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高中学生心理

高中学生心理

发布时间: 2021-06-07 20:13:27

① 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应特别关注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如下特征:智力的迅速发展。高中生的感觉、知觉灵敏度、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主导地位,他们开始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

这个时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许多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一类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常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沮丧与不安。自我意识增强。随着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以及独立安排生活道路这一客观要求的逼近,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日渐成熟,他们倾心于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及其社会价值,独立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并逐渐克服评价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逐步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能较好地进行自我教育。情绪、情感趋向成熟。高中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已逐渐趋向于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稳,这个时期的学生办事积极、富于热情、情感易被激发、行动迅速,表现为奔放、果断。

但由于生理和自我意识上的急剧变化,有时学生的情感、情绪容易过于激动,随着智力的不断增长和社会需要,学生慢慢形成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显提高,由于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高中学生的情感逐渐走向稳定。

意志发展迅速。高中学生遇到困难时,往往乐于独立思考,想办法克服困难,表现出良好的主动性,不像儿童那样轻易求助于别人。同时,高中学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当然有时也表现出冲动。此外,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尤其是内抑制功能的发达,以及动机的深刻性和目的水平的提高,使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坚韧性。他们勇于求成,凡事不肯轻易认输,即便受挫也不灰心。

如何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辅导

在咨询高中生案例的时候,多数是由于学习压力大,或是出国留学前后的反差(由于环境、语言不同)造成的厌学情绪,成绩突然下降很多,或是没有处理好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产生厌学,不想上学,一般需要专业咨询师对孩子有个大致的了解,和他建立好关系,慢慢让他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老师沟通,老师会给他和家长一个解决方案,慢慢建立起自信心,当他有了自信心和自我同一性,才会对以后的成长有帮助,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如何和同学老师相处,很多咨询的同学都比以前更努力了,要让他自己有心理辅导的意识,如果他自己没有咨询动力,咨询师也很难办,只能面询时试一试。

③ 高三学生心理分析

学习效果欠佳,心理压力增大
这一心理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虽然对考试成绩有一个美好的期望是应该具有,也是应该鼓励的,但当这一期望成为心理压力的时候,其作用可能会是负面的,甚或会出现恶性循环(学习焦虑——效率低下——成绩下滑——焦虑加剧),使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出现这种心理现象的学生应该考虑采用以下措施,使自己早日摆脱心理“负载”状态。

学习认识模糊,自我放纵和绝望
这一类学生普遍在进入高中前有相对较为满意的学习成绩,进入高中时对自己的高中生活充满信心,但因为种种原因,学习成绩会逐渐下滑,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会自暴自弃,将学习看做一种任务来完成,甚至生活行为习惯方面也发生较大的改变,做什么都是敷衍了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学生,应该尽快、尽早采取相应措施,悬崖勒马。

学习骄傲自负,行事任性潦草
这类学生普遍比较自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水平很高,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踏实认真,缺乏细心,不能静心学习,浅尝辄止,普遍比较浮躁懒惰,粗心马虎,喜欢研究和讨论思路方法,但不深入实践。从而导致这类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基本功较差,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不深入,缺少系统性,因为过多没有实践的讨论造成有效学习时间相对减少。做事毛毛躁躁,不能沉气静心。正所谓“满桶水不响,半桶水咕呛!”

④ 高中生心理有问题的表现症状

一、当前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表现
大多数人现在已经明确了健康的含义,那就是——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不体弱,更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所以,高中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还应包括心理方面的。
近几年以来,各种调查研究都发现,青少年中的心理问题正在呈上升趋势,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当前而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问题一:学习困难
高中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主动性,但在目前情况下,高中生中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主要问题有:
1、高中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其精神上的负担过重,从而导致吃饭少、锻炼少、失眠多、神经衰弱多、记忆效果下降、思维反应迟缓等一系列影响学习的问题。
2、厌学、逃学也是目前高中生学习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就连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在目前的高中教育中,学生厌学可能已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了。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学生焦虑和恐惧感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恐惧流行现象。

