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2015湖北省师德标兵

2015湖北省师德标兵

发布时间: 2021-01-07 19:37:36

1. 教师荣誉称号有哪些

国家级:来全国模范教师自、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省级:如: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天府名师”(四川省)、“荆楚楷模”(湖北省)等;

市级: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市级教坛新秀等。

(1)2015湖北省师德标兵扩展阅读:

在2017年《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049号(教育类094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教育部提到:在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中,坚持面向基层和教学一线,尤其向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倾斜,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艰苦地区教师安教乐教终身从教的积极性。

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中,明确要求“重点推选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乡村教师”。

2. 张献龙的发明专利及获奖情况获奖情况

2014年获“湖北十佳师德标兵”称号 “棉花种质创新及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强优势多抗杂交棉新品种‘华杂棉H318’的选育与应用”2012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棉花原生质体不对称融合研究及原生质体细胞壁重建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分析”获2011年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提名 “棉花体细胞胚发生与合子胚发育相关基因的鉴定、克隆与功能分析”获2010年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提名 2008年获湖北省科技发明二等奖 “棉花原生质体培养和原生质体对称融合研究” 获2008度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 2008年获得“湖北省第四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07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6获“国家教学名师奖” 2005获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2005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获“第四届大北农科技促进奖” 2005入选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 “棉花细胞工程体系构建及其应用基础研究”获2004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2004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2004获“武汉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2001获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 2000入选教育部骨干教师支持计划 1993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

3. 感动中国,蕲春老师王金权的先进事例

人物事迹

汪金权全家福22年来,汪老师几乎把所有工资都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汪老师来四中后不久,就开始当班主任。1989年春季开学,汪老师发现有些学生因家贫没来。他一家家去劝家长:“让伢们去上学,学费我先垫着。”

以后,这些孩子们的学费从他工资里扣,有时因垫付得太多,到月底时工资都快扣没了,财务人员只好一次少扣点,有时一直要扣到年底。而这些垫付的钱,数目到底有多少,学生还了或是没还,汪老师从不介意。

有的学生没钱吃饭了,汪老师也几十上百元的给。上世纪90年代初,他月工资仅百余元,因帮助学生,常自己借钱吃饭。22年来,汪老师每年都要帮一二十名学生垫学费或生活费,至今累计数百人。后来,一些学生考上大学了,甚至就读研究生,他仍然继续资助,有时一月要寄上千元,总数累计超过10万元。

汪老师是该校中老年教师中唯一没有房子的人,多年来租住在学校宿舍。他的七旬老母、患有精神病的妻子以及弱智的小儿子,至今还住在大山深处的老屋中。

汪老师对学生的好是出了名的。无论谁遇上困难了,谁没有钱了,不管是不是他班级的,只要找来了,汪老师每回都是有求必应。不仅如此,他还把一些贫困学生安排在自己的宿舍里,“全方位”帮扶学习和生活。2002年以前,汪老师还是住在学校的出租平房内时,条件非常艰苦,房间窄小的只能摆下一张短小的木床,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汪老师的房间内依然有几口学生用的木箱。2002年,汪老师搬进了集资楼,于是在汪老师的宿舍内,简陋的房间内更多的摆满了学生们的高低床和学习书籍。多年来,学生与汪老师同吃同住已成为四中一景。最多一次,他安排了8名学生住进了自己宿舍。他把自己的全部空间和时间,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山区的孩子们。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陈卓彬等20多名学生作文竞赛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获奖,100余名学生的千余篇诗文习作在《语文报》、《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发表。

22年来,汪老师亲手培养了1000多名孩子考上了大学。如今,学生们分布于全国各地,很多人成为单位的骨干。他们中的很多人家庭都十分贫穷,而他们的成长,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很多贫寒家庭的命运。

个人荣誉

2002年,执拗不过校长的再三要求,他才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2004年,他被教育部授予为“全国优秀教师”。被汪金权优秀事迹感动的不仅是莘莘学子。今年年初,蕲春县委、县政府邀请他为全县干部群众作师德师风报告。县长徐和木专程到学校看望他,并为他送去政府慰问金。当地一些企业为方便他的教学,先后赠送他三部手机。然而,转眼之间,他就将慰问金和手机全部转赠给了困难学生。

2010年5月20日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全省教育系统向汪金权同志学习,用爱和责任铸造师魂。通知说,汪金权是新时期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我省教育系统涌现出来的师德模范,是广大人民教与学生交流师学习的典范。全省教育系统要学习他扎根山区、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不畏艰辛、献身教育的崇高理想。省教育厅还派人赶到蕲春四中,看望汪金权老师,送去了10000元慰问金,并将其纳入“楚天中小学教师校长卓越工程”。该工程旨在通过高端培训、设立导师制等举措,培养造就一批本地著名、省内闻名、全国知名的教育家型的教师和校长。汪金权的事迹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黄冈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5月20日,黄冈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雪荣作出批示,要求全市向汪金权同志学习。刘雪荣批示:汪金权老师扎根山乡,教书育人,精神宝贵,值得全市学习。

