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师生嵌合

师生嵌合

发布时间: 2021-08-04 19:10:28

『壹』 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4000字

现代社会是知识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知识型的人才,是具有创造力的新型的人才。而这些重担就落在我们教育者的肩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决定要教学目标的实现,所培养人才具备的素质。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课前准备、过程精化,反馈点评等各个环节落实到位。
随着国际竞争的激烈化,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明朗以及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形势的走强,青年一代肩上的责任越来越大,不论从个人发展还是民族振兴,实现全民知识化,增强个人创造能力,不论于国家,抑或于个人,都已经成为一种内在需求。而教育这一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担起了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量的知识,最大程度地发掘自身潜能使提上了日程。那么,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1、提前充分准备,做到胸有成竹
(1)研究课程标准,认清当前任务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而新的课程标准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的。研读课程标准,了解设置生物课程的理念,把握何为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撰遵循了什么规律,等等。只有认识这些要求我们才会做到不迷失方向,让学生自主发展成为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要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人。只有认清当前的时代特点,认清时代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认清大纲的具体要求,我们才能正确地发挥自己的职能。
(2)认真研读教材,把握知识深度广度
研读教材,要认清在原来的教材基础之上新教材在知识方面有何所增,何所删;知识呈现的顺序和方式变动如何。从整体上来看,又有什么样的特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各类教科书来说,新旧版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新的知识体系完全打破了原来的知识呈现模式,而以“模块”取而代之。每一本都对三维目标有着具体的要求,从培养学生层面上来说要求层层递进,从各方面的发展来说全面而无重叠。既体现了人的共性发展需求,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只有我们把教材研究透彻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践行这些要求,落实教学的有效性。
(3)增强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发展水平
只了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学生有什么样的爱好,那么我们又应该有什么样的导入,如何联系实际;学生知识水平如何,那么我们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起点;学生能力水平如何,那么我们又应该设置什么样的问题;等等。这些细节,都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严格落实各个环节,打造精品教学过程
(1)打造精品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是科学,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规律;那么这种规律的呈现方式也必定是有一定的规律、条理的。一个教学设计,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它是否体现了这种规律,是否尊重这些规律。所以一个教学设计成功的标志之一就应该是它环环相扣,密切衔接。授学生于有规律、条理化的、有完整结构的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的框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处理知识的这种思想将会对学生产生迁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将以这种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思维来处理其他的知识——学生将会获得知识以外的更重要的品质。教学设计应以问题为中心,重点突出,难点层层展开,层层深入。首先问题应该悬念性,以悬念的形式向学生呈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将这一个大的、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的子问题,使难度降低,以利学生将问题和现有知识进行联系;再次之,所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梯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沿着逐个问题层层深入,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然而,一个合格的教学设计绝不仅仅限于知识,而要设立三维目标。尤其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置。为此,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将隐含的可以作为情感教育的点显性化,适时教育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研究能力、攻关能力;提倡相互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在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中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从面提升学习能力,得到相关知识。
(2)创造激励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创设教学情境和活动,适时设置问题,激起参与欲望,提高参与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而学生在相关的情境中激情参与,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的转变,其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
(3)重视过程评价,及时信息反馈
重视过程评价即指学生作出相应的反应后,教师要及时评价,重视师生情感交流,逐步建立师生情感纽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的评价对于学生是一种正强化,以后他们将会出现更多的我们所期望的行为。重视过程评价了终极目标是使学生产生兴趣,使学生乐其业、钻其业,精其业。
(4)落实面向全体原则,优差兼顾面向体
要做到优差兼顾,最佳途径就是实施分层教学。所谓面向全体是指,我们所设置的三维教学目标要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合乎大纲要求的人,适应社会当今时代的人;面向全体还指我们要打破以往的精英教育,转变精英教育的理念,而要大力推行大众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当把提高全民素质当作己任;面向全体也指我们要转换视角看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形势下以学业成绩的优劣将学生机械地分成三六九等,大力推行所谓的重点班与普通班,取而代之,我们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学生总有一些特长,总会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为人类的发展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所以我们要重视每一个学生,让我们的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不遗弃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提高他们,挖掘他们的潜能。只有
(5)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知识呈现的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传统地,我们可以利用板书,当然更可以利用多媒体。但教学工作者往往陷入一个误区:只利用多媒体,备课的过程就是备课件的过程,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一些教学工具是为我们呈现知识服务的,只有它利于我们展示教学内容时,我们才利用多媒体。板书的作用是不可偏废的,最佳的状态是两者兼用,嵌合使用,做到各司其职,有机交叉,不重不漏,富有条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亮点,深入简出。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诚然,教学是一门艺术,但是它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我们所追求的就是如何让这一门艺术更加完全,而完全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多少能力,在情感方面有了什么样的改变。如果对美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那么,我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也是永远没有句号的。

