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高县中学
A. 我今年16岁,没参加中考可以去读高县中学嘛,或者宜宾其他普高
可以 麻烦一点 我同学没身份证户口啥的都能上高中 就是不能参加高考
B. 四川高县中学,柳湖中学,硕勋中学那个好
四川高县中学好。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献瑞,吉星临门。
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C. 宜宾市南溪一中创新班和高县中学最后的班哪个好
我觉得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现在好像只能就地上学吧
D. 高县中学的大事年表
一九三零年 首创“高县女子简易师范班”——高县中学雏形。
一九三一年 首招“高县乡村师范班”男生五十名。一九三三年 始办“高县初级中学”兼收男女五十名。一九三五年 更名为“高县县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一九三九年 省教育厅准予成立“高县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校”。一九四一年 更名为“高县县立初级中学校”。一九四四年 省批“四川省立高县高级中学校”。一九四九年 “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合并为高级完全中学——正式命名为“四川省高级中学校”。一九五三年 高县中学由于川南行署所辖的一所较早的完全中学,故俗称“川南中学”。一九六零年 “川南中学”高考取得上线率全省第五名的优秀成绩。一九八四年 高县教师进修校迁至高县中学校园内,首幢教工宿舍楼落成。一九九三年 优质实验大楼竣工。一九九四年 拆除原上、中、下三院旧校舍,改建运动场。一九九四年 学校档案率先规范化,达省三级标准。一九九六年 获县“先进学校”、市“知识分子先进单位”称号。一九九七年 拆除原高中教学楼,建成新高中教学楼,建立学校图书室,获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一九九八年 省“高完中办学条件验收”达标,获县“先进学校”、“文明单位”、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校风示范校”等称号;建成微机电视网络。一九九九年 县政府行文:柳湖公园运动场划归高县中学管理、使用:火星山划归高县中学所有;建成“四川省师范大学实验基地”和“西南师范大学素质教育课题实验基地”,通过省市普九检查验收,获县“先进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卫生单位”、省“校风示范校”等称号;学校在校人数突破2000人,班级突破30个班,高考上线突破100人大关,建成语言实验室。二零零零年 高县中学成功申报“省重点中学”,县政府牵头举办高县中学建校七十周年大庆;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高县中学荣获高、初中团体冠军;拆除原初中教学楼,县教师进修校迁出。新落成:综合大楼、初中教学大楼、学生宿舍楼、建成美术室和音乐室;大面积美化、绿化校园;高考升学人数突破200人大关,上线率居宜宾市第二名,宜宾市同类学校第一名。 二零零四年 11月20日,高县中学奠基仪式举行。标志着高县中学迁建工程正式拉开序幕。时任县长古正举提出“两个必须”的工作目标,即高县中学迁建工程“2004年11月20日必须动工修建,2005年秋期,新高县中学必须顺利开学”。2月8日,县委以县委办、政府办高办[2004]72号文件成立高县中学建设领导小组,由时任县委副书记喻专文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由县政府副县长秦培华任办公室主任。12月27日,高县人大常委会以高人委[2004]29号文件批准了高县中学迁建的决议。高县中学整合迁建有了法律依据。二零零五年 3月21日,学校与经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学生宿舍投资合作协议。8月30日,投资新建40间教室的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6500 平方米。9月1日,高县中学迁校暨开学庆典隆重举行。高县中学正式面向全县招生。标志着县委提出的“两个必须”目标得以实现。学校拥有教学班96个,在校学生5263人,住校生为3463人,教职工368人。专任教师337人,教辅人员43人;高级职称教师46人,中级职称教师93人,全校有离退休教职工100人。两校高2005级高中毕业生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上本科录取线238人,上线人线名列全市前茅。硬件建设方面,修建了40间教室的教学楼1幢,学生宿舍楼1、2、3号楼三幢,实验大楼1幢,完成校舍建筑208000平方米,篮球场建设3000平方米。软件建设方面,完成了招聘教师55名,制定了《搞好两校整合管理机构设置方案》、《两校师生摸底调查方案》、《庆符、文江两镇普九情况调查方案》、《高级中学初中办学方案》、《两校仪器设备、桌椅等摸底调查方案》等方案,同时,县委、政府考察任命产生新高县中学校级领导班子,县委宣传部还通过公开选拔的形式任命了10名中层干部,充实了学校管理层面的力量。二零零六年 4月30日,学校完成征地130亩,拆迁城镇居民、农户42户,搬迁单位1个。5月30日,投资新建的实验大楼一幢,建筑面积为6300平方米。6月7日,高县中学与四川经典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教职工宿舍联合建房协议。8月22日,高县中学与泸县建安总公司签订师生食堂投资经营合作协议8月30日,投资新建学生宿舍楼4、5、6号三幢。9月12日,高县中学与泸县建安工程总公司签订运动场、校门及校门广场、校园围墙签订投资合作协议。12月25日,县人大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学校二期工程建设有关事宜。