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师生什么配合

师生什么配合

发布时间: 2021-02-18 07:31:04

师生怎么相处

教师要按人民的要求,祖国的需要去培养下一代人,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科学。教师要向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经得起风浪考验的,有着准确判断力和正确世界观的高素质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对学生施以长久的培养和锻炼,这长久的育人过程,就决定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与学生心灵贴近,产生共鸣,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一、如何才能和学生心灵贴近 教师应着力于发展“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作为处理各种事务的支点,化教学任务为杠杆,撬起教书育人这副重担,收获良多。“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它符合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符合学生对教师的企盼。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以师权统治学生的师生关系,也不同于简单的“同志式”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它比“同志式”的师生关系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感情基调是既有朋友的民主平等,又有朋友的言而有信,坦诚相待,绝对的真情实意,更有文化知识的教学相长,互相促进。在这样的感情基调上进行教育教学,处理一切事务,传授文化知识,探讨人生之道,疏而不堵,情理兼容,就可以顺利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二、如何建立这种朋友式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用民主,平等去播种,方能长出幼芽。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必须破除“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放下老师的架子,不要对学生施以任何压制性的举动。在初接新班之际,师生关系生疏,大部分学生对老师态度怯怯,当然也不乏一些试探老师的好奇心理,此时教师必须注意细节上的处理方式,给学生以民主、平等的快感。如某教师在接一个新班级时,曾因个子矮小受到学生的取笑,在学生放肆的笑声中,教师压制了自己,拿出“尊严”来给学生“颜色”看的冲动,冷静地待哄笑的潮水涌过之后,从众多的目光中收集到了“为什么不发火?”的信息,进而放下老师的架子,与学生推心置腹地谈论这件事,首先肯定了学生活跃,开朗的性格,实事求事的率真,也承认了自己矮小的事实,并谈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你们敢于直率地指出我的缺点,这就是把我当朋友看待,就凭这一点,我们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互相扶持,共同进步。”这样一来,满堂的哄笑,变成了窃窃私语,跟着便是师生那轻松自如的没有心理戒备的,敞开心胸的自我介绍。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便在这民主,平等氛围中发了芽。 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用言而有信,坦诚相待的绝对真实的情意培育 良好的开端并不意味着成功,教师第一节课的推心置腹仅仅让学生知道:这位老师或许可以靠近。几堂课下来,纪律虽“好”但并不令人满意,因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仍躲藏在他们的外衣下面。面对他们试探的目光,应注意言而有信,不说假话大话,严格地兑现自己的许诺。于是,开始在学生周记、作业中看到了“老师,我们真的能做朋友吗?”、“我可以跟你说心里话吗?”、“你可不可以不让我们做作业?”这些问题后,教师应一一坦诚地作答复,渐渐地,师生交流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交流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言语往来也越来越自然,由此,教师和学生在心灵上沟通了,在感情上共鸣了! 四、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会在教学互助互动,教学相长中结出累累硕果 师生心灵上相通,感情上共鸣,对开展教学工作和也是十分有利的。在任何一次课堂中,学生都能积极配合教学,在作业练习中学生也能按时完成,对教师指出的错误,也能着手修改订正;对老师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学生也能友好地指出来,他们甚至能对老师的讲授作适当的补充和修改!老师通报的教学计划,学生心领神会,两年下来,师生配合得很默契,真正做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也因此师生在这默契的配合中成长起来了。 朋友式的师生关系,靠民主和平等去播种,靠言而有信,坦诚相待的真实情意去培育。在教学中的互助互动,教学相长中结出累累硕果。因而从教者应用自己充满温情的爱心,坦荡磊落的诚心,从流如善的虚心投放在学生的身上,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最纯真的情义的回报。师生相处就是朋友之间的相互期待,学生是教师最纯真的朋友。

