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怎样结束家访

怎样结束家访

发布时间: 2021-02-06 19:12:15

家访要点怎么

一、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行政干部、班主任成专员的领导机属构,全面组织、落实开展家访工作。

二、家访准备

1、家访前,走访成员要认真细致地“备课”,对家访目的和期望有一定的准备。

2、家访前,教师要了解学生,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3、家访前,最好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4、家访前,走访成员要了解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态度。

5、家访前,班主任要确定受访对象、安排受访学生具体时间。

三、走访任务

1、年级筛选出家访对象后,一至二年级完成50%,三年级完成90%。

2、各班根据先确定的走访对象填写走访登记表。

四、政教处制定家访登记本及受访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

五、各班进行正面宣传教育,让学生明白家访目的和意义。

注意事项:

1、各年级级部领导根据本年级情况督促、检查准备情况,结合班级按安排开始走访。

2、利用家访不断改善师生的关系,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负责,从而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❷ 公司领导家访如何招待 不知道怎么办 不知道说些什么 急用

第一,领导家访一般有三类情况才开展:一类是你家或你遇到什么问题(比如你生病)出于关心职工家访;二类是公司的什么问题需要得到你的大力支持(同意)来你家作你的思想工作、听取你的意见建议;三类是你在公司表现不好,来你家与你父母交流的。
第二,提前备好水果、茶水,领导到来热情请进客厅并指引就坐,待领导说明家访来意后,根据情况给予回答,期间还得谦虚说什么“多关照、多指教”之类的话。如果来者不是因工作上的事,就聊聊共同关注的话题(比如社会上的新鲜事例),但要更多地听领导聊,不能打断领导的话题或话语(无论聊什么),多点头以示赞同吧!
第三,领导结束家访后,一定要将领导送到电梯口,帮助他按好楼层,目送电梯关门后才返回。

❸ 怎么应对班主任的家访啊!

其实老师家访真的没什么可怕,我也是老师。我把我的想法说一说。如果我去家访,首先会选择成绩比较稳定 虽成绩不太理想但可塑性强的学生作为对象,家访的内容大概把学生的在校表现 成绩 状况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与家长沟通,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以及相应的措施等等。你喜欢玩游戏 我认为不是缺点,但是该如何把握 如何处理与学习的关系 是很重要的。另外你自己对自己的学习的态度又是如何我认为很关键。相信老师 一定是对你寄予厚望才会如此关心你!

❹ 怎么拒绝老师家访

首先,不要说“自己是差生”这样的话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不是说文化成绩好就代表一切

第二,你旷课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了,老师批评你实在无可厚非

第三,最好是不要拒绝老师家访,不过你实在想这么做,我有个小建议:

1 诚恳地向老师道歉,老师批评你时不要吱声,他说错了也不要反驳,然后提出请求,让他不要家访

2 如果老师知道你家具体位置,又执意要家访,那么想办法和他约定个你家长不在的时间

3 事先在你家长面前打预防针,说这个老师说话如何如何夸大,如何如何不实事求是

4 老师如果最后真来了,要显得很高兴的样子,端茶送水

5 最后,自求多福吧,祝你好运……

❺ 怎样拒绝家访

那太简单了,不接老师电话,不给老师进家里,那老师就不会来家访了。

❻ 怎样接待家访

有些同学在心理复上总是有些怕制老师来家访。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进行家访几乎就等于“告状”。其实不然,家庭访问,是教师必须经常进行的工作。老师通过家访,了解我们在家的情况,让家长清楚我们在校的表现和行为,以便能与家长密切配合,争取把我们培养成一个更优秀的学生。所以,对待老师比对待其他一般客人更应周到,更尽礼仪,切不可像一些同学那样,一见老师上门家访,就像耗子见了猫一样溜得无影无踪。 当老师上门家访时,我们应在第一时间里,做到热情招呼,恭敬地出门迎接。若老师是初次上门,应在第一时间里,给老师和家长做相互介绍。安排老师入座并敬茶。茶杯要用双手端送给老师。 在一般情况下,为了便于老师和家长交谈,学生应作礼貌性的回避。如果老师请学生留下,则可以静坐在一旁倾听老师和家长的交谈,并有礼貌地作出一些反应。 当告辞时,一定要送出大门,热情道别

