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课
Ⅰ 浅谈怎样上好初中音乐课
培训即将结束,通过近两个月的培训学习,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显得更充实。现就怎样上好初中音乐课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适当利用音乐软件进行音乐教学可以使音乐教学活动更具互动性、更富创造性。教师教得轻松,使学生学得轻松,它能使抽象的变得直观,呆板的变得更生动,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更活跃。传统中的音乐欣赏教学,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被分散。这样,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音乐时,好象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教学效果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以及年龄特征,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效果。可见,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的个性心理受到情绪的影响,而情绪受到心境的制约。因此,音乐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学生易与接受、学生感兴趣的环境气氛。学生对旋律、乐器、速度、力度的感受是由美的声音和美而有趣的画面对大脑的直接印象所造成的。所以,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主观性,同时也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视唱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音乐可以进行音准、节奏方面的训练。在这方面多媒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多媒体的音高采用十二平均律,其音准是其他任何乐器无可比拟的,节奏节拍的精确度更是独一无二。我们教学时可先将所教曲谱输入电脑,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曲谱,让学生试唱,最后按电脑菜单中的播放键,将旋律播放出来进行校对。由于在电脑上可任意调节旋律的速度,可自由选择某个音乐片段进行播放,对于视唱中的难点,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反复倾听、仔细揣摩。因此对于视唱教学来说真是方便不过了。 音乐课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开发青少年学生的身心潜能,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 在当前的学校音乐教育中,那自上而下的由专家设计的音乐学科教材仍居绝对优势而一统天下,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原则上还是忠于教材基于传统。在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中,我深切体会到上音乐课难,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究其原因,是传统的音乐教育教材不能适应中学音乐教材与学生的生活,与时代的需要和发展严重脱节。课本上正统的教材歌曲学生不愿唱,不喜欢唱,而学生喜欢的通俗歌曲和流行歌曲老师又不太教,致使学生上音乐课提不起精神,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影响对神奇音乐世界的喜欢、欣赏、感悟和探索。为了扭转学生对音乐课的不良认识,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我在教学中大胆地引进了一些健康向上,有一定思想教育意义的通俗歌曲,这样效果当然会好很多。
Ⅱ 对初中音乐课的认识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生成策略
“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由于合作对话、碰撞,超出教师预设方案和教材设定内容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新方法的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音乐教学中的“生成”是在预设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学习进程中产生的动态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在音乐课堂上,允许学生质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思考。”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同一首音乐作品有多样的理解和表现,学生的表现充满变数,尤其当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要以比预设的生动而丰富多彩。面临充满个性的学生,随着预设流程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材文本的不断碰撞,创造火花的不断迸发,认知、体验不断加深,这就产生了动态生成的音乐课堂。
1、在满足学生的音乐审美需求中生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引导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音
乐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音乐审美需求,使音乐教学在学生得到音乐的审美体验中得以生成。
2、在学生实践探究活动中生成
创设主动探究的氛围,是学生潜力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课堂生成的基础。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在实践创造活动中得以生成。
3、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拓展中生成
音乐课是充满活力的,为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如果仅仅依靠教材上的内容是不够的,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悟是不够深入的,适度拓展,提高学生音乐的审美素养,体现出音乐教学的丰富性和动态生成性。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相融的策略
音乐教师课前对教材文本的仔细研读,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与教师本身的特长,做好教学设计,这就是课前的预设。由于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充满可变性,不可能将学生参与的各项音乐活动的细节都进行预设,因此,新课程提出了一个与“预设”相对应的概念:“动态生成”。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部分音乐教师对“预设”与“生成”摇摆不定,注重了“预设”教学被“统”的过死,重回封闭、僵化的老路,着眼生成,又陷入随意、散漫的泥潭。笔者认为教师要在课前预设时,考虑到某种出现的情况而进行弹性预设;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巧用动态资源尽情挥洒教学机智,要摒弃随意生成,关注生成的价值。让“预设”与“生成”有机相融,相得益彰
Ⅲ 初中音乐课怎么上
先练发声,咪咪咪,马马马。。。什么的,在教学生唱书上的歌,(唱乐谱,在唱带词的)就差不多了
Ⅳ 初中音乐课都应该教些什么
我初中,,教的是爱国的歌...
