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河大师生

河大师生

发布时间: 2021-09-07 02:44:02

Ⅰ 河北大学师生共有多少

截至2015年1月,有教职员工3300多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54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生约22000人。
学校占地2500亩,有本部、新校区和医学部等校区,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9亿元;共设有二级学院30所,90个本科专业。

Ⅱ 我想问一河大师生或其他人 河南大学王利群教授的简介和联系方式

王立群:1945年生,山东新泰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当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

王立群老师的联系方式BLOG http://hdwlq.blog.sohu.com/
http://blog.sina.com.cn/wlq

王立群著作简介
本人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山水游记研究和《文选》研究两个方面。
一、专著
1、《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现代〈文选〉学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文选〉成书研究》 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二、代表性论文(10篇):
1、《文选》次文类作家编序研究 《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2、游记的文体要素与游记文体的形成 《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3、晋宋地记与山水散文 《文学遗产》1990年第1期
4、周贞亮《文选学》与骆鸿凯《文选学》《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
5、《文选》成书考辨 《文学遗产》2003年第3期
6、《超越旧成说 开拓新领域——关于〈文选〉研究的断想》
《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
7、先唐学士考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7辑
8、从綦毋邃注看宋刻本《文选》注的演变 《文献》2004年第3期
9、司空曙诗集版本考 《文献》1998年第2期
10、“昭明太子十学士与《文选》成书 《新国学》2005年
三、项目
目前正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02BZW023)和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历代〈选〉学文献辑考与研究》(0329)的研究。
四、获奖
1、2004年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2002、2003年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3、2002、2003、2004、2005年连续四年获河南省教育厅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附:学术兼职
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山水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文选》研究会理事
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会理事