❼ 班主任如何做好家访前和家访后的工作

当今班主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在:
(1)安全工作涉及的面广,比以前更为复杂;
(2)家长对教育的管理要求过高和观念的转变要求班主任更为慎重地做好家长的感情投资和处理家长的突发事件;
(3)学生在新时期的一些个性变化要求我们既把学生当孩子,又把学生当成人;
(4)从培养人的素质的角度要求我们培养好班干部,用学生身边的榜样影响教育学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5)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教育将产生更深远的潜移默化作用。
就当班主任的年限来说,我是一个新的班主任,是个新手,从刚接班起,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一直都很注重家校联系。为此,我就家访前和家访后谈谈体会。
一、家访前要注意的事项
1.善于把握时机。在学生取得成绩或退步明显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反馈情况,从而达到平时教育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家访前应该拟好家访题目。即家访工作的目标,简言之,通过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对学生今后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教师应对家访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预先设想,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避免家访的失败。
3.要了解学生。在家访时学生家长会很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特别是老师的眼里孩子怎么样。如果班主任事先没有对这次家访的学生做一个有效的分析与评价,就可能在面对家长时无话可说,造成尴尬的局面。所以,平常要对学生多加关注,特别是对学生的一些反常行为。
4.要了解家长。学生家长从事各行各业,他们的文化水平不同,性格也不同。班主任家访是一定要面对学生家长的,所以在家访前班主任有必要通过学生了解家长的性格特征,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和要求等。因为只有做了这方面的准备,老师才能在进行家访时尽量避免话不投机等不愉快的场面,并针对其教育方式进行引导。
5.要了解学生家庭。为使家访效果更好,应事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学生的家庭经济、生活来源、父母关系及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通过对这些情况的了解,家访效果就会更佳。
二、家访后出现的问题及感受
虽然每次家访都设想得很好,但还是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
1.家长对学生重视程度不足。明知孩子存在某些不良问题,但却抱着一种让孩子在学校得过且过的放弃态度,让人感到很气愤又无助。针对这一问题主要是采取下面两种方法:想办法通过该生的其他亲属来做其及家长的工作;求助于学校相关部门,协助处理。
2.家长无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无能为力。部分学生在家动不动就会跟父母吵,这往往跟学生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有关。这一部分学生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或父亲出外打工。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学生对班主任布置并要检查的任务一般都会较好地完成的特点,对一些自觉性差的学生,给一本笔记本让他记“流水账”:在家里哪个时间完成什么都登记下来,并让家长核实签名,再针对不足让其改正,当然这可能只适用于初中甚至是初一。
3.表面上很重视,责任却全部由班主任承担。表面重视,会与老师电话联系,但一味地想把学生的教育问题由班主任解决。最常听的一句是“我家孩子在家都不听话,他对老师说的比较会听”,当然这确实有可能,但不能因为比较听班主任的话就要老师当保姆。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我更多的是给予家长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4.家长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很多时候家长总对孩子提各种要求,但自己在行为上又不能给孩子好的榜样。最常见的就是赌博现象,不仅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而且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三、家访后班主任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1.每天把学生情况分类,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在校情况。工作重点主要面向后进学生,多关注他们,多与这些孩子的家长沟通。要充分利用家校通和家长联系,联系要细致,如,利用作业记录本及时反馈作业情况。由于平时大家工作忙,可以多进行电访。和家长打电话,要明确交流的目的,注意时间和语言,多用关心的话语,多一些商量的语气,多一点理解,给家长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许会使他们非常感激。和家长沟通要多报喜,少报忧。老师与家长交流要有耐心,即使对家长的看法不认同,也不能表露出不耐烦情绪。给家长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许会使他们非常感激。
2.及时向家长反映班级的现状。平时要把班级的氛围搞好,让家长认同你这个班级。出现问题时,要采用有效的处理办法,如果和孩子能直接沟通,把问题圆满解决,就没有必要麻烦家长。如果觉得有必要家访,就一定要及时,尽快把问题解决。要尽量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与个性。
