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书生中学招聘

书生中学招聘

发布时间: 2021-03-06 08:51:45

Ⅰ 普通本科毕业生找工作真的很难吗

其实,普通本科生只要想清楚这几点,找工作并不难:

一、想清楚自己的职业大方向

大四参加校招的那段时间,我超级迷茫,不想从事自己本专业的工作,但又不知道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于是每来一家招聘的公司,我就去看看投投简历,也不管自己合适不合适。

结果这样折腾了一个月时间,虽然有拿到offer,但都不是自己想去的。

后面一位前辈给我建议,告诉我要先找好目标,再把努力往那个方向去。后面我听他的建议,排除各个选项,选择互联网这个行业,其他公司就不投了,只投互联网公司里面自己想去的那几个领域,总算拿下了一些不错的offer。(不是什么大厂,但也算比较幸运了)

如果你现在正打算找工作,千万不要慌。

人有个特点,一着急就容易“病急乱投医”,结果不仅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各个工作之间奔波,对自己的成长没有任何意义。

毕竟时间很宝贵啊!

如果一份第工作没找好,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后面跳槽换工作,千万别相信什么“先就业,后择业”,那都是骗小孩子的话。

二、在茫茫公司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一毕业就像进世界500强的核心岗位,那难度的确有点大,毕竟大多数时候,世界500强的核心岗位都是属于211、985的同学,你可以在求职面试过程中和他们竞争,但是胜出的概率不大。

与其这样,不如先给自己定个位:

你的学校、专业在全国排名多少?这个排名之下,你大概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区间?
你在同专业同学中,论专业能力能够排到什么样的?论综合能力在什么样的位置?
你有没有什么突出的点,是别人或者大多数人并不具备的?
你想要去什么样的城市,薪资要求是多少?
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后,你就可以把自己划定到一个区间内,在这个区间,你去筛选对应城市、对应薪资、对应岗位的工作,然后排除掉一些头部公司,优先选择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中型公司或者创业公司,这样能够保证你在竞争中不至于丧失信心,另外也能帮到拿到一个保底的offer。

有了这个保底的offer之后,你再去大公司竞争,这样求职肯定会顺畅很多。毕竟,大多数时候,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其实都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定位有偏差造成的。

好了,当你找好目标之后,怎么样才能得到对方公司的认可呢?

三、明确目标岗位的职责,写出对应的简历

HR都知道:公司在招聘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匹配度!!!

一个能力不错,但是跟岗位不匹配的人;和一个能力一般,但但是跟岗位比较匹配的人,公司宁愿选择后者。重点看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部分:
本科学历,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类岗位,其实详细准备一下,还是很有机会面试通过的。
诀窍就是:根据对方的岗位要求,单独准备一份对应的简历,在简历里突出对方需要的内容。

Ⅱ 为什么“学历无用”、“读书无用”之类的论调一直存在

我最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考研。我本科就读于一所非211但在省内认可度很高的一本院校,按照家里人说法“女孩子家家的,还身体弱,随便找个工作不得了吗读什么研究生啊,花家里钱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父母供这么大还不是要嫁人。”用体弱多病劝我不考研,我还可以理解,但因为我是女生而让我少读书,说读书没用,我就不能忍。我以为,家里很多亲戚都是读过一些书的,大概会有很多人支持我,或者不用这个理由阻止我。


Ⅲ 吴江青云实验中学是民办的高中,教师在里面能不能评职称啊谢谢

怎么说呢,青云实验中学是个刚开办不久的学校,书生众多,教师的需求量大,所以在招聘教内师时也有了容些疏忽,很多刚毕业出来的大学生也在这里教书,只有理论知识,实践不够,所以教学质量还蛮令人担忧的。就说这届的高三吧,据小道消息说青云实验中学本届高三平均每个班考取本一的人数只有一两个人。我也只是听说啊,不过报道不实别来找我哈哈~~

Ⅳ 学历和文凭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重要啊。
就算你有能力但是学历太低,
你就没展示能力的机会。
(个别特殊情况除外)

Ⅳ 为什么一些国企招聘要求必须是985,211院校毕业生

‍‍一、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了解什么是985,什么是211?


