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抗疫师生情

抗疫师生情

发布时间: 2021-02-07 00:55:40

① 关于抗疫的优美文段

一场疫情,让我们直面了恐惧、绝望,但是因为大家齐心协力,我们也看到了希望。如果作文考疫情,请不要忘记这些语段。

1.有人来自山川湖海,有人游历着四海与苍茫。只是出于一份职责,只是怀有一寸感激,他们选择成为一个又一个“逆行者”,成为一个又一个病患的后背,去做支撑背后的背影。

2.当耋耄之年的老人孤身登上逆行的列车,迈进重症的病房,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抱怨宅在家里的无聊?当为人子女的医生披上白衣铠甲,走进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质疑此疫必胜的决心?

3.“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这个特别的春节,有那样一群人,他们不畏生死,勇敢冲到最危险的地方,他们是英雄。身穿防护服,拿着仪器,他们用微笑和勇气去抗击疫情,面罩后布满痕迹的脸上写满了坚毅与不屈。他们哪有什么逆天法术,只是在鬼府救人。

4.以后,一定要去武汉,这座见证生命的顽强与脆弱,见证希望与绝望交织,见证无数泪水划过面庞,见证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城市,早已塑造了它自己的灵魂,留下了永不会磨灭的精神。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5.灾难之下,最见人心。有人趁着国难,大发横财。有人为了保关,瞒天过海。有人惊慌失措,有人避之不及,但也有像钟南山一样的人,于危难中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左手对抗灾难,右手托出真相。没人强迫,却是内心的担当。一颗救世之心,一腔赤子之诚,一身高超医术,一片赤胆忠心。

6.平凡和伟大从未分割,平凡缔造伟大,伟大出于平凡。远在前线努力的医护人员,为此忙碌捐赠的爱心人士。从未关店的为医护人员送外卖的,在温暖的灯光下,他们日日努力的缩影,成就了生命中的不凡。国有需,则我召,没有一个人能够与国家分割开,所以也没有一场疫病可以将灼灼赤心浇灭,因为,这里是中国!!!

7.大丈夫,忠君爱国,无畏争执;钟南山,国之大器,屈指可数。

感谢你这么好看还来阅读我的文章,欢迎批评指正,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关注一下下,谢谢哦~

② 抗疫英雄有哪些人及事迹

国家最高荣誉,致敬钟南山!还有这些抗疫英雄们!
近日,国家公布了“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建议人选,钟南山这个让全国人民都熟记的名字赫然在列。另外还有3名抗疫英雄被建议获得“国家荣誉称号”,是他们为这个“岁月静好”的时代在“负重前行”。

钟南山
“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
在这个春节,钟南山这个名字传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在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84岁高龄的他义无反顾地赶往了武汉的防疫最前线,而在前一刻,他刚刚建议全国人民不要去武汉。高铁上,钟老在高铁餐车的角落里倚座而眠,这样的举动至今令人动容。现在,国家建议钟老获得“共和国勋章”,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他的担当、他的专业、他的勇气都值得我们钦佩,他是我们新时代所需要的偶像。

张伯礼
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大年初二,张伯礼赶往武汉,带领中医团队接手了江夏方舱医院,要知道,张伯礼院士也已经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了,在抗疫过程中做了胆囊的摘除手术,仅仅休息了三天就又投入到抗疫的工作中,把自己的健康和安危放在了一边。江夏方舱医院没有一例转为重症,张老和他的中医团队功不可没。现在,国家建议张老获得“国家荣誉称号”,是对他的肯定,也是对中医从业者的慰藉和鼓励。

张定宇
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金银潭医院院长、渐冻症患者、妻子感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太多的身份让张定宇心力交瘁,身体上的疲惫、工作中的忙碌、生活里的打击,我们为这样的勇士感叹上天的不公,而他却毅然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从提前改造病房、到走不动的双腿,再到现在的抗疫胜利,张定宇院长给我们展现出了“铁人”风范。近日,他被建议获得“国家荣誉称号”,我只想说,这是您应得的,也更希望您保重身体。

