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如何处理
方法一:班主任老师出面协调。一般来说,除班主任以外,其他任课老师都不会负责解决这些事。如果班主任有责任心,班里同学遭遇校园暴力时会告知班主任,而后由班主任找到打人同学,如果打人孩子能认错,老师给一番教育就完事了。但如果有皮外伤,班主任就得及时通知被打孩子家长,到学校去协调解决,当然打人孩子家长是脱不了干系的。
方法二:班主任协调无果后上交学校。如果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常常表现为被打孩子家长不饶人,想求一个令其满意的说法,无非是得到打人孩子家长的道歉和赔偿,要求校方给一个承诺,确保自己孩子不再遭遇此类事件发生。而针对打人孩子家长,要么态度非常诚恳,积极配合,要么就推脱责任,不承担后果。面对这种情况,就要看校方怎样去解决了。
方法三:发生在校园以外的暴力伤害校方会表现不同的态度。有些学校比较负责,常会认真教育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责令其写出检查、警告、要求家长道歉或者赔偿,如果有多次伤害他人后果的,可以开除。但有些学校,弄的就不那么阳光,因为如今是人际关系社会,如果家长蛮横不讲理,胡搅蛮缠之下,校方也拿肇事孩子家长没有办法,甚至还有些肇事孩子家长会找关系息事宁人,一味袒护自己的孩子,直至将孩子纵容的变本加厉,滑向深渊。
方法四:部分家长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协调解决。这是一种对校方解决不满意。或者打人孩子家长不配合,不讲理,采取避而不见等方式,让受伤害孩子家长最后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或者被打孩子家长不信任学校处理问题的办法而选择的方式。一般来说,闹到这种程度,事情结果各有不同。
方法五:部分家长会带媒体去学校。这种方法一般来说都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因为一曝光后,学校的名誉会受到负面影响,学校自然会积极配合。但也有例外,有些校长根本不再乎学校的名誉,如果校方如此作为,肯定在校园管理方面非常糟糕。
方法六:部分家长在解决事情无果后采取以暴制暴策略。像这种情况,往往体现出被打孩子家长无奈的一面,说也说了,协调也协调了,但是事情仍得不到重视,最后没办法只能像前面所说的那个朋友,让儿子当着父亲的面以牙还牙,用震慑方式让打人孩子不敢再动粗。但这里也事关法律后果,如果稍懂法律的人,可能会稍加思考,然后才考虑到去做。
Ⅱ 校园欺凌事件怎么处理
校园欺凌事件这些年时有发生,对于校园欺凌我们坚决不能纵容,及时遏制校园欺凌的苗头,对于已经发生的欺凌事件要严肃处理。
1、消除“未成年人不需担责”的错误认识。
针对欺凌、暴力进行全面教育,强调“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意在坚决对欺凌、暴力说“不”。
3、惩戒教育结合,避免校园暴力扩散成网络欺凌。
既做到真情关爱、真诚帮助,力促学生内心感化、行为转化,又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
(2)校园欺凌如何处理扩展阅读:
为了防止校园欺凌悲剧的发生,增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条文从现行法律的72条增加到130条。
在总则方面,草案新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以及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后的强制报告制度,强化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第一责任,确立国家亲权责任,明确在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时,由国家承担监护职责。
并从六个方面升级对未成人的的保护:加强家庭保护,细化了家庭监护职责;完善学校保护,从教书育人和安全保障两个角度规定学校、幼儿园的保护义务;充实社会保护,强调了公共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新增网络保护,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强化政府保护,对国家监护制度作出详细规定;完善司法保护,实现司法环节的未成年人保护全覆盖。
Ⅲ 如何解决校园欺凌事件
校园欺凌是指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学生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或诽谤,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学生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1.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校园欺凌主要表现是欺负弱小的同学,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
2.给孩子的穿戴和学习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3.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4.教育孩子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5.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东西,就给孩子要带到学校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品都是属于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6.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尽早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孩子会形成坚实的自我价值感,会认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样值得尊重。
7.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8.如果欺负仅仅是口头或网络上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理会那个侵犯者。有时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应或是被欺负者并未因此而担惊受怕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当然,但愿他们不是继续去搜寻下一个目标)。
9.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幼儿园的儿童可以说:你为什么打我,你这样做是坏孩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大声告诉周围的老师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心虚,洪亮的声音可以起一个震摄作用。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而不是忍受挨打。
10.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法会免去一些麻烦。真正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到了一个封闭场所里面就比较难办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话,可能会遭来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11.事情发生后,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静,并把发生的情况告诉孩子的老师、咨询员、园长或校长。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告诉,还是由你去告诉。严重的暴力行为应以法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拓展资料
校园安全与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有着切身的关系。从广义上讲,校园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某种偶然突发的因素而导致的人为伤害事件。就其特点而言,一般是因为责任人疏忽大意过失失职而不是因为故意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Ⅳ 遇到校园欺凌该如何应对
当孩子遭遇校园暴力时,应该如何应对?