Ⅲ 河南大学是哪个大学更名的,现在有什么学科

河南大学创建于1912年,始称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坐落于开封市。后经中州大学、河南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国立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署共建协议,河南大学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河南大学是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共76个本科专业,34个学院(部)。拥有1个一级博士授权学科、1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一级硕士授权学科、17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1903年、1904年,中国最后两次会试在这里举行,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于此划上句号。 河南大学清代贡院碑遗址
中国各地的贡院,自科举考试废止之后不复存在,仅留下一些遗迹可寻。如今,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外语学院北侧,完好地保留了两通四角碑亭,每个亭内都立有一通清代河南贡院碑。其一为《改建河南贡院碑记》,立于雍正十年(1732年),碑文为当时河南巡抚田文镜撰写;另一通是《重修河南贡院碑记》,立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撰写碑文的是时任河南巡抚的牛鉴。碑文详细记载了河南贡院迁移和兴建的具体情况,历经数百年后,碑文已是斑驳难辨了。再往东看,和两通碑相对的是一座两层贡院执事房,这是当时考官办公和休息的地方。虽是根据旧照片重建的,但也颇有气势。 1900年庚子之乱后,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当时慈禧、光绪仓皇出逃,他们在开封行宫作出了在河南贡院进行全国会试的决定。 1912年,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古城开封清代贡院旧址诞生,首任校长为著名教育家林伯襄先生。20年代初,河南督军冯玉祥将军应教育界人士在河南创办大学的要求,决定从查抄军阀赵倜的财产中拔出专款,作为大学的筹备基金。1923年3月3日,在预校基础上建立的中州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设文、理两科,冯友兰、曹理卿分任文、理科主任。 1927年6月,在冯玉祥将军的支持下, 决定将中州大学与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成立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增加了农科和法科。1928 年9月增设医科。 1930年8月,学校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并改文、理、法、农、医五科为五院,张仲鲁任校长,就此河南大学正式命名。 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大学先后辗转于河南信阳、南阳、洛阳,陕西西安、宝鸡等地,虽然图书、资料及仪器损失惨重,但仍办学不辍。1942年,河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办学经费有了保障 首任校长林伯襄先生像
。1946年后,设立工学院,后将黄河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并入。 1948年6月7日,河南大学南迁苏州,分住怡园、狮子林后院、沧浪亭等处。1949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重组河南大学,任命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吴芝圃兼任校长。6月,省政府派人将南迁苏州的河大师生接回开封,河南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52年院系调整,医学院、农学院分出,建立河南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前身)、河南医学院(河南医科大学前身),水利系调入武汉大学,财经系调入中南财经学院。原有的院级建制均改为系级建制。 1953年8月6日,国家教育部和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决定河南大学与平原师范学院两校合并,统称为河南师范学院,在开封、新乡两地办学,分称一院、二院。 1955年8月16日,中共河南省委对河南师范学院进行调整,决定将文科集中在开封办学,理科集中在新乡办学。1956年11月,河南师范学院一院、二院分别独立为开封师范学院和新乡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设中文、历史、地理、外语4系。1959年,开封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我校,新增物理化学数学生物4系,后又增设政教系和体育系。1962年7月,河南艺术学院并入,建立艺术系;河南体育学院并入体育系;郑州大学地理系并入地理系。至此,学校有中文、历史、政教、地理、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艺术10个系。 1979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增设教育系。1984年5月恢复为河南大学。学校也由师范院校逐渐转变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大学。 2000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河南大学、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封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河南大学。新的河南大学是一所具有文、理、工、经、管、法、哲学、教育、历史、医学十大科类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文学院、艺术学院等16个学院,5个单列系,62个本专科专业,53个硕士、博士学位点,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万余人。 2001年10月,位于开封市西区占地122.7公顷的河南大学新校区奠基,新校区投资十亿元人民币,预计2003年具备招生条件,2005年建成。2007年10月,河南大学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其中十九项指标有十八项达到A级,被评为优秀等级。今天的河南大学正在走向灿烂辉煌的未来。 2003年,央视“世界著名大学”中国内地十所高校中选择了河南大学,有人说,河南大学跻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册的几所中国高校之列是由于科学史家李约瑟抗战时曾到访过河大。河南大学官方并没有公开很多过去的资料,觉得河大至少可以进入民国大学五强。它的农学院、医学院办得很好,医学院曾是全国五强之一,在解放后首批获得博士点。文学院更是名家云集,有范文澜、郭绍虞、姜亮夫、董作宾、萧一山、蒙文通、楚图南、高亨等。教育系入围全国前六,并培养出了研究生李秉德。从法学院当年开设的众多课程也可以看出河大的实力。 2008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8〗9号文件正式公布了全国第一批51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名单,其中高校图书馆12家(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是其中之一。2008年7月28日,国务委员刘延东正式向51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代表颁发了匾牌。2009年4月28日,河南大学图书馆新馆开馆典礼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揭牌仪式在金明校区明德广场隆重举行。

Ⅳ 河南大学有哪些

搜狗网络

带你了解河南大学
3.23万播放 00:57

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1.44万播放 03:44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河大,Henan University)于1912年9月25日始建,坐落于河南省开封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其前身是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该校主校区位于开封市,并于省会郑州市设立分校区,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等。 1923年,冯玉祥将军在其基础上扩建为中州大学,分设成文、理两科;1927年,将其改建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并增设了农、法、医三科;1930年,首次命名为河南大学;1942年,在于右任先生等支持下改为国立河南大学;1948年,学校部分师生在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邓小平、陈毅同志支持下设立中原大学;1952年,经过院系调整,先后经历河南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

中文名称
河南大学

校训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外文名称
Henan University

校歌
《河南大学校歌》

简称
河大(HENU)

更多
学生来源录取分数开设专业
历史沿革
追根溯源

河南贡院旧址
1902年,河南大学堂在河南开封的开营门创建。

1903至1904年,中国最后两次会试在河南贡院举行,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此划上句号。

1905年,河南师范学堂(后改为开封师专)在开封前营门成立。

1907年,河南法政学堂(后改为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在开封三圣庙街成立。

1912年4月29日,王敬芳等人刊布《筹办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公启》。

创立初期

河南贡院旧址

1912年,以林伯襄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古城开封清代贡院旧址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冯玉祥将军继任河南省主席抄没赵倜家产,并且拨出专款,作为河南大学的筹备基金,经省议会讨论,决定将学校定名为“中州大学”,委派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校长张鸿烈为筹办专员,随后,省议会正式任命张鸿烈为中州大学校长,以预校为基础创办大学。

