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中华礼仪师生

中华礼仪师生

发布时间: 2021-02-06 20:20:06

❶ 中国古代师生礼仪有那些

1、拜师

先请中人向师傅说合,再择吉日设宴,写拜师贴,行拜师礼。

2、拜师礼

拜师礼为三、六数,意为“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学徒期间不付工资,师傅管吃、住及制冬夏衣各一套。一般第一年打杂,第二年始学艺,三年满师。

3、六礼

弟子需要向老师赠送六礼。古时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

4、朱砂开智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1)中华礼仪师生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礼仪:

1、朝仪

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2、家祭

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朝聘

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4、朝觐

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5、揖让

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❷ 礼仪师生强调试介绍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❸ 古代对老师四大礼仪

一、拱手礼

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形。向前推,不躬身。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低于胸。日常相见礼,送别礼。

二、揖礼

在胸前抱手,轻于抱拳,重于拱手。略躬身或不躬身。

用于日常行礼,敬长上,同学朋友互敬。

三、叩首礼

古人因为席地坐在小腿和脚后跟上,叫“踞”、“正坐”,行这个大礼很方便。

只用于特定大礼,如敬天敬地敬祖先,特定场合敬先师,特定场合敬亲生父母辈祖辈,结婚那一天夫妻对拜。不可以随便行。随便行是亵渎礼仪,亵渎对方。

四、交手礼

仅用于生向孔夫子行拜师礼时,师代孔夫子还礼。孔子像上,孔夫子用的是这个还礼动作。双手在胸前交叉叠并,推出,平示。师不能随便还这个礼。

(3)中华礼仪师生扩展阅读:

“九宾之礼”。这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节。它原是周朝天子专门用来接待天下诸侯的重典。周朝有八百个诸侯国,周天子按其亲疏,分别赐给各诸侯王不同的爵位,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各诸侯国内的官职又分为三等:卿、大夫、士,诸侯国国君则自称为“孤”。

这“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合起来称为“九仪”或称“九宾”。周天子朝会“九宾”时所用的礼节,就叫“九宾之礼”。“九宾之礼”是很隆重的:先是从殿内向外依次排列。

❹ 古代师生礼仪有哪些

鞠躬90度
拜师礼就是下跪磕头

如何看待师生之间的礼仪

要有适当的礼仪,因该是朋友关系。

❻ 关于师生礼仪的诗句,谁能帮帮忙呀急急急

文明礼仪诗歌
1、《礼仪是什么
礼仪是恭谦,行为要规范;
礼仪是束缚,日久成习惯;
礼仪是形式,互敬成自然;
礼仪是约定,照做成经典;
礼仪是程序,活动有规律;
礼仪是律已,时时被激励。
礼仪是约定,照做成经典;
礼仪是程序,活动有规律;
礼仪是律已,时时被激励。
2、《礼是人的魂》
礼是人的魂,无魂在世脚无根;
礼是一杆秤,无秤难知轻与重;
礼是世间理,无理万事难说起;
礼是文之精,有文有化有人生;
礼是道之法,各行其路无关卡;
礼是德之形,大家相处情意浓。
家庭是个小集体,
人人都要讲礼仪,
家庭和睦邻里好,
共同建设新社区。
为人父母要慈爱,
教育责任要担起,
以身作则育后代,
倾尽心血教子女。
教他们,树立完美的理想和品格,
教他们,心里播下无私和正义。
父慈子要孝,养育之恩莫忘记,
倾听长辈的教诲,不顶撞,不偏激,
不同意见多沟通,平心又静气,
平日里,体贴父母勤做家务,
维护长辈的尊严与名誉。
夫妻之间多恩爱,
相敬如宾,和睦共处莫猜疑。
尊重对方的隐私,
孝敬双方父母,不偏也不倚。
事业上多支持,生活上,多体恤。
多宽容,多谅解,
做一对白头偕老的好夫妻。
兄弟姐妹要谦让,
互相帮助多联系。
兄要慈,弟要恭,
心胸博大,受点委屈别在意,
做事光明又磊落,
切莫薄情又寡意。
邻里之间多互助,宽以待人严律己。
长久相见要问候,热情谦恭不失礼。
千万不要揭人短,谈东道西不相宜。
公益之事抢在先,不为琐事伤和气
不夸富,不攀比,
互相帮助,相互体谅是正理。
学礼仪,讲礼仪,
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共同建设文明新社区!
3、《文明礼仪伴我行》
文明是一朵花,
一朵永久芳香的花。
我们用真诚去浇灌,
用热情来哺育,
让礼仪之诗永久珍藏在彼此的心里。
礼仪是一首诗,
一首淡雅清晰的诗。
我们用理解去融化,
用关爱来抚慰,
让礼仪之诗永久珍藏在彼此的心里。
我们是跨世纪的少年,
我们要做新时代文明的代言。
雨露下,我们播撒文明的种子;
阳光里,我们装扮心中的春天。
带给别人一个微笑,
别人给你快乐无限。
带给别人一个温暖,
别人给你灿烂心情。
带给别人一片真诚,
别人给你深深思念。
送给别人一份谦让,
别人给你敬重万千。
让我们把春雷藏进队鼓,
敲响时代的鼓点。
告诉祖国,告诉妈妈,
文明礼仪伴我长大。
让我们插上文明的翅膀,
飞向蓝天,飞向未来告诉太阳,
告诉月亮,我们是新世纪即将展翅的雄鹰。
做文明的使者,让我们用微笑铺设文明路;
做礼仪的少年,
让我们用真心搭建礼仪桥。
文明礼仪伴我行,中华美德放光芒。
文明礼仪伴我行,到处盛开文明花。
4、《文明礼貌》
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
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有礼貌。
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牵的牢。
爱护公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