Ⅳ 学校的音乐课学的都是什么
er...在中国内地的话就是听和唱,乐理在普通孩子是不怎麼学的;简谱就会认就好,不是太重点;五线谱就更不用了;不过若是要学音乐系的才会放重於此.
还有就是在小学时要会唱名的手势,有个问题我不知道:我们学校是贵族学校,所以每个学期都有钢琴课,其他学校我就不知道了.
除此之外,还有欣赏课也是重要的,例如:要欣赏音乐剧<<猫>>,<<钟楼怪人>>(也就是<<巴黎圣母院>>)等.
现代的孩子甚麼都了解,这些以外,就是要知道blues,R&B,pop.....这样才跟的上流行喔~!
Ⅵ 怎样上好中学音乐课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特别是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那么,在现如今的音乐教育中 我们要把学生的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然后在音乐的教育中逐步的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并使其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情感教育 素质 想象力 欣赏 审美 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将由工业文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化,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是时代和未来对教育的要求,每一个学科都要适应这个要求,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更新教育的观念,加强理论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以完成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音乐教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简而言之,我们广大的劳动者在劳动之余,为了庆祝丰收的喜悦,人们载歌载舞,情动之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相沿成习,就有了歌唱,就有了音乐,就有了音乐的审美方式。然而,作为现今的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摆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呢?思之想之,音乐课是基础教育的普通学科,占的课时少,常称副科。然而,少了它,学校失去活力,人失去生机,生活失去色彩,不仅如此。音乐教育还有其更重要的潜在功能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故此,在音乐教学中我有了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一.在教学中应予情感教育于主导地位 教师的教学如何,能否引起学生的共鸣,将学生的整个积极性调动起来,是音乐可取的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首先老师在教时就要对音乐作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为无论什么题材、体材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爱憎情感所以学生只有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准确、富有情感的音乐语言把学生引入到作品中去,使他们进入角色,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去同主人公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七子之歌》中,我先用情感来做先锋军,用了一个小问题做引语: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完整的家庭里,你们感到生活的幸福了吗?同学们回答:是的老师。我问如果你们和自己的父母分开会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这时痛苦的表情就溢于脸上,有的说,老师我害怕,离开了爸爸妈妈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也不会自己照顾自己啊。我们不想离开爸爸妈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孩子已经离开自己的妈妈有300年了,同学们一片哗然,怎么可能?300年?人早就没了,老师你骗人。我说老师不骗人,就在我们的祖国里,有一个孩子的名字叫澳门,他离开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有300年之久了,同学们,你说他会不会想妈妈?同学们此时全都默不作声,陷入了感伤之中。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孩子是怎么离开母亲的吗?此时学生们的情绪极其高涨,他们异口同声的说,老师我们想知道。好,老师就用多媒体来告诉你们他是如何离开母亲怀抱的‘还有这首歌的创作过程......当同学们听完这些说:老师您快教我们唱这首歌吧,我们会用心来演唱。在这样的一节课中,我取到了比我预想的效果要好,即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又让他们打开自己感情的闸门,懂得失去的痛苦和得到的珍惜。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音乐给人情感的投入比其他艺术更强烈,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与其陶醉产生情感共鸣。因此说音乐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 二.在音乐教育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我们都知道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可以明确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通过人们的感知,是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滋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来达到目的的。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独特而明显的,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音乐感受力不同,因而存在不同的音乐想象力。