1915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教学楼——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六号楼动工。

1922年8月,河南省政府批准,以契税为教育专款,河南教育经费独立实现。

1923年3月3日,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基础成立上,改建中州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设文、理两科,张鸿烈任校长,冯友兰、曹理卿分任文、理科主任。

1927年6月,冯玉祥将军决定将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并入中州大学,改建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增加了农科和法科。1928 年9月增设医科。

加载更多
相关搜索
河南大学学费
河南大学考研
河南考研最容易的学校
河南本科院校
河南大学研究生好考吗
河南大学临床医学
河南所有大学排名
河南大学是211还是985
参考资料
[1]河南大学官方介绍河南大学官网2018-05-31[引]
[2]师资力量阳光高考2015-12-03[引]
[3]学校概况河南大学2018-06-04[引]
更多

New搜科学知识,就来搜狗科学网络!戳我
搜狗网络 - 搜狗首页 - 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 - 意见反馈

© 2020 SOGOU.COM

编辑
编辑
报错
取消
目录
您的网络环境不好,请耐心等待

Ⅳ 河北大学简称河大吗这个学校怎么样啊

河北大学是河北省惟一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和“省部共建”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区域地位。学校前身是1921年法国耶稣会士创办的天津工商大学,其后历经天津工商学院、津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等几个时期,1960年改建为综合性大学并定名河北大学,1970年由天津迁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2005年,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并入河北大学。

学校现有校本部、新校区、医学部等校区,占地2880亩,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拥有河北省惟一一家高校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图书馆馆藏文献近390万册,馆藏数量居河北省各类图书馆之首。博物馆收藏文物近7000件,动植物标本60余万件,馆藏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作为河北省首批“百佳医院”之一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拥有百年历史,是一所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学校设有30个二级学院,5个公共教学单位。拥有86个本科专业,分布在除农学以外的十大学科门类。拥有147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布在除军事学以外的十一大学科门类,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布在工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等八大门类之中。学校教职员工达80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41000余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5500余人,长、短期留学生350名左右。

河北大学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服务社会为使命,着力培养功底深、后劲足,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建校近90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名各类优秀毕业生,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着各自的聪明才智,也为河北大学赢得宝贵的声誉和荣耀。

河北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1960年、1962年、1978年、1984年、1996年,先后五次被确定进行重点建设。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2002年得到教育部、财政部的重点支持。2005年11月,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共建河北大学协议,其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加快河北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步伐,使河北大学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河北省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上发挥龙头和示范作用。李岚清、陈至立、李铁映、彭佩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河北省委、省政府历任主要领导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

如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省部共建”为契机,秉承“实事求是、笃学诚行”的校训传统和“博学、求真、惟恒、创新”的校风精神,河北大学数万师生员工,审时度势,激流勇进,正在同心协力投身学校各项建设事业,坚定信念为“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目标而不懈奋斗。

Ⅵ 河南大学为什么被郑州大学超越了

河南大学并没有没落,学校属于双一流大学,非常不错了。

河南大学(Henan University),简称“河大”,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1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院系调整:

1949年,河大的左翼去了武汉、右翼去了台湾,中原大学迁往武汉办学。同时,河南省人民政府以中原大学医学院、教育系师训班500余人和河南行政学院400多人为基础,接回迁徙到苏州的河南大学1200余名师生,重组河南大学,下设文教学院、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4个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河南大学

Ⅶ 河南大学正门是哪个

河南大学正门是南大门。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南大门于1936年建成。大门为四柱三开间牌楼式建筑,砖木及混凝土结构。下设三门,通高10.39米,东西宽13.4米,进深7.8米,占地面积114.5平方米。

中门高3.7米,宽4.84米,大型汽车可通行。两侧门可供行人出入,门楼两侧各有一间56平方米的布瓦顶耳房作门卫值班室。大门于创新之中显出雄伟、古朴本色,透出高校作为科学殿堂的神圣。

河南大学的历史沿革

河南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省部共建高校。创立于1912年,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始建于中国科举考试终结地——河南贡院旧址,1903、1904年最后两场全国会试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

