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校园冷暴力作文

校园冷暴力作文

发布时间: 2021-05-16 04:44:50

1. 如何面对校园冷暴力

冷暴力,顾名思义,它首先是暴力的一种,是指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 语言的嘲讽、故意忽视、躲避、冷漠、轻视、疏远和漠不关心等,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其表现范围很广,主要表现在家庭、工作单位及学校等,直接造成了许多的社会悲剧,可以说冷暴力的过多出现与人心的冷漠、情感的淡化有这直接的关系的。(摘自网络)以我个人经历谈一谈,校园里的冷暴力一般比职场要好一点,因为职场的组成决定了大部分新员工进入以后都可能被老员工冷暴力一下,原因不外乎是觉得你没有资历,或者觉得新人势头太强;校园里的冷暴力,一般来说老师比同学要更为高压一点,具体可能因为:1.别人都懂你不懂;2.别人考好你没有;3.别人上课不说话你说话(睡觉、玩手机);4.别人过节了给老师送了礼但你没有等等等等。我个人遇到过的就是我从班主任的补习班退学了,觉得学不到东西,但是从那以后我们班主任就开始对我非常刻意的忽视和疏远,当然这也并未给我造成什么影响,我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好,但是有些其他的同学,当他们被老师冷暴力的时候,会出现非常反常的样子,比如成绩飞速下降,比如不自信不敢大声说话,比如上课的时候非常想表现自己但是常常弄巧成拙;至于老师方面的冷暴力是出于什么心理,不外乎就是一种旧观念,学生对老师是应该尊敬和顺从并且孝敬的,甚至有的老师觉得自己能够决定学生的未来,完全忽略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 另外就是来自于同学们的冷暴力,这一点让我颇为头痛,因为本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部队里都被一部分冷暴力过,这里的主要表现就是排斥和孤立,更不好的还有各种借力打击的做法。在学校被冷暴力的原因是我太过个性,实际上自己并未感觉到,但是同学都觉得我非常不好亲近(这也说明有时候你遭受的冷暴力可能原因是在你);还有缘故是因为我交往的朋友不知道怎么了都不太受大众人的待见,导致我们就自成一体的被人忽略了孤立了。那么基于同学关系的冷暴力在我的认知里面,就是威胁和嫉妒,还有可能就是你太特别(不爱干净或者满嘴脏话之类的与大众格格不入的)好学生往往不会对坏学生冷暴力,因为他们不构成威胁(而不是因为他们心胸宽广),坏学生通常不会跟女孩子冷暴力(除非他喜欢上她了),家里有关系不愁以后的通常不会跟其他学生因为学习的问题而使用冷暴力(因为你不构成竞争力)往往冷暴力的施者与受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但是竞争却更直接(打败了你,我又上升了一个名次),或者就是因为大众都讨厌你,不能接受你,那么冷暴力也就更加明面上了(这个也是你自己的原因)。 假设题主给这个虚拟的受者冠以初中的年纪,那么可能遇到这种问题让人崩溃的几率更大,但是初中的时候学生还比较单纯,至少我们那时候不必为了考高中而过于激烈的竞争,老师也都很尽责,这跟我们学校的等级也不无关系(毕竟大环境在那里)。

2. 有关校园冷暴力的小故事

很多人以为,后进生、调皮学生更容易遭遇一些有“杀伤力”的话语。其实,回有时所谓的好学生,也不答能幸免。陈同学的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前五名左右,是比较受老师宠爱的学生。初二时,有一段时间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学得很费力,成绩反而下降了。期中考,他又没考好,老师很生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考成这样还好意思?要是别人早就哭着去找老师(请教)了!”陈同学说,老师也许是恨铁不成钢,但是那句话真的让他很伤心。本来,他一直很敬重那位老师,但是老师的那句话让他觉得,老师只是关心他的成绩,而并不是真正关心他。

3. 校园冷暴力案例(要具有真实性)

我性格很内向。有一天 一个人叫我恐龙 让大家都不要理我 一看到我就跑。上音乐课 没有人想和我坐结果老师只接把我换到最后一排一个人坐 算不算冷暴力。

4. 校园冷暴力,很压抑

确实压抑,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吧,同学三两年就不是同学了,可是如果你考上学了,嘿嘿,骂你傻逼的人自己就都成了傻逼了。学生懂个屁,瞎起哄,甭管它们,自己学自己的。毕业了谁还认识谁啊,不要影响了学习,这是你回击它们的终极武器。

5. 关于校园暴力作文200字

每一个学校都会发生学生欺负学生的事情,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把它当作一件平常小事而报以忽略的态度。然而,当一幕幕令世人震惊的事件真实地发生在孩子们每天打打闹闹的校园时,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便像一堵坚硬的高墙一样挡在了每个中学生的心中。

