意保暖,多喝水,吃些清淡食物。
⑷ 冷敷多长时间合适
冷敷的时间一般要求在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的,同时服用活血化瘀的药回物。
常用的冷敷方法也答是分为两种,一是干冷敷,二是湿冷敷。具体方法与热冷敷许多相似之处。但作用原理恰恰相反,冷敷是为了局部损伤肌肉组织得以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所以冷敷时要注意皮肤不要冻伤。
冷敷的原理是减轻疼痛感觉,减少血液流向该部位,防止充血肿胀。冷敷之后第二天如果还有疼痛,那么合适的时间继续冷敷。如果过一段时间发现扭伤的部位出现血肿、紫斑等,这说明有瘀血了,这时候就该反过来热敷了。千万别搞错了顺序。
当如果损伤处有伤口、起泡或出血的时候,要注意患者的情况,如果对低温特别敏感或心血管系统有病的人,要慎用冷敷。
冷敷时一定要注意冷敷时间的控制,不要时间过长,避免造成冻伤,尤其是在肘关节和膝关节部位特别注意防冻,以免造成对关节的损害。
⑸ 脚崴了肿了需要冷敷多久
以伤抄后24小时为界限,正确使用热敷和冷敷。
冷敷方法:将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放于伤部,每3分钟左右更换一次,也可以用冰块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外敷,每次20~30分钟。夏季则可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不宜太长。
如果踝部扭伤已超过24小时,则应改用热敷疗法。此时热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有利于伤处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
热敷方法:将热水或热醋浸泡过的毛巾放于伤处,5~10分钟后毛巾已无热感时进行更换。每天进行1~2次,每次热敷约30分钟即可。
⑹ 受伤后 多长时间内冷敷 多久后热敷
立刻冷敷,24小时后热敷。
冷敷是减少受伤处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出血。
热敷是为了消肿。
⑺ 敷,一次冷敷多长时间,隔多久冷敷一次
冷敷时间一般为20分钟一次,间隔3/4小时为好。
⑻ 冷敷每次应持续多长时间效果最佳
一般伤后24小时内需要冷敷,冷敷可以防止继续肿胀,不能太凉,防止冻伤。冷敷持续15-20分钟一次就可以,感到皮肤温度恢复正常了就可以再次冷敷。
⑼ 扭伤后要冷敷多久,急!
如果扭伤了脚,你会怎么办,是冷敷还是热敷?许多人会先用冰,以减少伤处的肿胀,然后很快又改用热敷或用热水来促进伤口的愈合。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现代医学认为,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前提下,受伤(挫伤、扭伤、碰伤、韧带撕裂伤、肌肉和软组织伤等)以后,在48小时之内应当用冰袋冷敷而不是热敷。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不适于冰敷,比如:伤口起了水疱或破溃(即开放性伤口),以及对低温特别敏感的人或心血管系统有病的人。
冷敷可以减少通往伤处的血流,使受伤部位内出血和肿胀情况得到控制,促进恢复。为什么不能马上热敷呢?因为,热敷会使受伤局部温度升高,血流增加,肿痛加剧;如伤处有小血管破裂,会增加出血量,使以后血肿吸收困难,延缓恢复过程。
那么,如何进行冷敷呢?一般在受伤后头两天,每1~2小时使用冰袋10~20分钟,冰袋与皮肤之间要毛巾、绷带之类的东西隔开。如果受伤的是手或脚,也可以直接泡在冰水里,但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冷敷的时候应该控制温度,当心造成冻伤。在肘关节或膝关节部位尤其要注意防冻伤,因为这些部位的神经比较
接近皮肤。
除了冷敷,受伤初期还要做到三点:首先要让伤处休息不要活动;第二要将伤处适当地包扎起来,这样可以减少肿胀;第三要把受伤的部位适当抬高,应比心脏部位稍高些,以减少局部血流。
当伤处的肿胀得到控制,并开始消退,此时加温热敷就有好处了,提高温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有多方面的好处。热敷可以减少疼痛,使肌肉松弛,并且也可减少关节僵硬的程度;热敷可以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肿吸收。加温热敷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干法加温,就是把热水袋或装有热水
的瓶子放在伤处;用热水袋或瓶子时,跟用冰袋一样,也要用毛巾等物与皮肤隔开,一次不要超过20~30分钟,以防烫伤。另一种是湿法加温,就是敷热毛巾或把伤处泡在温水里,湿法透热效果好。
⑽ 你好,请问冷敷要敷 多久
冷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可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专而减轻疼痛,降温退热,可减少属局部血流,防止炎症和化脓扩散。可将体内的热传导发散,增加散热,降低体温。冷敷适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早期局部软组织损伤、高热病人及中暑者、牙痛及脑外伤病人。冷敷可用小毛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于局部,每隔1-3分钟更换一次,持续15-20分钟。也可用冰袋裹上毛巾敷于局部,但要注意避免冻伤。
热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