1912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欧风美雨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中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

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行政学院,水利、财经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

2008年10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2016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

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以上内容参考河南大学基建处-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南大门

Ⅷ 河南大学有哪些知名校友

(一)文史哲类(34人)
27、冯友兰:著名哲学家、文史学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在预校和中州大学执教六年,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6篇,为中州大学文科各系的建设作出很大贡献。1944年,到荆紫关河南大学流亡办学地为学生作报告半月之久。
28、董作宾:著名甲骨文家、史学家。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语言学研究生专业,历任中州大学文科讲师、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教授,为河大考古专业的发展贡献很大。1928年起相继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院士、副院长。著有《殷墟文字甲编》、《殷墟文字乙编》、《殷历谱》等书,发表甲骨文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29、白寿彝:著名史学家。1929届河南中山大学文科毕业生,历任南京中央大学、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9~1998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兼任河南大学北京校友会名誉会长。著有《中国通史纲要》、《史学概论》、《新编中国通史》、《史学新论》、《中国史学史》等。
30、徐旭生:著名哲学家、史学家。1919年巴黎大学研究生毕业,担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法语、哲学史教授。1921年赴京,历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31、蒙文通:著名史学家。1930~1935年执教河南大学文学院,任中国古代史教授。40年代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后长期任教于四川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
32、石璋如:著名甲骨文学家、史学家。1932届河南大学文学院毕业生。1935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评议研究生毕业,留院从事甲骨文研究,历任研究员、院士。后旅居台湾,著有《殷墟建筑遗存》、《殷墟墓葬》、《考古年表》、《中国的远古文化》等书。在台湾发表《河南大学与考古事业》(1976年)、《照林(尹达)与侯家庄1001大墓》(1995年)。
33、尹达:著名甲骨文学家、史学家。本名刘耀,与石璋如徐敬参一起参加殷墟发掘。1932届河南大学文学院毕业生,1935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学研究生毕业,历任延安中共中央出版科科长、北方大学教授、华北大学教务长、中国人民大学研究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全国政协委员。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常务委员。著有《中国原始社会》、《中国新石器时代》、《十年考古》等。
34、周而复:著名作家和书法家。1932年入河南大学中文系学习。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白求恩大夫》、《上海的早晨》等
35、高亨:著名教授,古文字学家、先秦文化史研究和古籍校勘考据专家。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192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以梁启超、王国维为导师。1926年毕业任教,历任河南大学、东北大学、武汉大学、齐鲁大学教授等。1967年后不再任教,专门从事古代学术研究工作。完成了《诗经选注》、《诗经今注》、《楚辞选》、《上古神话》、《文字形义学概论》、《古字通辞典》等一批著作和论文,为我国古籍文献的整理做出了卓越贡献。
36、吴强:现代著名作家。1936年在河南大学教育系读书。1937年,离开母校,从事战地革命文学创作。代表作:《红日》、《堡垒》等。
37、姚雪垠: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型作家。1929年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后从事中共领导的地下组织活动,辗转北平,1951年,回到开封重当专业作家。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及《重逢》、《戎马恋》、《母爱》、《春到前线》等小说和报告文学《战地书简》、《四月交响曲》等。
38、王实味:文学家。1923年到预校读书。1930年在上海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小说翻译。1942年延安整风,他发表的《野百合花》受到批判。
39、邓拓:著名文史学家、新闻学家。1937届河南大学经济系毕业生。在校期间曾出版专著《中国救荒史》,受到中外学术界注目。后历任《晋察冀日报》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有《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等。
40、张邃青:历史学家。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27年8月到到校任教直至去世。对中国古代史颇有研究,且成果卓著。特别是抗战期间坚持学术研究,写出《伏牛山中之蛮族》,又写了《嵩山专著书目考》。1957年当选开封市副市长。1963年任开封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4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史学会会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41、张长弓:曲艺学家。1929年考取燕京大学国学系研究生,主攻中国文学史和河南民间曲艺。1942年来校任教,教学之余主要从事河南曲艺研究。著有《鼓子曲言》、《河南坠子书》、《中国文学史新编》、《张长弓曲论集》等。
