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师德
这是世界各国在特定的历史转型时期必定存在的难题之一,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就腐败丛生。而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转型的关键时期,即由计划经济体制向以市场经济为主政府干预为辅的全新经济体制转变。
然而在这一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相应的政治监督体制没有跟上而造成的体制漏洞是官员敢于冒险贪腐的根本原因。但是历史事实证明,少量的腐败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刺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有利于社会转型的平稳过渡。
我们坚信在社会主义的体制下,在严明的党纪监督下,我党的绝大多数干部都是两袖清风.为官清廉的。目前,腐败案件也只是偶发事件,是可控的,所以不存在楼猪所说的很疯狂!还请楼猪别要混搅视听,影响广大网民对我党和政府的误解。
⑵ 恩阳中学的学校成就
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模范职工之家、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市校风示范学校、市“一级办学单位”。市重点中学教学质量一等奖,获得巴州区学校管理先进单位、中学继续教育、高三分流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60年来,学校为高等院校和当地经济建设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可持续性发展型人才,在巴州区教育史上书写了光彩的一页。毕业于我校高中的宋永华如今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是自晏阳初博士之后,巴中走出的第二位世界级文化名人。
学校一直强化内部管理,狠抓教学质量,教育教学工作连创佳绩。学校初中毕业会考稳居恩阳学区第一、巴州区前三位。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始终稳定在巴中市农村高完中第一位,名列巴中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十强校。2002年高考黎晋以653分获得巴中市理科状元;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189人,李青峰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4年高考本科上线231人,谢添舟考入清华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罗济东考入清华大学艺术设计出国留学班,喻腾飞考入空军航空大学,成为我市建市(地)以来第一位飞行员。初中“三合一”考试综合评估名列巴州区前茅,顾钊铨以660分获巴中市第一名。2009年杨潞屹摘夺巴州区文科状元,鲜柏林考入空军航空大学成为巴中市又一飞行员。每年上重点本科近50人,本科近400人,恩阳区2014年高考2364人参考,本科上线418人,比2013年增加94人。 其中全区重本上线54人恩阳中学50人,比2013年增加23人;二本216人恩阳中学占194人,比2013年增加62人;三本上线142人恩阳中学占129人,比2013年增加23人 跃巴中市4县2区成长最快的中学。其中恩阳中学饶牧田、张丹分别以614分、592分的好成绩摘取原大巴州区理科、文科第一名,恩阳中学在原农村乡镇高完中的基础上,在生源入口质量极差的情况下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也为恩阳新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在社会各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教育科研工作成绩显著。有省、市、区级课题6个。国家级子课题1个。省级立项课题《农村中学生阅读缺陷及对策的研究》研究工作取得成果。《中国教育报》以题为《让书香氤氲“准农民”》报道学校工作。《四川日报》、《教育导报》、《四川教工》、《巴中日报》等报道过办学事迹。
学校先后获“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四川省校本教研校”、“市文明单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市教育教学质量十强校”、“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省、市、区各级各项表彰奖励。
该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并取得了辉煌成绩。创造了上世纪60年代 “恩中红旗飘全川”和80年代“誉满巴蜀”的神话。学校秉承优良传统,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方向明确、道德高尚、基础扎实、特长显著、体魄健壮、素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逐步成为教育质量高、办学有特色、声名远播的市级示范学校。学校有一批团结务实、与时俱进的教职员工队伍,特别是有一支思想素质好、教学水平精、综合素质强的骨干教师队伍,还有一批积极钻研教材、努力研究教法、大力提高教学效率、颇有建树充满活力的中青年教师。学校办学越来越规范,管理越来越科学,发展越来越稳健。在教学上,学校强化教学常规,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在德育方面,进一步加强校风建设,教学生先成人后成才,成人成才双丰收。形成了“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的良好风气。教学硬件正在进一步完善,校园环境越来越美。今天的恩阳中学,人心高度凝聚,全体教职员工志气昂扬,整个学校充满了朝气、充满了生气。学校办学思路愈加清楚,办学理念愈加明晰,办学的道路也愈加宽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恩阳中学管理严格,校风优良。学校对班内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评出第一至第六名,实行严格奖惩、后位淘汰,这就大大提升了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学校在教室、食堂和公共场所安装了190个监控摄像头,为规范师生课堂行为,加强寝室、食堂管理,防范校园安全事故起到了重要作用。加之,恩阳区教育科技体育局办公地点设在恩阳中学,局领导随时督查恩阳中学校风、教风、学风。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恩阳中学校风好、教风正和学风浓。 “进德”就是指增进道德。身正为范。故教师应进师德。身为人师,就得以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时时处处为人表率。恩中杏坛人爱岗、敬业、乐业,涌现一大批省市“师德标兵”、“先进教育工作者”。作为学习主体,学生更应增进道德。儒家传统认为:“明德(人自身具有的品德)”人人皆有,求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学习、修为来恢复本性、找回自我,寻求本来善良的内在特性。我们倡导的学生“进德”基于此,更高于此。其内涵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品德日新”,一天天地增进美德,力求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学校借助恩阳古镇的红军文化、名人文化和民俗文化,构建学校德育的新平台,营造出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引导学生向真善美不懈追求。
“修业”就是指钻研业务、研习学业。学高为师,诚然。恩中杏坛人立足岗位,勤奋教学,创新教,确立了“敬业、树德、博学、育人”的教风。身为学生,学习是中心。因此,代代恩中学子惜今求远,博学明辨,审问慎思。学校“律己、严谨、友爱、奋进”的学风,既根植传统,又相时应世。教学实践中,学校倡导并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成绩斐然。