985大学因为是在1998年5月提出的,所以称为“985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中国教育部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 “985工程”。

"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注意所有的985都是211!

当然,并非说985、211就一定优秀,而一般普通院校学生就不优秀!只是985、211优秀学生人数概率大于普通院校的学生。而招聘工作作为撒网、互相匹配过程,为了增加匹配度,选择985、211肯定会更好!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强化自己的职场机能,为自己加分!


‍‍我是“快意聊职场”,欢迎关注和点赞,升职加薪有套路哦!

Ⅵ 当老师还是适合学历高的去当

近年来,硕士、博士这些高学历毕业生到中学当老师的越来越多,应该怎样认识这个现象,他们的职业发展在现实中又遭遇了什么,他们的职业之路该如何走,等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高学历毕业生从事基础教育是大势所趋众所周知,近年来硕士、博士研究生到中学当老师的越来越多。在地域上,从起初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向二线甚至三线城市蔓延;在中学的层次上,从省重点、市重点向一般中学扩散;在学历上,从最初的本科生到中学演变为硕士到中学,再演变为博士到中学,硕士生、本科生到小学。而且,本科、硕士、博士的学历梯级在就业竞争中也表现为较明显的梯级施压,从2004年硕士研究生开始到中学,给本科生就业带来很大压力,近一两年,博士研究生到中学,又挤压了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市场。当中学教师的人,30年前多数是高中毕业生,20年前以大专毕业生为主,10年前是本科毕业生居多,现在是硕士生和博士生也不稀罕了。一个中学教师职位就会吸引上百份博士生的简历,有的知名中学拥有硕士学历者已占一半以上,还有的学校现在只招硕士以上学历的老师。结合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师资现状,来考虑我国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今后的就业去向,可以看出,高学历毕业生从事基础教育是大势所趋,基础教育将是高学历毕业生的优势就业领域。从我国目前情况看,高学历中学老师的出现是国家政策、就业形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毕业生个人志趣合力作用的结果。高学历中学老师的出现,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经过多年的人才积累,改变了人才匮乏的局面,尤其是近年来研究生扩招,人才布局结构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引导作用所致,随着国力的增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并逐步努力扭转目前侧重成绩分数的教育体制,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而高学历毕业生走进中学即是这一宏观战略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体现,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深化需要高层次的教师来推动。就业压力增大是促使硕士、博士研究生进中学当老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高校研究生人数大幅增加,尤其是在北京等重点高校多的城市,许多学校研究生数量甚至超过了本科生,就业压力从本科生向研究生转移的趋势已很明显,因此,在高学历中学教师中,有的是迫于客观的就业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尤其是不少偏重理论的基础学科,除了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就业领域比较狭窄。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对于校园恋恋不舍,毕竟校园是毕业生最熟悉的职业环境,相对还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找到生活没有太大变化和容易适应的安全感,因此选择当老师。当然,在高学历中学教师群体中也不乏本身喜欢教师职业者。有很多研究生说,原来想当老师是因为觉得职业稳定,待遇好,可参加毕业实习后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内心喜欢和学生在一起,是不自觉地被教师职业特有的魅力所吸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期望不断提高,不少毕业生认为当老师能实现自我价值。