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中学生性教育

中学生性教育

发布时间: 2021-06-07 19:29:11

如何处理中学生的性教育问题

一、青少年学生性教育的缺失及原因
1.家庭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性心理的形成起启蒙作用,而现实中这样的导师往往是‘缺席’的。有调查显示,从未接受过家庭性教育的学生达33.6%,而接受过家庭性教育的学生仅有10.5%接受过来自父母双方的性教育。
相对来说,父母们成长受到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他们对于“性”的话题是含蓄、保守的,同孩子谈论性话题觉得难以启齿;甚至他们认为“性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性知识”会是无师自通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缺乏对孩子主动进行性教育的积极性和觉悟。由于父母性羞耻心作祟、本身对性知之甚少且缺乏适当的讲说方式,当孩子主动学习性知识的时候,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问题予以搪塞、回避甚至责骂。
2.学校的教育。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知识获得途径,然而现实中,中小学教育普遍忽视性教育,大学教育虽然意识到性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对性教育重要性的评估、性教育的推行力度等方面显得极为不足。
关于大学的性教育,首都师范大学早在1990年即开展了积极的探索性实验,其于1990年面向全校师生开设了“性健康教育”选修课,并于1990年正式成立了“性健康专业”。但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由于各高校对于性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同,开展‘性教育’课程并未“蔚然成风”。笔者所在高校福建师范大学是福州地区高校性教育的先行者,早在1999年江剑平老师就开设了《性健康教育》课程,直至今日这门课程仍然是福州地区唯一一门专门进行性教育的课程。而这门福建师范大学精品课程仍然是一门选修课程,虽每年选修者普遍达千余人,但是人相对于全校人数,依旧是极少的。福州地区其他高校未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仅在相关课程中有少量涉及。
3.自我教育。青少年学生自我学习性知识的途径主要有:同他人交流、报刊杂志、医学书籍、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
(1)同他人交流。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主要能够交流性知识的对象为同龄人,而同龄人之间成长与相同或类似的环境,对性的认识程度往往是相似的,谈论的内容缺乏公允的指导意义。
(2)报刊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网络。通过各种媒体,青少年可以方便迅捷的了解到想要的知识,然而学生由于性知识的贫乏,对于充斥于书籍、网络上的各种性知识往往缺乏辨识能力,网络上不少性知识是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含有曲解和错误,甚至是有害的,学生们通盘接受,或仅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学习,盲目性和片面性不言而喻。
二、性教育缺失问题的解决方向
对于性教育缺失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单纯的解决好学校的问题就可以了,而是一个繁杂的工程,本文就各级政府及学校、家长、学生几方面主体应当在这个问题解决方面如何做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各级政府以及学校
在应对性教育缺失的问题上,政府应当起到主导和推动的作用,主要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各级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在充分调研评估的基础上,对性教育的目的、性教育的指导性原则等提出原则性的建议和意见,指导性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性教育工作的盲目性。
(2)在性教育工作目的和原则的指导下,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起完善的性教育体制,建立起一套囊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大学后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社会教育的多层次教育系统。
(3)出台相应配套实施措施,促使性教育在各个地区各个高校、中小学校、社会机构等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实施。具体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灵活性,确保政策法规能同各地现实情况相结合,建立监督制度,实施后对各地性教育实效予以监督,确保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
(4)各学校应当在思想上充分重视性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积极稳步推进性教育课程在各校的开展,对于已经开支性教育的,要进一步深化加强,还未开展性教育的,要逐步开展实施,不可流于形式。
(二)家长
1.家长们要告别传统的羞涩观念,性教育从娃娃抓起,科学地、大胆地向孩子解释一些生理疑问和身理变化现象。这就要求家长们要主动的涉取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从书籍、互联网或经过专业的培训课程中了解到正确的教育方式。
2.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根据孩子的心理变化和身理变化,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并鼓励孩子有自己独立自学的空间,保护孩子的隐私,避免过多的干涉。
(三)青少年学生自身
1.对性知识的需求,性心理的困惑,要积极的寻找排解的方法。要明白随着身理的发育,对性产生好奇是正常的现象,不必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心理负担,顺其自然为上策。
2.遵守性道德和性法律。心理和身理已成熟的大学生要格外注意自身行为的合情、合理与合法。在全面、正面的性教育之外,还应该让他们知道性的约束性和庄重性,从而让他们在性这个方面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以来的教育缺失导致青少年在性方面的观点有失偏颇,但是笔者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当各项性教育事业能够合理的对祖国的花朵进行教育的时候,情况会大有好转的。