“敦行”出自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敦,勉力、敦促之意。“敦行”就是勉力去做,他强调的是动手的能力、实践的作风和对道德的践履。“敦行”是学问之道,更是做人之道。学校要求每一个恩中人不仅要志存高远,而且还要身体力行。学校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只有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行动并在行动中勇于开拓创新,只有将知和行、理论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在走出学校后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致远”最早出自于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即志存高远的意思。后人将“致远”含义进一步引申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人生的卓越等。“致远”是恩中人的理想,也是恩中教育效益的体现,更是恩中学子对社会贡献的表征。一代代恩中学子学成之后,走出校门,胸怀天下,报效祖国和民族。“致远”在今天就是教育学生立足现实、志存高远,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学以致用,将自己所学奉献社会。代代恩中学子都放眼天下,以造福桑梓、服务社会为己任,走在时代的前列。“无数恩中学子成为社会各界精英,更有数万名恩中学子成为优秀的建设者。恩中也就在这“致远”精神的鞭策下,从书院走到今天的巴蜀名校。 “致远”是目标,是恩中人对未来美好远景、对达到理想彼岸的企盼和追求;“进德”“修业”是基础,更是过程,要“致远”,必须要夯实基础、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离开“进德”、“修业”的过程,“致远”将成为一纸空文;“敦行”则是保障,只有敦行实践,才能“进德”“修业”,进而实现“致远”之目标,离开了“敦行”,一切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德修业、敦行致远”的办学思想,既继承和反应了恩阳中学近两个世纪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办学理念的更高追求,更阐明了实现远大目标的途径。同时,这八个字的办学思想内涵丰富,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它为一代又一代恩中人预留出了广阔的诠释、演绎和想象的空间。
⑶ 四川省高级教师职称评定04年11月文件
四川省人事厅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推荐条件(试行)》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川人办发[2005] 290 号)
日期:2005年10月26日
川人办发[2005] 290 号
四川省人事厅 四川省教育厅
关于《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推荐条件(试行)》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各市、州人事局、教育局、省级各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原国家教委《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为坚持标准,硬化条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省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工作,省人事厅和省教育厅印发了《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推荐条件(试行)》(川人办发[2005]57号),经研究,现就执行中的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关于教师资格条件
申请评审中小学教师职务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根据《教师资格条例》中关于:“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在本级及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但是,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公民只能在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或者职业初级中学担任实习指导教师”的规定,因此,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可在本级及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申报评聘教师职务。但取得低一层次学校教师资格人员,不能在本级以上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申报评聘教师职务。(小学教师中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教师除外)。
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只能在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或者职业初级中学担任生产实习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申报评聘实习指导教师职务,不得申报评聘或确认其他教师职务。
二、关于思想政治条件
中小学教师晋升教师职务,必须达到《试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思想政治条件,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四川省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有关规定,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科学的育人观、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师德修养,遵纪守法,任现职以来或者近五年来年度考核必须在合格(称职)及以上。
三、关于任职年限
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委组织部等15个部门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配套文件的通知》(川委办[2003]21号)中的省教育厅、省人事厅《关于鼓励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暂行办法》中关于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在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其任职年限放宽一年”的规定,凡2003年及以后,到艰苦边远地区(见附件,下同)中小学工作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在艰苦边远地区评审初级、中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其任职年限均可放宽一年。对调离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学的人员,在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时,不再执行此条规定。