此外,中学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许多户口、福利、职称、待遇的政策倾斜,也成为吸引高学历人才的亮点。高学历中学老师同样需要加强职业素养高学历教师能把研究的方法和意识带进中学,对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当然他们对于学生的深远影响需要一个慢慢显现的过程。但是,这一点,在现阶段受到了教育目标和考评标准的制约,使得高学历人才与中小学的实际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也制约了他们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和研究能力,致使高学历的人不一定适合目前中学的教育教学实际。有的老师认为,博士是应该研究学问的,不是说博士就一定不能教书,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来教中学,中学是基础教育,与博士的研究挂不上号。所以,一点也体现不出博士搞研究的强项,而可能正好是他的短项。一些中学校长也认为,高学历者确实并不都适合当老师。在实际招聘中,他们发现有些博士自身的科研能力、业务素质很强,但在试讲过程中,没有找到在课堂上当老师的感觉。一些试讲的博士给中学生上课时,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像跟成年人讲话,没有把学生当作自己讲授的对象;还有一些博士,备课非常充分,但表达能力不强,一些课程大纲里的知识点,只是自己心里明白,但说不出来。相反地,在另外一个方面,由科学研究培养出来的理性、冷静、批判的眼光和思维,在某种程度上会阻碍、削弱高学历老师对于学生和他人应该表现出的热情,而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需要爱和热情的职业,这是高学历教师面临的普遍问题。换句话讲,高学历老师在专业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方面拥有优势,但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和技能却相对较弱。高学历老师能够在学历上满足学校的要求,却不一定就能当好一名老师。有的知名的中学校长说,一同进入学校的老师,往往是本科学历的老师更先当上班主任。在学生对高学历老师的评价中,“太过书生气”、“有代沟”、“表达能力差”、“有些迂腐”是最常见的词语,上海、天津、重庆等地家长联名致函校方要求更换硕士、博士老师时有发生。审时度势摆正心态找准职业发展方向高学历中学老师是教育界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同学、家长和社会都觉得他们“屈就”、“屈才”。有的人这样惋惜他到中学的博士同学:“我不知是该为你感到悲伤,还是该为那所中学的学生感到幸运?”因此,他们不仅要在亲朋好友的质疑中坚持,还要经过自己心态的适应期。高学历者赴中学教学都得去除学历的光环,从零开始,而他们的同学在多年前本科毕业时就当了老师,现在大都已经是骨干教师。所以,有人感慨:“4年前本科毕业时,本来就要做中学老师的,为了圆高校教师梦转了一圈,结果又转了回来,现在没有什么优越感,反而很惶恐。我自己是学师范出身,最明白中学教育,教学是关键,我的同学这3年间已成长起来了,而我呢,徒有些读研究生学来的知识,但是根本用不上,在教师堆里我还是新手,课堂掌控、语言艺术、知识点都要一步一步追赶他们。” 在中学当老师,学历有多高,是否名牌大学毕业都不重要,得到学校、学生、家长的认可才最重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对于这些高学历老师来说,在教师的技能和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态,心态决定了工作态度,决定了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力。因此,随着高学历毕业生的不断增多和中学教师与学校、社会的磨合,高学历的应聘者在争取面试机会上比较有利,除此之外,在求职过程中并不能享受多少特殊的优惠。中学也并不是唯学历用人,不是因为学历高,中学就照单全收,如果能力不行,硕士博士同样没有机会。学校还要从教师职业要求的角度,对他们进行考察、筛选,每位应聘者都安排试讲、笔试和面谈。不少学校表示,那些师德表现好、善于和学生沟通、擅长组织集体活动的博士更受青睐。如何以高学历当好中学老师,我们身边就有可供学习的范例。霍懋征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毅然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以高学历之才从事启蒙教育事业,当了60年的小学教师,1949年作为教师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1956年被评为共和国首批特级教师。她用6个字概括自己的教师生涯:光荣、艰巨、幸福。她的名言是:“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教师不仅是职业,更是事业,是理想,是终身追求的理想。”

