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标兵
A. 国际商务哪间学校有开啊
安徽财经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山东财政学院
宁波大学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云南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广西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江南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湖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长春税务学院
江苏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东华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安徽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山东经济学院
兰州商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贵州财经学院
天津商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深圳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黑龙江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福州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河海大学
云南财贸学院
广东商学院
西北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贵州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华侨大学
河北大学
青岛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创建于1983年,经过25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已成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最具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院系之一。 学院现有教职工54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党政工团等工作人员12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33人;高级职称29人;国管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管专家1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师德标兵1人,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郑州市优秀教师1人,河南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 学院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和国际商务三个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产业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产业经济学是我校第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第一个省级重点学科,并已蝉联三届河南省级重点学科;在校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近1500人。 学院设立产业经济、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世界经济、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等六个教研室,建有国际贸易实务与结算实验室和18个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配备了教师工作室、活动室、资料室和教学档案室,成立了市场理论与策划、国际区域经济、国际经贸关系、产业与可持续发展、俄罗斯与中亚、中部经济、国际经济合作等七个科研所和WTO研究咨询培训中心。 学院成立了院学术委员会,组织教师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6项;出版学术专著12部,国家规划教材10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170篇,EI期刊2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9项。组织10余名教师先后到美、英、法、德、加、澳、日、俄、韩、瑞士等国著名高校访问交流。承办了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与世界经济贸易研究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年会和入世五周年省会经济学界理论研讨会。科研学术活动提高了学院教学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 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把以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始终把教育质量作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更新办学理念,创新育人思路,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改革,使各项工作走在全校前列。先后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企业培训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红旗团总支,河南省模范职工小家,学校文明单位、先进党总支、教学管理与考务先进单位、抗非典先进集体、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十二次校田径运动会冠军等近百次殊荣。25年来已累计向社会输送优秀本专科毕业生4000余名,硕士毕业生120名。
B. 三平精神的河南省开展“三平精神”师德主题教育活动
一、“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到实现中原崛起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对广大教师而言,为实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伟大追求,必须从眼前着手、从细节做起;为实现毕生奉献的教育事业,必须保持一颗平静心,淡泊明志;为履行“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崇高职责,必须在平常中追求乐学敬业的境界。长期以来,全省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孙阳吉、王生英、孙晨等一个个先进人物就是广大教师的优秀代表,他们树立起了河南教师的光荣伟大形象,他们身上凝聚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境界,彰显出河南人特有的“三平”精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为中原崛起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紧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具体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师德建设,努力建好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立一支师德高尚、品德高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宏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通过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和形式,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师中,深入开展弘扬和学习“三平”精神师德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努力培养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师德风范和职业素养;努力引导广大教师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以德修身、以德施教、以德育人;鼓励广大教师坚定信念、志存高远,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从而使广大教师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激发广大教师加强学习,钻研业务,扎实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努力培养造就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在整个活动中要具体做到:
1、抓学习,提高认识。各地、各校要通过开展主题学习会、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和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三平”精神,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进行讨论,把握内涵,领会实质,以弘扬和实践“三平”精神为重点,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把“三平”精神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2、抓宣传,浓厚氛围。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墙报、宣传栏、校刊各类媒体等多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三平”精神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践行“三平”精神的感人事迹和精神风貌,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在全省教育系统营造学习践行“三平”精神的良好氛围。
3、抓典型,树立榜样。各地、各校要积极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带动效应,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爱岗敬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学习“三平”精神落实到教书育人的日常工作中去,充分展示新时期人民教师的精神风貌。
4、抓活动,力求实效。各地、各校要以学习践行“三平”精神为契机,把学习和弘扬“三平”精神和本地、本校师德建设工作相结合,与广大教师学习实践《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相结合,与学习优秀教师典型代表的先进事迹相结合,与教育教学工作等相结合,采取各种措施,扎实抓好各项活动,促进师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开展“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是新时期全省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各学校在开展这项活动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组织实施:
1、开展师德学习交流活动。各地、各校都要围绕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三平”精神内涵,带头践行“三平”精神,要成为倡导、实践“三平”精神的模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总结、交流师德建设的新鲜经验,研讨、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机制,全面提升师德水平。