『贰』 梅津泰臣的作品解析

梅津泰臣的作品鲜为人知的一个原因,想必是其内容的限制性,导致观众群很小:经常涉足H动画。例如今次要说的三部动画,暴力血腥加色情,所有会被打上18禁标签的要素统统包含。但是他的作品又绝不是以性内容为买点的,所以冲着性描写去看的H动画迷未必能够得到满足,造成定位的尴尬,所以他的作品都是在小部分铁杆中相当受推崇,并且在海外的评价也非常高。
个人觉得,梅津泰臣的作品最擅长动作场面的处理,流畅简洁,又富有视觉刺激,可以说达到了一种“暴力美学”(真不知道是谁创造的这个用来描述人们宣洩暴力而有的快感的罪恶词汇),表达出的效果很有电影的感觉(近几日传梅津泰臣的一些作品被好莱坞看上,打算改编成电影,莫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当然,这都是以高作画质量做保证的,OVA作品是剧场版的质量级别(30分钟1,200枚作画),有人说他的作品是真正动画质量和原画质量保持一致的。他的作品从人设上来说,尤其是女性角色,并不写实,但是故事却很写实。这三部动画均是犯罪题材的,世界观带给人的感觉很灰色,作品大多以悲剧收尾。
【下文有严重剧透,慎入】
梅津泰臣最早的监督作品是1987年《机器人嘉年华》中的Presence。《机器人嘉年华》是八个关于机器人的独立故事短篇集,并且除了北久保弘之的明治文明奇谭和梅津泰臣Presence附带少量旁白外,剩下的都是只有配乐和画面的默片。(不过这两个故事也是其中最好看的两个。)Presence的故事主要是这样的:在森林中里无人知晓的小屋中他制作了一个带有灵魂的女子,她说“好想和人谈恋爱”,他却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吓到了,他需要的是机器人,而不是人,所以他又让她变为死物。数十年后,当他再次与缠满了蜘蛛网的机器女子会面时,他终于去正视了自己的情感。这是个相当伤感的故事。
这之后整整过了11年,梅津泰臣的OVA作品《风筝》(A Kite, 1998) 才浮出水面。两卷OVA,总共53min左右时间。A Kite的故事不复杂,就是某个杀手组织的贱男人干掉了女孩的双亲并占有了她,把她训练成了顶尖的杀手,最后女孩终于反过来对贱男进行复仇,干掉了他;中间穿插着女孩与同组织准备退出的年轻男杀手若隐若现的爱情,最后这名男子命丧另一名少女杀手手中。A Kite。。。这张梅津泰臣的片子知名度很高。 以前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中文翻成「纸鸢」 ,当时觉得除掉暴力跟色情,整部片子就没有啥内容了。尽管如此,却又跟同类型一些奇奇怪怪的日本片不一样,我觉得作得还不错。 而梅津泰臣的说法也挺有趣的,制作这部片子的动机除了黄色星星(YellowStar)的机缘之外,另外就是:人都会有欲(欲?)望, 因为厌烦了惩奸除恶、善有善报的那种老套的故事内容;想做一些顺从欲望而发展的故事。
而同年的《次强音》(Mezzo forte, 1998)则说的是一个贩卖机器性玩偶的三人团队卷入帮派夺权阴谋中的故事。同样两卷OVA,总共60min左右时间。Mezzo forte在音乐中的术语是“次强”的意思,所以我就直接把Mezzo forte翻成了《次强音》——正好对应影片的节奏感,如果真的要有个中文名的话。後来的Mezzo Forte虽然一扫A KITE的阴郁灰暗的风格,改走轻松兼些许搞笑的故事内容,不过不管是OVA版还是TV版,我是觉得依然没有能够超越A KITE的水准。
Mezzo forte在五年后推出了全年龄向的续作《危险代理人》(Mezzo DSA, 2003),TV总共13话。
Mezzo DSA中的DSA是Danger Service Agency的缩写,就是“危险代理行”的意思。
再过了五年,也就是A Kite问世后十年,A Kite的续篇《放风筝的人》(Kite Liberator, 2008) 也终于于2008年3月21日上架——而这之前,A Kite在07年也发行了3碟装的珍藏版(A KITE PREMIUM COLLECTORS VERSION)。这次的Kite Liberator很和谐,只有暴力没有H,从风筝变成了放风筝的人,而且从从原来单调的杀手主题融进了太空、人兽大战这样的主题。而前作中的那位杀手少女已经成了带小孩的大姐了,那孩子恐怕是死去的杀手男留下的。不过你当然也会发现一些前作遗留下来的传统,比如说在厕所里枪战——事实上这是梅津泰臣的一个情结,“厕所情结”,像Mezzo forte中绑架黑道老大就是从厕所中下手的。
所谓的“梅津泰臣三部曲”,实际上指的是“梅津泰臣的H三部曲”除了上面说到的A Kite和Mezzo forte外,剩下的就是《黄色星星》(Yellow Star),这是个毫无养分的纯H向动画,不过要说明的是Yellow Star的监督不是梅津泰臣,他只是负责Yellow Star的故事版(story board),像《无限地带23》(Megazone 23, 1985)那样,梅津泰臣除了复责Megazone 23的作画监督,还负责story board,因为事实上story board应该是导演监督才好去做的事情,所以用谁的story board就注定了故事被烙上谁的印记。所以,总得来说,我认为Yellow Star是“梅津泰臣之耻”。(小贴士:story board,故事版,即画面分镜剧本,以草图、绘画或照片,依连戏顺序将影片段落或整部影片的主要动作和叙述流程摘述出来。广泛地被用在动画片的制作,以及呈给客户审阅的电视广告影片企划中。干这行的就叫“台本故事板绘画师”,Story Board Artist。)黄色星星(Yellow Star)是Cool Devices系列的第七部作品, 因为角色设定(兼分镜)是梅津泰臣,所以画风是显而易见,反倒是导演不太受人注意了。 说起来,有点像MEGAZONE23第二部吧,导演板野一郎名气不小,不过人设梅津泰臣的表现也很抢锋头。 内容叙述一个现职中年刑警再婚,再婚对象有个拖油瓶,是个中学年纪的女孩…….. 至於黄色星星,则是剧中一种迷幻药的名称。
A Kite中的H与Mezzo forte的H其实都是可有可无的,除去H的部分才是最精华所在,那就是梅津泰臣运行画面的节奏感,暴力美学。
虽然梅津泰臣公开表示自己是Rob Cohen、Quentin Tarantino等人的粉丝,但事情上他本人也同样被好莱坞的其他人粉,像Matrix里Trinity出场时的双枪上阵,其实就是在向A Kite致敬。
不过,不知道梅叔说自己粉Rob Cohen,是不是仅仅因为听说A Kite的好莱坞真人版电影Kite要由《极限特工》(xXx, 2002)的导演Rob Cohen执导?
事实是,好莱坞实在是太不靠谱了,比梅叔的产量更不靠谱,像KISS AND CRY这个以他本人的短篇漫画作品改编的剧场动画,号称日美韩三国演义,结果从2003年在韩国汉城SICAF动画节上传出消息后一直都未现身,不过近几日又有消息说是该作将于2009年上映,不知道真的假的;A Kite的真人版则是完全石沉大海。
当然,低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精益求精的副产品。而且我们应该看到,上面例表中梅津泰臣监督的这几部作品大叔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原作、脚本、人物设计、分镜等作业,工作量可想而知。对于这样大拿的监督,他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一个怎么样的东西,要做出个什么样节奏感的画面来,所以我相当欣赏这样的人物;这种情况发生在渡边信一郎身上——渡边大叔完全是个天才,他对画面与音乐水乳交融的掌握无人能匹。
如果说渡边信一郎是个天才型的动画监督,那么梅津泰臣就是个务实型的监督。这于梅津泰臣的低产出,反应了另一方面的一个事实,这家伙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花在为别人打杂上(以下省略主语):