Ⅶ 当老师,学历要求有多高

近年来,硕士、博士这些高学历毕业生到中学当老师的越来越多,应该怎样认识这个现象,他们的职业发展在现实中又遭遇了什么,他们的职业之路该如何走,等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高学历毕业生从事基础教育是大势所趋

众所周知,近年来硕士、博士研究生到中学当老师的越来越多。在地域上,从起初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向二线甚至三线城市蔓延;在中学的层次上,从省重点、市重点向一般中学扩散;在学历上,从最初的本科生到中学演变为硕士到中学,再演变为博士到中学,硕士生、本科生到小学。

而且,本科、硕士、博士的学历梯级在就业竞争中也表现为较明显的梯级施压,从2004年硕士研究生开始到中学,给本科生就业带来很大压力,近一两年,博士研究生到中学,又挤压了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市场。当中学教师的人,30年前多数是高中毕业生,20年前以大专毕业生为主,10年前是本科毕业生居多,现在是硕士生和博士生也不稀罕了。一个中学教师职位就会吸引上百份博士生的简历,有的知名中学拥有硕士学历者已占一半以上,还有的学校现在只招硕士以上学历的老师。

结合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师资现状,来考虑我国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今后的就业去向,可以看出,高学历毕业生从事基础教育是大势所趋,基础教育将是高学历毕业生的优势就业领域。从我国目前情况看,高学历中学老师的出现是国家政策、就业形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毕业生个人志趣合力作用的结果。

高学历中学老师的出现,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经过多年的人才积累,改变了人才匮乏的局面,尤其是近年来研究生扩招,人才布局结构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引导作用所致,随着国力的增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并逐步努力扭转目前侧重成绩分数的教育体制,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而高学历毕业生走进中学即是这一宏观战略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体现,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深化需要高层次的教师来推动。

就业压力增大是促使硕士、博士研究生进中学当老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高校研究生人数大幅增加,尤其是在北京等重点高校多的城市,许多学校研究生数量甚至超过了本科生,就业压力从本科生向研究生转移的趋势已很明显,因此,在高学历中学教师中,有的是迫于客观的就业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尤其是不少偏重理论的基础学科,除了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就业领域比较狭窄。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对于校园恋恋不舍,毕竟校园是毕业生最熟悉的职业环境,相对还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找到生活没有太大变化和容易适应的安全感,因此选择当老师。

当然,在高学历中学教师群体中也不乏本身喜欢教师职业者。有很多研究生说,原来想当老师是因为觉得职业稳定,待遇好,可参加毕业实习后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内心喜欢和学生在一起,是不自觉地被教师职业特有的魅力所吸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期望不断提高,不少毕业生认为当老师能实现自我价值。此外,中学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许多户口、福利、职称、待遇的政策倾斜,也成为吸引高学历人才的亮点。

高学历中学老师同样需要加强职业素养

高学历教师能把研究的方法和意识带进中学,对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当然他们对于学生的深远影响需要一个慢慢显现的过程。但是,这一点,在现阶段受到了教育目标和考评标准的制约,使得高学历人才与中小学的实际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也制约了他们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和研究能力,致使高学历的人不一定适合目前中学的教育教学实际。

有的老师认为,博士是应该研究学问的,不是说博士就一定不能教书,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来教中学,中学是基础教育,与博士的研究挂不上号。所以,一点也体现不出博士搞研究的强项,而可能正好是他的短项。

一些中学校长也认为,高学历者确实并不都适合当老师。在实际招聘中,他们发现有些博士自身的科研能力、业务素质很强,但在试讲过程中,没有找到在课堂上当老师的感觉。一些试讲的博士给中学生上课时,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像跟成年人讲话,没有把学生当作自己讲授的对象;还有一些博士,备课非常充分,但表达能力不强,一些课程大纲里的知识点,只是自己心里明白,但说不出来。

相反地,在另外一个方面,由科学研究培养出来的理性、冷静、批判的眼光和思维,在某种程度上会阻碍、削弱高学历老师对于学生和他人应该表现出的热情,而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需要爱和热情的职业,这是高学历教师面临的普遍问题。

换句话讲,高学历老师在专业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方面拥有优势,但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和技能却相对较弱。高学历老师能够在学历上满足学校的要求,却不一定就能当好一名老师。有的知名的中学校长说,一同进入学校的老师,往往是本科学历的老师更先当上班主任。在学生对高学历老师的评价中,“太过书生气”、“有代沟”、“表达能力差”、“有些迂腐”是最常见的词语,上海、天津、重庆等地家长联名致函校方要求更换硕士、博士老师时有发生。

审时度势摆正心态找准职业发展方向

高学历中学老师是教育界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同学、家长和社会都觉得他们“屈就”、“屈才”。有的人这样惋惜他到中学的博士同学:“我不知是该为你感到悲伤,还是该为那所中学的学生感到幸运?”因此,他们不仅要在亲朋好友的质疑中坚持,还要经过自己心态的适应期。

高学历者赴中学教学都得去除学历的光环,从零开始,而他们的同学在多年前本科毕业时就当了老师,现在大都已经是骨干教师。所以,有人感慨:“4年前本科毕业时,本来就要做中学老师的,为了圆高校教师梦转了一圈,结果又转了回来,现在没有什么优越感,反而很惶恐。我自己是学师范出身,最明白中学教育,教学是关键,我的同学这3年间已成长起来了,而我呢,徒有些读研究生学来的知识,但是根本用不上,在教师堆里我还是新手,课堂掌控、语言艺术、知识点都要一步一步追赶他们。”