对按《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规定:“高等师范学校及其他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表明能履行高级教师职责”直接确定为小学高级教师职务的人员,调入中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后,在申报评聘中学教师职务时,根据其学历按照《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计算任职年限。
四、关于学历条件
中小学教师晋升教师职务,必须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即高中教师应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达到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应达到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其中,小学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应达到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根据省教育厅、省人事厅《关于停止办理成人高等教育双专科毕业证明书的通知》(川教[2004]270号)的规定:“2004年及以后入学(不含2003年秋季招生2004年春季入学)的我省成人高等教育第二专科毕业生,停止办理《四川省成人高等教育双专科毕业证明书》。用人单位在使用时不再执行川教成[1998]30号、川教成[1998]51号和川教[2003]115号文件规定的相关待遇”,凡2004年及以后入学(不含2003年秋季招生2004年春季入学)的我省成人高等教育第二专科毕业生,在评聘教师职务时不再按本科对待。
“2003年及以前(含2003年秋季招生2004年春季入学)的我省成人高等教育第二专科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已办理或未办理《四川省成人高等教育双专科毕业证明书》的毕业生,仍继续执行川教成[1998]30号、川教成[1998]51号和川教[2003]115号文件并享受相关待遇”,凡2003年及以前入学(含2003年秋季招生2004年春季入学)的我省成人高等教育第二专科毕业生,不论是否办理了《四川省成人高等教育双专科毕业证明书》,在评聘教师职务时仍可继续按本科对待。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人事部《关于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的通知》(教人[1991]8号)中,对参加原国家教委统一组织的考试取得《专业合格证书》的人员,申报评审中、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有关规定继续有效。
对1993年12月31日以前(即《教师法》颁布实施以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未达到规定学历的人员,应积极鼓励其通过国民教育取得相应的学历。其中已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申报评聘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人员,可参加省评委会统一组织的不具备规定学历的答辩。
对申报评聘中级及以下教师职务的人员,必须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未达到规定学历的人员应通过国民教育取得相应学历后方能申报评审,各评委会均不进行不具备规定学历的答辩。
五、关于继续教育要求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1999年教育部令第7号)和《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以及原省教委、省人事厅有关继续教育的规定,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职务的人员,每年应完成继续教育80学时,学时计算按照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关于基层支教工作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通知》(川府发[2000]31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川委办[2003]21号文件的规定,从2004年起,凡2000年及以后在大中城市城区(大中城市城区系指:除三州以外的市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区)中小学任教二年以上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申报评审中级及其以上教师职务,一般要有一年及以上到艰苦边远地区或乡镇学校支教的经历。
在上述城市城区中小学教研所(室)、电教馆(站)等其他教育机构中工作二年以上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申报评审中级及其以上教师职务,一般也要有一年及以上到艰苦边远地区或乡镇学校支教的经历。
七、关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
《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明确规定了中小学教师在课内外应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担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或组织、辅导学生课外活动。因此,在评聘教师职务时,必须把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业绩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中小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等,都应作为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其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历可计算为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年限,在申报材料中必须要有相关的证明。
八、关于教育教学科研成果
对获得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申报评聘教师职务的人员,必须是该研究项目(课题)的主研人员。
九、关于小学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问题
根据《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省上的有关规定,对极少数高于小学高级教师任职条件,在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研究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有独到见解,成绩卓著的小学教师,可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因此,小学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除须达到其他任职条件外,近五年年度考核中至少要有三年考核优秀。对近五年年度考核中有二次考核优秀,且任现职以来,获得市(州)及以上人事、教育部门表彰的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称号也可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
十、关于招办、自考办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问题