1、和施暴者谈判拖延时间,然后瞅准机会逃跑或者经过谈判取得合理信任
一旦你碰到了校园暴力,几个女孩或者几个男孩围着你,你要尽量和他们谈谈,聊聊这样对待你的原因或者是准备对你怎样,一旦对方放松警惕,你可以趁机逃跑;如果你有把握打动他们,那就尽你的所能去取得他们的信任,尽量不发生暴力事件。
2、看见有人经过要大声呼救或者报警
遇到正好有人经过你们的地方,一定要大声呼救或者是如果你携带手机的话,一定要及时拨通电话报警。小编希望大家,如果有一天路过的时候,有孩子向你呼救的话一定要及时伸出援手,那是他们的希望!另外,报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给对方发现。
3、和家长、学校老师说明情况,对施暴者的处分
真的被施暴了之后,一定要和家长、学校老师说明情况,由学校来针对施暴者进行处分,千万不能想着以暴制暴,那样的做法是不能成功的,如果受害人以后也学着对方进行暴力事件,那和施暴者又有什么区别?
4、携带防身用品、报警器以防施暴者打击报复
等他们被处罚之后,也不要想太多,但是为了防止他们会对你进行报复或者是在班级孤立你等等,但请不要在意。成功的人本来就是孤独的。
如何避免校园暴力
1、放学结伴而行,不走小路
避免校园暴力的第一个方法就是惹不起我躲得起,至少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那么放学之后要和同学们结伴而行,有校车的尽量坐校车,有家长接送的就家长接送。结伴而行也不要走小路抄近路之类的,一定要避免一些潜在的危险地带。
2、不单独和同学外出,有事尽量在班级解决
课间或者放学,有不是很熟悉的同学找你外出的话,尽量不去,有什么事情就在教室里解决好之后再出去,毕竟社会那么乱,谁知道找你的是好人还是坏人,将可能性降低到最低,不可能在班级教室里对你怎样的。
3、穿着普通,不争强好胜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性格上都很自我,自私,以自己为中心的有很多,穿着打扮上面更是有自己的心得。好在现在的学校基本都是要求穿校服很大程度上有所避免,但是也不是全部的学校都穿校服的,那么这些孩子一定要注意不要穿着太高调,和同学相处不要争强好胜,要给自己给别人都留点面子。
4、家长教育要到位
发生校园暴力,家庭教育是很大的内因。不能全盘否定家长的教育,但至少他们的教育上是有缺失的。很多家长都是在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生孩子的时候生孩子,对待孩子也许小时候还比较关心,等孩子上小学,上初中,重点关注就是孩子的学习。不可否认,孩子的学习好了基本上其他的行为也不会差,但是一味的关注孩子的学习,不关注孩子的性格心理教育,这样真的好么?