校园暴力时间追踪
1、2004年11月2日,商洛技校2004级新生17岁的许琳杀害舍友郭某和于某后出逃。三天后,潜逃的许琳被商州警方从其亲戚家抓获。据说许琳在事发前曾向老师借钱买刀。
2、2004年11月3日,内蒙古商都县第一中学女生郭某、王某和李某持刀抢劫49名学生共688元现金和两块手表。在采访中,内蒙古三女生抢劫案中的王某和李某始终不认为自己是抢劫,在她们看来这不过是出于姐妹义气,帮郭某一块向那些学生借点钱罢了。
3、2005年9月27日,秦皇岛一名年仅16岁的初中生张某,因与班中一名漂亮女生很要好,遭到了已毕业学生戴某的一帮朋友的殴打,张某一怒之下,将其中一人连捅数刀致其当场死亡。

一组数据
教育专家从900份学生问卷中发现,关于“你身边有校园暴力吗”这一问题,有67z的学生认为自己身边存在着暴力,18%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并不是很安全。有78%以上的学生认为暴力事件经常发生在校外,酒吧、网吧和一些偏僻的路段往往是学生打架斗殴的地方,而22%的学生则认为校园暴力发生在校内的厕所等不易被老师发现的地方。当问及“哪些学生容易成为施暴者”时,48%的学生认为施暴者多为不爱学习的或与社会不良青年接触的学生。学生们面对身边发生的暴力事件,往往采取消极回避或忍受的态度。他们共同的心声就是渴望远离校园暴力。
面对校园暴力,不必害怕,也不必惊慌,毕竟邪不压正啊。如果真的碰到了这样的事,先是要保持稳定的心态,学会斗智斗勇。当然,这里的“勇敢”并不是“以暴制暴”,而是以一种勇敢的心态去面对,用自己的智慧逃脱困境。在威胁与暴力来临时,不能乱了阵脚,更不能向施暴者忍气吞声或不敢告诉别人,而使自己陷入越来越深的漩涡之中。要是在校内受到欺负,可以向老师反映,学校自然会按校规来处理。如果碰到了校外的,可以联合同学和老师共同抵制,必要时就报警。当然,最主要的是防患于未然,放学后与同学一起结伴回家,不去网吧和其他娱乐场所乱逛。——安徽 小刚
其实,传说中的校园暴力,对于我们这些日以继夜生活在校园中的人来说,基本上已经见怪不怪啦。因为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实在是太频繁了,真可谓是大暴力三六九,小暴力天天有啊。
下面,我想谈一下校园冷暴力,冷暴力也是暴力,所以,没有跑题。
面对校园暴力,别再让沉默继续

我深深地觉得,曾经的马加爵同学之所以由一名不知道是不是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摇身一变成为了杀人不眨眼的大罪人,其实,就是因为校园冷暴力。
据马同学说,马同学的同学们都非常看不起他,对他采取了不理不睬,当面嘲讽,背后讥笑等潜暴力、冷暴力,导致了心思细腻的马同学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扭曲。
所以,校园暴力可怕,校园冷暴力更加可怕。同学们啊,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不再鼻青脸肿,不再提心吊胆,更不再心理扭曲,让我们一起反抗!!——山西 微微
曾经,我以为,一个孩子,只要自己乖乖的,规规矩矩行事,踏踏实实学习,不招谁不惹谁,不搬弄是非,不欺负别人,别人也就不会无缘无故找你的茬儿,蓄意跟你过不去。可是,后来,才渐渐明白,这样的想法并不完全正确。

6. 防校园冷暴力作文

“绝大部分老师不会有意识地 ‘摧残’、‘折磨’学生!”听到“冷暴力”一词,天津某小学的王老师有点愤愤不平。作为母亲的秦女士也有点迷惑:“孩子不能只表扬不批评吧?”孙云晓认为:“批评必须是科学的。家长要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分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比如,让做错事的孩子交错误分析书,写清楚错在哪,伤害了谁。类似的做法能让孩子反思自己,认识自己,这样的做法是正激励;同样,如果一个孩子犯错,家长或者老师惩罚他抄写一百遍唐诗或者罚站一小时,这样的做法就是错误的惩戒,可能引发孩子负面的情绪。