1987年,汪金权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有名的黄冈中学。有一天,汪金权前往蕲春四中看望老师顾凤鸣。四中在该县北部山区,与安徽交界。这里地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条件艰苦。交谈间,顾老师叹气说:“四中条件太差,留不住老师,也招不到好学生。”汪金权说:“那我调过来。”顾老师以为他随口说说,没想到,第二年汪老师真的调了过来。 谈起当年的想法,他告诉记者:“我是从山区走出来的,当时看到四中很需要老师,为了支持山区教育,就义无反顾地到最偏远的学校来了。” 这一呆就是22年。22年里,该校从最初8个班级、10余名老师和几排平房,发展到今天30多个班级,100多名老师,并初步建成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以前每年仅有数人考上大学,如今每年有数百名学生上大学。“没有汪老师的苦心坚守,就没有四中的今天。”这是四中老师们的一致评价。第一眼看到汪老师时,吃了一惊——年仅47岁的他,已是满头白发。面容消瘦,身材瘦弱,身上的旧西服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他这身衣服已穿了10年,还是当年到市里领奖时由学校所买。汪老师是该校中老年教师中唯一没有房子的人,多年来租住在学校宿舍。他的七旬老母、患有精神病的妻子以及弱智的小儿子,至今还住在大山深处的老屋中。而比他后来许多年的老师,都有了自己的房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22年来,汪老师几乎把所有工资都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据介绍,汪老师来四中后不久,就开始接受记者采访当班主任。1989年春季开学,汪老师发现有些学生因家贫没来。他一家家去劝家长:“让伢们去上学,学费我先垫着。”以后,这些孩子们的学费从他工资里扣,有时因垫付得太多,到月底时工资都快扣没了,财务人员只好一次少扣点,有时一直要扣到年底。而这些垫付的钱,数目到底有多少,学生还了或是没还,汪老师从不介意。有的学生没钱吃饭了,汪老师也几十上百元的给。上世纪90年代初,他月工资仅百余元,因帮助学生,常自己借钱吃饭。22年来,汪老师每年都要帮一二十名学生垫学费或生活费,至今累计数百人。后来,一些学生考上大学了,甚至就读研究生,他仍然继续资助,有时一月要寄上千元,总数累计超过10万

伟大师魂

他是华中师范大学1987届优秀毕业生,分配在名校黄冈中学工作,一年后,他毅然回到贫困的大别山区。23年来,他扎根蕲北山区,坚守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任劳任怨;23年来,他拿出自己的大部分工资,资助无数贫寒学子,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连日来,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乡村教师汪金权的事迹,感动着荆楚大地,涤荡着人们的心灵,被盛赞为“大别山师魂”。“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我是荒原上的一支电线杆,也许只能永远地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汪金权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做得太少,回报太多”5月24日下午,黄冈市副市长梅香雪一行刚刚离开蕲春四中,汪金权就将收到的一个信封交给该校教研处副主任汪文华,里面装着8000元慰问金。据介绍,这是一周以来,汪金权第三次上交慰问金。汪金权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单位和个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而对于这些慰问金,汪金权都是一笔笔用信封装好,标明日期,交给学校。汪金权说:“我相信大家捐款《我的语文老师》让他流泪的初衷是希望这些钱都用到实处,不属于我个人。”为了切实减轻汪金权的经济负担,大儿子汪品超就读的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决定免除其读书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还有热心企业资助了汪品超2万元的生活费。日前,汪品超拿出1万元爱心款去帮助身边的贫困同学。“我之前是一个普通老师,现在还是一个普通老师,课堂才是体现教师价值的地方。我虽然资助了部分学生,但我不是一个慈善家,我做的事太少,获得的回报却太多太多。”汪金权说。他自豪地说,20多年来,自己亲手培养1000多名孩子考上了大学,他们中的很多人出身贫穷,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事业有成,“这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贫困学生。在汪金权宿舍的书架上,摆放着一张他珍爱的照片,那是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时全系师生的合影。斑驳的照片中,24岁的汪金权眉清目秀,意气风发。坚守山村23年,如今满头的黑发染尽霜花,昔日年轻的面庞也刻满了沧桑。“阔别多年后,再见老汪,心中一阵酸楚。”现任黄石七中校长的叶甲友是汪金权大学的同班同学。他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同学们一直都没有汪金权的消息,直到2005年,他得知汪金权在蕲春四中任教,特意前往看望。“抵达四中时已是深夜12点半,老汪还没休息,仍在简陋的平房里伏案备课,看着年仅42岁的老汪已如老者般满头白发,忍不住落下泪来。”几次探访后,汪金权才告诉叶甲友,20多年来,他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帮助着山里贫困的孩子,这些孩子中既有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不乏行为不端,品行不良的所谓“双差生”。知道汪金权的难处后,叶甲友破例让刚刚初中毕业的汪品超到自己学校的宏志班就读,这样可以免除他3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师德楷模

