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师德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情操品质。教师的合格与否不仅仅在于渊博的学识,更在于其高尚的人格。作为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近年来,某些教师的师德却出现了滑坡趋势,不遵守职业道德,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谨言慎行,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因此,将“师德”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如何将“师德”细化成有较强操作性的行为规范?首先,必须明确师德的内涵是“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并将其细化成具体的行为准则,尤其应针对某些特定情况规定教师的必尽义务,作为教师从业的基本标准;其次,依照准则制定内容详细、科学合理的师德考核办法,比如体罚、变相体罚造成严重影响、以权谋私问题、出现乱收费现象等如何考核并进行怎样的处罚。定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考察评估,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定、薪资待遇的重要依据;最后,加强“师德”理念的教育宣传,培养教师对本行业的神圣感与荣誉感,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价值观,自觉牢固遵守“师德”,并将其作为教师工作的精髓。
2.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1、从来教师职业特点来看,教师是一自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而只要有人际关系的地方就必然有道德;
2、同其他职业行为一样,教师行为规范也可分为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两种;但由于教师劳动对象是人,所以这两种规范又是相重叠的;
3、从教师的行为方式来看,教师的做事与做人、教书与育人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道德品质和境界本身就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劳动工具。
3. 怎样理解师德
师德准确地说应该是教师公德,是教师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该遵内守的社会公共道德。
教师容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
4. 如何理解师德修养
当前,在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把责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办不好教育。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教师只要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当我们的教师走上了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就会得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时代的呼唤,事业的使命,教育的责任,激励着教师们长期精心耕耘在教育这方热土,斯霞、魏书生、李吉林、于永正……一位位名师、大师,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敬重,这真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5. 师德为先是指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何为师德?师是指教师,德是指道德,加起来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品质。 一、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师德和医德一样。一个医生,他没有医德,不管他的医术有多高,都不下好药医好患者。教师也是如此。要做好教育教学,必须有师德。 二、良好的师德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
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岗位,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有很强的事业心,这样才能培养自出热爱学习的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按时到岗,不早退,不迟到,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记得我刚踏上实习工作岗位的时候,由于知识与实际未能有效的结合,工作中遇到一些受挫,渐渐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曾经考虑过重新选择自己人生的职业,可是,当我再次走进课堂,面对孩子们的双眼时,我决心要努力工作,一定要做名优秀的教师。于是,我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增加自己的理论知识,又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经验,实际操作的方法。自己的教学有了一定的提高,坚定了教育思想,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三、良好的师德是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
在我们的校园内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组镜头,有的教师因为学生尊敬他(她),见面就主动向他(她)们打招呼问好,并喜欢上他们的课,学他们所教的学科,他们常常一呼百应,学生对他们“惟命是从”。而对有的教师,学生总是躲着他,尽管他也“发号施令”却没有几个人响应。这些都是人格的影响。
6. 对师德的理解和感悟
我们要努力做到四有好教师:
要有理想信念、扎实学识、
高尚情操、仁爱之心。
我认为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不仅要关心的学习情况,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知道老师在乎她,尊重他,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相反,如果让学生对你产生逆反心理,那么即使你的课上得再精彩,他们也不会认真去听,这就所谓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
第二,作为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这也是师德不可缺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使自己在学生面前树立了威信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
第三,作为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也不可能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优秀的骨干教师,他们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师德师风都值得我去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位中青年教师,一定要向这些骨干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7. 谈谈你对师德的认识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 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从教师职业的特点看, 教师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 都是人与人的关系, 而只要有人与人的关系的地方, 就必须有道德; 从职业的规范看, 同其他职业行为规范一样, 教师的行为规范也可分为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两种, 技术规范侧重于职业操作的方式、 程序等等, 反映的是职业活动中人与物的关系; 而道德规范反映的是职业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 由于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 这就使得教师的两类职业行为规范即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相互重叠。 比如, 仪态端庄、 诲人不倦等等, 就既是教师的技术规范, 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从教师的行为方式看, 教师的行为活动的职业意义与道德意义是交织在一起的, 或者说, 教师的“做事” 与“做人” 、 教书与育人是联系在一起的。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 我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意义又有了 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 师德的核心问题就是一个字“爱” 。这种爱是高尚纯洁的“爱” , 是对事业与理想的追求。 ( 1) 热爱教育事业。 虽然热爱教育事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它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又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 只有热爱教育事业, 才能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勤奋工作, 才能够不断地进行“充电” , 进行知识结构的更新, 释放出新的更大的能量, 才能提高自 己的教学水平, 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 2) 热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指对每一个学生的热爱、 尊重、 理解与期待。他把孩子看作是自 己生命的延续, 看作是祖国的未来。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承认和尊重是人的需求层次的重要领域。 尊重、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是教育的奥秘。 只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 才能沟通师生双方的感情, 只有全面关心爱护学生, 才能在师生之间建起信任的桥梁,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 教师的教育才能和教育艺术均来自 对学生的热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 既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 又表现出清晰的理智性和长远目 的性。 一方面, 教师要了 解、 尊重和关心学生, 了 解学生是实施教育的前提, 尊重和关心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另 一方面, 教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 它是教师真爱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顾及学生眼前的得失和价值, 更看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8.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这个职业是非常神圣,而且伟大的,而且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呀,虽然有的家长有时候是不理解的,但是时间长了,他也慢慢的理解老师的这份苦心,每个老师都是希望每个学生都是,每个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