学校新购置学生课桌凳3500套,学生图书柜2560个,学生用行李物品柜2832个,学生用钢架床2832张,新购置讲桌84张,教师办公桌180张。添置理化生验室设备、仪器、药品等器材;添置计算机房、多媒体、语言室设备。2006年的高考中,学校高考上线总人数260人,上线总人数居全市10所省级示范高中(原省重点学校)和县级中学第三名,优生率名列全市前茅。实现新的突破。二零零七年 5月1日,新建教职工宿舍楼238套,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10月15日,完成投资约100万元修建校园围墙工程。长度为300米。修建了高规格、高标准,全市一流的田径运动场和足球场。学校成功创建“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高2007级高中毕业生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上本科录取线 215人,全面完成市、县下达的高考目标任务。获县政府高考质量目标二等奖。二零零八年 4月17日,投资新建师生食堂(含内部设备设施)一幢;投资新建运动场(含400米田径场、足球场,塑胶跑道、人造草坪)一个。4月17日,高县第37届中小学生“人保财险杯”田径运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我校荣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7.8级强烈地震,高县中学师生员工为汶川地震灾区募捐近八万元。5月14日,县政府正式批准高县中学高中宏志班办学方案,宏志班招生工作正式启动。2008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243人,超额完成宜宾市下达的高考目标任务。网络班上线人数32人,升学率高达80%,网络班杨雪梅同学升学总分高达670分,超重点线77分。二零零九年 完善学校新校门装饰和附属工程建设,新校门正式投入使用。完成校门广场、学生宿舍楼绿化美化工作。对教学楼与学生宿舍之间的空地进行绿化美化,并修建了休闲回廊。搞好单身教师宿舍楼外墙装饰,改造单身教师淋浴室。对原柳堤苑食堂进行内部改造,搞好外墙装饰,作为学校图书馆,新采购图书20万册,并规范上架。在食堂专门开设教师食堂,并对教师食堂进行温馨布置,成为教师就餐和生日集会的理想场所。做好学生宿舍楼和学生食堂成本核算,对学生宿舍楼进行回购。与高县农村信用合作社鉴定银校合作协议,在高县中学建立“蜀信教育基金”,每年用于奖励优秀师生资金达7万元。在2009年的高考中,学校在学生入口中只有42名优生的情况下上本科线人数221人(含艺体双上线),超额完成市县下达的升学目标,获得市教育局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贡献奖励奖、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三等奖、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艺体)二等奖。二零一零年 加强校园环境整治工作,完成旧校门拆除并装饰成文化墙;安装校园路灯;规范设置宣传橱窗;教师宿舍楼外墙贴磁砖和安装门窗;二号教学楼外墙贴磁砖;办公室购置窗帘、更换桌椅;拆除二、三号教学楼之间小青瓦房,改为绿化地带;更新学生厕所洗手盆,花坛贴磁砖、补栽花草、清理垃圾,清理池塘、厕所等公共地段的污迹;改造三教楼旁旧垃圾池,在实验楼旁新建垃圾池,更换陈旧垃圾桶;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完成校门至桥头主通道重新硬化,拓宽了学校师生进出通道;主通道路灯进行了更换、更加清洁、明亮,校门口三轮车、摆摊设点更加规范,校园周围的网吧、游戏室、卡拉OK厅得到规范管理;拆除了校门口居民用户,并修建了小广场,为师生营造了平安和谐的育人环境。学校党总支被评为县“先进党组织”。学校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261人,获县政府高考目标考核一等奖,优生培养成功率达266%,居宜宾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前列。我校理科状元韦诗友同学高考考总分601分,高考排名居宜宾市理科第15名。初中部各年级教学质量获县政府综合评价一等奖。
E. 宜宾南溪一中和高县中学哪个好
南溪一中怎么说也是国家级师范校啊 高县中学也就是个省重 差一个档呢 不过在哪个学校呢有发展还是因人而异的 不管你是去工作还是去求学
F. 宜宾市高县中学占地面积是多少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200余亩,现有教学班84个,其中高08级有33个教学班,高09级有25个教学班,高10级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08人。
G. 高县中学
四川省高县中学校是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位于革命烈士李硕勋的故乡,南广河畔美丽的古镇——高县庆符镇。现在的高县中学是由原高县中学和原符江中学两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高完中整合而成,其中原高县中学创建于1930年,始称“川南中学”,是原宜宾地区最早的三所省立高中之一;原符江中学创建于1939年,原系名扬川南六县的“庆中”,原国家领导人李鹏同志曾两次莅临学校,为学校题词和书写校名。
[编辑本段]历史贡献
高县中学办学历史悠久,成绩斐然,桃李满天。先后孕育了革命先驱李硕勋,文坛巨匠阳翰笙,世界著名的矿物学和地质学家何知礼,中国著名泌尿专家廖利民,华西医科大学脑外科著名专家周锐先,原云南省副省长、水稻专家李铮友,《解放军报》社总编周宗奎,《四川日报》总编辑唐小强,原宜宾市委书记高万权、李敦伯,原宜宾行署专员周成美等名人政要;培养了吴让、陈国军、简洪兵、严军、杨絮飞、袁西玲、喻成、侯丹、周亮、李俊等一批清华、北大才子和国内、国际有一定影响的拔尖人才,还为国家重点大学输送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大学生;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建设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编辑本段]主要成果