要通过家校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校将要开展的活动,以便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班主任在向家长指出孩子缺点的同时也应要求家长向班主任反馈自己孩子在家的情况,再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家长教导孩子。利用家校通布置作业时可以向家长做出一些温馨的提示,表达你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以及对家长的友善。要利用一切和家长碰面的机会与家长交流,如低年级家长接送孩子就是很好的交流时机。
3.为了避免家长的误会,班主任开展工作前应该先知会家长,充分利用家长会,不但要表扬学生,还要表扬家长。家长会上力求不批评任何学生和家长,而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1)与孩子及时沟通感情。孩子需要家长细心地关注。在家长快乐的导向之下,孩子其实很容易获得快乐。比如,可以在每一天结束的时候,帮助孩子回忆一些快乐的事情,这样他就会以更多的自信和喜悦迎接新的一天。
(2)别“压制”孩子的快乐。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需要带着童真的想象力尽情玩耍,他们喜欢抓虫、捏泥巴、看蚂蚁搬家——这样让他按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他们会更快乐。
(3)让孩子笑出声来。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不要把感情放在心里,高兴时就大声笑出来,对家长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所以,应让家中充满笑声,记得经常给孩子拥抱。
(4)及时表扬孩子。家长一定要学会欣赏孩子,带着与他一样的兴趣做他喜欢的事,而不是敷衍。并且在他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时,适时给予表扬。如果孩子的热情能通过家长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和自信,这些品质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5)教导孩子关爱他人。尽量给孩子提供关心、帮助他人的机会,如让他把家里的旧玩具收集起来送给需要的小朋友、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要让他们明白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懂得分享。这样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孩子既发扬了一种美德,又享受到意外的快乐。
(6)别对孩子“逼人太甚”。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不能承受批评和责骂之重。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表示不满和批评,甚至拳脚相加,必然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使他失去自信。即使孩子有什么过错,家长也应该“无条件地”原谅。
总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两翼,我们应该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使二者各展其能,相互促进,实现教育的最大成效,而搭建二者之间联系的最佳桥梁就是家访。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特别是初中,由于学生在家的时间相当多,教师可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❽ 对问题学生怎样去家访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班主任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学和教育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教师通过家访既能向学生家长面对面地宣传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新理念及要求,又能就学生在学校与家庭、社会上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同时,教师通过家访还能及时掌握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全面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积极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搞好家访工作,是因材施教和全面搞好教学工作及学生管理的需要。
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问题学生存在于各个层面的学生之中,他们心理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阴影:有的心灵深处潜藏着失意、自卑或固执、偏激等情绪;有的自我封闭,性格孤僻;有的行为习惯不良,做事丢三落四这些学生因为存在较明显的问题,做好他们转化工作有利于班集体的管理和实现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服务理念。同时,教育好他们也是教师应尽的义务。笔者认为对问题学生进行家访,与家长携手做好转化工作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那么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家访呢?
一、家访前:精心备课,做好充分准备。
主要应考虑好以下问题:
4、时间的选择与控制:一般选择在学生放学后或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效果会更好。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工作。
