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建设
⑴ 校园网建设方案
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于1994年正式启动以来,已与国内几百所学校相连, 2000年该网“二期工程”完成时,除达到连接1000所大学的目标外,对有条件的中小学也将提供上网接入服务。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大多数校园网却因应用水平的低下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校园网资源,实现学校各项业务系统的集成,提高应用水平成为学校校园网建设的工作重点。
校园网在国内发展还不成熟,学校、媒体甚至计算机业界,对校园网都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偏见。同时因为应用软件匮乏造成了只注重有形网络建设而忽略了无形文化建设的后果,使大多数校园网失去应有功效。
建设校园网要经过周密的论证、谨慎的决策和紧张的施工。许多教训是当一堆设备变成网络的时候,学校的满腔热情也已冷却凝固;网建成了,问题也出现了:设计目标无法实现;应用软件缺乏,阻碍了设想实施;维护费用不堪承受等等。这就需要在网络建设实施前确定明确的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
校园网的设计目标简而言之是将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校园区内部的Intranet系统,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具体而言这样的设计目标应该是: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和获取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本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以及建设经济性。
设计思想
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要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明确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及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是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校园网总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应该体现在能否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方面:(1)整体规划安排;(2)先进性、开放性和标准化相结合;(3)结构合理,便于维护;(4)高效实用;(5)支持宽带多媒体业务;(6)能够实现快速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和形象展示。
方案解析
一个完整的校园网建设主要包括两个内容:技术方案设计;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
技术方案设计主要包括:结构化布线与设备选择、网络技术选型等;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内部信息资源建设、外部信息资源建设等。这里我们介绍网络技术选型。
一、网络技术选型设计
校园网络系统基本可分为校园网络中心、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图书馆子网、宿舍子网及后勤子网等。
1.校园网络中心的设计
网络中心设计主要包括主干网络的设计、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远程访问服务等。
(a)主干网络的设计
主干网络采用联想新推出的LS-5608G智能型8联机箱式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校园网的中心交换机,它提供8个插槽,可选插8联的10/100Base-TX、2联的100Base-FX或1联的千兆以太网模块。适用于大型主干网络和高速率、高端口密度、多端口类型的复杂网络。同时可以选择MS-5103千兆位以太网模块(SX/MM/850nm,0-350m)或MS-5104千兆以太网模块(LX/SM/1310nm,0-6km)与下面的各个子网通过千兆位的链路相连。
(b)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
推荐采用局域网专线接入方式,此方式需要配备路由器等设备,租用专线DDN或帧中继(Frame Relay),也可申请ISDN专线并向CERNET管理部门申请IP地址及注册域名,以专线方式连入Internet,并提供防火墙、计费管理等功能。
本方案选用联想的LR-2501路由器,具有1个局域网(LAN),2个广域网(WAN)和1个控制台。支持帧中继(Frame-Relay)、X.25、PPP、HDLC协议。
(c)远程访问服务
采用联想LA-220和LA-240访问服务器,安装在本地局域网中,通过1至4个调制解调器(或ISD TA)和1至4根电话线,即可为远程访问人员提供拨号上网服务,远程用户只需拥有1个调制解调器和1根电话线,通过拨接LA-220或LA-240上所连接的电话号码,就可以登录访问。
2.教学子网的设计
校园网建网的目的之一,是利用网络实现多媒体教学,如:交互式多媒体课堂、电子阅览室、教师培训等。多媒体教学的难点在于实现视频信号的传送(如VOD视频点播)。目前在局域网上实时传送高质量的视频数据还未成熟,但传送压缩后的视频数据确是可行的。根据教学子网对速度要求较高的特点,可以采用了联想LS-5625智能型24+1和10/100M自适应以太网交换机,它提供24个10/100M交换式端口和一个扩展插槽,可选插1个8联的10/100 Base-TX、1个2联的100Base-FX或1个1联的千兆以太网模块。但实际上大量用户(指超过60个流)的视频传输的瓶颈在于存储介质的外部传输速率,因此可选用多通道的磁盘阵列接多台主机的方式提高访问的总线带宽。
在教学子网的软件方面,可选用的种类较多,如:联想传奇(ParaSago)、电子教室、海航的电子阅览室、中教的课件制作系统等。
3
⑵ 什么是校园网络建设
校园网主要是对学校各个方面进行网络管理,节省时间,如以前一份文件大家要跑几次,现在有了校园网,只需挂在学校的公告栏或者OA系统里,大家都看到了。下面是比较书面的解释:校园网建设在教师备课教学、学生学习、教务管理、行政管理、图书资料管理、资源信息、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辅助、支持功能,并通过与广域网的互联,实现校际间的信息共享及与因特网(INTERNET)的连接,通过与宽带数字卫星相联,实现远程教育,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日常办公、内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全面、切实的支持。
⑶ 校园网的建设
站长学习去这里
http://www.chinaz.com/
可以去找模板,然后自己修改,或者学习下别人的技术,碰到疑问可以去里面的论坛请求帮助
我个人也参加过校园网的建设,我觉得主要要有以下几步:
1.相关人员的组织和分工。首先找一群有兴趣和技术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同学和你一起做,然后组织到一起分配一下各自的任务。人员划分要合理,基本要求是每人都能发挥到自己的长处,工作量又都差不多。一般来说要有以下几个:
网站编辑:负责网站内新闻的收集和文章编辑工作,文字功底要强。
网站美工:负责网站图片及模板制作。具体又可以分图片美工、FLASH设计等。
网站程序员:负责静态和动态网页制作,具体又可以分静态网页制作、动态网页制作、页面布局架构、新闻发布系统开发及维护人员。
2.相关资料的收集。包括文字、图片、音乐等等一些相关资料。
3.网站的发布及维护。你要找空间存放你的网站,还要有域名用来访问。一般来说做校园网,这些可以向学校申请经费或者是硬件资源。网站的发布后还需要维护和更新,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你以后要学的还有很多,也会面临很多困难和突发情况,比如服务器被黑客攻击怎么办等等,这里提醒下,经常备份网站数据是最重要的一条。
当然如果你不打算投放很多精力在上面的话,最方便的是申请个论坛,国内很多学校的校园网就一个论坛,大家在上面发表议论交流就行。用论坛的话我个人比较喜欢discuz
还有什么问题么?