Ⅱ 师生关系,应遵循什么

一、关爱的原则
二、尊重的原则
三、信任的原则
四、理解和宽容的原则
五、平等的原则
六、要有民主、公正的思想

Ⅲ 如何做到师生配合,把培养创新意识贯穿到教和学的过程中去

1.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做到课上为师生,课下是朋友,也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把他的这门课学好的.际上,老师也是人,并且他们可能比你的感情更丰富,可能有时候一个学生的一句话会让他们高兴得东不可支,有时候也可以让他们闷闷不乐.这个时候啊!你最好是主动地和他(她)交流一下.他肯定不会为此很生气的你们之间同样不会有任何误会..同样会成为知心的朋友与优秀的导师指导着你前行
2.不光学习不错,品德也要高,不同老师不同做法啊~年轻的老师要多接近,多聊些感兴趣的话题,年龄大的老师要投其所好,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他们,和尚积极配合他,让他认为你是好孩子,课下积极与他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老师会把你当朋友关系自然就好,当然学习品德都要好
3.如果老师是父母的年龄的人啦,那你一定要尊敬他。如果老师是年轻人,那么你可以和他做朋友啊。大家都有爱好,可能会相同呢!在课上必须对老师尊重,课下开开玩笑都可以的。还有,一定要认真听老师的课啊,所有的人都是希望自己在说话的时候,别人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点很重要啊。课上你表现好了,老师自然会亲近你,重用你啊!!
4.首先对老师交给你的任务认真点做,最好你也混个班干部,这样就有好多时间和老师在一起了,上课积极点,多找老师请教问题在下课多和老师交流
5.我们应该教育学生理解老师的苦心,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诚恳地接受老师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从而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6..其一,坚信“严师出高徒”、“玉不琢不成器”,对待学生尽量“严”,让学生“怕”,觉得这样学生就不敢贪玩,能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从而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寒假作业也要做这个题的

Ⅳ 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哪些基本模式

(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①尊师爱生,相互配
②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③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3)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是: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
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③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④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⑤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Ⅳ 师生交往应遵循什么原则

原则一:师生交往必须有底线限制。年轻教师不要学习江湖习气,不要与学生交往过密。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还得要接受教师的监督、接受学校和班级规章制度的约束,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也难免与教师或同学发生这样那样的冲突。所以,教师要充分预设适当的距离,否则,真正的教育就难以顺利实施。

原则二: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不同性格。与性格内向的学生交往,教师应主动些,因为这类学生很容易被教师忽视,很难得到教师的个别指导。与性格活跃的学生交往,教师应冷静些,因为这类学生是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恒心和毅力,教师要引导他们关注他人,做事不要冲动,学习要有目标和计划,等等。

原则三:教师应走近和亲近学生群体。教师与个别学生太友好,会让这个学生产生优越感,同时也会让其他学生感觉到教师不公平。

原则四:在任何场合下都要尊重学生。即便是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要对学生冷眼相待,挖苦或讽刺学生。家访时要充分肯定学生优点,委婉指出其不足,即使表现特别不好的学生,教师也要让家长知道孩子并非不可救药,然后共同商讨教育良策。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教师对学生的“问好”都不要漠然视之,要用微笑、点头或简洁的语言积极回应。

本文来自: 朝阳中学(www.cyschool.e.sh.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cyschool.e.sh.cn/onews.asp?id=436