❼ 请问谁可以告诉我,中国古代师生礼仪,要有师生之间的称谓,行礼,和当今可利用的师生礼仪。谢谢啦!急!

古代学生拜师要对老师要行跪拜大礼,要像尊重长辈一样尊总老师。老师直接称呼学生字。

❽ 师生之间的礼仪

与学生谈话:
(1)提前通知,有所准备。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分清场合,入情入理。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❾ 孔子的师生礼仪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 就把“礼”看作是既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 也是个人追求德性崇高所必须的修养环节与修养过程。他在教授学生的知识中, 将礼仪作为必修的课程, 其所授“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之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礼仪的内容。他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的思想, 教导人们惟有修养上注重礼节仪表与质朴品格有机结合的人, 才能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孔子说:“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就是说一个人想自立, 必先有礼的修养。战国后期的荀子也明确指出:“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家无礼则不宁”, 并把礼与法相提并论,“礼仪者, 治之始也”,“礼仪制而制法度”。管子则把礼仪视为立国的精神之本, 指出:“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一直占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先人们对于“礼”的精辟论述把传统礼仪的精神内涵揭示得淋漓尽致。

儒家有专说明《仪礼》的,如《冠义》、《昏义》、《乡饮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它们是份别解释《仪礼》中《士冠礼》、《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大射仪》、《燕礼》、《丧服》各篇的,跟《仪札》关系最为密切。

❿ 师生之间礼仪规范有哪些

师生之间的礼仪规范呢?很多就是建立在师生见面儿的时候,要互相问候,同学见到老师呢要敬礼,老师见了同学呢也要回礼。同学和老师见面的时候要说您好,同时呢老师也要关爱学相关的话语。

热点内容
青莘教育 发布:2025-07-29 15:59:54 浏览:105
黄浦区明珠中学 发布:2025-07-29 14:24:29 浏览:601
2017高考海南语文 发布:2025-07-29 13:05:12 浏览:745
杭州代课老师招聘 发布:2025-07-29 12:49:39 浏览:710
文言文薜荔 发布:2025-07-29 12:30:47 浏览:223
有老班主任 发布:2025-07-29 12:24:50 浏览:120
尔雅通识课美术鉴赏答案 发布:2025-07-29 11:53:17 浏览:805
个别教育记录 发布:2025-07-29 11:08:01 浏览:184
5的平方是多少 发布:2025-07-29 10:40:16 浏览:819
师德教育活动总结 发布:2025-07-29 05:26:30 浏览: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