1999年在3卷全6话的OVA动画《太阳之船》(Sol Bianca: The Legacy)中当担作画(key animator)。Sol Bianca是一艘太空船的名字,故事讲的就是船上的四名女子宇宙海盗的历险,设定满Cowboy Bebop的,不过人家Spike他们赏金猎人遇上她们的话,恐怕是一个追一个逃了。《太阳之船》的世界观设定与美剧Battlestar Galactica有些相似,地球作为文明的发源地都成了某种传说中的存在。
Sol Bianca系列此前在1991和1997年就出过几卷OVA。
1997年在OVA动画《不靠谱的爱》(Hen,Strange Love)中当担人设师(character designer)。故事大致就是师生恋以及其它一些乱七八糟的不靠谱的爱。这是1996年同名的TV系列后继的OVA,18禁!?在1996的TV系列中梅津泰臣同样当担人设师。
1997年在《喀迈拉》(Kimera)(又译《宇宙来的吸血鬼》)中当担人设师。这是个将近一小时的OVA动画。监督是横田和善(Kazuyoshi Yokota,代表作包括《我的长腿叔叔》、松本零士的《小宇宙战士零》等。)故事主要讲的是一群从某个叫Izatu星球上来的外星吸血鬼入侵地球时被人类赶了回去,因为他们本身无法繁殖,所以带了个地球女人回去,后来这个女人就成了三个人/吸血鬼混血之母,这三个混血就是Kimera、Ginsu和Kianu。
Kimera,雌雄同体,绿发,而且天生丽质。
Ginsu则是个长了许多触手的畸形男,他想占有Kimera,并且梦想着以此制造出更多的吸血鬼然后占领地球,让人类为他做牛做马。
Kianu,与Kimera同样的天生丽质,但跟Ginsu一样,是男人,而且这个男人基本上像太监一样,生育不能。Kianu决定阻止Ginsu的地球入侵计划,方法就是把Kimera灭了。
他们飞往地球的飞船坠毁在日本,Ginzu和Kianu逃脱了,但Kimera被关进了空军基地的冷冻舱里。这时候我们的人类男主角出现了,Osamu和他的朋友Jay来到空军基地参观——因为Jay的父亲在空军基地工作,在一场爆炸中Osamu与Kimera相遇并把她从冷冻舱中救了出来,爱上了她。Kimera因为“母性系统”的实验失去了记忆,“母性系统”给她一个设定,使她将醒来看到的第一个人认作Kianu,并爱上他,所以Kimera错将Osamu认作Kianu爱上了他。然后Ginzu和Kianu在为Kimera而战中同归于尽。Kimera与Osamu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Osamu不仅为Kimera提供爱,更为他提供血。
Kimera其实是从英文Chimera而来,这个词原来是指希腊神话中一种狮头、羊身、蛇尾的吐火女怪,不过现今指的是动物学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指动物的两颗受精卵融合在一起身为一个个体并成长。在美剧House s3.2 Cain & Able中说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嵌合现像也在人类出现,所以这个故事的设定也并不是毫无依据的。根据统计,现时全球总共有30宗嵌合体人的个案。对於部份特殊例子,嵌合体人可能由一男一女、二男或二女所组成。嵌合体人可能同时会有两套性器官。
这里有个具体的案例:2002年,Lydia Fairchild离婚时向医院申请DNA报告以申请社会救济,结果发现小孩不是她的。她向医院再次申请DNA报告,结果还是一样。虽有录像证明小孩确实是从她肚子里生出的,并且有在场医师护士的证明;但Fairchild还是被控诱拐别人小孩和诈骗社会福利,并被强迫与她的孩子分开。后来才发现Fairchild原来是人类嵌合体,她头发和皮肤的DNA和她子宫组织的DNA完全不同,就是说她身体中其实住着两个人,只不过其中一个人没有意识罢了。最后法院终于撤销了告诉。
这样雌雄同体的设定其实还是很常见的,看过午夜凶铃没有?贞子就是这样的干活。
1996年在剧场动画《鲁邦三世:不论死活》(Lupin III: Dead or Alive)中当担作画。故事主要讲的是鲁邦和他的朋友们去了一个叫Zufu的国家(暗指伊朗或伊拉克),寻找一座漂浮岛上的宝藏,这座岛有强大的防御系统,所以鲁邦他们就得想如何绕过这道防线,同时他们又得提防当地的蛮人警察兼赏金猎人Zenigata,因为鲁邦被通缉,悬赏百万元,无论死活(Dead or Alive)。
1996年在TV动画《玩偶的游戏》(Child's Toy)中当担作画。
《玩偶的游戏》,漫画原作小花美穗应该没有人不熟悉的吧?人小鬼大的小萝莉仓田纱南,人小鬼大的小男人羽山秋人……这么经典的东西没看过的都去自宫,为男女生态平衡做点贡献。
《玩偶的游戏》的动画版监督是大地丙太郎,这家伙监督的许多作品也都是可以一看的,尤其推荐奇囧无比的《搞笑漫画日和》。
《玩偶的游戏》的动画版容量巨大,包括了小学篇和国中篇各51话,不去跟柯南火影海贼王这些变态比,我到是由此想起了《相聚一刻》的动画版。
1994年在OVA动画《忍者神龟》 (Kagaku ninja tai Gatchaman)当担作画监督和人设。
此乃日版《忍者神龟》,说起来除了日版的,我还记得《忍者神龟》有港版的真人电影。
1993年在OVA动画《随风而逝的记忆》(A Wind Named Amnesia, The Wind of Amnesia)中当担作画。
此作监督为やまざきかずお(Kazuo Yamazaki),年近六十的老同志了,永野护89年版的《五星物语》剧场的监督就是他,他还是93年另一部漫画改编作品《地球守护灵》(ぼくの地球を守って, Please Save My Earth)的监督。
而《随风而逝的记忆》则改编自菊地秀行的小说,从画风上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人设为结城信辉,菊地秀行和结城信辉算是老搭当了,诸如《吸血鬼猎人D》,而やまざきかずお也和结城信辉在《五星物语》中早有合作。
《随风而逝的记忆》是个关于世界末日题材的故事,背景设在1990年代,一阵风吹过,所有人失忆,文明随之崩溃。
1993年在OVA动画《艾尔西亚号》(Ellcia)号中当担作画监督以及人设。
基本上这是个正邪对决模式的故事,故事双方是正邪两方的海盗,为了打倒对方,那就必须先要找到一艘名为艾尔西亚号的古船。
故事的设定比较的蒸汽朋克,有剑,有枪,有海盗,有魔法,甚至有高科技。基本上就是这样。
1991年在剧场动画《福星小子6:我亲爱的,直到永远》(Urusei Yatsura 6: Always My Darling)中当担作画。
原作高桥留美子,第六部剧场动画。不多说了。
1988年在剧场动画《阿基拉》(Akira)中当担作画以及特效(Visual Effects as computer graphics artist: High Tech Labs)。
标签:大友克洋,里程碑。不多说了。
在1988年的剧场动画《萤火虫之墓》(Grave of the Fireflies,Tombstone for Fireflies )中当担作画。
标签:高畑勋,宫崎骏,吉卜力工作室,战争反思,感人。
1988年在高达系列的《机动战士高达:夏亚的逆袭》(Mobile Suit Gundam: Char's Counterattack, 机动戦士ガンダム:逆袭のシャア)中当担作画。
1987年在《灵猫》(Lily C.A.T.)中当担人设。Lily C.A.T.这个故事有点异形的味道,故事发生在一艘宇宙飞船上,旅行中的船员每二十年只老一岁,这时犯罪发生了,船员们必须找到病毒来源,不然就会被一个一个干掉。
此外,梅津泰臣还在板野一郎的《天使警察》(Angel Cop, 1989)、真崎守的《基库之旅》(Jik? no tabibito, 1986)、《世外之人》(Outlanders, 1986)、林太郎的《忍者的复仇》(Revenge of the Ninja Warrior, The Blade of Kamui)、川尻善昭的《摄影师(暂译)》(SF Shinseiki Lensman, Lensman: Secret of the Lens, 1984)、真崎守的《赤足小子》(Barefoot Gen, 1983)、林太郎的《幻魔大战》(Armageddon: The Great Battle with Genma, 1983)等作中当担作画。