在中学当老师,学历有多高,是否名牌大学毕业都不重要,得到学校、学生、家长的认可才最重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对于这些高学历老师来说,在教师的技能和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态,心态决定了工作态度,决定了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力。

因此,随着高学历毕业生的不断增多和中学教师与学校、社会的磨合,高学历的应聘者在争取面试机会上比较有利,除此之外,在求职过程中并不能享受多少特殊的优惠。

中学也并不是唯学历用人,不是因为学历高,中学就照单全收,如果能力不行,硕士博士同样没有机会。学校还要从教师职业要求的角度,对他们进行考察、筛选,每位应聘者都安排试讲、笔试和面谈。不少学校表示,那些师德表现好、善于和学生沟通、擅长组织集体活动的博士更受青睐。

如何以高学历当好中学老师,我们身边就有可供学习的范例。霍懋征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毅然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以高学历之才从事启蒙教育事业,当了60年的小学教师,1949年作为教师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1956年被评为共和国首批特级教师。她用6个字概括自己的教师生涯:光荣、艰巨、幸福。她的名言是:“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教师不仅是职业,更是事业,是理想,是终身追求的理想。”

Ⅷ 省委党校的工作好吗如果去当老师

从晋升方面看,党校走职称。基本按年头走如果比较喜欢稳定的工作,而且福利待遇很好。
上课时间和收入:党校上课时间灵活。如果想轻松自由,还是很好的。

福利待遇都跟公务员差不多,基本上教授就跟副厅长一个级别的待遇了,讲师的话相当于副处长待遇:来党校没背景想升职也不太容易,家里有点背景(不需要多大,而且教学内容偏理论,搞些研究又偏好正当的收入选党校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入职障碍:除了有份固定收入,教学同时有课题。因此收入也多一些,只要能也不会被别人欺负)可以选党校,但不在党校任行政职务一般是很难转到实际部门当领导.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综合能力决定是否可以脱颖而出。

或许在很多人的眼中,党校是一个比较神秘的地方,作为党培训干部的主阵地,党校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干部培训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党校和之前不同,如果倒退回10年,党校的待遇比大学那是要好很多倍,党校的老师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现在,党校和大学比,经费方面和办学条件方面,已经无法和一些中等的大学抗衡了!

党校老师待遇:于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之间,科研经费不多,可争取的是职称资历到了以后外出讲课,收入能提高不少。就说工资本身,和一般同级事业单位人员差不多。

党校教师职称问题:省级党校和绝大多数地市党校教师参照的是高校系列,即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部分地市党校和所有的区县党校参照的是中专系列,即高级讲师-教师-助教。党校级别越高,职称越可能高,职数越多。
党校对教师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没有什么要求。

Ⅸ 学校真的像说的这样吗

学校是来教书育人的地方,一定要还给自学校一个纯净的天地。我不知道你看的学校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但是你一定要相信学校还是一个阳光教育让你更成长的地方,要不我们天天要不经历学校这个打把血糖,那将来咱们出来都是一个什么样的呢?没有素质,没有文化。虽然说确实有好多负面的报道,但是你要相信他只是个别的。

热点内容
班的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24 09:35:19 浏览:584
校园招聘书籍 发布:2025-09-24 08:41:59 浏览:359
2017高考全国卷三历史 发布:2025-09-24 07:58:21 浏览:404
物理必修一试题 发布:2025-09-24 07:41:41 浏览:245
日用英语 发布:2025-09-24 05:59:41 浏览:782
大学班主任毕业鉴定 发布:2025-09-24 03:24:03 浏览:627
初一英语下册 发布:2025-09-24 03:06:04 浏览:581
会计继续教育网站 发布:2025-09-23 23:53:29 浏览:908
校园歌手大赛唱什么歌 发布:2025-09-23 22:15:47 浏览:823
背影教学案例 发布:2025-09-23 16:34:34 浏览: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