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中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

中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

发布时间: 2021-05-14 01:43:19

中学生是否要带手机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校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使用手机;在中学生中,“有事打我手机”已经成为口头禅。在课堂上频频响起手机铃声、不健康的垃圾短信以及由此引发的攀比心理等问题,让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感到担忧。笔者不提倡中学生带手机,理由如下:
首先,中学生带手机,当然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作为年龄较小的中学生,活动面比较狭窄,自制能力不强,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打游戏,发短信,这样很容易影响课堂秩序和他们的学习。中学生正处于一个青春反叛期,手机的使用让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的同时,也增加了早恋的机会。
其次,中小学生保护自己的能力不强,手机虽然不是很贵重的物品,但带在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身上,很容易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尤其对一些心理不成熟的孩子,故意的露富,容易遭到不法分子的敲诈勒索。
手机中通常会存一些家庭住址或者家长的电话号码,这对孩子有好处,但也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另外,从健康角度考虑,使用手机对青少年的健康不利。有专家表示,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因此为健康着想,青少年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

Ⅱ 中学生应不应该使用手机

在中学生中,“在课堂上频频响起手机铃声、不健康的垃圾短信以及由此引发的攀比心理等问题,让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感到担忧。笔者不提倡中学生带手机,理由如下:

1、首先,中学生带手机,当然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作为年龄较小的中学生,活动面比较狭窄,自制能力不强,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打游戏,发短信,这样很容易影响课堂秩序和他们的学习。中学生正处于一个青春反叛期,手机的使用让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的同时,也增加了早恋的机会。
2、其次,中小学生保护自己的能力不强,手机虽然不是很贵重的物品,但带在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身上,很容易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尤其对一些心理不成熟的孩子,故意的露富,容易遭到不法分子的敲诈勒索。
手机中通常会存一些家庭住址或者家长的电话号码,这对孩子有好处,但也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3、另外,从健康角度考虑,使用手机对青少年的健康不利。有专家表示,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因此为健康着想,青少年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
4、最后还有一点,手机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的中学生来说,算是一种高消费,这样会引发学生的攀比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实,笔者并是说禁止孩子们带手机。而是希望老师和家长,能为学生进行疏导,让学生们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

Ⅲ 中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 正方+反方

手机作为中学生一种方便快捷的现代通讯工具,它在学生中的普及使用,既有利,也有弊。
利—中学生用手机,一是方便家长和学生联系。家长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向,随时可联系掌握,同时,对子女嘘寒问暖也方便;二是有利学生与老师沟通,有时课业上的问题,生活中的难题及一些不方便与老师直面交流的问题,通过手机交流免去了胆怯和尴尬;三是有利于同学间交流,有不愉快的事或烦恼,可以与同学发发短信,聊聊知心话,既可聊一些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又能加深同学间的友情。
弊—中学生使用手机,其“弊”显而易见。过频地使用手机,其一,学生使用手机我们先不说不利学生的学业,单说课堂上手机突然响起,既扰乱了课堂秩序,分散同学们的精力,又影响了老师讲课情绪。在寝室使用手机,既影响同学休息,又耽搁自己的业余时间,铃声还成了扰寝的噪音;其二,对心智还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对手机上的黄色短信,难以避其影响,再则手机使用不当就成了处于青春萌动期的谈恋爱工具;其三手机属于贵重物品,对于学生来说,保管不妥,后患不少。
显然,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也有弊,虽然这些“弊”带给中学生的后患不少,但学校光靠没收、禁止,那是行不通的,何况禁止学生接触新事物,掌握使用新工具,这有违我们教育的初衷。因此,如何引导中学生使用手机,让现代通讯工具为中学生所用,是学校教育的新课题,是学校教育的责任。
回想当初,咱们那时未必有,最好的也就是BP机,还得说是赶上这拨的。所以经过我综合分析考虑后,觉得中学生使用手机尚未过早。

Ⅳ 中学生应不应该带手机

手机
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校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使用手机;在中学生中,“有事打我手机”已经成为口头禅。在课堂上频频响起手机铃声、不健康的垃圾短信以及由此引发的攀比心理等问题,让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感到担忧。笔者不提倡中学生带手机,理由如下:
首先,中学生带手机,当然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作为年龄较小的中学生,活动面比较狭窄,自制能力不强,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打游戏,发短信,这样很容易影响课堂秩序和他们的学习。中学生正处于一个青春反叛期,手机的使用让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的同时,也增加了早恋的机会。
其次,中小学生保护自己的能力不强,手机虽然不是很贵重的物品,但带在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身上,很容易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尤其对一些心理不成熟的孩子,故意的露富,容易遭到不法分子的敲诈勒索。
手机中通常会存一些家庭住址或者家长的电话号码,这对孩子有好处,但也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另外,从健康角度考虑,使用手机对青少年的健康不利。有专家表示,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因此为健康着想,青少年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
最后还有一点,手机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的中学生来说,算是一种高消费,这样会引发学生的攀比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实,笔者并是说禁止孩子们带手机。而是希望老师和家长,能为学生进行疏导,让学生们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