② 中学性教育:对方提出性要求怎么

爱情教育,最好这样讲 要先明确“爱情”的定义。我们这里的“爱情”,并不专指异性恋,也包括同性恋。虽然异性恋占多数,但并不能成为我们回避同性恋的理由。我们认为,异性恋与同性恋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别,都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情,处理与面对的态度应该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这里讨论的“爱情”、“恋爱”等概念,均同样适合于异性恋和同性恋,并不需要区分对待。 经常有教师问及关于学生同性恋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像对待异性恋一样就可以。” 虽然本书在举例时,更多是异性恋的教学例子,但在这里需特别强调:这并不等于我们是“异性恋中心主义者”。相反,教师应该结合本校实践,开发针对同性恋的恋爱教学的课程。 在中学课堂的具体实践中,许多老师的经验是:同性恋问题不容回避。但老师们更多觉得可以通过观影、讨论等形式讨论同性恋话题,而不是通过讲课。在大学阶段,关于同性恋的教学则不应该有任何禁忌了。 我们这里使用“爱情”,而非“早恋”,或“恋爱”这样的词,就已经体现出我们的价值观:不要轻易给中学生的感情扣上“早恋”这样一个已经被污名化的词。 我们要讲的“爱情主题课程”,不是要批判“早恋”,也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们如何“恋爱”,而是要让学生们充分、全面地理解爱情。 让进入了青春萌动期的青少年了解和理解爱情,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反对。因为这是他们成长中必须了解的。 了解和理解爱情,涉及许多方面。笔者觉得与其讲“如何区分友情与爱情”、“什么是爱情”、“什么样的爱情更美好”这些常出现在中学课堂上的,且显得有些空洞的题目,难以给学生实际指导的东西,不如讲一些他们在面对情爱关系时必然会遇到的情况及处理方式。 比如:我喜欢一个人应该怎么表白?如何判断我喜欢的他(她)是否也喜欢我?如果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怎么办?别人追求我,我该如何应对?能够做到学习、爱情两不误吗?怎么才能做到恋爱不影响学习?如何同家长[微博]、老师说明或解释恋爱的问题?该如何与自己喜欢的人相处?对方提出性要求,怎么办?失恋了,怎么办?等等。 反对者也许会说,这些听起来不是在教中学生恋爱吗?但这些确实是许多中学生面对的问题,如果回避,将是不负责任的。如果说我们要在男孩子遗精之前,女孩子来月经之前,把有关遗精和月经的知识告诉他们,那么也应该在他们开始恋爱之前,让他们做好关于爱情的尽可能多的准备。 这其中,笔者特别反对进行浪漫主义的、爱情至上的爱情教育,因为那种教育在强调爱情美好的同时,也使许多青少年无法面对现实生活中爱情的脆弱与易变,使得许多人无法承受失恋的痛苦;而且,这样的爱情教育也是将女性推向私领域,强调女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爱情、婚姻的教育,这对于她们社会性别角色的定位,对于她们的人生自主选择,都可能是有害的。 针对一些爱情中必会涉及的主题,笔者提炼出一些基本的教学指导思路。 我喜欢一个人应该怎么表白?如何判断我喜欢的他(她)是否也喜欢我? 建议: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表达这样的观点:有很多种方式示爱,依据你的个性来选择,可以是很直接的,也可以是试探的。这个过程中,也要考虑对方的个性。重要的是尊重对方,不要让对方感到难堪或反感。所以建议先试探一下,如果对方反应冷漠,就知难而退。在教学中,建议教师让学生们来想象、创造、表演不同的求爱方式。因为时代不同了,青少年喜欢的交往方式也不同,求爱的方式也有差异,让他们自己创造和表演,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只是引导,引导的原则如前所述。 如果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怎么办?别人追求我,我该如何应对? 建议: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也有拒绝被爱的权利。拒绝一个人的示爱,并不等于求爱者不优秀,而可能只是每个人对优秀、爱这些问题的理解不同。