Ⅵ 课堂上是学生配合老师还是老师配合学生

课堂上究竟应该谁“配合”?究竟是学生配合教师的教,还是教师配合学生去学?按传统的教育理念,恐怕认为应当由学生去主动配合老师的居多。原因很简单,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是课堂节奏的驾驭者,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定夺者,学生理当成为顺着老师思路亦步亦趋的“仆从”。即便在今天有关某节课成功与否的讨论中,我们依然可以听到诸如“教师教得得法,学生配合得力”抑或“教师教得卖力,学生配合不力”之类的评语。言语间透出的“成则教师,败则学生”的意思正确与否我们权且不论,而视学生为“配角”、为教师的“配合者”这一点却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在这些人的潜意识里,教师乃是课堂上呼风唤雨的角色,而学生只能一切唯教师马首是瞻:课前按教师的要求预习,课上按教师的组织学习,课后按教师的布置复习。一句话: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全方位地“配合”甚至是“迎合”老师。 要探讨“谁配合谁”这一问题,有必要先看一下词典上对“配合”一词的诠释:“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而言,这“共同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显然,课堂教学的最主要的任务乃是尽可能地提供各种条件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学到知识,学到技能,提升自己的素质和品位。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该意识到教师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中“主角”的位置如今该让给学生了,至少不能再让学生当自己的“配角”。师生之间的“配合”乃是师生双方分工合作以完成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一任务!如此看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应当是老师主动地配合学生,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配合”老师! 当然,说老师是课堂上的“配角”绝非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降低对教师工作的要求,因为这课堂上“配角”未必就比“主角”当起来轻松。这里面首先有个观念转换的问题——教师得有甘当配角的精神和心理准备。教师的任务是“辅佐”学生学习,通过教师的穿针引线让学生自主地进入知识的天地。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可以建议,但不宜强人所难,更不能包办代替,使学生全无主见。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激活他们的思维,但不应当让学生追赶着教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地步教师的后尘。 课堂上最活跃的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教师应当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渊博的学识,还要有应付各种特殊情况和复杂局面的教育机智和应变能力。如此,我们才能够从容面对课堂上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的知识储备除了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一般的文史知识、各种自然科学常识以及日新月异的各类新知识。拥有了这些知识,方可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好学生心理,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轻松面对学生的提问,对学生所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的把握和阐述做到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这样的“配角”才会给“主角”以有力的支持,让“主角”在舞台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像一位导游,游客是游览活动的“主角”,游览的任务应当由他们去完成。但导游“导”得好,游客才会有大的收获,才会少走弯路,多览胜景。在游览中,导游一切包办代替,游客会觉得索然无味,游无所获;导游对游客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则有可能使游客不得要领,甚至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导”才能使学生“游”起来事半功倍、功效卓著,这里面更是大有学问可做。

Ⅶ 新型师生关系是什么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7)师生什么配合扩展阅读:

现代意义的师生关系的涵养方法:

导师和研究生时师生关系,绝非那种古代那种宗派上的师徒关系。搞研究,不能沾染上江湖习气,不能拉帮结派,不能党同伐异。作为文明社会、法治社会中的现代人,师生关系应更纯粹些。孙家洲断绝与郝相赫的关系,无可厚非,但是断不断绝,怎么断绝还得按程序来,谁都不能任性。

学贵有疑,老师可质疑学生,学生可质疑老师,真理是他们的启明星,于此而言,师生关系切莫庸俗化,切莫为了利益而结盟。如果缺乏正气,缺乏纯粹的是非判断,对学术不是好事。

Ⅷ 师生怎样配合上好高质量的课

首先你的可不要上的平淡无味,现在的学生喜欢新颖一点的课,然后你要多鼓励学生,不要为了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而十分严肃。你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先讲一个故事,但条件是必须认真听讲,课下再讲······

Ⅸ 试述aba教学中师生如何快速地建立起配合关系

时间在教学中,师生应该要私下里好好的沟通一下,了解工作的进程,尽力尽快。

热点内容
哪里卖小鸡 发布:2025-07-21 12:58:31 浏览:722
日本教师美女 发布:2025-07-21 12:00:49 浏览:961
语文添加符号 发布:2025-07-21 09:48:00 浏览:15
班主任德育故事演讲稿 发布:2025-07-21 08:55:41 浏览:467
师德专题报告 发布:2025-07-21 08:38:32 浏览:274
师德师风专业发展总结 发布:2025-07-21 06:32:21 浏览:357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发布:2025-07-21 06:27:32 浏览:471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00篇 发布:2025-07-21 04:43:39 浏览:376
基础课教学部 发布:2025-07-21 04:35:47 浏览:167
抚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07-21 04:08:43 浏览: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