7. 怎样面对校园冷暴力

积极面对,乐观面对。校园冷暴力是近些年层出不穷的话题,归根结底我认为是当前教育内容的缺失的一个体现。部分家长没有上过学或者上学时候的环境和现在是不一样的,加上工作和生活压力,所以对孩子可能疏于关心或者疏于管教。因此可能不能及时发现孩子遭受校园冷暴力或者实施校园冷暴力,也没有办法进行关怀和疏导。校园里老师可能更注重成绩,相对来讲对校园冷暴力也疏于管教。因此我个人认为当校园冷暴力发生的时候首先要加强自身心理建设,要与当事人沟通,别人说的话不一定就是真的,不要让误会或者流言成了伤害他人的工具,更不要让自己成为伤害他人的一环。多说好话,这个世界能力好的不一定就混的好,但是情商高的一定游刃有余。可以与自己的好友,父母,亲人,老师相互沟通。不要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不要被别人伤害自己。当然了,我那个时代与现在不同,我们课间除了问题不允许说话打闹,八分钟下课,两分钟课前准备,上厕所都要立刻出去排队,不然没机会。有时候老师压堂,下节老师都到了,更不用说下课了,晚上22:00下课,晚四23:30下课,早上5:00早自习。每两周休一天还是分开的,周六半天周日半天。讲认真的,校园冷暴力?根本没时间好吧,好不容易的下课说什么家长里短呀,一睡睡一片。初中也是两周休一天,6:30-22:00真的觉得特别累,都不在乎那些的冷暴力,冷暴力能吃还是能穿?能让我考第一还是能给我奖学金?都不能的话下课不如睡个觉或者和问问同桌中午/早上/晚上吃什么,多好呀。所以只要你自己足够强大别人就不能再伤害你了,加油!我们一起积极面对冷暴力!

8. 面对校园冷暴力应该怎么办

到现在我经历了半年的冷暴力,来源于我同桌,刚开始我和她玩得挺好,就跟老师申请坐在一起,老师同意了。慢慢的,好像是时间长了,腻了,知道对方的底细了就不怎么客客气气的了,她有时候无缘无故就对我冷暴力,她就把头扭过一边,用手撑着,我看了心里特别不舒服,然后我也没理,拿东西的时候她一边拿一边自己在那里‘啧啧啧’,我又是没理。到吃饭午休的时候她又自己和我说话,自己在那里扯话题,有几次我没理她就好里好气的说‘你不理我呀?’
我记得有次,我下课和她在走廊上,她和女孩1说话,我就和女孩2说了一会,上课的时候她就用她那招了_冷暴力
后来时间久了,我忍不住了,我就和别人玩了,她上课就和前面的男孩说话,说得特别大声,让我听见的那种,又和下面女孩说,要把周围的人都合拢一样,让我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有几次 她见说我我无动于衷她就说我的家人(以前我和她挺好的就把一些事也跟她说了)我就感觉特对不起我的家人,我下课就忍不住哭了,哭了之后她就隐隐约约的很开心。
后来,说我说我家人,我也无动于衷了,她就和前面男孩说‘好想搞她两巴掌’,真的,我哪里对不起她了,她要这样对我
那次物理考试,我比她高10多分,她看了我的试卷和我的试卷,说‘丑妹,丑妹,丑妹’(我长得不如她好看,上次几个低一级的学弟说我丑妹,我没理,她就记心上了)
现在,我跟一个女孩说我跟她换一个位置,让她和她做一起去,那女孩说‘我不敢和她坐,我以前和她做过,她动不动就甩脸’。我也跟老师说了换位置,老师说考虑考虑,我希望尽快换,我现在的情绪动不动就对家人很暴躁,动不动就对家人发脾气,过后又很后悔,真的控制不住自己,我妈现在对我很小心翼翼,我爱她,我要弥补她,还有家人……

9. 求 关于校园冷暴力调查的心得体会 2000字

面对教育冷暴力 别让我们的孩子伤在起跑线上 时下,从不时跳出的新闻事件来看,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许多误区:过重的课业压力让孩子不堪重负;瞄准应试的教育内容过于膨胀、挤占了几乎所有的时间,而关注孩子心灵等方面的教育付之阙如;美的教育、爱的教育、意志的教育、健康的教育不同程度“缺课”„„ 这影响着孩子的茁壮成长,也影响着我们明天的发展。 本报社会版和人民网教育频道,今起共同推出“别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系列报道。在推出报道的同时,人民网教育频道还会推出在线调查、设置互动版块,希望广大读者支持、参与,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讨论解决之道。 新闻背景 日前,一些乱象映入公众眼帘: 西安一小学让调皮、成绩不好的学生戴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老师称此举是为了激励学生上进。 山东省东营市某中学有班级实行奖罚制度,违规违纪的学生会被罚款,罚金将用来奖励学习进步者。事件曝光之后,学校纠正了该班级的做法。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某中学实行差异化校服:红校服是优秀生的专利,普通学生穿的是蓝色或白色校服。红校服背面印有白色“优秀生”字样。 浙江省慈溪市某小学的3个男孩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遭到老师惩罚:脱下裤子,在学校操场上跑步,旁边还站着两个女生“监督”。目睹此事的网友拍下照片,发到网上。(记者 黄碧梅整理) 最近发生了诸如绿领巾等一系列校园“冷暴力”事件,引发了各界关注。 专家指出,事件背后有一系列深层次的原因,如教师的生活压力以及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教师专业培养体系中德育内容的相对缺失、公民意识在教育领域的淡薄等,这些都值得反思与警醒。 制造疏离将造成深层伤害 专家指出,红校服、绿领巾等,事实上造成了学生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差距与疏离,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将是终生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林丹华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社会性培养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同伴的接纳、认可和肯定。同伴的认可对他们的影响甚至