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和创造。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加强观察、加强生活和情感的体验,用丰富的想象力去欣赏音乐作品。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他的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如在欣赏《给未来一片绿》时,学生在脑子里浮现出住过的大好河山,蓝天大海,青山绿树,展现出更要爱护地球,美化地球的美好画面,由于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同,各自对音乐作品的心理反映和审美体验也不同。因此,我在认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音乐学后,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的共性与个性,在音乐欣赏课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进行了科学的安排,以符合学生的特点,做到积极创设情景,好听、容易听懂的作品多欣赏,不好听、难懂的作品也要欣赏,只是在欣赏时学生闭目聆听,加之教师以绘画为引导,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三.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还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如分别在乐器方面、在声乐方面、在舞蹈中。应该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应该让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学习一些音乐演奏或演唱方面的技能,比如,组建合唱队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能力,大量事实证明,亲自参与音乐的演奏或演唱活动,对培养一个人的音乐欣赏能力是十分有效的,如在《十送红军》的教学中我采用男女生二重唱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欣赏到音乐的魅力,体会到轮唱的音乐效果,在教学中我也现场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在表演不同的乐曲时的不同效果,如竖笛、钢琴、吉他、口琴.......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多层面的心理体验过程,各种欣赏方式之间存在着共存互补的关系,可以说,倘若没有音乐欣赏的多层性,也就没有音乐艺术特色的丰富,音乐欣赏方式的多元化特征是人类音乐审美意识多样性的直接体现。通过大量不同的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格调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对比、领略各种不同的美;华彩的美、淡雅的美、热烈的美、幽静的美、雄壮的美、隐秀的美、古典音乐的美、现在音乐的美,通过不同的对比逐渐的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是的,而我认为在现代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情感教育放在教学中的首位,继而在开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同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我想这才是在现代的素质教育之下的教学方法,不止教会学生歌唱。更应该让他们在音乐中学找自我的东西与情感音乐教育,即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好基础。总之,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
Ⅶ 初中音乐课本目录
第一单元
1、七子之歌——澳门(唱)
2、东方之珠
3、1997.天地人交响曲
4、鼓浪屿之波
第二单元
1、青春舞曲(唱)
2、喀什的春天
3、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
4、褐色的鹅
5、新疆之春
第三单元
1、桑塔。露琪亚(唱)
2、伏尔加船夫曲
3、伦敦德里小调
4、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第四单元
1、当兵的人(唱)
2、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3、婚礼进行曲
4、葬礼进行曲
第五单元
1、夜曲(唱)
2、二泉映月
3、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第六单元
1、雪绒花(唱)
2、冰山上的雪莲
3、我心永恒
第一单元
1、游击队歌(唱)
2、四渡赤水出奇兵
3、保卫黄河《黄河大合唱》选曲
第二单元
1、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唱)
2、鼓乐
3、非洲民间乐曲片段
第三单元
1、十送红军(唱)
2、采茶舞曲
3、龙船调
第五单元
1、难忘今宵(唱)
2、雷鸣电闪波尔卡
3、蓝色的探戈
第六单元
1、渴望春天(唱)
2、春天来了
3、春晓
第一单元
1、让世界充满爱(唱)
2、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3、祭献之舞舞剧《春之祭》选曲
第二单元
1、走进西藏 电视剧《孔繁森》主题曲(唱)
2、阿玛勒火
3、正月十五那一天
第三单元
1、唱脸谱(唱)
2、我不挂帅谁挂帅
3、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第四单元
1、美丽的村庄(唱)
2、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3、图画展览会
第五单元
1、我的祖家是歌乡(唱)
2、五指山歌(唱)
3、雨打芭蕉
4、八骏马
第六单元
1、踏雪寻梅(唱)
2、溜冰圆舞曲
3、我爱你,塞北的雪
初二下册
第一单元
1、给未来一片绿色(唱)
2、瀑布与溪流 管弦乐《九寨沟音画》选曲
3、日出《大峡谷组曲》选曲
第二单元
1、阿西里西(唱)
2、歌唱美丽的家乡(唱)
3、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第三单元
1、大海啊,故乡(唱)
2、渔舟唱晚