『叁』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国际竞争的激烈化,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明朗以及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形势的走强,青年一代肩上的责任越来越大,不论从个人发展还是民族振兴,实现全民知识化,增强个人创造能力,不论于国家,抑或于个人,都已经成为一种内在需求。而教育这一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担起了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量的知识,最大程度地发掘自身潜能使提上了日程。那么,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在此陈述一下陋见,以供各位同仁交流。

1、提前充分准备,做到胸有成竹

(1)研究课程标准,认清当前任务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而新的课程标准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的。研读课程标准,了解设置生物课程的理念,把握何为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撰遵循了什么规律,等等。只有认识这些要求我们才会做到不迷失方向,让学生自主发展成为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要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人。只有认清当前的时代特点,认清时代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认清大纲的具体要求,我们才能正确地发挥自己的职能。

(2)认真研读教材,把握知识深度广度

研读教材,要认清在原来的教材基础之上新教材在知识方面有何所增,何所删;知识呈现的顺序和方式变动如何。从整体上来看,又有什么样的特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来说,新旧版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新的知识体系完全打破了原来的知识呈现模式,而以“模块”取而代之。三本必修,三本选修,每一本都对三维目标有着具体的要求,六本从培养学生层面上来说要求层层递进,从各方面的发展来说全面而无重叠。既体现了人的共性发展需求,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只有我们把教材研究透彻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践行这些要求,落实教学的有效性。

(3)增强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发展水平

只了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学生有什么样的爱好,那么我们又应该有什么样的导入,如何联系实际;学生知识水平如何,那么我们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起点;学生能力水平如何,那么我们又应该设置什么样的问题;等等。这些细节,都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严格落实各个环节,打造精品教学过程

(1)打造精品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是科学,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规律;那么这种规律的呈现方式也必定是有一定的规律、条理的。一个教学设计,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它是否体现了这种规律,是否尊重这些规律。所以一个教学设计成功的标志之一就应该是它环环相扣,密切衔接。授学生于有规律、条理化的、有完整结构的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的框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处理知识的这种思想将会对学生产生迁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将以这种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思维来处理其他的知识——学生将会获得知识以外的更重要的品质。教学设计应以问题为中心,重点突出,难点层层展开,层层深入。首先问题应该悬念性,以悬念的形式向学生呈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将这一个大的、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的子问题,使难度降低,以利学生将问题和现有知识进行联系;再次之,所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梯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沿着逐个问题层层深入,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然而,一个合格的教学设计绝不仅仅限于知识,而要设立三维目标。尤其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置。为此,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将隐含的可以作为情感教育的点显性化,适时教育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研究能力、攻关能力;提倡相互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在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中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从面提升学习能力,得到相关知识。

(2)创造激励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创设教学情境和活动,适时设置问题,激起参与欲望,提高参与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而学生在相关的情境中激情参与,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的转变,其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

(3)重视过程评价,及时信息反馈

重视过程评价即指学生作出相应的反应后,教师要及时评价,重视师生情感交流,逐步建立师生情感纽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的评价对于学生是一种正强化,以后他们将会出现更多的我们所期望的行为。重视过程评价了终极目标是使学生产生兴趣,使学生乐其业、钻其业,精其业。

(4)落实面向全体原则,优差兼顾面向体

要做到优差兼顾,最佳途径就是实施分层教学。所谓面向全体是指,我们所设置的三维教学目标要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合乎大纲要求的人,适应社会当今时代的人;面向全体还指我们要打破以往的精英教育,转变精英教育的理念,而要大力推行大众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当把提高全民素质当作己任;面向全体也指我们要转换视角看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形势下以学业成绩的优劣将学生机械地分成三六九等,大力推行所谓的重点班与普通班,取而代之,我们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学生总有一些特长,总会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为人类的发展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所以我们要重视每一个学生,让我们的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不遗弃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提高他们,挖掘他们的潜能。只有

(5)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知识呈现的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传统地,我们可以利用板书,当然更可以利用多媒体。但教学工作者往往陷入一个误区:只利用多媒体,备课的过程就是备课件的过程,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一些教学工具是为我们呈现知识服务的,只有它利于我们展增示教学内容时,我们才利用多媒体。板书的作用是不可偏废的,最佳的状态是两者兼用,嵌合使用,做到各司其职,有机交叉,不重不漏,富有条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亮点,深入简出。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诚然,教学是一门艺术,但是它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我们所追求的就是如何让这一门艺术更加完全,而完全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多少能力,在情感方面有了什么样的改变。如果对美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那么,我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也是永远没有句号的。相信,在全国各位同仁的努力下,我们的成果必将越来越突出。