2、开展师德师风先进校创建活动。各地各学校在开展“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中,要与正在开展的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校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学校形成“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校风,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浓厚氛围,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3、开展师德征文活动。各地、各校要积极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开展“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师德征文活动,以身边典型、讲述身边故事为主要内容,热情讴歌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评选出优秀作品,在《教育时报》开辟专栏予以刊发。
4、开展师德演讲、朗诵比赛。各地、各校要以学习和践行“三平”精神为主要内容,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演讲、朗诵比赛,真实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崇高理想,始终扎根平凡岗位的奉献精神。
5、开展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创建活动。在广大教师中树立师德典范,表彰先进,弘扬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各地、各校要开展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创建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赶学先进、争当模范,并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予以表彰。省里将于今年教师节前表彰一批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
6、开展师德主题报告会。省教育厅将在今年教师节期间组织开展师德主题报告会和汇报会,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感受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充分展示“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四、“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的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省教育厅将成立“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办公室,加强对这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负责主题活动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结合各地、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对这项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2、加强宣传。各地、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各地、各学校在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褒奖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展示新时期人民教师的精神风貌,为师德建设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3、加强联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间要加强联系,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各地、各学校在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经验,请及时报告省教育厅。
C.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的基本概述
会计学院拥有硕士和学士两级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得到了全方位发展。设置四个本科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和资产评估,其中会计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1998年建成河南省第一个会计学专业硕士点,并于1999年开招河南省首届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0年在会计学专业硕士学位(学术型)授权点基础上,新增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和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MV)两个应用型专业硕士点,成为我省首批开招MPAcc和MV的单位。
我院于2005年建成河南省第一个会计学省级重点学科,2009年会计学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会计学主干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为进一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2010年开设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和CGA方向国际实验班,是河南省高校唯一开设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和CGA方向国际实验班的单位。2013年开设引进美国欧道明大学课程合作办学项目。2010-2013四届ACCA方向班学生参加全球考试的成绩节节攀升,多数科目通过率均远远超过全球平均通过率;ACCA和CPA Canada方向班学生在ACCA/CPA Canada全国性质的课外活动中取得佳绩,得到兄弟院校赞许;2010级/2011级ACCA和CPA Canada毕业生在就业、升学、海外留学等方面表现比较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认可。
会计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4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57%;师资队伍中有博士及在读博士19人,硕士3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0%,是河南省高校同类专业中教授、博士人数最多的教学院系。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标兵、河南省先进会计工作者、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有双师型(即兼有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教师28人。师资队伍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又具有创新意识及国际视野,已成为河南省高等会计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会计学院多年来秉承严谨的教风、求真务实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并赢得了较高声誉。在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河南赛区的比赛中,由我院在校本科生组成的代表队,连续两届获得了河南省高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在“用友杯”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比赛中,我院学生连续在第四、第五、第六届比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我院学生获得全国银奖;由我院学生组建的“春雷剧社”连续多年位列全国高校百佳社团。
我院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及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会计专家教授应聘为我院的兼职教授并到我院进行学术讲座。先后有十几位骨干教师赴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高校进行学术访问和会议交流。在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十分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及学术研究,一批教授和博士的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会计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审计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等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8项,已成功申报了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版著作及教材6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会计学院以“创一流会计学院、做一流会计学人”为理念,已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教风、浓郁的学风和浓厚的科研氛围,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发展并形成了在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专业,已向社会累计输送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6000余人,在校本科生3100余人,是河南省高校同类专业中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毕业生连续多年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及考研率一直居于河南省高校同类专业前列,在省内外拥有较高的声誉。会计学院本科生在全国各类大赛中屡获殊荣。在第二届(2000年)、第三届(2007年)全国会计知识大赛河南赛区的比赛中,连续两届获得了河南省高校第一名。在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在第七、九届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分别获得全国铜奖和银奖;会计学院本科生的《种粮直补的效果分析》2013年10月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全国决赛中获得三等奖。“春雷剧社”连续多年位列全国高校百佳社团。在2013、2014年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奖学金评选中,会计学院推荐的学生考试选拔成绩和获奖人数均位居参赛高校首位。“知智行大讲堂”自2010年11月开办以来已累计举办100多期,成为了财大的“百家讲坛”。
D. 河南30年乡村教师均可喜提高级职称,其他地方何时也能跟上
近日,河南省印发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涉及教师队伍管理建设的方方面面,改革力度很大,对老师关心的诸多热点,痛点问题作出回应,对教师职称评聘做出了颇多有建设性的调整和规定。其中有一点让坚守农村的老教师看到了希望:对在农村学校从教教龄男满30年,女满25年的在编在岗老师,符合申报条件的,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聘为中小学高级老师。
各地的职称评聘办法可能会各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按照现在的评聘方法,农村一线老师要想评聘高级职称绝非易事,很多老师直到退休也可能评不上,只能带着遗憾告别讲台。所以,必须为河南的这份《实施意见》点赞!这是对坚守乡村几十年的老师的最大的鼓励和肯定,也必然让仍然坚守在乡村的年轻老师看到希望!希望其他的地方能够从善如流,加快职称评聘办法的改革!