42、郭绍虞:语言学家。1923年到中州大学任教。后到武昌中山大学、北京燕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同济大学文学院院长,院系调整到复旦大学任教。著有《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43、萧一山:著名历史学家。毕生致力于清史研究。1923年出版《清代通史》。1935-1938年任河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8年赴台任教。
44、姜亮夫:文史学家。1927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受河南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中国文学史。解放后,在杭州大学任教授,出版敦煌学、历史、语言、楚辞学等相关著作几十部。
45、李嘉言:古典文学研究家。早年在省立河南大学预科读书,1930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师从闻一多、陈寅恪等著名学者。1947年-1967年到河大任教,曾任中文系主任,主持《全唐诗》的改编工作。主要著作有:《汉魏六朝文学史》、《楚辞选注》、《唐诗丛考》等。
46、朱芳圃:甲骨文、古文字学家。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1931年、1939年至退休在河大任教。著有《甲骨学文字编》、《甲骨学商史编》、《殷商文字释丛》、《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等。是毛泽东的同学。
47、苏金伞:著名作家、诗人。1924年考入河南体育专科学校(今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前身)。1939——1942年、1945-1948年在河南大学任教。在他的第一部诗集《无弦琴》,热情讴歌中原儿女反抗侵略的奋斗精神。解放战争中,其诗歌贯穿着“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呼喊。1948年与嵇文甫等进步师生奔赴解放区,参与创办中原大学。解放后到省文联工作。
48、李白凤:著名书法家、篆刻家、作家、诗人。1933年考入北平国民学院国文系,1936年毕业,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诗集《风之歌》、《南行小草》,话剧《卢沟桥的烽火》,短篇小说集《小鬼》、《马和放马的人》等。1954年任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执教期间发表诗、词、论文200余篇。
49、任访秋:著名文学家。1929年考入北师大中文系,1933年考去北大研究生,深受钱玄同、周作人、胡适影响。1940年受聘河大文学院。主要开设中国文学史、国学概论、现代文学、古代散文选、文艺学等课程。著有《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散文卷》、《中国古典文学论文集》等。
50、于安澜:文学家、书法家。1924年入河南大学前身中州大学文史系学习,得到了冯友兰、郭绍虞、嵇文甫、董作宾等诸多名师的悉心指导。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国学研究所读研。1946年回母校任教。著有《汉魏六朝韵谱》、《诗学辑要》、《古书文字易解》等。
51、孙作云:历史学家。1931年考入复旦大学文学系,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闻一多。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员文科研究所,仍师从闻一多。1950年发起创办《历史教学》杂志,任编委,这是我国建国后最早的史学刊物之一。1956年院系调整后执教于开封师院。主要从事楚辞、诗经、民俗、神话等研究,论著等身。
52、胡雄定:外国语言学家。1927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语系。1950年任北京中法大学外语系教授,1957年跳入开封师院外语系。在河大执教47年,精通英语,兼通法语和俄语,学术功底深厚。30年代著有《英语习语用法例解出版后享誉国内》,《英语成语用法详解》亦产生重大影响。更难能可贵的是,87岁之后出版四本专著,近三百万字,是河大教授中晚年出版著作最多的一位英语语言文学家。
53、刘炳善:萨士比亚研究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会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理事,中国译协资深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54、胡思庸:著名历史学家。1946年考入河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1948年转到文学院历史系就读。1951年2月毕业后留河南大学任教。 历任开封师范学院讲师,河南大学教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二、三届副主席,河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会长。
55、高文:著名的金石学家,唐代文学专家,教育家,诗人,尤其对汉代碑刻的研究卓有成就。1951年到河南大学中文系任教,先后讲述过现代文学、文艺理论、历代散文选、中国文学史等课程。1953年中文系中国古典文学主页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河南大学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高文任为导师。
56、华仲彦: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1955年到校任教。长期从事诗词创作与研究,著有诗集《华钟彦诗词选》、文集《东京梦华至馆论稿》、《诗歌精选》等。
57、赵俪生:历史学家。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后转到哲学系。1947年经傅斯年介绍到河南大学任教。1948年跟随嵇文甫等进步师生前往解放区积极组建中原大学。之后曾在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山东大学任教,1957年到兰州大学任教。早年从事苏联文学翻译和革命文学创作,以冯夷等笔名发表过不少译作、剧本和小说。后专于中国土地制度史和中国农民战争史。晚年专攻先秦文化,探讨中国文化的源头。先后出版着作16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58、张明旭:1948年12月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1950—1982年任外语系主任。有专著《现代汉语语法》、文学译著《三人同舟》,1980年—1985年任第四届开封市政协常委。
59、赵帆声:河南著名诗人,河南大学教授,河南大学出版社社长。著有《古史音释》。
60、郭人民:历史学家。1946年考入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秘书、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河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河南省高等院校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历史文献学会理事等职。