可以提出来:)
⑷ 校园网的建设原则
建网要遵循“依据需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成熟可靠的原则。
1、校园网的建设要考虑学校的需要与可能,首先要满足教学需要,要把服务教学作为校园网建设的出发点
2、校园网建设的方案要符合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应将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软件建设和人员培训统筹规划
3、建设校园网时,根据经费情况,可一步到位,也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
4、校园网建设方案的制订要采用经过实践证明是成熟的、先进的,同时又能满足校园网要求的技术
⑸ 校园网如何建设
可以在网络上传送通知,邮件,课件,进行网上校务管理,图书查询等。这是现代教育必备的基础设施。校园网还连接互联网,与国内外院校和单位信息交流。
学校在地域上是分散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办公楼分布在校园各部分,网络互联需要在各楼间用光纤连接,形成骨干。各楼内设有机房,放置网络设备,各微机点设置信息插座,进行布线,连接到机房。学校还有一个中心机房,放置骨干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并连接互联网。
应对需要设置微机的地点作出计划,这与学校今后的发展有关。如果有些微机没有到位,但布线应先到位。如果由于经费问题,某楼先不布线,但骨干光纤应拉到机房,便于以后使用。需要记录微机的房间号,具体位置,以便确定信息插座和布线路径。
然后选择各楼的机房位置和中心机房位置,以便规划光纤骨干的布线路径。
按照学校的设想,应配置各种服务器,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
校园网骨干一般采用千兆以太网,中心机房设置千兆交换机,各楼配置百兆交换机,直接交换到桌面,并有千兆模块上连到中心机房。交换机最好支持第三层交换,以方便学校各部门设置虚拟子网,提高网络效率,减轻负荷。
一般接入互联网可以通过DDN专线或ISDN,前者费用较贵。路由器一般都支持前者,应当选择也支持ISDN的型号。
网络建设施工学校应派专人进行配合。建成后运行正常一段时间,应进行验收。
⑹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目录
2
1
绪论
3
2
安阳实验中学校园网需求分析版
4
2.1
环境分析
4
2.2
业务需求分析
4
2.3
网络安全分析
5
2.4
网络增长预权测
5
2.5
管理需求分析
5
3
建设方案
6
3.1
校园网拓扑结构
6
3.2
校园网综合布系统
7
3.3
VLAN、IP规划
13
3.4
VPN接入
14
3.5
校园网风险和解决方案
16
3.4
方案特点概述
17
4
主要设备选型
18
4.1
核心交换机选型
18
4.2
汇聚层交换机选型
20
4.3
边缘交换机选型
22
4.4
路由器选型
24
4.5
火墙选型
25
4.6
服务器选型
25
4.7
网管软件选型
26
5
总结
28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0
⑺ 校园网规划
先是你要获取你上网地区的ip,,如果是2000/xp则点“开始”→运行→输入“cmd”→确定
然后输入“ipconfig”,显示出来的“IP Address”就是你的本机IP地址。
如果是98刚点“开始”→运行→输入“winipcfg”就可以看到本地IP了。
第二步把这个获取的ip有意识地变为自己的固定ip,比如说你刚才ip为61.1.2.245,网络自动配制ip的模式为从255到0,第一个上网人为61.1.2.255,第二个为61.1.2.254,第三个就是61.1.2.153,经此类推,越小号(最后一位)用的机会也越少,这也是你配制固定IP的好机会,比如你选用了29,那你的ip就是61.1.2.29。以上61.1.2.*是个例子,不是你要配制的,你要看清楚。
第三步是获取网关,还拿上面例子说明,你的网关为61.1.2.1,即把最后一位变成1就可以了。
第四步你要登陆你所在电信部门你网站来获取dns,找到后你记下网址,关掉你的猫,再次登陆你刚才记下的网站,这时机器会在下面的登陆信息框中显示你要登陆网站的ip地址,比如为61.1.2.3,前两位对我们的用途太大了,这样你获取的dns就是61.1.1.4和61.1.2.5,这是固定格式,你要记清楚,1.4\2.5是不变的。如果你无法找到当面地电信部门的网站,那么你就找当地的政府网,不会吧,又找不见,忘了说了,是在找地市级的行政网,这下找到了,关掉猫,记下来大功告成。
第五步在本机上设置,你可以在网络临居上上击右链,然后找到你要配制的那个网卡,有许多机子是双网卡,在相应栏中填上你刚才获取的信息,在启用DNS时要填主机名,你可填上我的网名linzhongzi,也可以填上你的网名,想填什么就填什么,域这一项就不要填了。如果你是新手你就不要冒这个风险了,固定ip对你没用,如果你是老手,在填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的话,一直无法配制,你也不要找我问,因为固定IP是有风险的,你的网络技术还不成熟。
⑻ 请问如何构建校园网啊
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于1994年正式启动以来,已与国内几百所学校相连, 2000年该网“二期工程”完成时,除达到连接1000所大学的目标外,对有条件的中小学也将提供上网接入服务。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大多数校园网却因应用水平的低下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校园网资源,实现学校各项业务系统的集成,提高应用水平成为学校校园网建设的工作重点。