E.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的办学成果
高考成绩 2007年高考:1同学取得市理科状元,139人达到重点线,其中有5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清华大学在豫东地区唯一录取的5名学生),2名学生被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录取,4名学生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 2008年高考:文科4门学科平均分和本科过线率居开封市区第一。135人达到重点线,4名学生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还有一百多名学生被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录取。
2009年高考:该校获理科数学、文科综合第一名和文理科总分第二名,在开封市(含五县)文科总分前12名中,河大附中学生占5名,开封市(含五县)理科总分前16名中,河大附中学生占6名。152人达到重点线,3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2名学生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4名学生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
2010年高考:开封市文科总分前5名中河大附中学生占4名,理科数学、英语、总分平均成绩均为开封市第一。139人达到重点线,一百多位同学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
2011年高考:该校理科普通类报名333人,文科普通类报名139人,一本上线151人,二本上线131人,保送名校14人,国家级宏志班的50名同学,全部达到一本分数线,600分以上的考生达到46人。4位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2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
2012年高考:该校考生获开封市理科前三名和文科状元,1同学以648分获开封市(含五县)文科状元,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1同学以665分(不含附加分)获开封市理科状元被,1学生获市理科第二名,1学生获市理科第三名。开封市理科前7名该校占5名。参加高招普通类考生419人,一本上线166人,一本上线率40%,二本线以上300人,二本以上上线率72%,上线率均为全市第一;河大附中分校参加高考461人,本科上线321人,上线率70%,居开封市第一。1同学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录取,1同学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录取,1学生被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录取。
2012年高考:河大附中1同学以648分获开封市(含五县)文科状元、1同学以665分获开封市理科状元、1同学以659分获开封市理科第二名、1同学以657分获开封市理科第三名(不含附加分)。开封市理科前7名河大附中占5名,开封市理科前11名占7名。该校参加普通高招419人,一本上线166人,上线率40%,一本上线率开封市第一;二本以上累计300人,二本以上上线率72%,位居开封市第一。
2013年高考:该校本部考生310人,一本上线191人;实验学校考生508人,本科上线457人;国家级宏志班50名学生,全部超过一本分数线,平均分高出一本线52.8分。
2014年成绩:一本上线185人。二本上线228人。三本上线168人。本科上线率为91%,国家级宏志班50名学生全部达到一本分数线,平均分618分。
2015年高考:1学生以684分获开封市(含县区)理科总分第二名,1学生以616分获开封市(含县区)文科总分第二名。该高考报考人数351人,一本上线249人,一本上线率达70.94%,其中600分以上63人。1学生以单科147分获开封市(含县区)理科数学第一名,并以286分获开封市(含县区)理科综合第一名;1学生以146分获开封市(含县区)英语学科第一名,1学生以215分获开封市(含县区)文科综合第一名。河大附中理科考生平均分549分,高出一本线20分;宏志班50名学生分数全部达到一本线,平均分615.78分,高出一本线86.78分;直升班60名学生分数全部达到一本线,平均分596.23分,高出一本线67.23分。河大附中实验学校普通类报考人数258人,本科上线207人;艺术、体育类报考考生292人,本科上线257人。 竞赛竞赛 2006年至2013年,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学科竞赛中,附中学生共获得市级以上一等奖489人次,二等奖765人次,三等奖872人次,有46位同学获得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保送资格。
2011年,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该校共有18位同学获得省级一等奖。
2012年,该校张亚启等9名同学获得奥林匹克竞赛河南省一等奖。
2010年,在全国高中学生数学联赛(河南赛区)中,宗冠兆、董昊获一等奖。
2010年,在河南省高中数学竞赛中,许金龙等22名同学获一等奖。
2010年,在开封市高中数学竞赛中,吴秀婷等17名同学一等奖。
2010年,第24届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河南赛区)中,高飞翔等7名同学获一等奖。
2010年,在开封市高中化学竞赛中,吴秀婷等19名同学获一等奖。
201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河南赛区)中,魏碧丛获一等奖。
2010年,在第二十七届全国高中学生物理联赛(河南赛区)中,郑峰屹等6名同学获一等奖