『肆』 爱情句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什么

亲爱的楼主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下面是本人的回答
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有些事,有些人,如果刻意的去选择遗忘,那麽表示你根本不想忘掉,感情说到底,真的是自己的事情。
人世间感人的爱情故事太多太多,也许你现在正在经历著一份让人羡慕的爱情,但你也要学会去珍惜。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够得到一个爱你的心,时时刻刻为你牵挂。千万不要忘记,爱情就像握在手裏的沙子,你握的越紧,失去的就会越多...............
人的一生很短暂,不管遇到了什麽,都是值得我们去回忆,伤心也好,痛苦也罢,这些都写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
爱上他只用了十分锺,忘记他却要用上一生的时间,结果仍然刻骨铭心。
有人说,男人的心是跟著脚走的,脚走到哪裏,心也跟到那裏,而女人的脚是跟著心走的,心到哪脚也跟到哪,这句话很有道理
忘掉心爱的人究竟需要多长?很多人说时间会冲淡一切,这句话其实是错误的。要忘记一个人,前提是你必须真的想去忘记。做到忘记不难,但要下定决心却是很困难的。
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人你越想忘记却越记得清楚.认识一个人容易,可忘记一个人可能需要一辈子!既然忘不了那就不要忘,为什么要强迫自己。
爱一个人不一定非要拥有她,把她放在心底一个最温暖的角落。想她了就打开心门……
有时想念一个人也是一种幸福
!
忘记...一个心痛的问题......
说彻底去忘记过去是在骗自己,也在骗别人,只要有一点点可以联系到过去的事的东西,你就不可能忘记过去的。不要逃,后悔也没有用......你说是吗?
有一句话不是这么说吗?你可能在1秒钟的时间遇到一个人,用1天的时间爱上一个人,却要用一生的时间忘记一个人......这就是爱情!
呵,忘记?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与其想要去忘记还不如让自己忙碌起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让自己无暇想念。不要刻意遗忘,如果刻意只会让自己记得更牢。尽量扩大自己的交友圈,与尽量多的人接触,说不定里面就有你的真命天子。.在不得不与他接触的时候,尽量以一颗平常心,就当他是个普通的朋友。
.尽量发现自己的爱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以起到移情的作用。
.每天给自己一个灿烂的笑容,告诉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相信未来的某一天,你会发现再想起他的时候,你的心不再疼痛,原来不知不觉间,他已变成“那个人”。
抛开一切私心
杂念。珍惜现在拥有的吧
不要一直发短信给他
不要一直找他
你也许只是想找他说说话
你觉得那很正常不算苛求
但是也许他并不这么想
记住你的想法不代表他的想法
你是真的不求回报的在喜欢他吗
你扪心自问一下
你确定不用他回报什么吗
那为什么你会难过
若是真的一无所求
你又怎么会觉得难过呢
所以别觉得你那么爱他是伟大的
也许她根本不在乎你怎么为他付出
有时候你给他的爱或许是种负担
这种负担只会让他更加想远离你
因为他不想亏欠你
别事事为他担心为他张罗
你觉得他没有你不行
你觉得别人做不到你那么完善
但是你要清楚
你不是他要的那个人
你做的再完善也敌不过人家不做
那个位置本来就不是你的
你何必硬要挤上去呢
..
欢迎楼主继续追问!!
如果本人的回答有不准确的请见谅