5、内容和方法:家访的内容多种多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家访,发现学生有新问题可以家访,学生家庭有困难可以家访。家访的谈话方法不要千篇一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二、家访时:爱心加策略,镇抚相结合。
1、调整心态,让心充满宽容和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家访不是告状,而是解决实际问题或与家长沟通感情、交换意见,形成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俗话说:爱之深,恨之切。教师的恨是在爱的基础上萌生的。但光恨是不行的,更要让学生感受到恨后面的那份真爱。因此家访时教师一定要处理好恨和爱的关系,让心中充满宽容、理解和爱。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我在家访问题学生时反复在心里告诫自己的几句话是:只有爱孩子才能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
2、讲究策略,让语言富于艺术魅力。
成功的家访首先是能让家长接纳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见面谈话,显得非常重要。
谈话要幽默。幽默的谈话不仅能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而且能与听者建立亲密的关系。某生历史成绩差,老师为此去家访,学生的父亲问:我儿子的历史学的怎么样?我做学生时最头痛的就是历史,经常考不及格。老师笑了,随口便说道:我正想同您商量,怎样使历史不再重演。他们相视而笑。这信手拈来的幽默,一语双关,轻松诙谐,既说出了不便直言的话,又润滑了与家长的关系,争取了家长的积极配合。
说话要委婉。委婉是指在不便于直接说出本意时,抱着尊重对方的态度,采用同义代替,侧面表达,模糊语言等方法,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本意。如某小学生经常吃别人的食品,拿别人的玩具,老师家访时就应力避偷字改用悄悄拿之类,以免伤害家长自尊。
说话要灵活。语言灵活指说话人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确定自己谈话的内容和方式,并且在情况突然变化时能迅速作出调整。如一位母亲不许成绩下降的学生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班主任为此家访。学生母亲准备做晚饭,班主任抓紧时机笑着说:拿咱们做饭来说,如果做糊了一锅饭,就不再做饭了么?我们大人也不失过手吗?学生母亲笑了。班主任又语气温和地分析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从而告诉家长,不要带着怨恨教育孩子。
说话要有分寸。要注意斟酌语言,措辞有分寸,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例如,有的班主任把学生性格上的弱点说成是人性的污点,这就是用词不当;把学生行为上的缺点说成是品行上的缺陷,这是词不达意;把学生偶犯的过失错误说成屡教不改的老毛病,这就是言过其实;把学生鸡毛蒜皮的小错误,陈谷子烂芝麻向家长告状,这就是小题大作这样谈话肯定会引起家长反感,其结果与谈话愿望正好相反。
3、镇抚结合,让学生口服心也服。
镇是晓以厉害,危言耸听,深刻指出孩子的错误及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给孩子灌一剂猛药;抚是挖掘孩子犯错误时积极、向善的一面,宽言以慰,并指出转化后的光明前景,让其增强改正错误的勇气和信心。一镇一抚,强烈的反差使孩子心灵受到震动,认识得到升华。
毕业班学生小宏成绩较好,却总改不了小偷小摸的恶习,屡教屡犯。在又一次犯错后,我来到他家了解情况,并当着他爸的面教育他:首先,你这种行为是思想品德不好的表现,说明你在校不是个合格的学生;其次,如不痛改前非,很可能沦为盗窃犯、阶下囚;第三,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将毁掉你的一生,你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第四,因为你的不良表现,将会使所有爱你、关心你的老师、同学朋友感到惋惜和痛心,更会给辛勤劳作生你养你的父母背上沉重的包袱,甚至伤心透顶。总之,因为你的错误,给自己,给他人将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小宏听后垂着头,默默地流下了眼泪。由于事先我与他爸爸进行了沟通,他爸爸也理智而又严厉地在一旁对其进行了开导和教育。当我看到他确实受到震动后,我接着说:当然,做学生犯点错误在所难免,关键要知错就改。你成绩较好,说明你天分很好。改掉这点小毛病应该没问题,对不对?凭你的天赋,只要继续努力,考个大学很有希望,前程似锦。作为你的老师,我相信你不会辜负所有关爱你的人对你的期望,对吗?你有信心吗?小宏含泪肯定地点了头。这次家访谈话后,在我与他爸爸的监督引导下,小宏似乎成熟了许多,直到毕业他也没偷过东西了。
三、家访后:落实家访协议,拥有一份耐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而存在。人与人,人与周围环境时刻都在相互作用。问题学生的转化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是一个自我调节和外界作用下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扬优又要劣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积极影响,强化正相关联系,实现环境与自身调节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要善于克服周围环境的消极影响,减少负相关联系。使问题学生家访后能排除干扰,按照老师、家长、学生三方达成的家访协议抓好落实。协议内容应具体,可操作性强。考虑问题应力求全面周到,并留有余地,应充分考虑到问题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行为反复性。在此期间,老师和家长要拥有一分足够的耐心,千万不可放弃,将包袱扔向社会。