“汪金权以爱心、奉献、责任诠释了新时期优秀教师的光辉形象,为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生动范例。”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说,“宣传、学习汪金权的先进事迹,能感召更多的大学毕业妻子帮汪金权披上外套生选择基层、扎根基层。因为汪金权的事迹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的生动教材,能激励大学生们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适应时代的需要结合起来,作出积极的人生选择。”5月20日,湖北省教育厅发文,在全省教育系统组织开展向汪金权学习的活动。华中师范大学也发出通知,号召全校师生向校友汪金权学习。该校校长马敏还率领学校领导来到蕲春四中,亲手将一张“免费师范生导师”的聘书交到了汪金权手上。马敏说:“我们培养未来的人民教师,应以师德为先。汪金权是华中师大的骄傲,要让他的动人事迹成为师范生教育的生动教材,让这种红烛精神为这些未来教师的人生导航,以此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服务国家基础教育发展。”5月26日,湖北省总工会、省教育工会分别授予汪金权“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湖北省师德标兵”称号。

4. 教师获省级优秀班主任表彰有什么用

就是或省级优秀班主任表彰,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对以后晋级有用的?

5. 2015年睢县师德标兵投票许春香怎么投票

首先是要找到主办这次活动的网站或者是平台,然后根据提示进行就可以了。如果不清楚具体在哪里投可以网络搜索活动名次全称查找对应的地址后进行。

6. 2015年全军优秀教师

您好!2015年全军优秀教师名单尚未公布。下面是2014年全军优秀教师名单:
全军优秀教师(269名)
徐 焰 王宝付 张国春 袁建民
肖加余 刘 晶 郭 波 徐 明
雷 菁 王建华 杨洪江 吕志平
兰巨龙 张效义 郝金明 戴 锋
俞 红 俞海英 蔡跃明 严 卫
高媛媛 宋德星 刘 强 林建棣
莫占东 孙衍峰 许 嘉 郑宗辉
刘建国 李 军 钱希森 曹领祺
申普兵 鲁世山 李满成 冯建平
孙宝京 李文君 王文发 廉京辉
郭宗良 柳永富 强文斌 张力军
任丽君 孙晓泉 尹成友 王新洲
陈 岩 赵耀辉 陈岸然 张 明
武军仓 曲敬国 李平恩 但 琦
李劲松 欧阳程 罗 刚 王志农
胡继岳 钱桂生 饶贤才 陈志南
雷 伟 鲍平鑫 陈博文 臧 曙
左文静 尹芳秋 王丽君 曹永晟
朱 杰 付小兵 聂万胜 于洪敏
白建武 蒋文梅 闫文军 李凯敏
蔡金燕 安振涛 张雪鑫 吴澜涛
张瑞平 欧阳艳蓉 陆勤夫 陈黎明
马伟明 蔡志明 曾凡明 王红霞
陈文振 马骏杰 李廷军 李相民
祝华远 石爱国 宋云霞 李 成
李长军 李训诰 王乐群 袁俊华
胡建明 邵志平 王光明 吴德伟
许金余 童宁宁 秦宗仓 古明辉
黄永安 沈 英 肖 兵 蒋 跃
曲连江 罗志鹏 王志清 陆建平
房启胜 马兴伟 陈晓杰 王 瑜
李德良 王喜平 朱敦超 铁跃焕
方 莉 程学军 解宏强 向钢华
毛光宏 郭晓松 徐 军 陈桂明
孙兴奇 刘晓龙 孙晔飞 薛 萍
王克勤 张 戎 周国庆 樊桂印
赖承杰 王必可 张树德 王德文
贾东辉 李可人 战 兵 杨于静
蔡昌军 杨瑞茹 李灵芝 宁永玉
杨萍瑞 唐 鹏 宋玉霞 康思秀
温剑虹 沈 蒨 张 琳 李凤霞
黄 霞 黄兆利 苏 健 王 慧
徐 蕾 赵 萍 何 薇 吕 虹
赵燕妮 鄂文育 彭红艳 王晓娟
王瑞雪 吴 非 谢新梅 宋亚美
李玉兰 冯小兰 陈 玲 王友红
杨 永 杨贤博 张 艳 汪丽丽
刘清华 田立黎 田逶巍 芦 宁
赵紫燕 许丽萍 张凤歧 余莉琼
黄新泉 张 萍 张 雁 孙海云
毛 玲 龚 蕾 杨 芬 杨 静
冯宝琴 邢丽娜 王国红 任健明
刘 红 闵学莲 张莉杰 王丽萍
谭文才 张海霞 金秀丽 邢 杰
刘 蕾 赵丽娟 郑 宏 朱连素
陈 静 图 雅 贾 艳 陈 莉
韩 彤 李红霞 王亚彬 陈 慧
孙 燕 王锦华 程 静 张兰英
程晓莉 鲍育楠 李敬华 刘凤英
徐 梅 米惠利 高 静 魏晓燕
林 晨 吴雅倩 郭丽璟 傅 丹
陈丹燕 黄 宁 王 岚 钱向艳
黄兰丹 胡学玲 李雀青 邓碧宏
肖 芳 陈穗敏 刘承清 王凤萍
潘可钦 闵彩霞 徐彩凤 史玉川
曾向阳 汤建琳 李媛媛 肖瑞星
张 莹 庞晓奋 朱娟娟 张晓红
马 骊
全军优秀教育工作者(30名)
路国朝 赵云峰 常思浩 周孔轩
韩 宁 蒋青松 许劲松 赵 坤
鲁辉东 潘玉田 侯胜利 王 刚
敖正军 孟天龙 李承运 钱凤军
贾贵雄 金则平 宋立新 牛志勇
王红年 丁红儿 王 晶 王 沁
郭丽萍 杨建丽 贺彦杰 眭乃荣
周 萍 和晓春
(来源:解放军报)