Ⅳ 中学生该不该带手机去学校

一般来说,中学生是不应该带手机去学校的。
但也不排除个人情况。如果你的家人经常会和你联系的话,还是带上的比较好。
但如果没有特别情况就不要带了,因为中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学业,是为了好好学习,带上手机不管怎样都会多少让你分心的,以致于上课时会想到用手机听歌,看小说,聊QQ等,或者上课上着上着就有朋友啊什么的来电话了,不仅影响个人,还影响课堂纪律,说不定还会被老师骂一道。
而且学校这个地方容易搞丢的,学生嘛,还是会有一部分人思想不受控制,说不准你人稍离开一会,就被别人给偷了。
像我们一般不带的,也没怎么了。
希望你不带的好。

Ⅵ 【辩论会】中学生应不应该带手机

你好,你的问题我已经很认真的看了。我 的想法你不一定采取,你也可以综合的采取。我的想法是:
第一,从学习上讲,中学生是没有必要带手机的,因为中学生现在是考上大学的好时机的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将很可能没有机会了,也是关系到大学生的前途的,带手机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成绩。也将很可能影响到将来社会的发展,虽说现在大学生很多。然后你可以举例说明。
第二,从众学生的性格来讲,如果中学生是一个控制能力非常不好。那对她来说打手机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因为他可能迷上手机上网,这样直接影响到他的学习 。对他的将来不负责任。
第三,从家庭条件来讲,如果他的家庭条件不好,买了手机丢他的父母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中学生该不要买,该体谅父母。
第四,从带手机的坏处讲,如果中学生在课堂大有手机,如果来电,又忘了调振动或是静音,直接影响大家的学习。或者是给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习带来心理压力或是其他方面的坏处。
我的答案就这些,非常感谢你的提问,祝你好运。

Ⅶ 中学生在校期间应不应该带手机。

在学校带手机容易分心。
花更多的时间在发短信接电话上,就没有时间和心思学习了。
虽然这样不便于家长联络学生。
但是如果学生有时、
可以利用学校的公用电话打回家。
家长如果有急事可以打电话给班主任让老师转达。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
带手机容易让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或者容易引发“早恋”,对学习不利。
而且手机有大量辐射。
对青春期发育是不利的。

简而言之。 带手机对学习、生活、健康都不利

先我们来分析下现有的手机,孩子们手里的手机有没有上网功能,有没有游戏,有没有音乐播放器,有。学校是什么地方,学习的地方,孩子们正处在好奇心的年纪,学习和一款多功能手机那个更能吸引他,显然是后者,事实上很多大学生甚至工作人士都对手机的各种功能产生各种依赖,对于中学生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想想现在的孩子接触网络早,每天都想着多玩一会儿电脑,如果有一个手机在他身上放着,他会不会上课的时候拿出来偷偷看看自己的菜有没有被人偷,他会不会在本该休息的时间拿出手机偷偷玩游戏,孩子们课间会不会选择不出去活动而是选择一起讨论大家手机上添了什么新歌,上课的时候会不会听到一阵电话铃声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还有,正方的主要观点是家长想联系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和突发状况,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安全由学校和老师负责,何况现在中学也都配备警卫力量,退一万步讲,真有这种几乎不存在的安全事故,家长的远水能解渴么?显然是不靠谱的。至于家长想联系孩子,可以联系老师或者校方,本来在学校期间家长也不会太多联系孩子的,中学生嘛一日三餐都要回家的,家长有什么事情非得经常联系孩子们呢,没有嘛。
孩子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手机有辐射,而且这些辐射以及震动到底有多大的不良影响我们不敢说,可也不能让孩子们将一个辐射源天天带在身上吧。何况,中学生的手机会不会引发攀比,毕竟这可能是中学生攀比的最高配置了,会引来多大的不良后果呢。
手机如果只是满足部分家长想多联系孩子的心情,就引发上述这边么多弊端,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家长也会理解的,中学生不住校,家长经常车接车送,不应该为了虚荣或者时髦而带手机上学,是非常短视的不理智行为。