⑤ 高中生心里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不仅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经研究发现高中生具有以下心理特点:
1、独立性。高中生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自己活动的空间。如做事情不愿意让家长参与,不愿意让家长进入自己的房间。这一阶段高中生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情感日益深厚、稳定、带有闭锁性。如不愿意与家长、老师表白自己的想法,而是将其隐藏在内心世界或记载到特殊的笔记本中。
2、平衡性。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于生理发展,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他们缺乏理智、易冲动,在情感方面,他们很脆弱。有的具有害怕挫折的脆弱心理,意志薄弱,感情用事,在挫折面前,承受不了打击,一回失败,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不能正确面对,造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从而一发而不可收拾。
3、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与盲目崇拜并存,青少年时代是学生个性形成的时期,也是身体发育趋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心态发展有一个很明显的倾向就是逆反心理。他们对小时候所形成的权威观念予以强烈否定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对现存的一切,对已成定论的事实都要投以疑问的目光。另一方面他们又显示出盲目崇拜的心态。他们崇拜港台歌星、影星,在校园里形成一群为数众多的追星族。逆反心理和盲目崇拜并存说明青少年学生心理还处在成长期,心理状态起伏大。
4、攀比心理。不挣钱却乱花钱,有的学生有个奇怪的嗜好他每天都要花上十几块钱才舒服,特别在男、女学生之间花钱,来显示自己。没赚钱时就已经养成了花钱的习惯,这是独生子女教养方式造成的消费特征。如:手机、名牌鞋、衣服,互相攀比追潮流,同学之间过生日下饭店,讲排场,互送贵重礼物,小到几元大到几十元,出手不凡,认为不算啥,只要需用钱就伸手与家长要。学生不了解家长的钱挣的不容易、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
总之,高中阶段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过渡性。这一阶段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竞争的日益激烈,自身思维意识的发展,比较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特别注重考虑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作用,引导高中生的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王海伦)
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
1、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
注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并能分配注意。 观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但欠精确。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为主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但时常需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
思维活跃,经常提出问题,能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不轻信别人的结论,爱评论和争论,希望独立地解决问题,但往往会以点概面,比较偏激。
2 、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形成各种心境。憧憬未来,常对活动充满热情,易振奋、易波动,也会感情用事,有时会出现盲目的狂热和急躁,以致不计后果的冲动;遇到挫折会有种种消极情绪。由于思维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其感情具有文饰性,内心世界活跃,而且情感的外部表现常与内心体验不一致。
3、意志动机的主动性、目的性增强,能掌握自己的行为。在处事的信心度、果断性、自制性方面有发展,调节力较初中有提高。
4、兴趣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性格特征趋向稳定、成熟,外显与内向类型明显。可性格的可塑性仍较大,旧的不良性格特征可能被改塑,新的不良性格特征可能还会产生。
5、动机层次提高,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程度增强,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并逐渐转化为决定自己的行为的动机,体现了各自的价值取向。但对权利的需求多于对自身的义务、责任和实际行动的需求。
6、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自我评价比初中充实、客观,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要求。但也会出现自我与社会的冲突,有的学生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突出,一遇挫折就会转化为自卑。
7、交友热情高,迫切需要情感力量和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随着不同群体性质的影响,高中学生的个性出现不同的发展方向。
8、对异性性关注上升,在公开场合转向文饰、内隐,但又有显示欲,希望引起异性好感。在一定条件下,少数学生出现对异性较为隐定的情感,进而发展到恋爱。如处理不好,影响学习和个性发展。
9、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初中增强,但由于社会结验和认识的局限,辨别力不如成人,出现求知欲强与识别力有限之间的矛盾。
10、对职业的选择出现较为理性的思考,由幻想期进入预备期,能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社会价值取向以及切身利益的需求,选择具体职业和层次,并对毕业前夕的学习动机、态度、行为和学习水平产生影响。

⑥ 高中生心理

这个问题一目了然,你是清楚知道自己的状态的,你应该做的不仅仅是面对,更应该做的是去改变,用实际行动来改变自己,而不是患得患失,你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处境,但是并没有真正地为提升自己去努力过,成绩差是一个原因,导致本身极大的不自信,因为在学校,成绩基本代表什么一个学生的价值分。当你捋顺自己的问题,一一地去纠正,做一个计划表,自律,执行,克服自身的惰性,而不是想的多做的少,相信你的状态会一天天好转的。当有一天,你的成绩通过你的努力上来了,无形中会增强你的自信,让你更有动力去往好的方面发展,一切会趋于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所以,如果你做到了,你会越来越好的

⑦ 高中学生心理


如何解决高中生面临的四种心理问题

【源自网络】


高中生的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挫折适应等几个方面。具体表现有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说谎,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一、学习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一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等;二是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三是厌学,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二、青春期心理

一是情绪化心理严重。青春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遇到一些刺激就表现为爱哭、爱笑喜怒无常;易急躁、易冲动自我失控;过度焦虑紧张、自私、狭隘;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二是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三是早恋。这是时下最为麻烦的问题。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高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出现“早恋”问题,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会产生种种心理的病态反应。