『伍』 我想知道一些藏书的知识,我发现不少朋友喜欢买旧书,什么版本啦,哪些书有收藏价值有什么讲究吗

古籍的版本类型 自从图书产生以来,特别是自从版印图籍产生以来,从内容、性质、形式等方面派生出许多版本类型和版本称谓。主要有:稿本、写本、抄本、刻本、活字印本、官刻本、坊刻本、私宅刻本、家刻本、自刻本、监刻本、经厂本、内府刻本、藩府刻本、殿本、局本、聚珍本、套印本、百衲本、书帕本、巾箱本、袖珍本、初刻本、重刻本、翻刻本、影刻本、重修本、递修本、朱蓝印本、四库底本、毛抄本。 稿本 古书版本著录中运用稿本概念大约有三种情况,一是指手稿本,二是指清稿本,三是指修改稿本。手稿本指的是由作者自己亲笔书写的自己的作品,判断这个极不容易,没有绝对把握,不敢运用手稿本的概念。清稿本指的是誊清的书本。誊清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由作者自己誊清,这在实际上应该归入手稿本;另一种是由别人誊清,实际上这已不具备稿本性质。故对清稿本概念的运用要特别慎重,不能以今度古,把现代人关于稿子的概念硬加在古稿本的头上去。修改稿本指的是在誊清的本子上又由作者亲笔加以修改。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自己誊清后自己又作修订,这在实际上又应归于手稿本;一种是别人誊清后作者亲笔加以修订,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用修改稿本的概念。这三种概念在通常的古书著录中都见有人运用,但在实践上并不十分确切,且容易造成混乱。国家图书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只用“稿本”一个概念,将作者亲笔书写、誊清、修改的情况,通通包容在“稿本”概念里边。而对由别人誊清的书本,则以“写本”或“抄本”称之;别人誊清作者自己亲笔修改的书本,则仍以“写本”或“抄本”称之,紧接着于其后注明某某校改。 写本 写本是相对于稿本、抄本和印本的名称。在古书版本著录中,凡运用写本概念,大约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时代早。唐以前,书籍生产都靠手写传抄,无所谓刻本印本,故统称为写本。人唐以后,刻本书渐行,至宋而盛。然唐宋所处的时代仍是较早,故唐宋时期手写传抄的书籍,仍称为写本。元以后传抄的书籍,便以抄本名之了。二是地位高。无论时代早晚,印本书是否盛行,一书的传抄凡出自名流学者之手,往往也要以写本名之,而不称其为抄本。三是涉及宗教。凡是抄写佛经、道经,抄写者常是为了还愿或做功德,有对宗教的崇信和虔诚包容在里边,故只称其为写经,而绝不称为抄经。至于早期写经生抄写的经卷,虽不是为了自己还愿做功德,而是为了佛门的善男信女们买去还愿,但由于其抄写时代早,也只能以写本名之。至于自己著作,自己抄写流传,那就不论其时代早晚,地位高低,便一律以稿本名之了。 抄本 在古书版本著录中,抄本的称谓经常应用,经常出现。除了写本、稿本之外,凡依据某种底本而再行传写者,均可以抄本名之。 刻本 刻本,亦称刊本、椠本、镌本,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很早,唐代已有雕版印刷的书籍流行。五代已由政府指令国子监校刻《九经》及《经典释文》。至宋代,雕版印刷的书籍大兴,旁及辽、金、西夏;直至元、明、清,前后盛行1000余年。在发展过程中,因时代不同,又有宋、辽、西夏、金、蒙古、元、明、清刻本的不同称谓;因地域不同,又有浙刻本、蜀刻本、闽刻本等不同称谓:具体细分,又有杭州本、越州本、婺州本、衢州本、潭州本、赣州本、池州本、建阳本、麻沙本、崇化本、平水本、眉山本等不同称谓;因出资和主刻性质不同,又有官刻本、私刻本、家刻本、自刻本、坊刻本等不同称谓;具体区分,又有内府本、监本、府州军本、仓台本、计台本、殿司郎局本、公使库本、郡斋郡庠本、兴文署本、广成局本、行中书省本、各路儒学本、书院本、司礼监本、经厂本、藩府本、布政司本、廉访司本、殿本、局本等不同称谓;因刻版形态不同,又有大字本、小字本、书帕本、巾箱本、袖珍本等不同称谓;因版印技术不同,又有墨印本、朱印本、蓝印本、套印本等不同称谓;因版印早晚不同,又有初刻本、复刻本、初印本、后印本、重修本、递修本等不同称谓。总之,什么时代、什么地区、什么单位、什么部门刻的书本,就可题为某某时代、某某地区、某某单位、某某部门刻本。 活字印本 用活字排版印刷的书本,均称活字印本。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平民毕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南宋的周必大,蒙古太宗十三年至海迷失后三年(1241-1250)时期的姚枢,清道光十二年(1832)的李瑶、二十四年(1844)的翟金生,都曾依据毕昇泥活字印书的原理,自制泥活字,实践并光大了泥活字印书的创举。元大德年间(1297-1307),农学家王祯又制成了木活字,并印刷《旌德县志》。此后,木活字发展较快,非但有汉文木活字,还有西夏文、回鹘文木活字。进入明、清,木活字书普遍流行,江南各省的祠堂常用木活字排印宗谱。还出现了串乡走镇专为人排印家谱的谱匠。明崇祯十一年(1638)以后,北京朝廷发行的“邸报”,也改用木活字排印。清代无论官署、私宅、坊肆,木活字印书更为普遍。规模最大的是乾隆时期用木活字排印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凡134种。金属活字包括铜、锡、铅活字,其中以铜活字印书较多。明朝弘治、正德时期无锡华、安两家的铜活字印书最有名,清雍正年间内府用铜活字排印的《古今图书集成》,是规模最大的金属活字印刷工程。著录活字印本,就要根据不同材料的活字,采取不同的著录称谓,如泥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等。 官刻本 官刻本是指清及清以前历代出公帑或由国家某种机构、单位主持雕印的书本。中国雕版印书始自唐朝。自五代起,始由国子监校刻经书,开官刻本之先河。两宋国子监、中央各部、院、司、局、殿,地方各府、州、县、军官署,各府、州、县学,各地仓台、计台、公使库;元代兴文署、广成局、中书省、行中书省、各路儒学、各地书院;明代两京国子监、中央各部、院,内府各监,各藩府,各布政使司,各府、州、县衙署,各级各地学校;清代武英殿、内府各监、中央各部、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各省官书局等,凡由这些单位出资或主持刻印的书,均可称为官刻本。但在著录实践中,历来不采用“官刻本”这种称谓,而是将其分解,具体著录。国子监刻的书就称为国子监本,公使库刻的书就称为公使库刻本,经厂刻的书就称为经厂刻本,武英殿刻的书就称为武英殿刻本等。 坊刻本 坊刻本指唐至清历代各地书坊刻印的书本。书商编刻图书并经营书业的书坊,唐代已经出现,至两宋而兴盛。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都开有很多书坊、书斋、书轩、书林、书堂、书肆、书棚、经籍铺、纸马铺等。四川、两湖、江、浙、皖、赣、闽,尤其是福建建阳的崇化、麻沙等,也都有很多书坊。元代四川书坊衰落,山西平阳(今临汾)书坊兴起,福建书坊继续发展。明代南北两京,苏州、扬州、杭州、徽州、常熟、建阳,仍是书坊林立。清代书坊遍布全国各地,但有的已是单纯经销并不编刻图书了。所有历代这些书坊刻印的书,都可以称为坊刻本。但在版本著录的实践上,一般不使用坊刻本这个称谓,而是分解之后具体著录,如唐刻《陀罗尼经咒》,便著录为“唐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刻本”,《十七史》便著录为“明毛氏汲古阁刻本”等。 私宅刻本 私宅刻本指历代私家出资或主持刻印的书本。私宅家塾刻书的性质,与书坊刻书不尽相同。书坊刻书以出售营利为主要目的,私宅、家塾刻书多出于对圣贤、先辈、师友的崇尚,要推广某种思想和学说。明、清私宅刻书,有时也为了传布某些罕见的版本。但在版本著录实践上,一般并不使用私宅刻本这个称谓,而是分解之后具体著录。