Ⅷ 中学生上学应不应该带手机为什么

在学校带手机容易分心。
花更多的时间在发短信接电话上,就没有时间和心思学习了。
虽然这样不便于家长联络学生。
但是如果学生有时、
可以利用学校的公用电话打回家。
家长如果有急事可以打电话给班主任让老师转达。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
带手机容易让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或者容易引发“早恋”,对学习不利。
而且手机有大量辐射。
对青春期发育是不利的。
简而言之。 带手机对学习、生活、健康都不利
先我们来分析下现有的手机,孩子们手里的手机有没有上网功能,有没有游戏,有没有音乐播放器,有。学校是什么地方,学习的地方,孩子们正处在好奇心的年纪,学习和一款多功能手机那个更能吸引他,显然是后者,事实上很多大学生甚至工作人士都对手机的各种功能产生各种依赖,对于中学生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想想现在的孩子接触网络早,每天都想着多玩一会儿电脑,如果有一个手机在他身上放着,他会不会上课的时候拿出来偷偷看看自己的菜有没有被人偷,他会不会在本该休息的时间拿出手机偷偷玩游戏,孩子们课间会不会选择不出去活动而是选择一起讨论大家手机上添了什么新歌,上课的时候会不会听到一阵电话铃声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还有,正方的主要观点是家长想联系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和突发状况,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安全由学校和老师负责,何况现在中学也都配备警卫力量,退一万步讲,真有这种几乎不存在的安全事故,家长的远水能解渴么?显然是不靠谱的。至于家长想联系孩子,可以联系老师或者校方,本来在学校期间家长也不会太多联系孩子的,中学生嘛一日三餐都要回家的,家长有什么事情非得经常联系孩子们呢,没有嘛。
孩子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手机有辐射,而且这些辐射以及震动到底有多大的不良影响我们不敢说,可也不能让孩子们将一个辐射源天天带在身上吧。何况,中学生的手机会不会引发攀比,毕竟这可能是中学生攀比的最高配置了,会引来多大的不良后果呢。
手机如果只是满足部分家长想多联系孩子的心情,就引发上述这边么多弊端,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家长也会理解的,中学生不住校,家长经常车接车送,不应该为了虚荣或者时髦而带手机上学,是非常短视的不理智行为。

Ⅸ 中学生应不应该带手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了能够准确及时地联系到心肝宝贝儿们,越来越多的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们配备了手机。
那么,中学生到底应不应该随身携带手机进入课堂呢?首先,为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手机开发商们竭尽所能地创新品牌、增加其使用功能、最大限度地增加手机游戏和手机的上网功能。对于网络游戏的认识和开发兴趣儿,大人们都瘾劲儿十足,更何况那些生性好动、自控力极差的孩子们呢?
发短信成风也不再是大学生的专利,那些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短信大军的队伍。上课发短信不注意听老师讲课,不但自己不用心听课,而且也分散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力;放学回家后,方便接听电话的孩子们成为煲电话粥的高手,而那些行动受限的孩子们则短信频飞,夜深人静时依然在孜孜不倦地用手机接发短信,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一些很无聊的话语占据了宝贝们最佳的睡眠时机。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缺少睡眠的那一部分孩子们,每天都是黑着眼圈儿去上课学习,这样的学习质量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细心地观察女儿两个晚上,我发现从晚上九点四十下晚自习回家,孩子的手机总是不停地接到信息。虽然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但这回信息的时间,却严重地影响了孩子学习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的问题。看到不希望出现的情况,说吧,怕孩子有想法,认为家长干涉太多而起逆反心理;不说吧,心中有太多的担忧和顾虑,怕手机占用了孩子最关键的一年,影响孩子日后的人生发展。
在此,我急切呼吁孩子们:尽管你的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尽管你的父母特别想在第一时间知道你的消息;尽管非常想在人前显贵;尽管你自认能够摆正学习和摆弄手机的关系,那么依然请你管素自己!因为你美好人生就在这短短的咫尺一挥间。请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学习!为自己、为家人、为了将来的努力!!

在手机市场调查到的情况,中学生正逐渐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比较稳定的顾客群体。

为了求证这一说法,记者在某地两所中学发放了500份问卷,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作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拥有手机的学生达到25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1.7%,其中以高中学生为主。在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比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就连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外籍教师也对此感到惊讶。

拥有手机的中学生人数日渐增多,手机的档次也大有水涨船高之势。从最便宜的到价格不菲的能拍照的,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手机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它们的拥趸。某中学几位老师开玩笑说,我们老师的手机与学生的相比逊色多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几乎有一半的中学生都拥有手机。在记者调查的10名初中学生和几位老师中,均称班里起码有一半的同学配有手机。从最初的遮遮掩掩,到如今的大大方方,手机已经成为中学校园里一道新的流行色。

