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教师应以哪种师德为追求

教师应以哪种师德为追求

发布时间: 2021-01-01 22:12:30

『壹』 你认为教师师德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

1、依法执教,爱岗敬业。

(1)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2)认真学习、掌握和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自觉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有关规定,遵纪守法、依法执教。

(3)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2、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1)关心和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严格要求,耐心教育,不讽刺、挖苦和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2)敢于同侵犯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学生的利益,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要勇于承认教育中的失误,乐意接受学生的正确意见,密切师生关系,做到教学相长。

(1)教师应以哪种师德为追求扩展阅读

新时代教师提升师德修养,首先应该把握新时代提出的师德要求,而新时代的师德要求又取决于新时代给教师的职业价值、社会角色定位赋予的新内涵。因此,理解新时代师德要求要与对新时代教师的职业价值、社会角色的认识结合起来。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对教师作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的价值判断,赋予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的社会地位,这是前所未有的信任和期望。

『贰』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有:
一、乐教勤业的原则
乐教勤业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动力,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核心。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任务,以育人为乐;才能自觉地强化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一)热爱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当成崇高的事业来追求
“把职业当工作,往往一事无成;把职业当事业,往往成就非凡。”工作的心态最终决定着工作的状态和职业幸福感的高低。教师要有对事业的执著追求,钟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才会在工作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和幸福。工作不是谋生的手段,更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首先要不断深化对教育价值的多方面认识,来增强自身的教育责任感,乐于从教,主动开拓,奋发进取,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
其次要不断深化对教师社会作用的认识,从社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发展中领会自己对与当今社会文明与进步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和所拥有的崇高社会地位,增强荣誉感。
再者要善于从复杂的育人工作中,去体验艰巨劳动中的欢乐,体会从教的幸福情感。当看到学生的一点点进步时,当看到学生走向社会为社会做贡献时,品味心中的幸福感。
最后要不断增强热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这种富有责任感的教育也能促使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
(二)勤业精业,勇于探索
教师承担者培育后代,推动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向前发展的重任,教师应当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以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水准和修养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展现学高为师的风范和良好形象。会教会学,能教能学,教师必须勇于探索,自觉吸取新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内容,丰富知识容量,优化知识结构,并能持续性学习。
(三)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志存高远,要求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深刻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民族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以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志存高远,要求教师做到淡泊名利,人应当有比物质满足更高层次的追求,那就是对社会的奉献、事业的成功、精神的丰富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只有淡泊名利才能静心教书;只有志存高远才会潜心育人;只有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才能集中精力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育民主原则
教育民主不仅是一种教育制度,也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
(一)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
理解学生是尊重学生的前提,教师要接受每个学生作为具有独特价值的实体。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要求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教师要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要善于倾听学生意见,重视学生的情感,发扬其积极因素和优点,容忍并尽力弥补其短处和不足;维护学生的尊严和爱好,相信学生能自己选择和决定,使之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客观公正对待每个学生。
(二)教师要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
教师要有意识地知道学生在立体式的学习方式中发展只能,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个学生都有形形色色的个性,有自己的情感世界。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的过程,开展和谐民主的教育。从学生个性出发,以个性充分地自由地发展为目的,承认个性差异,重视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个人志趣和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想象力和创造思维等智慧品质,这样才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三)教师要营造一种使学生能平等交流、主动参与、自有探索、大胆创新的民主氛围
师生间的态度和情感互动总是伴随着知识信息的传递接受和反馈过程的。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形成探索创造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从而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趋向。这种民主氛围,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独立的人格,展开思维自有飞翔的翅膀,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
首先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意见,赏识学生的理解。其次让学生去做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创新。再者师生之间要平等合作,是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气氛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得到新发展。这样学生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达到改善学生学习行为,制造愉悦教学情境的目的。
三、教育公正的原则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正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达到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其核心是公正,基本准则是公平、平等,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所谓教育公正就是通过合理的教育制度,恰当地分配教育资源,使每个人获得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使个体得其应得,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教育公正是人类的始终追求,概括和反映了师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必备的品质素养。教育公正作为师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在内心形成一种公正的价值信念,一种明确的正义要求,对教师行为公正性的判断、选择、评价和自觉调整起到指导、影响和驱动作用。
实践教育公正是教师从教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是教师高尚人格和美好品质的生动体现,也是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教师的公正、无私、善良、正直能使学生在与教师交往中体验到公正的合理性,从而成为他们成长的健康心理基础,有利于影响和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优秀品质;有利于得到学生信赖和尊敬,形成健康的教育活动局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一)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教师应从学生特点出发,时时事事为学生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尊重他们,并千方百计引导他们实现自我。
首先教师要做到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精心呵护引导。充分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学生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和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因,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避免偏颇,才是尊重和关爱学生。
其次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即使学生见解有偏颇,也应耐心细致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成为知心之交、忘年之交,可以使学生在信任中奋起,在温暖中敞开心扉。对话交流是沟通理解的捷径,要在对话中肯定学生有点,并引导学生多作自我剖析,自觉改正缺点。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教师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思想动态,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才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除了学习成绩以外,还要了解学生各方面的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其次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差异是客观的也是合理的。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存在不同方面不同水平的差异,并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条件帮助他获得最适宜的个性发展。良好的教育结果是培养出大批个性充分发展的人。
(三)赏罚分明
教师的公正严明是孩子信任教师的基础,学生从中能感到一种平等尊重和对自身的肯定。教师公正的具体表现就是赏罚严明。对学生赏罚必须以教育为前提,在施教中做到赏罚有据、有度、有节和公平合理。赏,一定要给予积极上进表现突出的学生;罚,一定要施加于有过错的学生,并且要符合教育行政法规。赏罚要坚持“诛大赏小”的原则,“诛大”就是要抓住为头的处理首要的,“赏小”是指要奖励普通士卒,多关注普通学生。赏罚还要成为激发调动学生内在动机的有效手段,才能取得长久的教育效果。