所以,被拒绝不必沮丧。爱本身就是需要尊重他人,同时也自我尊重的,所以面对不喜欢自己的人,不要纠缠,也不要怨恨,一定要相信:“天涯何处无芳草。”同理,如果是别人追求自己,而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想谈恋爱,那也应该很坦然、客气、礼貌地告诉对方。这既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有人在拒绝对方追求的时候,会和别人谈论,甚至嘲笑对方,这都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能够做到学习、爱情两不误吗?怎么才能做到恋爱不影响学习?如何同家长、老师说明或解释恋爱关系? 建议:是否可以学习、爱情两不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的看法是:可以。据说,2011年北京理工科高考[微博]的状元和榜眼,就是一对恋人。但是,无疑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这需要情侣双方对爱情有更深的理解,有更好的自制力。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这可能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另外,笔者觉得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双方的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关系采取一个不反对的态度。否则,小恋人面对外界压力,想做到学习不分心,就实在太难了。老师应该告诉学生:家长、老师对中学生谈恋爱最大的担心不外乎会影响学习,过早的亲密接触易会使身心受伤。所以,应该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家长和老师消除这样的担心。在教学中,也建议采取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说出可能对学生影响的因素,以及是否能够避免,如何避免。 对方提出性要求,怎么办? 建议:这是恋爱关系中常见的问题,不只中学生恋爱要面对,大学生恋爱也要面对,已经工作的人谈恋爱的时候也会面对这种纠结。老师应该清楚地告诉学生:性是你的身体自主权,没有想好的时候,千万不要做。如果为了爱情做,或受到威胁做,你想得到的仍然无法得到,而且还一定会悔恨。教学中,仍然建议采取表演的方法,一方表演提出性要求的人,一方表演不想发生性关系的人。 这个过程中,可以让观看表演的同学各抒己见,在这个表演与讨论的过程中,引导青少年进一步懂得尊重他人与自我尊重。这不仅是同伴教育的过程,也是青少年自我教育的过程。 失恋了,怎么办? 建议:讲爱情的时候,一定要讲失恋。笔者和中学老师接触的一个感觉是,许多老师会把爱情讲得非常美好,唯独不提失恋。受这样教育的中学生,将来恋爱了,失恋了,个别人选择自杀,就不足为怪了。因为在他们心目中爱情太美好了,而且对女性来说更重要,当爱情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这个理想一旦被打碎,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活下去确实比死亡需要更大的勇气。所以,中学教师一定不要把爱情捧得太高,一定不要塑造“爱情至上”的价值观,而要面对社会现实。社会现实是什么?就是爱情很脆弱,失恋、离婚的现象比比皆是。要把这个真相告诉学生们,让他们有思想准备,真正理解爱情。同时告诉他们: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需要去追求美好的爱情了,而是爱情需要磨练,需要投入更多努力。一旦失恋,也要把它看成人生的收藏。因为失恋可以让我们真正了解恋爱,了解自己和他人,下次就可以更好地避免错误,更好地享受爱情了。当然,和中学生讲爱情,还会面临很多问题。 本文摘自方刚《学校性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出版社:东方出版社)一书,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③ 怎么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