从部分中学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拥有手机的学生当中,90%的人表示会用它来和家人联系,38%的人用来和同学聊天,收发短信的有65%,玩游戏的占到19%。

手机无过 教育为重

作为教师,笔者在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现,近90%的学生带手机到校的目的就是为了炫耀自己,只有10%的学生是出于通讯需要。

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进入校园后出现的负面影响,如影响学习、互相炫耀等,只是进一步暴露了学生规则意识缺乏、公众意识淡薄、学校德育教育不到位等“老问题”,单纯地禁止只能从表面上掩盖,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关键在学校,最根本的还是要整体提升学校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

教育要先从教师做起,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例如,在上课期间教师不准开手机。其次,要建立规则,为“校园手机族”戴上金箍。例如禁止在上课期间或图书馆使用手机,一经发现进行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要采取一些处罚措施等。此外,也是最重要的,学校要与家长配合,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是不好的。在手机的问题上,通过努力,不仅可以使学生使用手机走上正常的轨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认识水平和思想素质上产生一个飞跃,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

关键是教育孩子文明使用

作为学生家长,我以为,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在校学生上学都可以带手机。手机是传递信息最方便、最快捷的现代电子工具,为什么要剥夺孩子使用的权利呢?为什么不能较早地让他们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呢?

有些家长反对孩子上学带手机,主要是害怕手机的副作用,比如影响上课、投入过多的时间交友等。家长的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它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而一律禁止,这不是因噎废食吗?更何况这些副作用也是完全可以消除的。只要教育孩子文明地使用手机,就可以避免副作用的产生。文明使用手机,对学生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掌握好开机关机时间。一般来说,上课时间都应让孩子关机,家长最好准确地了解孩子所在学校的作息时间,家长要同孩子联系,最好约定时间,比如中午或下午放学后。二是能选择恰当的使用场所。什么地方可以用手机,什么地方不要用手机,这往往反映出使用者的文明素质。如果在大家静悄悄地听报告或看电影、听音乐时,也哇啦哇啦地用手机与别人聊天,这就是不文明的表现。三是交际内容和对象的恰当选择。同什么人说,说些什么?这是手机使用中的核心问题。许多家长反对孩子带手机,就是怕他们随便交友,说些毫无意义的话,而且没完没了发短信等。应该看到,不看对象、无节制地使用手机的现象,确实存在,但这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改正的。朱华贤

弊多利少需慎带

作为家长,一味地满足学生盲目追求时尚的虚荣心理,纵容其配带使用手机,会在学生间造成攀比心理,会以手机档次来区分身份,造成部分学生心理失衡,不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试问,朗朗的读书声中夹杂着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正常的课堂秩序能得到保障吗?与宁静的校园学习氛围和谐吗?手机尚属贵重物品,若造成丢失(失窃),又由谁来负责呢?更重要的是:学生本应以学习为重,不必要的短信、电话势必会分散其学习上的精力,濒于社交应酬,令其无法专心学习,最终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更有甚者,不健康的手机短信,还会影响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悖于家长的初衷。综上所述,学生携带手机,弊多利少,不带为妙。李中山

学生用手机干什么

据某市教育部门对其下属的9所中学学生手机持有者所做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使用手机用于紧急联系用途的为5%,上网聊天21%,通话聊天48%(包括谈恋爱),玩游戏11%,下载图片铃声12%,拍数码照片3%。而另一项关于学生持有手机的动机调查则显得更是离谱而近乎荒唐。40%的学生认为只要条件允许,不论需要与否,都应配手机;19%的学生认为,手机只是为了满足个人虚荣心的需求,证明自己的家庭实力,作为相互攀比的依据之一;21%的学生认为,持有手机是为了其他娱乐消遣;只有10%的学生是从实际联系的需要;另外10%的学生认为学生无须拥有手机。

热点内容
化学课程论 发布:2025-09-11 04:13:35 浏览:883
新疆特岗化学 发布:2025-09-11 04:05:34 浏览:421
高一数学测试题 发布:2025-09-11 01:15:41 浏览:828
师生失身情 发布:2025-09-10 23:13:58 浏览:215
班主任教育部 发布:2025-09-10 23:08:18 浏览:165
118全年历史 发布:2025-09-10 21:15:03 浏览:512
30米快速跑教学反思 发布:2025-09-10 21:14:19 浏览:974
幼儿师德演讲稿一等奖 发布:2025-09-10 16:35:17 浏览:890
积家地理学家大师 发布:2025-09-10 15:50:53 浏览:825
调教学校 发布:2025-09-10 12:47:42 浏览: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