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校园网贷
① 抵制校园不良网贷
一、别轻易相信借贷广告
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假劣广告利诱大学生注册、贷款,文案上写着帮助解决学生在校学习上基本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实际上,这样的高利贷、诱导贷款、提高授信额度易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要充分认识网络不良借贷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要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尽量不要在网络借款平台和分期购物平台贷款和购物,因为利息和违约金都很高,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要积极学习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远离不良网贷行为。
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切勿将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借给他人借款或购物,当自己的信息被不法之徒利用时,大学生及时地向学校反映,如果发生暴力催款的威胁时,及时报警,学会用正当手段或者动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四、老师和学校方面
班主任、辅导员密切关注学生的异常消费行为,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学校应该开展关于理性消费的相关课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不攀比、不炫耀,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另外,可开展活动向学生宣传一些简单的金融常识等。
五、监管部门方面
校园黑网贷横行,与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有着直接的责任。网贷公司在校园里摆摊设点、进入宿舍推销,这些平台是否有正规资质,即使有资质是否得到了严格的执行?这些都是需要监管部门和校方联合起来,进行查处和监管。
② 校园网贷的危害与防范
费率不明,利息高。
隐形担保,危险性。
贷款门槛低、审核不严,身份冒用,低俗性
不文明的催收手段。
风险难控,易将风险转嫁给家庭。
身败名利。
③ 如何应对校园网贷现象
一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消费理念和观念,同时提醒学生在网贷之前要对网贷做充分的了解,版特别是利息权收取方面。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对不良网贷了解不多,很容易被不良网贷所吸引。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对个人信息管理的观念,防止别人拿自己的个人信息去网贷。
二是在大学开设法律课程和法律知识的讲授,引导大学生良性消费的同时,更要让学生知道哪些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以及合法权益被侵害后如何保护,很有必要在大学开设实用法律课程并至少包括《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刑法》等方面的内容,既可防止侵犯别人的权益,同时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三是加强对规范网贷公司行为的法律完善和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进一步规范网贷公司的行为,要明确网贷公司要对其网贷产品的内容,比如利息、还款方式以及还款不能的违约责任有明确的书面的告知义务;要明确网贷公司严格执行在放款之前的通知大学生父母,确认父母的态度,否则网贷无效;要控制网贷额度;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不良网贷的管理,如网贷公司对大学生采取威胁、恐吓或非法拘禁行为的,要依法加大惩罚的力度。
④ 如何防范不良校园网贷
防范方法:
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消费理念和观念;
同时提醒学生在网贷之前要对网贷做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利息收取方面;
在大学开设法律课程和法律知识的讲授;
加强对规范网贷公司行为的法律完善和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
⑤ 怎样预防校园贷的风险
据新浪财经报道,咸阳一名大二学生小朱曾在校园贷款软件上贷了一笔钱,由于偿还不及时,利息越滚越高,最后借款金额超过了20万,导致小朱自杀溺水身亡。为什么大学生要为贷款付出这么高的代价呢?为什么国家银监会,教育部已经发文限制校园贷,但是大学生贷款事故频频发生呢?
1.大学生贷款的隐蔽性
很多大学生贷款不是公开的,而是私下进行的。由于都好面子,不愿意公开自己贷款的事实,因此得不到同学和老师的有效帮助。很多严重的贷款事情都是在贷款事故发生以后才为人所知,到那时已经为时已晚,无法帮助到贷款大学生。
2.大学生还不够成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普遍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较多,相对比较单纯。对社会消费,网络消费容易形成习惯性消费,不能够理性对待,容易迷失。会产生盲目购物,盲目消费,盲目贷款的现象。现在互联网金融异常发达,贷款越来越方便,用户可以轻松下载APP就能进行贷款,金额基本上没有有效的限制。这给学生带来了极为不利的条件,贷款多了不但影响学生的经济,还容易导致一些严重的人身安全事故发生。
3.学校金融知识普及的缺失
不少学校为了防止学生贷款,因此杜绝贷款知识的普及,这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是没有帮助的。学校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教学任务上,疏忽了学习常规的知识普及和实战培训。学校应该给予学生基本的金融知识培训,让学生更加了解金融知识,从而防范危险。一刀切不让学生有跟多的知情权反而对学生不利。同时在进入社会的工作实践中,学生额外的学习机会有限,跟多的都是忙于工作,因此更难获得金融知识普及机会。学校金融普及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金融常识,熟悉金融诈骗方法,电信诈骗方法,学习相关的应对措施。这样学生在面对金融的时候才能有客观理性的认识,有足够的防护心理。
精算狮认为,课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有着较大的差别,很多学校无法有效开展金融培训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老师也是长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足够的金融实践,对金融诈骗,电信诈骗也缺乏真知灼见,因此也难以讲透。金融术语比较专业性的领域,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宣传讲解,才能让学生获得实际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