“避孕套是什么东西?”“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对于孩子提出的这些性问题,中国的父母大都羞于启齿,而美国的父母怎样回答呢?近日,在中国红十字总会主办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及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国际研讨会”上,记者采访了美国的几位公共健康专家。

本文受访专家:帕特丽夏·芳德巴克·维尔———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部长特别助理。戴安娜·莱特福———美国司法部国家顾问委员会委员、美国国家医生家庭资源中心总裁。安吉拉·诺丽丝·格里费思———美国公共健康政策专家。李黄绣娟———美国加州公共健康部母婴护理培训系统监督官员。

性教育

④ 怎样对初中生进行性教育请指导!

对于中学生的性教育,重点应在性道德教育方面,应教育他们学会男女之间在的正确交往,使之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内容,要正确处理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男女平等、尊重女性是中学生性道德的基本要求。我国长期的封建传统意识的影响和束缚,至今还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男尊女卑的偏见。这种错误观念使不少男性盲目地产生性的优越感,更使不少女性自卑心理发展,也认为自己天生低男性一筹,从而甘败下风,降低了对自己的发展要求。男女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上,在智力和才能上的任何厚男薄女的思想都是没有根据的。对待女性的态度是衡量一个男子文明的尺度,我们应该树立尊重女性的良好社会风尚。人类的母性是人类社会及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把女孩培养成未来的妻子和母亲,把男孩培养成未来的丈夫和父亲。母亲不仅为自身生产、种族繁衍无私地奉献着自己,而且也为社会财富的生产作出了极大贡献。所以尊重女性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要自尊自爱,使中学生男女之间保持正常的交往。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是陈腐的,将青少年男女隔开,限制他们的正常交往,使彼此的内心世界处于封闭状态,这是对青少年纯洁心灵的玷污和人性的扭曲。对于少男少女间的交往和恋爱,相当多的国家都持开放的态度,其性教育的重点主要是放在生理保健和道德教育方面。在男女学生交往中,要教育他们不仅自尊自爱,而且互相尊重,言谈举止、文明礼貌、仪态大方。异性间的交往有别于同性,尤其在交往的时间、地点、方式的透明度上要符合我国自己的风俗习惯与民族特点,即落落大方,又要避免引起旁人的误解,将双方的交往限制在同学式的友谊水平。一旦感到有超越友谊的情感时,不要轻易流露,要有远大抱负,多想想未来社会对青年的要求,想想目前自身的各方面均不具备真正恋爱的条件,无力承担由此而产生的种种责任等。夏天的事情,不要春天里去做。尤其在当今社会黄潮光涌、性信息泛滥的情况下,要教育中学生批判西方社会的"性自由"、"性解放",充分认识这种思潮给当今社会带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未婚母亲和非婚生子女以及性病泛滥的严重现象等。把男女交往视为罪孽,宣扬禁欲主义是腐朽的观念,但把性生活视为人生享乐的最高形式,妄图使人类的性活动摆脱法律的约束和道德的规范,同样是错误的。在我国,与此同时还应进行破除性神秘观念和所谓贞操观念的教育。破除性神秘的根本方法就是进行性教育,大力普及性知识。要正确地对待贞操,封建社会鼓吹的贞操只是针对妇女的,对男子无任何约束力。在两性关系上,最根本的问题是实行男女平等,即男女双方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片面要求女性的贞操是不平等的。女子失贞,男性有责任,有一女性失贞便同时也有一男性失贞,因此对失贞女性不应歧视。我们应强调爱情的严肃性和责任感,珍视自己的童贞,把自己的童贞奉献给自己心爱的人是一种庄重而美好的行为。但贞操不是一切,应该不断巩固男女结合的爱情基石,不断强化双方的性爱感表,不断增强爱情结合的社会责任感。人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生理上已开始具备了成人的体态形貌和生殖能力,然而在心理上和社会方面却因为要学习复杂的文化、推迟了接近成人的地位。两性相吸是自然属性,而人类两性的结合是一种社会性行为。在我国,成年人的性欲要求必须通过合法的婚姻来满足,然而从性萌发到性成熟以至合法婚姻的建立,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即性欲延缓满足的过程,这个过程则需要进行性的健康培养。首先要建设一个文明的、科学的性文化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健康的,宽松的男女交往环境。事实证明,男女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将会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在学校和社会开展男女学生共同参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客观上为中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正常的交往机会。这样,他们可以逐步认识到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是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可以破除那种男女交往必然发展到性交的错误观念,使得男女交往一开始就避免出现性敏感等异常心理。异性交往是中学生心理健康发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友谊相处的需要,其好处很多:增加对异性的了解,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会对什么事都感到美好;学会自尊和尊重伙伴;举止行为必须符合自己的性身分;学习克制不应该流露情感;无话不谈,得到新的信息;困难挫折面前会得到帮助和力量;学习上能互相帮助,变得更加聪明;倾听到在同性伙伴中听不到的事情和意见;掌握社交的技巧,等等。其次,提高性器官的感觉刺激阈。从人的感官刺激来说,同样一件事,在不同人的身上反映可以是不同的。例如一幅逼真的少女彩色裸体画,对于有艺术素养的人来说,它是一件很美的艺术品;而对于没有这种艺术素养的人或许会浮想联翩。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视觉刺激与性欲之间的阈值问题,前者是"见怪不怪",后者是"少见多怪"。对于青春期少年,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卫生和性道德的教育,可以使他们经过自身的努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性抑制能力。这样,可以在两性吸引和性欲冲动时,或者在偶然诱因的影响下,防止越轨行为。第三,要明确权利和责任的关系。青春期中学生正处于性意识觉醒、性机能成熟的阶段,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是模糊的。诚然,任何一个性成熟的人,都有满足性欲的权利,但往往有一些人却忘记了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少女的性行为意味着要做一个妻子和母亲,少男的性行为意味着要做一个丈夫和父亲。事实上,中学生们是承担不了这些义务和责任的。这种"有孩子的孩子"的身份,无疑会严重妨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引导中学生们运用意志和调节的作用,克制性欲和延缓性欲的满足。第四,要不断升华性的观念。人的感情不同于别的东西,用压制、禁止等方法都是无济于事的。升华学说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它是指被压抑于无意识中的性本能冲动,转向社会所许可的或所要求的各种活动中去求得变相的、象征性的满足。升华作用实践证明是积极有效的,一个学校、班级,学习风气浓厚、文体科技活动丰富,男女同学友爱,他们旺盛的精力得到有益的释放,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身心就能得到健康发展。一个学生,如果他的生活充实,成才意识强烈,兴趣广泛,性兴趣就自然而然地被分散或迁移到成才、向往的兴趣上去了;初恋的幼芽在他的心灵深处虽有萌动,但不占有多少位置,甚至连他自己也很少察觉。我们要帮助中学生们,指导他们掌握住青春的闸门、学会适时适当地表达爱的情感。