如宋黄善夫家塾之敬室所刻的《史记》,便著录为“宋黄善夫家塾刻本”;宋蔡梦弼东塾刻印的《史记》,便著录为“宋蔡梦弼东塾刻本”;宋蔡琪家塾之敬室刻印的《汉书集注》,便著录为“宋蔡琪家塾刻本”;南宋廖莹中世彩堂刻印的《韩柳集》,便著录为“宋廖莹中世彩堂刻本”;元代天历间褒贤世家家塾刻印的《范文正公集》,便著录为“元天历褒贤世家家塾岁寒堂刻本”。 家刻本 家刻本指历代自家出资或主持刻印的自己家人著作的书本。家刻本与私刻本性质不同。家刻本的实施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出资委托书坊,按自家满意的版式行款刻印;一种是自备木板,召雇刻印良工上门,让他们按自家的意愿设计行款版式刻印。这两种方式雕刻的书版都归自家所有,自家收藏。故古书雕版处与藏版处不全都一致。家刻本多为家族中晚辈实施,故校勘刻印一般都比较好。 自刻本 自刻本指历代由作者自己出资或主持刻印的自撰的书本。从出资的角度看,与家刻本性质近似;从所刻书的作者看,则与家刻本绝然不同。家刻本的作者范围限在本家族中,自刻本的作者仅指作者自己。自刻本始自五代和凝。《旧五代史·和凝传》说他平生为文章,长于短歌艳曲,尤好声誉。有集百卷,自篆于版,模印数百帙,分惠于人。五代以后,历代都有自刻本行世。自刻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作者自己委托书坊或召雇雕印工匠,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版式行款,施刀镌印;一种是不但自己出资,还要自己写样上板,然后委托书坊或召雇工匠刻印。所以自刻本一般都校勘精审,刻印精良,若是作者自己手写上版,就更为珍贵。清代郑板桥号称诗、书、画三绝,他自己写样上版雕印的自著《板桥集》,堪称艺术珍品。 监刻本 监刻本亦简称监本,指历代国子监刻印的书本。国子监,亦称国子学,简称“国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刻书始于五代,后唐朝长兴三年(932),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事田敏等校定九经,刻版印售。到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九经》全部刻完,前后历时21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国子监祭酒尹拙奏请兵部尚书张昭、太常卿田敏同校勘《经典释文》,刻板印行。宋代国子监的刻书规模和刻印范围,都比五代时要大得多。景德二年(1005),距建国仅40余年,经、传、正义皆经过校勘,刻板印行。所集书籍版片10万余块。到北宋末年,正史亦由国子监全部校刻行世。南宋国子监所刻的书并非都是本监所雕,很多是本监校勘后下各地镂版。如《七经正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诸书,都是由杭州镂版进呈。宋代国子监除主刻正经、正史外,还以医方一字差误,其害匪轻,故重要医籍也由国子监分官详校,镂版颁行。如《脉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补注本草》、《图经本草》等,宋代国子监都曾校刻行世。元代的中央刻书机构是兴文署和广成局,属秘书监,不属国子监,故无监本之称。明代南京、北京都设有国子监,刻书数量甚多。清代纂修校刻书籍多数在武英殿。清代国子监仅刻过极少的书。对于历代国子监所刻的书,均可著录为各时代的国子监刻本。 经厂本 经厂本专指明代经厂所刻印的书本。经厂是司礼监所属的机构,专管经书印版及印成书籍、佛经、道藏、蕃经等。经厂设掌司4员或六七员。经厂规模随着司礼监的权限及规模的扩大而扩大。洪武时内府有刊字匠150名,每二年一班;裱褙匠312名,印刷匠58名,一年一班。嘉靖十年(1531),调整精简过内府匠役,实留12255名,著为定额。其中司礼监占有1583名。而专事书籍刻印者为:笺纸匠62名,裱褙匠293名,摺配匠189名,裁历匠80名,刷印匠134名,笔匠48名,黑墨匠77名,画匠76名,刊字匠315名。总为1274名。据极不完全统计,明代司礼监经厂前后刻印的经、史、子书、祖训、圣训,以及《四书》、《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神童诗》等内书堂课本,达168种。经厂本特点是开本大,印纸精,行格疏,字体大,粗黑口,铺陈考究。但由于出自内宦之手,校勘不精,故不为学人所珍重。 内府刻本 内府刻本这个称谓很不科学,很不确切。但历代相沿,版本著录和行文中又常出现这个提法。唐代有内府之役,它是指划归五府三卫和东宫三府三卫管辖的折冲府,下设若干监,分管内廷庶务。所谓内府刻本,并不专指由内务府各监所刻的书本。实际上,历来在运用内府刻本这个称谓时,其概念都是指中央各部院衙署和内廷各部门所刻的书本。或者说是指官刻本中,属中央国家机关所刻的那一部分书。所以在使用这个称谓时要特别谨慎,凡能考出具体刻书单位者,均应具体著录,不能轻易使用内府刻本这个称谓。 藩府刻本 藩府刻本指明代各藩王府所刻印的书本。明代270余年中,皇诸子受封为王的先后共有62人。受封并且建藩者,共50人。其中有的因获罪夺爵,有的无子封除,只有28个王府与明朝相始终。它们分布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等诸布政行省。 殿本 殿本专指清代武英殿所刻印的书本。武英殿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西华门内迤北。据《宸垣识略》记载,武英殿崇阶九级,环绕御河,跨石桥三,前为门三。内殿宇二重,前贮书版。北为浴德堂,即修书处。 局本 局本指清代各省官书局所刻印的书本。清代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之后,以曾国藩创立的江南书局为起端,先后有淮南书局、苏州书局、浙江书局、崇文书局、思贤书局、江西书局、存古书局、皇华书局、福州书局、广雅书局、云南书局、山西书局等相继建立。这些官书局是清代以前历朝所没有的。在晚清的半个多世纪中,这些官书局刻印过不少书,还联合协作刻印过一些书,如五局合刻《二十四史》等。有些书校勘精审,刻印精良。像浙江官书局校刻的《二十二子》,金陵书局张文虎校刻的《史记》,就都很有名。在清末的文化事业上,起过一定推动作用。在版本著录上则分别具体称为某书局刻本。 聚珍本 聚珍本亦称聚珍版。指清乾隆时武英殿用木活字排版印刷的书本。 套印本 套印本指数种颜色套印的书本。中国传统的套印技术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初期阶段是在一块雕好的版片上刷上不同颜色敷印,所以称为敷彩印法。此法起于何时,很难详考。元至元六年(1340),中兴路江陵(今湖北荆州)资福寺刻的无闻和尚《金刚经注解》,其经文及卷尾无闻和尚注经图中的灵芝等,均用朱色刷印,注文用墨色刷印。表明14世纪中叶,中国已经有了敷彩印刷的作品,而且迄今仍流存于世。 在套色印刷的启发、推动下,将这种技术继续深化,施于版画,恒版印刷技术出现了。“饾版”是将彩色画稿按不同颜色分别勾摹下来,每色刻成一小块木板,犹如饾饤,故称饾版。然后逐色依次套印或叠印,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彩色图画。这样印出的作品颜色的深浅浓淡、阴阳向背,几与原作无异。在饾版技术兴起的同时,拱花技法也出现了。“拱花”是用凹凸两版嵌合压印,令纸面拱起花纹,使翎毛、山水凸现在纸面上,看去更富立体感,更具真实性。像胡正言的《十竹斋笺谱》、吴发祥的《萝轩变古笺谱》,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所有上述这些套印出来的书,都可称为套印本。且几色套印,就称几色套印本。惟朱墨两色套印,国家图书馆习惯上著录为“套印本”,其他各方面的人习惯上多称为“朱墨套印本”。 百衲本 百衲本,是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片拼印或用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起来的书本。