7. 襄樊市三十六中学的学术成果

通过实施“青年教师成才”工程,学校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使全体青年教师的思版想政治素质和教学业权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学校在襄樊市乃至湖北省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教学教研结出累累硕果。该校年青教师熊卫国、李中发、刘海涛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参与国家级教研攻关课题多项,其中一项获优秀成果特等奖,结题成果汇编成专著《心海听魂》正式出版。一大批年青教师参与优秀论文评选,获国家、省、市一、二、三等奖达一百余人次,有二十余人在电教课件制作比赛中获奖,该校教师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一百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十余种,使有关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有二十余名年青教师在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计算机等各科优质课竞赛中获省、市一、二、三等奖,有二十多名青年教师为全省、全市教师主讲示范课、观摩课。学校曹正琼、陈进涛、叶正斗、杨进涛老师以全市优质课第一名的成绩代表襄樊参加省优质课竞赛,获得省一、二等奖,成绩骄人,令人振奋。先后有吴焱红、陈国亮、孙平等十多名教师被评为国家、省级教研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涌现出一大批省、市级师德标兵、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学生满意教师、学术带头人,高层人才近四十人。

8. 余天庆的获得荣誉

曾于1983年应邀去法国居里夫妇大学交流学习和从事理论力学研究工作,1985年毅然回来报效祖国。内1987年调湖北工学容院工作至今,他在湖北工学院先后担任机械工程系系主任、科研处处长、外事处处长、世界银行贷款办公室主任和院长助理等职.现为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他还是湖北省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暨武汉市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湖北省现代设计法常务理事, 铁道部大桥局桥梁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
1995至1996年间先后应邀去法国居里夫妇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密西根大学和普渡大学讲学和访问。他的学术造诣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赞誉。
余天庆同志现任湖北工业大学特聘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院教师职称评定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1.2003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2.2004年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3.2004年湖北工业大学师德标兵
4.2004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2007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200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7.2008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9. 刘秋香的获得荣誉

刘秋香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北省“优秀专共产党员”,湖北省“属三八红旗手标兵”,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湖北省“教育科研百佳个人”,湖北省“基础教育科研之星”,湖北省“教育培训创新奖”、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天门市“教育功臣”“十大教师标兵”“爱心妈妈”“德育先进个人”“师德标兵”“十佳女教师”“优秀女工”“教育科研先进教师”“百佳高中教师”等荣誉称号。

热点内容
人物有哪些 发布:2025-09-09 12:31:03 浏览:30
铭记历史素材 发布:2025-09-09 11:01:09 浏览:569
小洪拳教学视频完整版 发布:2025-09-09 09:36:51 浏览:839
六年数学上册 发布:2025-09-09 08:33:22 浏览:46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发布:2025-09-09 04:39:46 浏览:859
与女老师啪啪啪 发布:2025-09-09 02:28:13 浏览:373
传奇生物微商 发布:2025-09-09 02:22:47 浏览:449
我的物理系教授 发布:2025-09-09 02:13:26 浏览:63
2016生物全国卷1 发布:2025-09-09 02:12:19 浏览:322
信阳教育安全平台 发布:2025-09-09 01:41:31 浏览: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