3、夜莺
第四单元
1、猎人合唱 歌剧《自由射手》选曲
2、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3、饮酒歌 歌剧《茶花女》选曲
第五单元
1、化蝶(唱)
2、十八相送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
3、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六单元
1、红色娘子军连歌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唱)
2、场景音乐 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
3、西班牙舞曲 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
初三上册
第一单元 祖国情
1、爱我中华(唱)
2、我爱你,中国
3、啊!中国的土地
第二单元
1、黄河水手歌(唱)
2、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3、上去高山望平川
第三单元 曲苑寻珍
1、前门情思——大碗茶(唱)
2、蝶恋花。答李淑一
3、重整河山待后生电视剧《四世同堂》主题歌
第四单元
1、念故乡(唱)
2、第五(命运)交响曲 第一、四乐章
3、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二乐章
第五单元
1、在那银色月光下(唱)
2、月光
3、春江花月夜
(7)中学音乐课扩展阅读: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在艺术类型中,音乐具有抽象性,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
东方以中国汉族音乐为首的中国古代理论基础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声音阶为主。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我们通过音乐来抒发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很多情绪得到释放。
Ⅷ 请大家帮我找20首适合中学生音乐课上唱的歌
(一)励志型歌曲。当学生受到挫折、打击而精神萎靡、士气不振时,可以教他们唱《真心英雄》、《阳光总在风雨后》、《水手》、《我的未来不是梦》、《光辉岁月》等歌曲,可以鼓舞学生的斗志。我给学生教的是《真心英雄》、《壮志雄心》、《隐形的翅膀》这三首歌曲,效果非常好。这两首歌曲的演唱者一位是成龙,一位是陆毅,学生都很喜欢这两位形象健康、阳光的演员,另外学生对这两首歌曲也比较熟悉,只是个别地方唱得不那么准确,学习起来毫不费力。
(二)友情型歌曲。这类歌曲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友谊,把握同学之间的交往尺度。如《第一时间》、《朋友》、《相亲相爱》等。
(三)感恩型歌曲。现在很流行“感恩教育”,在感恩教育活动中,通过学习演唱感激生命、感谢亲情的歌曲有利于学生体会父母、亲人的辛苦,学会关心父母,体贴别人。比如《感恩的心》、《念亲恩》、《天亮了》等。我在课堂中曾让学生学习过《懂你》、《感恩的心》这两首歌曲,其中学习《感恩的心》这首歌曲时,我自学了手语来教学生学习,效果很好。
(四)纯真校园型歌曲。这些歌曲的特点是旋律欢快、情感真挚、美丽,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校园生活的纯真多彩,同学情谊的真挚可贵。比如《同桌的你》、《栀子花开》、《心愿》、《外婆的澎湖湾》、《童年》等。
(五)古典文学型歌曲。这类歌曲把时尚和经典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走在流行前沿、代表着时尚的流行歌曲也能跟他们认为古老、陈旧的古代诗词结合起来,产生如此完美的效果。比如《寂寞沙洲冷》、《一剪梅》、《愚公移山》、《月满西楼》、《涛声依旧》等。我选教的是周杰伦的《青花瓷》、费玉清的《千里之外》,这两首歌曲,歌词和旋律都十分打动人,很受学生欢迎。
(六)应节型歌曲。根据时下的一些重大活动,我们还可以选唱一些特定的、带有一定纪念意义的歌曲。如结合奥运会可以选唱《我和你》、《北京欢迎你》等。我在08年就教了《北京欢迎你》这首歌曲,正值北京快开奥运会的时候,教学生学习这些歌曲,能让学生增加奥运会的知识,体会奥运精神,培养民族精神。
Ⅸ 初中第一节音乐课怎样上
早上的。
初级中学简称初中(junior high school)。初中是中学阶段的初级阶段,初级中学一般是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学,是向高级中学过渡的一个阶段,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
2015年,全国共有初中学校5.24万所,在校生4311.95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4.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4.1%。
进入初中,学生学习的课程与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们会接触到一批新的学习科目,初中新设的课程有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而每个年级会变更一些科目。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科目将贯穿初中三年。
而地理、生物、历史会在七年级开设,物理会在八年级开设,化学会在九年级开设。之所以初中课程这样安排,主要是考虑到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刚进入初中的初一学生仍然受到小学学习思想与习惯的影响,因此在初一并不适合开设物理,化学等理论性较强的科目,并且需要初中数学知识作为铺垫。
初中生毕业后参加升高中的考试叫做中考。初中时,将小学的《科学》(部分地区为《自然》)、《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分设为: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应当到当地中学就读。
中考是按照学生在考前报志愿,考后通过分数来被学校投档。填报志愿,大部分地区主要分为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等,可以报考公立和民办的普通高中、中职学校(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在初中学业快结束时,若感觉自己离高中录取存在较大差距,也可以选择申请复读。
Ⅹ 中学音乐课如何传递美