『叁』 什么是师德修养教师怎样才能达到师德修养的标准师德追求是什么

品格高尚,严求纪律,尊重学生人格,以学生学业为先

『肆』 教师是以学识为重还是以师德为重

个人觉得是以师德为重唉...
言传身教,教师的品德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对学生今后的影响是十分大的.
不过...
当然学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学识,只有师德的教师会是受受尊敬的,但并不会很受欢迎,毕竟学生去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师的学识是基础中的基础,师德是建立在学识的基础上的,只有有学识,才会体现出良好的素质.
连学识都没有的教师,还指望他会有师德吗!!!

『伍』 教师应以师德为重,若遇到违反师德的老师我们该怎么

首先,我们要知道师德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之一,师德更代表着教师的素养与道德品格。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师说》中,是这样下老师这个定义的。老师并不只是指在学校教书的老师,能够给你带来知识、让你体会感悟人生道理的人也会是你的老师。

教师应以师德为重,而老师也不是圣人,她们也会做错事,可能也会违反师德。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就应该像老师引导我们步入正道那般的去劝告老师,倘若老师仍执迷不悟,则应该通过正当途径让老师知道错误。

愿每位老师都能成为自己学生心目中的"偶像级"老师,以萤火之光点亮学生未来梦想之旅。师者,应修身,应善于听取各种意见,并且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

『陆』 你认为教师师德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

师德是教师开展工作的前提,一个消极怠工的工人,可能只是导致工程项目拖沓或品控不佳。但一个消极怠工的教师,在同一时间段内,影响甚至伤害的可能就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未来的各色人才。所以师德放在首位,采取“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教育管理者和社会是有必要的。

但是,同样也要看到,师德的定义存在无限宽泛(某地将教师在路边摊买菜,而不去更规范也更贵的集市买菜定义为违反师德。某地有家长举报教师给教师自己的孩子在假期里上课是违反师德。多地将教师假期中兼职滴滴司机等其他工作也定义为违反师德)

师德的边际到底在哪里?这是教育主管部门所要给出的,而不能让教师在玻璃悬崖边缘跳舞,更不应只罚不奖。此外,如何评价师德也是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如何量化评价?谁来评价?除了负面评价是否还有正面激励?(教师主动加班,关心学生,进行课程研究,默默付出这类的优秀师德如何评价激励?)等等,都应有规范可见的具体内容,允许高等院校教师社会兼职而禁止中小学“课外兼职”应有理有据,而不应只是简单一句“师德一票否决”。总之,我们的“师德”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相信绝大部分教师愿意“遵守师德”,但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是否也应承担更多,发挥好立法、执行、正面宣传作用,让“遵守师德”教师能真正受人尊敬,拥有体面的工作和生活。

『柒』 教师应具备哪些师德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捌』 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师德修养准备