性教育
性教育是关于人类的生殖、生活、生理需要、交媾以及其他方面性行为的教育。
一般将创造继起之生命的过程分阶段叙述,包括受孕、胚胎与胎盘的发展,妊娠和分娩。经常也包括如性交传染疾病(性病)和预防,以及避孕。

⑤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

从家庭和学校等:

家长示范性别认同法:由父(母)对同性别孩子进行言语、穿着、生活习惯、行为举止等方面的示范教育。

伙伴模仿法:让小孩与同龄的同性和异性广泛接触,家长、教师可通过观察孩子对其他(她)伙伴的态度与交友言行、穿着模仿,指导其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

故事暗示法:家长、教师都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故事中主人翁的性别角色行为模式向受教育者进行暗示。

生物模型讲解法:教师和家长可利用植物、动物或模型,深入浅出形象地讲解生物性的行为和生理过程。

案例剖析法:教师和家长可充分利用报刊杂志上介绍的有关性罪错的案例和周围发生的事例,对学生和子女进行有关性道德、性罪错防治的教育。

课堂讲授或专题报告法:请有关性学专家或医师来举行办课堂专题讲座,系统讲授有关性生理知识和性卫生知识。

个别咨询法:医院和学校均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对有关疑虑、困惑和性障碍的来访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阅读通俗性教育书刊:可利用通俗的性科学书刊和图片、录像对各年龄层次的人进行群体的和个体的普及教育。

举办性教育展览:可通过举办人类生殖、优生、优育、性知识教育展览,对社会人群进行直观教育。

兴办新婚学校:对凡来登记结婚的男女青年进行优生优育、性交行为、避孕、计划生育的专题教育。

⑥ 我儿子要上初中了,初中有性教育课吗

50%吧
中考考得不好没什么,又不是高考。我见过很多初中成绩拔尖的到了高中堕落的。至于衔接性,除了英语
语文其他没多大联系。只要在高中认真学,考个好大学没问题。

⑦ 初中对女生的性教育

正常的生理教育以外,主要是培养她们不为金钱影响性行为取舍就行,其他的正常的男女交往是正常规律没必要太介意。

⑧ 家长如何对初中生进行性教育

初中会有关于这个课程的培训的

热点内容
数学六年级上册小状元答案 发布:2025-08-05 06:31:13 浏览:281
火锅鸡的历史 发布:2025-08-05 06:06:24 浏览:605
教育咨询经营范围 发布:2025-08-05 03:05:28 浏览:580
教师言行 发布:2025-08-05 01:31:21 浏览:436
男主班主任 发布:2025-08-05 00:21:52 浏览:17
很帅老师 发布:2025-08-04 22:43:17 浏览:523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填空 发布:2025-08-04 21:25:07 浏览:603
山东教师资格证考点 发布:2025-08-04 20:05:03 浏览:155
星球大战生物 发布:2025-08-04 19:59:40 浏览:60
2015年幼儿园师风师德心得体会 发布:2025-08-04 19:22:32 浏览: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