三、人际关系

这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教师的关系问题。由于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甚至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二是同学间的关系问题。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三是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四、挫折适应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⑧ 高中生十个常见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唯我独尊心理、厌学心理、早恋问题、迷恋网络问题、追星问题、考试焦虑、情绪方面的问题、学业不良问题、考试作弊问题等;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等;消除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主要有注意中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平衡;增进自我了解,培养中学生自我接受的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中学生健全的情绪生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级环境;开设主题讲座;保持书信的交流;转变教育观念,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模式;优化社会环境,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举办家长学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素质;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程结构等等。

11岁到18岁的年龄阶段,一般是中学阶段,这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是最充满激情、浪漫,最有创造力、最少保守思想、最活跃的时期。这是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度时期,也是对人生、社会和未来充满幻想与好奇的“多梦季节”。国外有学者形容这一阶段是“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正处在个体发展的特殊时期,是心理功能受阻的易发期和多发期,伴随者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年轻的心变的十分敏感和冲动,花季少年既有绽放的欣喜,也有凋落的忧伤。

⑨ 高中生容易得的心理疾病

(一)郁闷:发病率----80%
症状----精神委糜不振,少言少语,但却偏偏爱发唠骚,面色深沉,心情压抑。病理----为众多琐事(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网事无聊等)所困扰,导致心情烦燥,心理产生不明的压力,看什么事都会觉得不顺心。
药理、药方----用平常心去看待你周身的一切,人的一生岂能平安无事,不论发生了什么,那又都算什么呢,你应该放开心思,理智的去解决好问题,如果你觉得做什么事无聊,使你感到郁闷,那么你就不该继续做,比如说上网。
(二)寂寞:发病率------60%
症状----表现为少言语,强欢笑,想要做些事情,却又理不出头绪,一副不知所云的样子。
病理----本应充实的心理并不充实,缺少了某一种制造快乐的东西,而倒致了你的心里极度空虚。
药理、药方----找到快乐的方向,去追求快乐,不必为小事做一些没有意义的计较,多出去走走,散散心,当心情舒展开时,你应该适当的把握好时机,让自己感受一切,接受你所能接受的。你认为对的事,把握好了,就去做,但不要很过分,相信不久以后,你将恢复正常。
(三)颓废:发病率----30%
症状----精神委糜不振,一副不死不活的模样。
病理----不论事情发展到什么程度,他都愿意接受,任其任意往下发展,不管不问的任自己颓废下去。
药理、药方----应采取积极进取的方式令自己走出颓废的圈套,做为人,你应该学会把自己装饰的有精神些,更美丽些。
(四)堕落:发病率----30%
症状----看似一切前卫,超前,又似是敢做敢当,其实正是相反。
病理----堕落属于一种慢性自杀,一种令你随时走向崩溃边缘的精神,它左右着你的思想,使你放纵自己,从而慢慢杀掉自己,而当你真的开始时,已是无可救药了,但并非是无药可救。
药理、药方----如果你还懂得珍惜生命,珍爱自己,那么就请你理智的离某些人,某些场所远一点,不去做某些违背自己真正意愿的事情。
(五)烦燥:发病率----70%
症状----心情极不稳定,不知自己该干些什么,见什么烦什么。
病理----由于某一时或某一事,包括没有理由的莫名因素引发的情绪不安。
药理、药方----让自己能够静下心来,理清事情,心情的头绪,否则你只能越来越烦,越来越麻烦,毕竟烦燥不会困扰你一辈子,所以尽快找出问题的根源是最重要的。
(六)深沉:发病率----40%
症状----比较雅观一些,深沉好了别人会觉得你比较成熟,而带有几分魅力,要是玩不好深沉,那只会给自己丢面子,深沉不是那么好装的。
病理----主观上讲 深沉的主要来源是出自其本人自身的个性,一般为性格内向居多,成熟点的男人居多,性格孤辟的人居多,客观上讲深沉便是某些人故作出来的,想耍酷,装老成,想要装,你首先应该清楚做什么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药理、药方----最佳的办法便是做回你自己,一切刻意做出的事都不会合乎情理的,做好了也只是普通,做不好自己就会跟着栽进去,相信做回自己不会很难。
(七)无聊:发病率---- 90%
症状---- 无精打彩却又显悠闲,悠闲之中又存在有一丝的无奈,那副病容看起来并不是很顺眼,但是却是现在大部分人的通病。
病理---- 产生无聊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它自觉无聊的原因,或者说无聊根本就是生活空虚,而无根无由,无聊的只能无聊。