2010年,在第二十七届全国高中学生物理联赛(河南赛区预赛)中,杨忠超等24名同学获一等奖。
2010年,在开封市高中物理竞赛(市区组)中,何山等27名同学获一等奖。
2010年,在第四届亚太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闫家宝获银牌。
2010年,在第二十七届全国高中学生物理联赛(河南赛区)中,郑峰屹获国家级铜奖。 技能竞赛 2009年,在参加河南省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由附中学生原创的舞台剧《T型台上的碰撞》,获得一等奖。
2010年,在参加由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以校园剧类全国第三名的成绩获得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
2011年,在开封市组织的“百万学生写清明”作文比赛活动中,该校靳天琳、杜文瑞、席佳鑫、张子威、张晨起和代晓焜等6位同学获一等奖。
2011年,该校盘鼓和舞龙队参加“开封市清明文化艺术节”后,被邀参加中央电视台2012春节联欢晚会。
2012年,该校合唱团和戏剧社,参加首届河南省合唱节和戏剧节,获得一等奖。
2015年3月22日,在第29届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创新·智慧”奖颁奖典礼中。该校选送席佳鑫、孟海龙、苗凯婷3位同学获河南省一等奖。席佳鑫同学以《肩负历史重任,叩响创新大门》为主题代表全省中学生在大会上发言。
2016年,该校向子彧同学在第30届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省一等奖。 2015年10月8日,在2014年河南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推评活动中,该校张悦、刘璐、欧阳亮、李尚钰、袁林岗、丁恒、靳锐和李明芳老师获省级优课一等奖,获省二等奖的有李桂玲、王振锋、陈世庚老师;三等奖的有梁志艳老师。
2015年9月10日,在开封市师德标兵表彰会上。该校英语学科组教师方文玲获“开封市师德标兵”称号。
2015年,在河南省教育系统2015年度教学技能竞赛中,该校有12名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获得者为侯盛欣、王瑞、张秋娟、王爱红、陈世庚、韩俊强、冯爽等七位老师,同时由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二等奖获得者为胡丽娟、葛燕云、高振华、胡洁、王文博等五位老师。
2015年,在河南省2014年度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中,该校田言辉、张秋娟、谢光、李小花四位教师被授予“开封市五一劳动奖章”。 校训 文明、求真
学校的校训是“文明、求真”,旨在引导教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引导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现代的文明的中国人”。 校徽 校徽以字母“C”反写设计为构想“F”,“C”是学校最初的校名北仓女中,寓意学校不忘初心的办学理念。“F”指学校所在的历史古城开封,校徽外环由学校的中文和拼音环绕。 学校每年举办学生运动会,每两年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围绕主题,开展体育比赛、主持人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摄影比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艺术节文艺汇演等活动。
截至2015年10月,学生成立了30多个社团。 社团一览表(部分)临风文学社盘鼓社团宸翊国学社人与自然社团舞蹈社团模拟联合国临风广播站国旗班CAPU化学社PML科技社青年志愿者协会商模爱音乐社团游龙音乐社数学社舞龙社中国国球社历史社街舞社一个不抱怨的世界iEnglish社团梦想幻之社浮世绘漫影社中国传统酿造社炸天街舞社雨烟动漫社毽球社
F. 河南警察学院专升本考上后,上本科的那2年期间可以考政法干警吗
在校的非应届生不可以报考。
警衔授予:一杠一星(三级警司) 职级:科员(套改三级警员),本/专科 在这方面没有区别,区别在于工资。
河南警察学院是一所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公安系统A等学校。
学校前身是1949年2月成立的中共豫西区党委社会部保卫干部训练班;历经河南省公安干部学校、河南省人民警察学校、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时期;2010年3月,经教育部、省政府批准设立河南警察学院。
根据2018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三个校区,分别位于郑州、开封和洛阳,占地总面积1690余亩,馆藏纸质图书101万余册;开设12个系(部) 、开办16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共有教职工767人,全日制在校生5537人
学校校徽为圆形造型,上方是中文“河南警察学院”,下方是英文“HENAN POLICE COLLEGE”,书本上面是学院创建年代。
用分别代指“知识”、“荣誉”以及“和平”的“书本”、“绶带”、“橄榄枝”组合成一个摇篮造型,托起象征警务系统的盾牌;学院首字母“H”精准的突出了河南警察学院作为“中原警官摇篮”的办学特点、办学地位及历史贡献;另外用“H”变形的“鼎”,巧妙的融入了地域文化,增加了学院文化底蕴;绿色橄榄枝则代表着在人民警察守护下的和平。
校徽蓝白相间,并以简洁、庄严的警务蓝为主色调,象征了忠诚、正直、庄重的人民警察形象。