5、学校教育、监督要给力
学校开设的心理教育课程和心理聊天室,很少有真正用到的,学校要做的就是将心理教育贯彻到孩子的生活中去,让他们有个倾诉发泄的地方。另外学校既然成立的校园110,就一定要将监督检查落实到实处,学校管理好了,就应该辐射到学校的周边地区。
Ⅳ 校园欺凌现象怎么处理
(第七讲)
明确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的基本制度
——
(一)学校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
近几年的新闻中
“校园霸凌”这一词汇
想必您不陌生
那到底什么是校园霸凌
谁来预防校园霸凌
保护孩子们呢
一起来走进今天的内容
什么是校园欺凌?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三十条 第三项规定 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校园欺凌的严重后果
1 受欺凌者在遭受欺凌后自我认知会变消极,缺乏自尊自信。
2 受欺凌者在长期遭受同伴的羞辱又无力反抗时,极易产生对现实世界的不信任,影响社会交往能力,易产生自虐,甚至自杀行为。
3 受欺凌者一般性格较内向而对外界刺激十分敏感,受欺凌后会经常被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困扰,甚至出现头痛,胃痛,失眠,噩梦等不良生理反应。
那么根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
谁来预防校园霸凌
怎么预防呢
答案是:学校
《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三十九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1 强化制度管理
建立校园周边环境控制机制,加强与当地政府、公安部门等联系,共同对校园环境进行清理整治,确保社会不良分子不得浑水摸鱼进入学校威胁学生安全,给予学生较为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
建立情报搜集制度,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对校园各类纠纷、矛盾和治安事件及时进行信息的收集,一旦事件出现不良势头,确保及时予以通报,控制危险事件。
建立突发应急制度,应对突发性特殊性事件。
2 完善预防工作体系
学校应当全面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帮助、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积极内心世界,及时处理校园矛盾,减少欺凌。
加强有关校园欺凌教育培训,教导学生及教职工欺凌事件正确应对方法,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严查严打严处理,让欺凌事件不敢发生、无所遁形。
3 明确监护人职责
校方应当与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重视家庭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及时帮助特殊家境学生,划清家庭、校园责任界限,共同保护学生健康安全。
随堂小问
强强是某初中在校生,家境贫寒,不善表达,平日较少与同学老师往来。某日晚放学后,强强被同班几名学生围堵在宿舍楼后欺凌,致使强强全身多处受伤,他们的侮辱性言辞也对强强内心造成严重伤害。迫于威胁,强强不敢举报几人恶劣行径。三天后几人再次对强强施暴,强强将此事告知班主任老师,班主任上报校方处理,施暴人赔偿损失并受到处分。问:强强事件中校方事前需存在何种行为方可被认定已履行预防校园欺凌义务?
(下滑查看答案)
答:①校方应存在相对完善的校园欺凌处理制度。②课程安排中应具有与对教职工及学生进行欺凌应对方法教育等内容有关的设计。
本期专家
图文整理:蒋芷若张艳芳
【来源:法治昌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Ⅵ 校园欺凌要怎么发现和处理
我们学校高中部发现就全校点名批评,家长陪读,再严重的就是全校师生面前念检讨,更过分的就是休学一段时间。
Ⅶ 面对校园欺凌要怎么办
如果欺凌者想要殴打你,先警告他,如果他不停止,就反击他!而且要狠!就算欺凌者求饶你就当没听见!打残为止!假如别人羞辱你,别人也做了帮凶的话!你就拿起刀杀死它们!如果有人说另一种快乐是什么?那就是虐杀欺凌者,听欺凌者惨叫,哭泣,绝望才是最开心的事!
Ⅷ 校园欺凌解决方法
校园欺凌是指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学生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或诽谤,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学生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1.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校园欺凌主要表现是欺负弱小的同学,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
2.给孩子的穿戴和学习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3.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4.教育孩子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5.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东西,就给孩子要带到学校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品都是属于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6.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尽早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孩子会形成坚实的自我价值感,会认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样值得尊重。
7.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8.如果欺负仅仅是口头或网络上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理会那个侵犯者。有时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应或是被欺负者并未因此而担惊受怕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当然,但愿他们不是继续去搜寻下一个目标)。
9.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幼儿园的儿童可以说:你为什么打我,你这样做是坏孩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大声告诉周围的老师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心虚,洪亮的声音可以起一个震摄作用。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而不是忍受挨打。
10.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法会免去一些麻烦。真正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到了一个封闭场所里面就比较难办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话,可能会遭来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11.事情发生后,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静,并把发生的情况告诉孩子的老师、咨询员、园长或校长。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告诉,还是由你去告诉。严重的暴力行为应以法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拓展资料
校园安全与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有着切身的关系。从广义上讲,校园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某种偶然突发的因素而导致的人为伤害事件。就其特点而言,一般是因为责任人疏忽大意过失失职而不是因为故意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Ⅸ 中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处理校园欺凌
1、告诉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版延时间。
2、必要时,向路权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
4、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
5、教育孩子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
6、给孩子的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7、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8、上下学、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9、学校定期开展心理、思想道德课程教育;适当组织同学间的协作活动,加强团队互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