陈薇
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陈薇院士不仅是一位医生,还是一位军人,在疫情的时候,带领团队奔赴武汉,研制出了国内第一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目前这款疫苗已经在国外准备开展3期临床试验。作为科研人员,陈薇院士可能不被大众熟知,但我们必须要明白,这样的英雄不应该被遗忘,国家给予她最高荣誉称号,是最大的褒奖,我们衷心祝愿陈薇院士能够早日研制出新冠疫苗。

③ 2020年,有什么抗疫英雄事迹让人落泪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在全国上下与疫情作斗争的过程,涌现了许多英雄事迹,抗疫英雄们的事迹让人动容、落泪,在这里就分享几个感动全国人民的故事。

一、主动请缨去武汉的“国宝”院士李兰娟

李兰娟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的身份去武汉调查“不明原因肺炎”是1月18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终于归零是3月18日,整整两个月,李兰娟的生活重心全是武汉。

在武汉,“火神山” 、“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两山”医院的顺利建成和投入运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而在这惊人的速度背后,有一 群勇敢坚毅的建设者,他们放弃与家人亲春节假期的团聚,逆行西进,用滚烫的赤诚热血奋斗在战疫的一线。

④ 2020年,有什么抗疫英雄事迹让人十分感动

2020年,今年的鼠年与往年不同。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到处灯火通明的欢腾景象,但今年,没有亲人和朋友,街道安静而虚幻,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以死亡威胁扇动翅膀,肆虐并扰乱我们的生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认识许多“士兵”,他们放弃了生命,忘记了死亡。


中国共产党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他曾说过一句很幽默的话:“现在开始,每个人都是战士。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啊!你觉得很闷,病毒也被你闷死啦!”作为感染科主任,在抗击疫情面前,他每次都冲到最前线。

⑤ 学习抗疫英雄,争做四有好老师

向抗议的英雄们学习,像抗议的英雄致敬嗯,争做像抗英雄那样的好老师,全心全意为孩子们服务好

⑥ 利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结合当前全球抗疫情况,如何践行人类命

写作思路:故事导入,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用对比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加强文采,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正文:

2020年初的这场始料未及的疫情和前所未有的庚子春节,让我们成为“宅男”“宅女”,让好友相会变成视频聊天,亲朋相聚变成隔空拜年。蔓延的疫情让我们感受的不仅仅是焦急不安,还有最美“逆行者”带给我们的温暖。

这是全球化的世界,任何一个国际社会成员都不可能置身于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之外。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世界的共同目标。

当此之时,世界需要的不是好事者的趁机聒噪,不是狭隘者的偏见和歧视,更不是西方一些媒体乱贴标签、刻意歪曲的不义之行。

团结向善才是主流,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所言,在这场疫情阻击战取得胜利之时,历史铭记的不仅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有各国携手合作应对危机的共同担当。

风雨同舟,中国与世界在一起。经历了2003年非典疫情,有“病毒猎手”之称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利普金与中国结下深厚友谊。

如今,他再度来到中国,与中国同行携手遏制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国第一时间响应非洲国家呼吁,率先行动,紧急驰援;如今,南非U—Mask公司向中国捐赠医用口罩,科特迪瓦足球运动员亚亚—图雷录制视频为武汉加油。

更有非洲最大银行的上万名员工“穿红衣,挺中国”……患难与共,这是世界面对风险挑战的应有态度,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释放的强大感召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大学生们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相信你们在疫情防控的斗争面前,一定会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为夺取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斗争的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做“守护者”,就是担使命、保安康。当前,疫情仍在蔓延,防控正处于关键期。很多医学专业的师生已经奔赴前线,成为病患者坚强的守护者。危急之时唯有担当方显忠诚,让青春在与肆虐的病毒抗争中绽放。

在你们还没有掌握相关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阻击疫情时,保护好自己,不让关爱我们的人揪心,就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负责,就是对一线医务人员的宽慰,就是在为这场“战疫”做贡献。

每一位同学都牵系一个家庭,每一个青年应担当一份使命,自觉做科学的传播者、谣言的粉碎者、健康的守护者、家庭的关爱者。每一位同学的平安,每一个家庭的健康,就是平安华夏、健康中国的坚固基石。