校园网在国内发展还不成熟,学校、媒体甚至计算机业界,对校园网都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偏见。同时因为应用软件匮乏造成了只注重有形网络建设而忽略了无形文化建设的后果,使大多数校园网失去应有功效。
建设校园网要经过周密的论证、谨慎的决策和紧张的施工。许多教训是当一堆设备变成网络的时候,学校的满腔热情也已冷却凝固;网建成了,问题也出现了:设计目标无法实现;应用软件缺乏,阻碍了设想实施;维护费用不堪承受等等。这就需要在网络建设实施前确定明确的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
校园网的设计目标简而言之是将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校园区内部的Intranet系统,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具体而言这样的设计目标应该是: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和获取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本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以及建设经济性。
设计思想
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要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明确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及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是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校园网总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应该体现在能否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方面:(1)整体规划安排;(2)先进性、开放性和标准化相结合;(3)结构合理,便于维护;(4)高效实用;(5)支持宽带多媒体业务;(6)能够实现快速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和形象展示。
方案解析
一个完整的校园网建设主要包括两个内容:技术方案设计;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
技术方案设计主要包括:结构化布线与设备选择、网络技术选型等;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内部信息资源建设、外部信息资源建设等。这里我们介绍网络技术选型。
一、网络技术选型设计
校园网络系统基本可分为校园网络中心、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图书馆子网、宿舍子网及后勤子网等。
1.校园网络中心的设计
网络中心设计主要包括主干网络的设计、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远程访问服务等。
(a)主干网络的设计
主干网络采用联想新推出的LS-5608G智能型8联机箱式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校园网的中心交换机,它提供8个插槽,可选插8联的10/100Base-TX、2联的100Base-FX或1联的千兆以太网模块。适用于大型主干网络和高速率、高端口密度、多端口类型的复杂网络。同时可以选择MS-5103千兆位以太网模块(SX/MM/850nm,0-350m)或MS-5104千兆以太网模块(LX/SM/1310nm,0-6km)与下面的各个子网通过千兆位的链路相连。
(b)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
推荐采用局域网专线接入方式,此方式需要配备路由器等设备,租用专线DDN或帧中继(Frame Relay),也可申请ISDN专线并向CERNET管理部门申请IP地址及注册域名,以专线方式连入Internet,并提供防火墙、计费管理等功能。
本方案选用联想的LR-2501路由器,具有1个局域网(LAN),2个广域网(WAN)和1个控制台。支持帧中继(Frame-Relay)、X.25、PPP、HDLC协议。
(c)远程访问服务
采用联想LA-220和LA-240访问服务器,安装在本地局域网中,通过1至4个调制解调器(或ISD TA)和1至4根电话线,即可为远程访问人员提供拨号上网服务,远程用户只需拥有1个调制解调器和1根电话线,通过拨接LA-220或LA-240上所连接的电话号码,就可以登录访问。
2.教学子网的设计
校园网建网的目的之一,是利用网络实现多媒体教学,如:交互式多媒体课堂、电子阅览室、教师培训等。多媒体教学的难点在于实现视频信号的传送(如VOD视频点播)。目前在局域网上实时传送高质量的视频数据还未成熟,但传送压缩后的视频数据确是可行的。根据教学子网对速度要求较高的特点,可以采用了联想LS-5625智能型24+1和10/100M自适应以太网交换机,它提供24个10/100M交换式端口和一个扩展插槽,可选插1个8联的10/100 Base-TX、1个2联的100Base-FX或1个1联的千兆以太网模块。但实际上大量用户(指超过60个流)的视频传输的瓶颈在于存储介质的外部传输速率,因此可选用多通道的磁盘阵列接多台主机的方式提高访问的总线带宽。
在教学子网的软件方面,可选用的种类较多,如:联想传奇(ParaSago)、电子教室、海航的电子阅览室、中教的课件制作系统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