经编制部门批准为独立事业单位的各级招办、自考办,可按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规定开展职称评审工作。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本人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按对岗申报的原则,申报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并享受公务员有关待遇的,不能开展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
上述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的核定,可根据四川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若干问题的通知》(川职改[1992]44号)第8条的规定办理。
附件: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的范围
四川省人事厅 四川省教育厅
二○○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职称 中小学教师△ 任职资格 通知
抄送:人事部、教育部
四川省人事厅办公室 2005年10月26日印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
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的范围
一、我省艰苦边远地区县名单(根据国办发[2001]14号文件的规定)
一类地区
攀枝花市: 米易县。
凉山州: 西昌市、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
二类地区
凉山州: 喜德县、冕宁县、普格县、越西县。
阿坝州: 汶川县、理 县、茂 县。
三类地区
攀枝花市:盐边县。
乐山市: 峨边县、马边县。
阿坝州: 九寨沟县、小金县。
凉山州: 盐源县、甘洛县、雷波县
甘孜州: 泸定县。
四类地区
阿坝州: 松潘县、金川县、黑水县、马尔康县、壤塘县、
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
甘孜州: 康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
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
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
稻城县、得荣县。
凉山州: 木里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美姑县。
二、我省边远山区县(区)名单(根据川委发[1984]25号文件的规定)
广元市:青川县、旺苍县、元坝区、朝天区。
雅安市:宝兴县、石棉县、天全县、芦山县、荥经县、
汉源县。
绵阳市:平武县、北川县。
达州市:万源县。
乐山市:沐川县。
泸州市:古蔺县、叙永县。
宜宾市:屏山县、筠连县、兴文县、珙 县。
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
三、我省贫困山区县(区)名单(根据川人发[1984]28号文件的规定)
广元市:剑阁县、苍溪县。
达州市:开江县、宣汉县、渠 县。
巴中市:巴州区、平昌县。
宜宾市:高 县、长宁县、宜宾县。
南充市:仪陇县、南部县、阆中市。
广安市:广安区。
⑷ 巴中市第五中学的办学理念
西华师大附中位于风景旖旎的插旗山小区,是一所具有40年建校历史的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学校确立了“网班+课改+艺体”的办学特色思路,以“完善人格,夯实基础,终身发展”为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重”的方针,瞄准“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争创一流”的办学目标,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课改撬动学校发展,以改课促进师生成长,让“自主、合作、探究”主导师生学习生活,构建生态课堂,发展艺体教育特色,全面助推学生成材。学校先后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校风示范学校”、“巴中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十强学校”、“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新校区于2009年动工,已经建成了高中部教学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图书综合楼、实验楼,以及校园广场和部分附属设施;运动场也即将竣工;校园围墙和校门工程已经启动前期工作。学校于2012年春迁入插旗山新校区。
学校领导班子统揽全局,正确决策,加强管理,狠抓特色,各项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推进。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体干部和党员的发展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竞争态势已经形成。学校强化师德师风,严明纪律,注重师资队伍专业水平的发展与提高。近四年以来,从西南大学、陕西师大、华中师大等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引进重点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并面向全国招聘本科教师,全面充实教师队伍120余人。
全校教师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敬业奉献,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学校全方位推进课改,让师生找到心灵解码的钥匙;成功引进成都七中高中网络直播课堂教学和初中网络录播教学模式;重视常规管理和特色教育,全力推进教学精细化管理。我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逐年攀升,虽然生源条件在城区学校中明显处于劣势,但近四年高考本科上线总人数均突破100人大关。
我校艺术教育特色成果明显,与巴中市体育局联合创办了“巴中市体育中学”,并建成了举重馆与拳跆训练中心,实现了体育与教育的“科学联姻”。近三年以来,学校选送的运动员在省市级跆拳道大赛、武术散打锦标赛、田径运动会中多次获得优秀成绩。我校2014年选送参加四川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的运动员成绩优异,胡世灵获拳击比赛银牌,唐琼、李倩分别获得武术散打、跆拳道比赛铜牌,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体育局的表扬。艺术、体育类近三年高考本科上线率均超过80%。
西华师大附中,是校地合作的典范,更是学生成才的摇篮。西华师大附中人一定会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加快依法治校进程,建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和谐校园,把附中办成名副其实的西华师范大学的实习基地、教研基地、生源基地、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就业基地,如期实现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创建目标。
⑸ 茶坝中学的介绍
巴中市巴州区茶坝中学位于钟灵毓秀、人文彬盛的巴州区西南重镇——茶坝镇之书苑街,始建于1958年,先后走过初级中学、普通高完中、市级示范性高中的历程。学校占地面积达30000余平方米,依山傍水,环境整洁幽雅,校园布局自然和谐,文化氛围浓郁,教育教学设施齐备先进。拥有教学楼、综合楼、晏阳初图书室及阅览室、电脑室、美术室、钢琴室、实验室、互动式多媒体教室等多功能设备,还拥有标准运动场、公寓楼、师生食堂、公共浴室等一流的生活服务设施。学校现有高、初中学生2200余人,33个教学班,教职工110余人。教学理念超前,师德师风优秀,教学业务精良,学科结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