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下载
师德的魅力来自哪里?除了“奉献”和“爱心”外,魅力还来自“智慧” 和“发展”。师德标兵们不乏“奉献”和“爱心”,他们更是新规范提出的“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的典范。但显然仅此是不够的。 缺乏智慧的师德,是不完美的师德。
英国诗人雪莱说,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我们说,师德最大的秘密是教育爱,而教育爱是需要智慧的。 如何使得师德充满魅力?如何使教师自觉地“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 ?这是 师德教育面临 的一个挑战。我们的回答是给师德注入“智慧”和“发展”的新内涵。
(一)师德呼唤着智慧
我们在课堂上曾讨论过一则案例:一位班主任放学静校后,与往常不同,她留在教室里盘作业。忽然班上一对少男少女亲昵地相拥着推门而入,班主任非常惊讶,感到自己一份教育责任:于是认真地与他们进行了谈话,分析早恋的危害、学生的主要任务等等,没有一句过头的话。然而,第二天,不幸消息传来,学生双双自尽。
讨论开始,大家一致认为教师没有过失,但是大家当深入探讨后,大家认为,如果教师具备一种智慧,多元智能理论称之为“人际智慧”,这样的事实是可以避免的。
人际智慧是一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如果教师具备这种智慧,她一定会觉察到学生当时的惊恐和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认真态度,无形中加剧了这种压力。有智慧的教师会意识到,当务之急不是要“强化”这个事件,而是要“淡化”它,不是要“严肃对待”而是要“视而不见”或“承诺保密”。老师的“认真谈话”本身就是强烈的心理暗示,其实老师说什么本身并不重要,也觉听不进去,重要的是:老师“很当事儿”,学生就认为“不会放过”,这等于在已经无法承受的压力上“雪上加霜”,让学生感到走投无路。
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老师没说什么就受不了。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不妨读一段陶行知的话:
“ 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呕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 陶行知要求教师具有理解学生的知觉、感受的“人际智慧”。缺乏智慧的师德是要打折扣的,是缺乏魅力的。
( 二 ) 师德尤其需要“实践智慧”
教师不是教育行政领导,也不是教育理论工作者,他们是一线的教育实践人员。而教育实践是极其复杂的、受多因素影响的、多变化的、难预设的实践。它有很多不确定性、不稳定的、不清晰性、不可预见性。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他们面临的大量问题,往往是情境性的、 “ 价值冲突的 ” 、独特的、开放的、没有固定的、唯一的解决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是 “出其不意地”解决问题, 即教育机智,实践智慧(如兔子竞走续编中的乌龟)。 举例:抽烟:“干腊肉”“生日蛋糕”。问题的解决要有创新性,要考虑情境。教育实践的问题,都是独特的,不能照搬过去或他人的经验,也无法直接套用通用的教育原则。
教师需要的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它是一种实践智慧。教师的实践智慧是 教师 能够道德地、创造性地、经济有效地解决特定情境中所面临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举例:“首席座位”“无声的听写?”“损坏的书发给谁?”
马克思说, “ 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 —— 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 ”
新修订的师德规范 提出要教师“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教师本身“要勇于探索创新”,具有创造性。 有人说,创造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懂得创造性地问题解决者,就是享受者。在履行自己的义务中寻求并享受着快乐的人,一定是阳光的人,而快乐来自创造和智慧。
汇“爱心”“奉献”和“智慧”“发展”于一身,他一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阳光教师。全国著名的教育 家霍懋征 老师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 霍 老师的座右铭。在她的眼中,“没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学生。她爱每一个孩子,“相信人人都可以成才”。 60 多年的从教生涯,她创造出“三个没有”: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奇迹,没有体罚过一个学生,没有向一个学生动过气。她能不是一个快乐而阳光的教师吗? 霍 老师提问,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手,可是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却答不上来。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 霍 老师由此感到了学生都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她私下里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如果不会就高举右手。此后,每当看到他举左手, 霍 老师都给他机会让他回答,举右手时则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霍 老师悄悄地把这个方法也告诉了班里其他几个学习不好的学生,结果发现整个班都变了。
(三)师德呼唤教师“发展”
过去人们习惯把教师比着“蜡烛”、“人梯”或“春蚕”。其积极意义在于它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形象解读,表达着人们对于该职业神圣性的理解,和对于从事该职业的教师高期望的表达。但是它同时传递着消极的信息:蜡烛照亮别人同时自己却丧失光彩。蜡烛的燃尽,春蚕的吐丝,尽管是悲壮的,但也是令人寒心的,因为看不到自身的不断成长和发展。当今教师接受的师德是一种有着尊严感、幸福感、成就感的优美师德,教师们所向往的是成为有智慧、专业发展的阳光教师,有些蜡烛式的教师缺乏“阳光”和魅力,因此难于被接受,不能让人向往。
“不接受”让我们意识到,师德不仅讲奉献,还要讲智慧,讲发展。教师所情愿献身的职业不仅有“桃李满天下”的满足感,更充满着专家的成就感,成才的光荣感,创新超越的自豪感。
“发展” 是师德修养追求的目标,师德应当将教师引向辉煌,而不是毁灭。
在新修订的师德规范中 , “终身学习”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些要求保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成为智慧的、有创造性的专业化教师。
⑵ 《修优美师德 做阳光教师》作者是谁
张红
⑶ 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读书
浅析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一、恪守职业规范,修回炼优美师德;
在培训中,答各位老师的经验之谈让明白了教师这个职;
二、提升教学技能,追求专业成长;
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和;
多请老师听自己的课,多听批评意见,学会取众家之长;
三、因人施教,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要让他们学好,就必须;
四、做好班浅析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对所从事职业的价值与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剖析,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度概括。
很荣幸能成为宁夏理工的一名教师,并有幸参加了集体培训。
培训的内容丰富充实,从教育教学规划与研究到课堂教学技能,从管理到 消防安全,这些勤恳敬业老师的言辞中流露着朴实真诚、谦虚好学,每一堂讲座都让受益匪浅,让深深的震撼和鼓舞,这不仅让对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还帮助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树立了积极的工作作风;
明确了未来的教育追求。
结合本次培训,谈谈自己的感悟。
⑷ 育友善之花建和谐校园读后感(500字)
以前人们总认为:师德高不可攀,师德遥不可及。所谓的师德楷模大多是让我们自回愧不如和望而生厌答的“苦行僧”,更谈不上什么优美和阳光。读过《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后,才知道师德可攀,我们的教育实践就是攀登的阶梯;师德可及,它与我们的生活朝夕相伴;师德可为,它给我们创造的灵感、操作的智慧;师德可赏,它给我们心灵的感动、美的享受。