❾ 如何写家访情况

一、家访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家访前要明确家访的目的,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确定家访对象,以留守儿童、贫困生、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单亲学生、学困生、行为偏常生、毕业班的优秀生为主。3、注重自己的仪表,保持整洁、大方的形象。家访过程中,老师的衣着、言谈举止都要体现一个老师的身份。4、家访前事先电话沟通,向家长告知简单的家访目的,落实地址、家长是否在家再出发。家访时选择恰当的时间,尽量避开吃饭时上门,并且不要在学生家中用餐。二、家访过程中注意的问题1、要尊重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多种缺点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从爱心出发,、不要以偏概全,一好百好,一差皆差。应该从表扬其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使家长体会到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向家长汇报时要挖掘他们在学校的点滴的进步,不要当面告状,不能把家访当作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要告诉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学生。2、家访中的语气要亲切,不要语调生硬。家访中偶尔会遇到极个别素质较低的家长。他们娇惯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对老师蛮不讲理。教师去家访,首先是客人的身份,不可针尖对锋芒,发生口角,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谈话要言简意赅,话不投机就适时告辞。3、有的家长出于感激之情,送些礼物给去家访的教师,对此要婉言谢绝,不要接受家长馈赠的任何礼物。三、及时整理家访情况。1、家访要携带由学校统一印发的“家访记录表”。家访时要把与家长进行谈话的内容作概要性的记录,最好家长要签字。写好“家访手记”(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征文评选)2、集中家访结束后,各班要注意收集、整理家长、社会对学校学、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将家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得失分析、创新经验,家访活动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解决的对策、建议书写成一份书面材料。3、本次家访记录表和家访手记统一由班级交德育处,家访工作纳入学期师德考评,计入绩效考核。最后强调:安全第一如遇天气突变、身体不适等情况,就中止家访。在家访过程中凡是遇到需要在人身安全和家访之间做选择的情况,永远以人身安全为主。出于安全的考虑,女老师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有一个同伴同行。与家长沟通的“要”与“不要”

❿ 老师家访家长说话技巧 家长应该怎样应对老师家访

老师家访时,应该注意这几个方面:
1.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
在通话过程中,要注意聆听家长反馈的信息,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以及家长的态度,从而调整老师对该生的教学思路。
2.设身处地为家长出谋划策
如果家长对孩子有沮丧、失望的心情,老师一定要设身处地帮助家长分析问题,并发掘孩子的闪光点,点燃家长的希望之火。同时,也要向家长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3.正确对待家长的反馈意见
当家长对学校或老师不满时,老师要认真地查找原因,做好沟通工作。特别是当家长用隐性语言表示对老师不满时,老师要用宽阔的胸怀来对待,勇于承认不足,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三、详细记录,跟踪服务
每次电话回访结束后,教师必须将电话沟通内容详细记录。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将捕捉到的信息详细记录,以便在授课中着重关注,并在解决后与家长及时沟通。

热点内容
青莘教育 发布:2025-07-29 15:59:54 浏览:105
黄浦区明珠中学 发布:2025-07-29 14:24:29 浏览:601
2017高考海南语文 发布:2025-07-29 13:05:12 浏览:745
杭州代课老师招聘 发布:2025-07-29 12:49:39 浏览:710
文言文薜荔 发布:2025-07-29 12:30:47 浏览:223
有老班主任 发布:2025-07-29 12:24:50 浏览:120
尔雅通识课美术鉴赏答案 发布:2025-07-29 11:53:17 浏览:805
个别教育记录 发布:2025-07-29 11:08:01 浏览:184
5的平方是多少 发布:2025-07-29 10:40:16 浏览:819
师德教育活动总结 发布:2025-07-29 05:26:30 浏览: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