超过了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不被同伴接纳,甚至被同伴嘲笑,这会造成心理上深层次的伤害,因为这伤害到了最根本的部分——自我的部分。这将会对其将来的成长、融入社会造成深远伤害。” 网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帖子,发帖人是“树枝上的月亮”,清晰地反映出遭遇校园“冷暴力”之后,孩子的受伤和无助: “我还很清楚地记得那是两年前的一天,我们班要上公开课,在上课之前,我们班的同学很多都被警告道:‘上课的时候要表现精彩’,可是我真不争气,我那节课让老师失望了,是很让老师失望的那一种,我的心里一直很内疚,因为我一直都是一个好学生。可是,从那节课之后老师对我的态度完全变了,变得对我冷漠了,我分明能感觉到每次给老师打招呼时他那种不屑一顾的表情,我当时的心情真的很难受,说实话,我每次眼里总含着泪水。” 从直接的打骂、责罚发展到今天的“冷暴力”,看起来惩罚方式不那么“负面”了,但实际上伤害却升级了,因为伤害到了心灵。“教育是灵魂的教育。教育首先要唤醒孩子的自尊,自尊才能自信、自立、自强。如果用这样的教育理念来主导教育行为,就不会出现这样惩罚和对待学生的方式。”山东省威海经济开发区皇冠小学校长于艳丽说。 教师的育人能力还没跟上 “人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林丹华强调,“不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关键是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要以尊重的心态去教育孩子。” “‘冷暴力’是老师给学生做出了一个最为糟糕的德育示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说,“事件的发生反映出老师自身德育素养的缺失以及教师德育专业化培养的缺失。”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和“育人”,育人应该是第一位的。但遗憾的是,目前在教师专业化的推进过程中,教师教学的能力大大提升了,但育人能力的提升还没有跟上。 檀传宝举了个例子,在日本,如果师范专业的学生没有修满德育的学分将无法取得教师职业资格认证,但在我国却缺乏类似的制度保证,“仅靠老师在实践过程中慢慢摸索,其成本和代价是巨大的。”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简单地将学生划分为‘优、差’,要以发展的眼光发掘每一位学生的特长。”林丹华指出,“对犯错误的学生,如果不是立足帮助,而是立足否定,教育就会偏离轨道。” “别把无知当创新!如果有充沛的教育情感,扎实的教育理念,就能判断出行为是否合适。”于艳丽强调,“我们需要反思,对于‘有教无类’我们到底认
多少,领悟了多少?教育理念的落后、匮乏,教育情感的缺失、教育风气的浮夸都导致了教育行为的简单,或‘别出心裁’。” 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扭曲 “冷暴力”事件发生之后,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教师自身。 “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全社会的关注,这对教育和对教师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艳丽说,“目前,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导致素质教育举步维艰,教师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缝中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工作与生活,这就容易催生扭曲的教育方式。” 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反思,“冷暴力是公民意识淡薄在教育领域的折射。”檀传宝说,“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但事实上,目前,无论是教育内部还是教育外部,尚未做到将学生当做具有独立人格的平等公民来对待。” 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向蓓莉也强调,如若倡导尊重“人性尊严与完整性”的教育被纳入我们中小学课程以及教师的培训课程,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师们将更有可能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采取更为适宜孩子成长的教学方法。 专家说 嘲笑比耳光伤害更大 “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不被同伴接纳,甚至被同伴嘲笑,这会造成心理上深层次的伤害,比扇一记耳光带来的负面作用更大。”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林丹华 “如果把老师比喻成产品,就应该在产品出厂前,给予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等德育内容的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 “如果教师群体本身就存在各种心理问题,能避免他们在教学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中出现各种非理性行为,甚至把学生作为自己负面情绪的出气筒吗?”

热点内容
五年级教学总结 发布:2025-09-09 19:12:35 浏览:529
老师操学生 发布:2025-09-09 17:39:28 浏览:305
cba历史榜 发布:2025-09-09 16:19:11 浏览:669
数学竞赛知识点 发布:2025-09-09 16:14:33 浏览:541
人物有哪些 发布:2025-09-09 12:31:03 浏览:30
铭记历史素材 发布:2025-09-09 11:01:09 浏览:569
小洪拳教学视频完整版 发布:2025-09-09 09:36:51 浏览:839
六年数学上册 发布:2025-09-09 08:33:22 浏览:46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发布:2025-09-09 04:39:46 浏览:859
与女老师啪啪啪 发布:2025-09-09 02:28:13 浏览: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