这是个借喻性的版本称谓。衲,原义补缀。百衲,指用零星材料集成一套完整的东西。王隐《晋书》说“董威辇于市,得残缯辄为衣,号曰百衲衣”。蔡绦《铁围山丛谈》说“唐济公者号善琴,乃自聚灵材为之,曰百衲琴”。蔡君谟《画锦堂记》说“每字作一纸,裁截布列,连成碑形,谓之百衲碑”。足见“百衲”具有杂拼之义。故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片拼印,或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而成的书本,也就名为“百衲本”了。 书帕本 明代官员上任或奉旨归京,官员朋友之间例以一书一帕相馈赠,当时将这种书就称为“书帕本”。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引证《金台纪闻》评论元、明刻书优劣说:“元时州县皆有学田,所入谓之学租,以供师生饩廪,余则刻书。工程浩大者,则数处合力为之,故雠校刻画颇有精者。明洪武初年,将此项学租皆收归国子学,故县学、书院缺乏余资,刻书已不精审。隆庆、万历间,承嘉靖余风,皆喜刻书。但大率刻而不校,甚或妄加删削,以之馈遗当道官员,附之一帕,故有一书一帕之称,是为书帕本。”可见书帕本是明代例行官样礼品,只注意表面装潢,不注重文字内容。 巾箱本 巾箱本,指古时开本极小可以装在巾箱里的书本。巾箱是古时装头巾的小箧。《北堂书钞》卷一百三十五“王母巾箱”条引《汉武内传》,说帝见王母巾箱中有一卷小书,盛以紫锦之囊。晋葛洪《西京杂记》后序说:“洪家遭火,书籍殆尽,惟有抄本二卷在巾箱中,常以自随,故得犹在。”《南史·齐·衡阳王均》说他“手自细书《五经》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诸王闻而争效,为巾箱《五经》”。南宋戴埴《鼠璞》说:“今之刊印小册,谓巾箱本,起于南齐衡阳王(萧均)手写《五经》置巾箱中。”可见无论是手写本书,还是刻印本书,只要是开本较小,于随身携带的巾箱小箧中能够装下,就都可以称为巾箱本。在实践上,与袖珍本概念极难区分。 袖珍本 袖珍本亦指开本较小,便于随身携带的书本。其取义,盖因其开本极小,可藏于怀袖中携带。清代内府刻书集中在武英殿进行。历年雕印经、史所用版片极多,这当中有不少裁截下来的小块木料或版片。“高宗以校镌经、史,卷帙浩繁,梨枣解材,不令遗弃,仿古人巾箱之式,刻袖珍版书。”后世将当时遵照高宗旨意,于乾隆三十年(1765)用零材短板刻成的小版框小开本的《古香斋十种》,就称为袖珍本。直到今天,对小开本书仍常以袖珍名之。 初刻本 凡第一次镌刻的书均可称为初刻本。 重刻本 重刻本是相对于原刻本而言的。凡确知一书是重刻于某本,方可称为重刻本。然其情况复杂,与初刻本相关,没有确切的把握,不能随便运用重刻本的概念。且重刻与翻刻(覆刻)意义相近,容易混淆。重刻本就是将经过校勘的底本重新雕刻,其行款版式可与原底本同,也可以不同。翻刻虽也是重刻,但翻刻则是依底本原式照翻,非但行款字数一仍其旧,甚至讳字、刻工姓氏也照样翻雕。所以在运用重刻本称谓时,一方面要注意它是重刻某本,一方面还要注意它是否为翻刻。 翻刻本 翻刻本也称覆刻本。 影刻本 影刻本是以某一版本为底本,逐叶覆纸,将原底本的边栏界行、版口鱼尾、行款字数等,毫不改变地照样描摹或双勾下来,然后将描摹好的书叶逐一上版镌雕。这样雕印出来的书,因为版样是影摹下来的,对于那个原底本来说,就称为影刻本。影刻本书多发生在影刻宋元本书上。因为宋元本书传至明末清初,已属罕见。为了保存传本,流布久远,便常常采用这种影刻的办法。由于它能保持原底本的风貌,故历来为藏书家和版本家所珍重。 重修本 重修本也称为修补本或修补版。古书版片由于多用梨、枣等硬木,故可流传使用上百年乃至几百年。其间由于屡经刷印或遭受其他灾害,又很容易造成版片的缺损,所以再要进行刷印时,对其中缺损的版片就得重新加以修补。用这种修补过的旧版片刷印的书,在版本著录中就称为“×朝××年××人刻×朝××年重修本”。经过修补的版片,因为时代、刻工、技术的不同,呈现出来的版框、版心及字体风格等,与未经修补的就不尽相同,甚至墨色也显得不同。所有这些都是比较容易鉴别的。 重修本运用在家乘、地志等书时,要特别注意其另外的含义。中国地志之书浩如烟海。每换一任或几任地方官,就常常重修一次该地的方志,载入风土民情、山川地理、物产资源、名胜古迹、建置沿革、地亩四至、先贤仕宦、历朝贡举等新内容,以便掌握该地情况,实施封建管理。但有时因初修不久,有时因财力不敷,没有必要或没有能力另纂新志时,也常常修补旧志版片,或在旧版片的相应内容下增刻新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分别著录:只是修补旧版重新刷印的,应著录“×朝××年刻××年重修本”;若是在旧版本相应内容下增刻了新的内容,就得著录为“×朝××年刻××年增修本”。在著录志书重修本和增修本时,还要特别注意志书书名前所冠的纂修时代,这是极易发生混乱的地方。就是在版本著录为“重修”或“增修”的两种情况下,其志书书名前所冠的纂修时代,都只能是原来纂修的时代。若是志书书名前已明确冠有“重修”字样,则这里的重修决非重新修补版片之义,而是此志已经重新纂修之义。 递修本 凡一书版片经过两次及两次以上修补而重新刷印出来的书本,均可称为×朝××年刻×朝××年递修本。这种递修重印的古书在现存的中国古籍中为数还不少。有名的如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所刻的《六经正义》,多数到南宋末年和元朝初年,就曾两次递修重印过。又如南宋绍兴年间蜀中眉山地区所刻的《眉山七史》,其版片元代以后递有修补。明洪武年间版片移入南京国子监,一直到正德、嘉靖、万历时,还曾修补重印。到清代顺、康、雍、乾时,这套版片还存贮于江南布政使司衙门库中,嘉庆时才毁于火。明南京国子监刻的《玉海》,其版片自正德、嘉靖以后即屡经递修。万历十六年(1588)赵用贤、康熙三十六年(1697)李振玉、乾隆三年(1738)熊木,都曾修补重印。所有这些都是典型的递修本。 朱蓝印本 朱蓝印本,是指古代书版雕完,在正式刷印之前常要试印,以检查是否有错字和着墨是否均匀,以便进行修整。这时使用的颜色常用红或蓝色,目的在于醒目,便于发现版面上的问题。此种试印的书,红颜色者,就称××刻朱印本;蓝颜色者就称××刻蓝印本。这种印本因为是新版初试,字画清晰,刀法剔透,初印精美,加上印数少,传世罕,历为版本家和藏书家所看重。 四库底本 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是卷帙浩繁的大丛书,共收3507种,79337卷。在开馆纂修前及整个纂修过程中,广征天下遗书,故从全国各地进献的图籍数以万计。书到北京,全都送到翰林院点收,加盖翰林院关防,以备选用。有人将这些都称为四库底本,这是不对的。确切的概念,四库底本指的是被《四库全书》收入而作为誊抄底本的那些书,而不是指进过翰林院,钤有翰林院关防,实际却未被《四库全书》录入的书。

热点内容
绘本如何 发布:2025-05-24 09:23:40 浏览:998
金蝶视频教学 发布:2025-05-24 08:18:25 浏览:958
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自评报告 发布:2025-05-24 07:26:30 浏览:558
师德师风知识竞赛 发布:2025-05-24 06:49:19 浏览:759
生物实验高中 发布:2025-05-24 03:14:39 浏览:908
一年级上册数学算式题 发布:2025-05-24 02:46:10 浏览:378
欧美教师诱惑 发布:2025-05-24 01:59:43 浏览:581
化学画图 发布:2025-05-24 01:46:17 浏览:338
征文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发布:2025-05-24 01:36:07 浏览:783
精雕软件教学 发布:2025-05-24 01:04:43 浏览: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