教师应如何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21世纪以科技和人力资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这个时代,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科技与人才的发展,而科技的进步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过去,人们总把教师比做“红烛”、“春蚕”,这是对教师奉献精神的 写照。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不仅要学会照亮别人,也要学会如何让自己永远灿烂,具备良好师德修养的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本优秀的教科书”;而良好的师德修养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创造能力等业务素质的提高更是一个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正是这种动力将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作为教师,应当如何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呢? 一、 明确职责,认识自我,学会做人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支配教师职业行为的思想基础。教师的师德修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我修养的自觉性。那么,教师如何才有自觉性呢?前提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坦诚地说,教师群体中确实存在一些令人不如意的地方,的确有一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工作马虎,不思进取;上班混课堂,下班商务忙;当面态度好,具体不落实;眼中重实惠,心中轻责任;力求索取多多,但求付出少少;甚至极个别违法乱纪,枉为人师,严重损伤了教师群体的形象。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作为一名立身于教育事业的教师,要做好工作,首先要学会做人,即:能容人、能让人,善合作,讲自信。教师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工作就是一种缘分,是一种机遇,一定要好好珍惜,要知道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因此,少说废话、空话、假话,多做好事、实事、真事,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其次而言,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人物。从职业来看,一名教师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从社会来看,教师应当履行自己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从国家的发展来讲,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盛,而强化师德修养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不断在丰富,一个古老的话题依旧在困扰着人们,那就是“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有一点是被认同的,那就是凡是无私奉献的人都是最有价值的人,作为一名教师,从选择这一行业的那天起,就意味着这一生必定是奉献多于索取,许多付出都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许多细致、繁杂的工作都是不为人知的。但是,当我们的学生学业有成,思想进步时,当我们的劳动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认可时,我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显行得那么值得。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会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就是把“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做到最好。 二、承载责任,甘于平凡,学会施爱 美国西点军校被誉为“领导的摇篮”,20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杰出的领导人,其核心精神就是敬业精神。当今社会,敬业精神已经变得越来越稀缺了,教师这一职业恰恰最需要这种精神,教育是一项事业,把这份事业做大做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要有开创教育事业新辉煌的奋斗精神,要有不辜负社会和家长们的重托的使命感。随着学校服务功能的增强,学校工作更加细碎繁杂,教师要承受的体力和精神负荷也更大,这就更加需要教师责任心的付出,不断总结反思工作中的缺漏。每个教师都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就要有做不好工作或不适应工作而被抛出学校发展轨道的心理准备。失败的教训,往往是人生的财富,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最后连星星也错过了。 教师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等,看似简单的工作程序不断循环,可以说是非常的平凡,而外面的世界却很精彩。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就会感到心理不平衡,就会人在曹营心在汉,工作就会有疏漏,而有的疏漏可能是我们用一生都无法弥补的。因为,我们的一个小小失误可能对学生终生都有影响,甚至由此而引发对于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影响,一个教师只有对其工作倾注了无限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做到了刻苦努力、钻研、精益求精,才能从中获得人生价值的升华和别人无法体会到的精神享受。教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肩负了社会进步的使命,却又永远是幕后英雄,试想哪行哪业的人不需要教师的启蒙、引导和教育,哪一个成功的人不是从懵懂无知的孩童经过教师心血的浇灌而培养成才的,教师就是通过自己平凡的劳动成就他人梦想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忠诚于这份事业是无怨无悔的。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通过对学生的爱来体现的。同时,教师也只有热爱学生,才会有工作的内动力,才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做好教育工作。上好每节课,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充满艺术性和创造性;带好每个班,常给学生微笑和赞语,多一些激励,让班级充满阳光;教好每个学生,对学生发生的行为偏差给予耐心的指导,关心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以心换心;尊重学生,平等相处;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好每个家长,保证每个学生受关爱的平等性;组织好每次活动,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心灵的洗礼,这些都是师爱之具体表现。 三、善于学习,专业成长,学会做事 教育从根本上讲不是一门科学技术,而是一门成人与孩子交往的艺术,学习是教师成长不竭的动力,教师要靠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提炼、训练、多发现、多描写、多总结,才能成为一个积累个人化知识的教师,才会成为一个有个人魅力的教师。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知识和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精通的要义是能够透彻的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从中去理解专业知识本身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其次,作为教师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待于进一步塑造的人,一名教师只有在他能不断满足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善于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苏霍母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没有热情和智慧,没有道德知识,就说明他精神境界不高和个性贫乏。试想,这样的教师能培养出高尚的人吗?“身正为范”,教师尤其需要一身正气,社会有腐败,教育不能有腐败,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向学生和家长索取回报,要无私付出,自觉工作,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一如既往、认真负责、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既然选择了教育工作,就要向陶行之先生所言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率先做到。教师是通过自己的道德魅力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的人,这就更需要教师明确地认识到: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榜样。只有这样,教师才拥有了成功落实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教育事业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永远都有做不完的新课题。作为教师,不论在任何时候都应提醒自己,处处慎思,千万不要春风得意马蹄轻,更不要一朝失意不言胜。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感受到其中独特的收获,不断给自己树新的目标,让自己活在追求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自觉地加强师德修养,最终就一定能够达到爱岗敬业、不怕艰辛、开拓进取、乐天自律的高尚境界。

热点内容
一年级下册数学视频 发布:2025-09-12 02:34:51 浏览:717
女教师监禁mdyd 发布:2025-09-12 00:28:58 浏览:995
生物的技术阅读 发布:2025-09-11 21:59:25 浏览:472
内派教师 发布:2025-09-11 19:02:33 浏览:884
柚木老师 发布:2025-09-11 18:36:33 浏览:488
爱因斯坦教育 发布:2025-09-11 15:40:39 浏览:582
李建老师 发布:2025-09-11 14:09:05 浏览:237
学生和老师的关系 发布:2025-09-11 09:35:01 浏览:124
师德师风政治学习心得 发布:2025-09-11 09:06:43 浏览:485
阶梯数学4 发布:2025-09-11 07:08:42 浏览: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