做“修行者”,就是宅其身、抱道行。“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在文学经典中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哲学经典中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辨能力;在伦理经典中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在网络资源平台上自主专业学习和自我提升,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通过师生线上切磋琢磨、教学相长。

做“识途者”,就是要做到游必有方。为了同学们的健康平安,教育部已做出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决定,这是抗击疫情的需要,也是党和人民对莘莘学子的关心和厚爱。疫情割断不了亲情,无论你身在何方,请记得学校的老师们时刻牵挂着你,也盼望着大家都能以健康、阳光的姿态踏上返校之路。

返程之时,也许疫情还没有完全解除,大家务必按照统一部署,配合学校返校复学工作的相关安排,做好个人防护和返程规划,游必有方,尽可能缩短返程时间,做到错峰出行、平安出行,在新学期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展现大学生的满怀豪情和青春活力。

亲爱的同学们,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来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必胜信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夺取抗击疫情斗争的最终胜利。我们也将与学校的老师们一道,在全国各地的校园里期待着在庚子年的春天与大家重逢!

⑦ 抗疫中身边最感人的故事有什么

致敬最美的逆行者。

世界加油!中国加油!湖北加油!武汉加油!!!

时间回到2019年11月的一天。。。

“早上7:30起床出门上班。老板,来一碗热干面在加蛋酒啊......”这是武汉人,忙碌且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世界加油!中国加油!湖北加油!武汉加油!!!世界加油!中国加油!湖北加油!武汉加油!!!世界加油!中国加油!湖北加油!武汉加油!!!

⑧ 你身边有哪些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抗疫故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许多人人以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携手抗“疫”,联防联控,筑起了阻击新冠肺炎蔓延的屏障,并全力保障了生产经营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全县身体健康和生产经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些抗“疫”故事的主人公是奋斗在平凡岗位的的一员,是一个个平凡的人抗击疫情的缩影。

⑨ 结合防疫抗疫中涌现的先进人物、感动事迹,说说哪些人和事迹让你最感动

钟南山教授,八十几岁的高龄却依然坚持在抗战一线,这让每个人都会感动。

⑩ 最感动的中国抗疫故事,故事体现了什么

他们与病毒面对面,与死神拼速度,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那句“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铮铮誓言,那股“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韧劲。

那种“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精神,编制了抗击疫情的坚实防线,筑起了从凛冽严冬到春暖花开过渡的桥梁,托起了党和人民殷切的希望。

(10)抗疫师生情扩展阅读

疫情故事

邢正涛出征武汉后,白钰轮岗到医院急诊大厅分诊台工作。测体温、量血压、了解病情、辅助分诊……丈夫邢正涛也是千叮万嘱,“急诊病人接触的第一位医护人员就是你,一定要做好防护。”

互相打气,共同抗疫。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邢正涛特意请同事将妻子与他的名字并排写在了防护服上,同时写上了大大的“我爱你”三个字。“这是我们最浪漫的战地情书。”邢正涛说,夫妻俩虽身处两地,但一直并肩战斗。

每当坐上班车,不论前往隔离病房,还是返回驻地,短短10分钟的车程,第一次来武汉的邢正涛,总是对着窗外看个不停。“我觉得武汉真的很美。”他说,“等胜利了,我一定带着白钰来看樱花,吃热干面。”

虽然因疫暂别,但白钰与丈夫心意相通,“等疫情散去,我们一起去武汉。”

热点内容
青莘教育 发布:2025-07-29 15:59:54 浏览:105
黄浦区明珠中学 发布:2025-07-29 14:24:29 浏览:601
2017高考海南语文 发布:2025-07-29 13:05:12 浏览:745
杭州代课老师招聘 发布:2025-07-29 12:49:39 浏览:710
文言文薜荔 发布:2025-07-29 12:30:47 浏览:223
有老班主任 发布:2025-07-29 12:24:50 浏览:120
尔雅通识课美术鉴赏答案 发布:2025-07-29 11:53:17 浏览:805
个别教育记录 发布:2025-07-29 11:08:01 浏览:184
5的平方是多少 发布:2025-07-29 10:40:16 浏览:819
师德教育活动总结 发布:2025-07-29 05:26:30 浏览: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