真正的师德更多的表现是植根于普通的、具体的、甚至是有些琐碎的职业生活,能够回答以人为本的显现实生活世界的种种拷问。真正的师德尊重和张扬个性人格,充满创造性。即使同为对学生的爱,在不同的老师那里,却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有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有对学生过错的宽容和理解,有对学生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好老师是形形色色的,他们的“好”以不同形式体现在职业生活的不同领域。
⑸ 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的介绍
《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是《师德修养系列丛书》之一的《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智慧——寻求智慧达成优美、观念——师德与教师的教育观念、育心——教师修养的新思考、实践——师德与教师的职业实践、求索——复杂教育情境中的理性思考等内容。
⑹ 如何做好一名高校教师91
浅析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恪守职业规范,修炼优美师德;在培训中,各位老师的经验之谈让我明白了教师这个职;二、提升教学技能,追求专业成长;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和;多请老师听自己的课,多听批评意见,学会取众家之长;三、因人施教,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要让他们学好,就必须;四、做好班
浅析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对我们所从事职业的价值与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剖析,更是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度概括。很荣幸能成为宁夏理工的一名教师,并有幸参加了集体培训。培训的内容丰富充实,从教育教学规划与研究到课堂教学技能,从管理到 消防安全,这些勤恳敬业老师的言辞中流露着朴实真诚、谦虚好学,每一堂讲座都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深深的震撼和鼓舞,这不仅让我对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还帮助我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树立了积极的工作作风;明确了未来的教育追求。结合本次培训,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恪守职业规范,修炼优美师德
在培训中,各位老师的经验之谈让我明白了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份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眼中的榜样和标准,会直接影响和关系到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教育事业关系着下一代的身心发展,关系着祖国建设的明天,是中国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应该是极其强烈的,只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带动起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而投入全部的精力。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留意学生的反应和变化,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改正不良的习惯都是教师的基本责任。所以,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不仅是社会、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更是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高度责任感的体现。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师爱为魂”作指导,以“学高为师”作鞭策,以“身正为范”作监督,不断努力,通过积极悦纳,讲求智慧,提升自我,在恪守职业规范的基础上一步步塑造自己的高尚师德。
二、提升教学技能,追求专业成长
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特长。培训中,每一位作报告的专家和教师强调最多的一点就是学习与反思,这也是教师追求自我成长的最好途径。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学会制定读书计划,精选书目,多读多记,学会读教参、教育专家经验之谈及报刊杂志等,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多浏览名家博客和同行博客;平时多听课,作好记录,
多请老师听自己的课,多听批评意见,学会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及时而认真的反思,记录自己的教育日记和教育案例,积累自己的教育智慧,建立自己的专业成长档案。
三、因人施教,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要让他们学好,就必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基本条件,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辅以合适的指导方法。 让学生积极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从思维到实践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在不失大局的前提下,让后进生学好,刺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当后进生的能力提上来之后,又会产生一些所谓的后进生如此循环下去,后进生在不断提高,同时整个班级的成绩就会进步,而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将会随之不断提高。
四 、做好班级管理
初次上岗,我就接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这对于我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更是挑战。由于缺乏经验,对于如何管理班级学生,开展班级各项
工作,如何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认同的班主任,我仍感到十分迷茫与困惑。而这次培训则为我们指点迷津,给予了我一定的启迪。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是学生学习道路的引航员,是班级的组织者和设计师,是连结家庭与学校的纽带与桥梁,是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的中介人。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这种热爱,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作为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爱也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他们给予各方面的关注,从心灵上、思想上、身体上、学习上去关心、热爱、帮助,把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
六、从心理学角度开展学生的思想工作
人之初,性本善,学生的思想是很幼稚的,所以从学生的心理进行突破,利用实例和教师的谆谆教导去感化、教育他们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走出校园,初入职场。我一直怀着一种既激动又忐忑的心情面对这份教师职业。这次的入职培训让我对自己的职业角色和今后的专业发展有了一个更明确的方向,让我知道怎样做一名好教师。培训结束了,但我的内心多了几分坚定和充实。新的起点新的奋斗,从教之路任重而道远,我已经踏出稚嫩的一步。今后,我也会不断虚心求教,反思进取,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努力登上优秀教师的山峰。
⑺ 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的图书目录
例话一 智慧——寻求智慧达成优美
案例一 足球踢中我之后
案例二 只愿春风常化雨润我心田又一回
案例三 真情打开学生的心灵
案例评析
案例四 我敢说话了!