学生在小学阶段,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到了中学阶段,孩子的认知活动由不随意性、不自觉性向随意性、自觉性发展,思维方式也从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而在情感方面,情感内容不断扩大丰富,社会感情不断增加。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随年龄的增加而发展起来。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不断发展,提出了全面素质的概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中小学生心理障碍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厌学、逃学、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脆弱、退缩、焦虑、抑郁等多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而音乐恰恰能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带给学生身体和心理的放松。 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音乐教师都是高等院校毕业并受到过专业教育,是整个教师队伍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健康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并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实施音乐审美教育,塑造完美人格的灵魂工程师。而音乐教师则希望通过一系列教育的实施,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音乐,热爱音乐,在音乐学习中放飞心灵,勇于创新,并能逐步提高自身审美能力。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贝多芬 一、音乐室爱心之家 音乐课堂是实施音乐教育的起点,音乐室也是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主要地点,在此我精心的把它布置成一个爱心之家。所谓爱,是有感情,有兴趣的意思;而心是人的器官,只要有嘭嘭跳动的心人将会活着,因为活着而快乐着。因此我希望音乐室是个嘭嘭跳动,充满活力,并能给人输送血液的地方。 例如:我将会在今后的课堂中经常变化性的改变上课的方式,在音乐教室满墙贴上不同的音符图,漫画图,音乐家之作,分成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发挥想象,用一幅画你可以产生怎么样的感想,你能不能试着设计一段音乐或者节奏型(中学阶段试用),用音符把他排比下,成为一个怎样的简谱,(1、2、3、4、5、6、7小学阶段试用)让学生在进音乐教室后知道,音乐课同语文、数学、英语课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她能让你身体和心灵一起飞翔,自由飞翔在那音乐的天空中。在音乐的天空中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用艺术感染他人。 二、教师美的使者 作为教师首先是教育者,在课堂中传授学生新的知识;其次是学习者,在教学实践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而音乐教师却有一个神圣的任务,那就是传播美。 音乐首先是美的,例如:小提琴协奏曲《化蝶》表现了凄凉之美;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表现了雄壮之美。其次它还包含着更深一层的美,例如:琵琶独奏曲《金蛇狂舞》则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美;器乐合奏《龟兔赛跑》不但趣味十足,更体现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而一直风靡日本乃至使世界乐坛震撼的中国民乐组合女子十二乐坊的合奏曲《奇迹》《辉煌》使古民乐和流行乐结合,不但体现了中国民乐的特色美,更体现了一种现代的时尚美,并且使中国民乐走入世界舞台。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尽量多的欣赏美的音乐,更有职责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美的真正内涵,甚至更进一步的让学生表现美、创造美!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给自己定好位,才能更好的给学生定位。只有给学生更好的定位,才能使教师自己实施教学有一个更牢固的教学理念。如此,才能使学生有方向地学习,将有更多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被带入到课堂教学中,传播艺术的美感。 三、学生未来美的传播者 我们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往往会影响孩子一生,而我们的学生将来也会成家立业,如果他们有个较好的审美品型,那他们的孩子也会受其影响。如此良性循环,将来人们的审美意识会越来越高,审美领域会越来越广。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以往都是过度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忽略身边相呼应的流行音乐,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据调查大部分中小学生不爱听教材布置的欣赏曲。可据有关调查如有两小时空闲时间你喜欢干什么?调查结果中排位第一的就是听音乐。为什么学生不爱听课本上的欣赏曲而喜欢听课外音乐呢?据学生问卷调查和有关资深教师研究,得论为:课本要求欣赏的音乐内容空洞,难以理解,无法与现实生活挂钩,而且漫无止境,分不出章节。所以,我在教学中一直极力选用一些带有流行元素的民族音乐作品,并根据中高年级的音乐审美倾向的不同、尽量准备丰富的教学内容,也让学生选择一些自己喜爱的音乐进行欣赏,例如:蔡依林《离人节》改编自肖邦的《E大调练习曲离别》、《一千零一个愿望》改编自《G大调小步舞曲》、周杰伦《夜曲》,还有一些混有中国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北京一夜》、《唱脸谱》、《兰亭序》等等。以此来为更高层的音乐欣赏做铺垫。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消除对课本音乐的厌恶,逐步喜欢上不同类型的音乐。 这样教学,将使我现有的音乐课堂与原来的音乐课堂会有飞一般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