丰厚的文化底蕴,光荣的办学传统,严谨的治校方略、卓越的办学成果,以及一代又一代不断钻研、探索、团结进取的教职员工,使高县中学逐步成长为川南教育界一颗璀璨的明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学校先后被省、市教育部门评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宜宾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宜宾市文明单位”、“宜宾市卫生先进单位”、“宜宾市校风示范校”、“宜宾市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学校被西南师范大学确定为“素质教育实验基地”;还被四川师范大学、宜宾学院确定为“教育实践基地”。学校与成都七中合作办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学校是“四川省巴金文学院文学新苗基地”、“四川省创新作文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学校”,学校还与部分全国知名学校北京四中、北大附中、成都石室中学等开展了多渠道的协作与交流,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编辑本段]资源整合
2005年8月,县委、政府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倾全县之力,依托原符江中学校园,新征土地130余亩,进行大规模扩建,成功实现了原高县中学和原符江中学两校的高中教育资源的整合。县委、政府对学校的总体规划是:占地面积200余亩,办学规模1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0余人,在职教师450余人,建设预计总投入9000万元。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200余亩,现有教学班84个,其中高08级有33个教学班,高09级有25个教学班,高10级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08人。 在职教职工总数为362人,其中专任教师31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291人, 占专任教师的91.51%,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的50人,中级职务的111人,占专任教师的51%。教师中受国家表彰的优秀教师2人,受省表彰的优秀教师5人,受市表彰的市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共30余人。现有教师中特级教师后备人选1人,省级骨干教师9人,市骨干教师17人。
[编辑本段]努力方向
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励精图治,实现新的跨越。 学校的努力方向是:力争经过三五年的努力,建设成为宜宾市一流,在川南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校,努力实现学校规模大、环境美、服务优、管理规范、质量一流、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社会满意的学校,争取早日跨入国家级示范高中的行列。
[编辑本段]办学目标
着力抓好优生教育
学校在各个年级分别设立网络班、重点班、实验小班,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由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几年的实践证明,优生培养成功率都超过100%,06级、07级、08级分别达到176%、301%、184%。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切实加强艺体教育
该校是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宜宾市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建有体操队、合唱团、舞蹈队、有美术、书法、工艺品制作兴趣小组,长年坚持对学生的辅导,学校还一直坚持招收了艺术体育特长生,对特长生进行专业培训,学校运动队、学生的艺术作品、学生舞蹈等节目曾多次在省、市获奖。近三年有一大批学生考上体育艺术院校。
高度重视成功教育
学校在抓好优生教育的同时,已开始探索综合办学,普、职结合的路子。我校与职业学校合作,对一部分高三的学生,进行短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和就业的本领,毕业后能迅速就业,多途径获得人生的成功。
突出强调科研兴校
学校把教学科研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必由之路,作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近三年学校承担国家级子课题1个,省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3个,校级课题60个,参加科研的教师人数达410人次。05年前已经有2个课题的研究成果获省级奖,有1个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获奖,学校的心理健康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
H. 宜宾的长宁和高县有那些高中
长宁中学 逸夫中学 高县:高县中学 符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