根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教职工752人,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3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8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279人。
拥有公安高等教育部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公安系统模范教师、二级英模2人,公安部特聘教官3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3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2人,河南省师德标兵1人,河南省优秀教师6人、河南省文明教师5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4人,入选 “河南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培养工程”1人,河南省职业教育专家1人。
G. 王立群读《史记》的介绍
王立群,1945年3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祖籍为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内 ,现为河南大学文学容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省管专家,河南省政协委员。中国《史记》研究学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曾荣获河南省、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奖,河南省十大师德标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称号。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以作者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项羽》的讲稿为基础,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H. 河南省获嘉县嘉华高中2019年分数线
河南省获嘉县嘉华高中2019年高考分数线是:文史类本科一536本科二批回447,理工类本科一批502本科二批385。
河南一答直是我国的高考大省,报考人数众多,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创新高,突破百万。而且该省使用的是全国卷一,试题难度较大,考生的竞争压力更加激烈。
(8)河南省师德标兵扩展阅读:
师资力量
学校教职工65人,其中本科学历50人,学校已形成一支年富力强、素质较高的老师队伍。学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9人。职称结构合理,中学高级教师8人,中学一级教师15人。
教学模式
学校面向高考,狠抓质量,严格管理。学校本着“诚信、自尊、竞争、服务”的校训,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总体是“以诚信为基础,以文明为载体,以质量为前提,以育人为根本”,向高一级学校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面向全体抓质量,严格管理育人才”。
获嘉县高级中学适应形势发展具有独特的办学特色,采用适合学生成长的多种管理措施,主要有:蹲班包生制、学习竞赛制、教育回访制、家长听课制、主动汇报制。为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奖励制度,如学习优秀奖、师德标兵奖、体育尖子奖等,使学生赶有标兵、学有方向。
I. 河南财经学院经济学系的系情简介
河南财经学院经济学系师资精干,结构优化。该系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其中:教授11名;博士15名、硕士23名。该系教师大多师出名门,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该系教师任教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西方经济学教研室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政治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近几年来,该系教师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题,在《经济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该系部分教师获得了河南省高校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以及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部分教师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以及河南省中青年优秀社科专家。在校本科生275人,在读研究生28人,在职研究生15人。
经济学系秉持“志存高远,厚积薄发”为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和系风建设为基础,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着力点,以建设教学研究型强系为目标”的工作思路,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政治环境和宽松、向上的学术氛围,精心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宽厚的人文知识,较强的向相关学科扩展渗透能力的经济学专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