案例五 用爱心善待童心
案例六 公开的秘密
案例七 严肃的教育也需要“玩笑”
案例八 我可以做你的“遮阳伞”
案例九 给学生一个台阶
案例十 平等对待学生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案例十一 特殊的作业
案例评析
案例十二 噪音响起
案例十三 “小小银行家”
案例十四 有印痕的书发给谁?
案例评析
理论指导
例话二 观念——师德与教师的教育观念
案例一 一朵小红花的魅力
案例二 为完成目标而共同努力
案例评析
案例三 “无心插柳”的启示
案例四 道歉的感悟
案例评析
案例五 面对孩子的顶嘴
案例评析
理论指导
例话三 育心——教师修养的新思考
案例一 她的性格开朗了
案例评析
案例二 对一个“好孩子”的施教
案例评析
案例三 一个学生干部与任课教师的冲突
案例评析
案例四 仰起自信的笑脸
案例评析
案例五 让每个孩子都有健康的春天——一个“优秀生”的心理剖析
案例评析
理论指导
例话四 实践——师德与教师的职业实践
案例一 染发染出的好作文
案例评析
案例二 点燃孩子的热情
案例评析
案例三 给人一架梯子
案例评析
案例四 宽容尊重和信任让劣马变成良驹
案例评析
案例五 “小鱼在乎”的美丽心境
案例评析
案例六 博爱之心师德之魂
案例评析
案例七 润物细无声
案例评析
案例八 廉洁从教,以身作则
案例评析
案例九 一封没有写完的信——理性是师爱的方向
案例评析
案例十 迟来的流星
案例评析
案例十一 为了我的学生
案例评析
案例十二 宽容的魅力
案例评析
理论指导
例话五 求索——复杂教育情境中的理性思考
案例一 还给学生爱美的权利——统一发型的规定
案例评析
案例二 六百元钱的约定
案例评析
案例三 教室的玻璃一夜间不翼而飞
案例评析
理论指导
例话六 策略——改变教育策略应对新的挑战
案例一 面对不健康心理
案例评析
案例二 剪发风波
案例评析
案例三 成长的烦恼
案例评析
案例四 我与“移民求学”生
案例评析
案例五 怎样应对贫与富
案例评析
理论指导
例话七 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共同成长
案例一 老师,孩子有权利犯错
案例二 宽容学生申辩
案例三 不能忽视的中间学生
案例四 满足优秀学生的情感需要
案例评析
案例五 摘掉你的“有色眼镜”
案例六 不要轻易拔去花间杂草.
案例评析
案例七 变
案例八 我的“爱”为什么换来学生的“恨”
案例九 爱的误区
案例十 烈火难熔方寸之心
案例评析
案例十一 “打成一片”与“师道尊严”——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案例评析
案例十二 我永远的“遗憾”
案例十三 “扔纸团”的故事
案例十四 尊重风波
案例评析
案例十五 一面镜子,一颗心
案例十六 仁慈与宽容铸就教师尊严
案例十七 教训
案例十八 用童心看待学生的行为
案例十九 在“冤假错案”下放下架子
案例评析
案例二十 “我没错!错的是她!”
案例二十一 为师应依法执教,育人应诚信为本
案例评析
理论指导
教师心语
后记
⑻ 有关师德建设的书籍有哪些
《修优美师德 做阳光教师》
⑼ 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的基本信息
书名: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作者:张红
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8年7月1日
ISBN:9787506295147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