药理、药方---- 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事情做,如果你忙起来,那么你就会忘记无聊,而如果你找不到事做,那么就请你继续你的无聊事业吧,无药可救。
(八)神精质:发病率----50%
症状----这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神经病类,时而开心,时而痛苦,喜怒无常,常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有着不合乎情理的想法,做着莫名其妙的事情。
病理----有时神经质可以令你显得十分可爱,而有时会令你变成人见人烦,眼中盯肉中刺一般。
药理、药方----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所有不正常情绪 ,收敛一下自己稍显过分的行为,不要让人以为你真的是神经病,如果你愿意让自己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使自己轻松下来,那么发发神经也不会是件坏事,只是你应该注意场合。
(九)心理变态:发病率:5%
症状----一切行为都不是很正常,而令人感到浑身不舒服,不自在,他的行为举动,言语,属变态而无二类。
病理----从小受到了某种刺激,而后开始排拒正常的世事,再或者与他(她)自身体内分泌的激素有关,没做过研究,单凭感觉。
药理、药方----此病无药可救 也无可救药,任其自生自灭去吧,正常人最好远离此类人,当然,除非你愿意,没有人可以制止的。
(十)钻牛角尖:发病率:30%
症状----看其面便知其为人固执,艮性,死咬一个理不放,也许部分人还会带有蛮哼不讲理的成分存在。
病理----此类人性格应属极端,相处起来也许不会很容易,而要想发生争执也许
也不会很容易。
药理、药方----钻牛角尖,不是一件好事,很多时候它都会令他人离你远去,排拒你的固执与艮性,所以没有道理可言的事你就不要死钻,有一天你钻进去再也出不来时,那你也就灾在那了。
(十一)多情:发病率----80%
症状----表现为花痴类型,表面没有什么特别,但无形中他会发出一种令异性无
法 抗拒的毒液。
病理----随着社会的一点点进步,青少年的思想也愈加开放,而直到最后,又还原为了一夫多妻制(各朝各代的皇帝),一妻多夫制(武则天),所有问题可归纳为:处了我就黄,我就这么狂,黄了我再处,我就这么酷。
药理、药方----如果你还想正常那么就请你多一些自尊自爱之心,少去伤害别人,
也少让自己受伤,人的感情不应该是大众化的,你毕竟不是畜生。
(十二)寡义:发病率:30%
症状----表现为冷酷,无情,无意,不仁。
病理----患此病的人心理有些不正常,只想占便宜,而不想负责任,只想寻求一
时的快乐而不想后果,这样的人早晚有一天会不得好死的。
药理、药方----如果你不想被受害者纠缠一辈子,如果你不想死的很惨,那么你就应该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对不起人的事,少做。
建议
健康心理的维护是现代人所必须注重的一种心理教育内容。维护好心理健康,能使人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而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发展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从而实现延年益寿,幸福生活的目标。那么,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呢?
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 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做到自知、自尊和自爱,要正确认识和评论自我价值,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进取,不卑不亢,充满信心的良好状态,去面对现实。
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要顺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提高自己的生活适应能力,做到对社会适应自如,能改造环境以适应个体需要,同时也能改造自身以适应环境的要求。
做情绪的主人 遇事不急不怒,善于摆脱消极情绪的纠缠,保持积极乐观、愉快和悦的心境,能自我控制情绪,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增强人际交往,多与社会接触,在与人交往中,消除孤独感和封闭心理,从中获得安全感和友谊感,并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
积极参加劳动实践 要保持与现实的联系,争取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充分显示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能做到上述几条,就一定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 。

热点内容
数学六年级上册小状元答案 发布:2025-08-05 06:31:13 浏览:281
火锅鸡的历史 发布:2025-08-05 06:06:24 浏览:605
教育咨询经营范围 发布:2025-08-05 03:05:28 浏览:580
教师言行 发布:2025-08-05 01:31:21 浏览:436
男主班主任 发布:2025-08-05 00:21:52 浏览:17
很帅老师 发布:2025-08-04 22:43:17 浏览:523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填空 发布:2025-08-04 21:25:07 浏览:603
山东教师资格证考点 发布:2025-08-04 20:05:03 浏览:155
星球大战生物 发布:2025-08-04 19:59:40 浏览:60
2015年幼儿园师风师德心得体会 发布:2025-08-04 19:22:32 浏览: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