Ⅸ 1930年10月河大师生创办了什么文艺刊

水电费

Ⅹ 河南大学校歌歌词

《河南大学校歌》诞生于1940年,由嵇文甫先生作词,陈梓北先生谱曲。当时中华大地正遭受日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始建于1912年的河南大学辗转搬迁,经鸡公山、南阳镇平,最后停留在伏牛山深处的嵩县潭头镇办学达5年之久。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河大师生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

歌词:

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

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继往开来扬辉光。

四郊多垒国仇难忘,民主是式科学允张。

猗欤吾校永无疆,猗欤吾校永无疆。

(10)河大师生扩展阅读:

校歌简介

时任文学院院长的嵇文甫先生激情奔放地创作了《献给祖国》、《走出象牙之塔》等抗战歌曲。教育系教授陈梓北长于作曲,曾为《纪念鲁迅歌》、《远征进行曲》、《七七中学校歌》等谱曲,编有《抗战歌曲选》。

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刻,河南大学决定创作《河南大学校歌》,利用歌曲的形式,通过广大师生传唱,在阴霾的天空和血腥的环境中树起河南大学的猎猎战旗,以凝聚师生,鼓舞抗战斗志,弘扬学术传统,坚持办学不辍。嵇文甫、陈梓北受领重任,很快两人合作的《河南大学校歌》便响彻在伏牛山麓,伊水河畔。

“四郊多垒,国仇难忘。”日寇的暴行,并没有吓倒河大人。“济济多士”在苍苍嵩岳下,泱泱黄河边,“风雨一堂”,坚守“悠且长”的“中原文化”。1992年庆祝河南大学建校80周年时,由中文系张予林作词、音乐系张彬谱曲,创作了新的《河南大学校歌》。

2002年9月20日,河南大学迎来建校90周年校庆,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河南大学,歌唱家杨洪基领唱《河南大学校歌》,展现了全体河大人爱校强校的光荣传统与梦想;同时,河南大学决定恢复使用1940年的《河南大学校歌》。《河南大学校歌》重新在师生中广为传唱,成为新时期河大人“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战斗号角。

2004年3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来到河南大学视察工作,当听了河大党政领导齐声高歌的《河南大学校歌》后,为校歌雄浑激昂的旋律所表达出的奋发向上的河大精神而深深感动。

2012年9月,河南大学举行盛大的百年校庆晚会,在回顾国立河南大学学子可歌可泣的保卫文化征程之后,合唱团高声合唱河大校歌,在场者无不动容。

热点内容
中小学师德总结 发布:2025-05-14 14:47:39 浏览:720
初中教学进度 发布:2025-05-14 13:33:36 浏览:758
新产业化学发光仪 发布:2025-05-14 13:22:51 浏览:775
带班主任的老师 发布:2025-05-14 13:20:39 浏览:240
氧化铝化学 发布:2025-05-14 13:03:56 浏览:339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 发布:2025-05-14 12:54:28 浏览:435
牛津高二英语 发布:2025-05-14 12:18:39 浏览:888
2014温州师德培训心得 发布:2025-05-14 11:26:56 浏览:663
彩虹6号多少钱 发布:2025-05-14 10:03:47 浏览:316
欧文投篮教学 发布:2025-05-14 06:35:52 浏览: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