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教师蜡烛

教师蜡烛

发布时间: 2022-01-26 18:45:08

A. 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的句子

1、老师像一支蜡烛,燃烧了自我,照亮了咱们。

2、您像一支蜡烛,专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属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我。

3、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我,照亮别人。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老师是辛苦的,她有蜡烛一样的奉献精神。但她不像蜡烛那样,在奉献自己时毁灭自己,而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延伸。

6、您像一根红烛,为后辈奉献出所有的光和热!您的品质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B. “教师是燃烧的蜡烛”这一定义是否正确

这是抄一个比喻句,“是”袭是象的意思。全句把教师倾其知识、能力、心血、青春岁月传授知识给学生比作燃烧的逐渐缩短的蜡烛,消耗了自己,照亮了学生。如果说成是一定义,那老师就成了真正的蜡烛了,显然与事实不符。因此把这个句子理解为比喻句是正确的,理解为是一个定义是不确切的。

C. 为什么喜欢把老师比作蜡烛

教师是“蜡烛”、“春蚕”。长期以来,这种比喻几乎成了教师的“专利”,它刻画出教师工作的艰辛与奉献精神,至今仍有不少教师以此作为激励自己勤奋工作的座右铭,仍有不少领导以此来赞扬、抑或要求教师。诚然,现代教师依然需要弘扬奉献精神,但是,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他的价值是否仅仅是奉献?当我们在经意不经意地运用“蜡烛、春蚕”与教师作类比时,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比喻之后被忽略的几个问题:
一是教学方面的问题。一味以“蜡烛、春蚕”精神作为好教师的象征,违背了现代教学规律的要求。这是因为:其一,“蜡烛”、“春蚕”精神隐含着这样的假设,只有全部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育成人才。然而,现代教育科技的发展不仅为花费最少的时间赢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可能,而且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舍得在教学上花时间,更要提高单位时间效率。其二,过分强调“蜡烛、春蚕”精神不利于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观念和能力。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如何学会知识和学会如何学会知识。它要求学生能够花费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有效教学的观念,很难想象他会教会学生有效学习。其三,过分强调“蜡烛、春蚕”精神,实际上等同于“杀鸡取卵”,会有损教师的身体健康。教师是人而不是机器,不能不停地运转。完全不顾及自己的“蜡烛”精神固然可赞,但不可取。经常有报载中年教师英年早逝,不是令人十分痛心吗?试想,如果他们健康长寿,不是能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么?
二是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一味以“蜡烛”、“春蚕”作为对好教师的歌颂,在价值观上表现出功利主义的取向:其一是牺牲小利,以获大利;其二是客观上宣传了义利之间的对立。“蜡烛”与“春蚕”都是以“舍生取义”为取向的,是取义不取利的,这种精神固然可嘉,但却违背了义利对立统一的道德基本原理。
三是师德方面的问题。这一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掩盖了教师进行道德行为选择时面临的种种冲突与困境。作为教师,他不仅受着“蜡烛”与“春蚕”这种理想人格的影响,也受着职业群体内以及社会其他群体的道德观念的熏陶与冲击。“蜡烛”与“春蚕”是教师的一种理想人格,是我国社会中教师道德原则规范的结晶和道德的完善典型。但这种理想人格在社会价值日益多元的今天,势必与某些教师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发生冲突,使他们在选择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时面临种种困境。
“蜡烛”、“春蚕”,多么可歌可泣的教师形象,多多少少也使教师有了一个悲剧角色的意象一一燃烧、流泪、毁灭!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到“风烛残年”再到“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通过奉献自己、牺牲自己、毁灭自己使学生获得发展,自己却无法获得可持续性发展,而社会却视之为教师的必然本分,这既不利于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也有悖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所倡导的终身教育思想及当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因此,我想人们不应再歌颂教师的“红烛”精神,有谁知道那泪滴中的辛苦?也不要再以“春蚕”作为教师的代名词,又有谁知道那春蚕的悲伤与苦恼?更要请做教师的不要去做蜡烛、春蚕,蜡烛叫人平庸、渺小,光亮微小短促;春蚕叫人封闭、保守,缺乏创新。既做教师,就要有比蜡烛更多的光亮照耀世界,就要比蜡烛的生命更加永久,更加辉煌,就要有比春蚕更多的打破常规的精神。

D. 教师是什么比如: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学生

教师是园丁,奉献了自己,培育了学生
教师是桥梁,磨损了自己,载过了学生
教师是灯塔,点亮了自己 ,照亮了学生
教师是春雨,消耗了自己,滋润了学生
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启迪了学生

E. 赞美老师的诗句就像蜡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李商隐、无题)。

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赞美老师无私奉献为了教育事业牺牲了自己的一生的高尚品质。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赞美老师的诗句:

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F. 蜡烛比喻老师的诗句

能用蜡烛比喻老师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该诗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诗句的原句是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后人也用来赞美老师无私奉献为了教育事业牺牲了自己的一生的高尚品质。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如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白话文释义: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6)教师蜡烛扩展阅读

这首诗原文是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

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

G. 形容老师像蜡烛的诗句

诗句来:春蚕到死丝方尽,源蜡炬成灰泪始干。

意思: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出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唐代·李商隐

赏析:这两句诗歌原意是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表示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后用来形容老师为了学生的付出,也是如此的不求回报只是一味的成全,因而用在了赞美老师高尚品格的方面。

(7)教师蜡烛扩展阅读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翻译:

相见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同样难舍难分,在这东风吹拂的天气里,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

女子清早对镜打扮,不过是担忧青丝变白,容颜易老。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应该是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居所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没有能到达的路,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H. 老师是蜡烛后面填什么

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关于赞美老师的句子:
0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出祖国的花朵。

02、老师是燃烧的蜡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他人。
03、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浴我心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04、经历了风雨,才知道您的可贵,走上了成功,才知道您的伟大。
05、您的辛劳是我们的动力,我们的成功是您的骄傲,然而我们会为您自豪!
06、我虔诚得不敢寻觅词汇,因为老师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敬词。
07、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08、您是一朵花,美丽无比,芳香四溢;您还是朵智慧之花,同学们都为您着迷。
09、因为您的一片爱心的灌浇,一番耕耘的辛劳,才会有桃李的绚丽,稻麦的金黄。
10、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无知走向文明,是您用生命的火炬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11、流星的明亮和短暂,带给我们最美好的祝愿和希望,而它却划过天空永远消失在那儿。
12、老师是学海中指路的灯塔,老师是攀登中相掺的大手,老师还是成长中永远的守护。
13、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14、人生旅程上,您丰富我的心灵,开发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谢谢您,老师!
15、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16、白色的粉笔末,一阵阵的飘落。它染白了您的黑发,却将您青春的绿色映衬得更加浓郁。
17、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师,您就是滋润我们心田的春雨。
18、在我的心目中,您是最严厉的父亲,又是最慈祥的妈妈;您是无名英雄,又是教坛名师。
19、老师,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20、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21、老师,像大海一样澎湃的是您的内心,像天空一样高远的是您的胸怀,像高山一样深重的是您的恩情。
22、初涉知识海洋的我,差点儿“窒息”,是老师您,默默地给我补充知识的“氧气”,无私无价。
23、成功源自您的栽培,优秀出自您的耕耘。为今天喝彩的同时,也永远铭记您当初的教诲和箴言!
24、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彩,您的每句话犹如久旱的树苗得到滋润,我们就是在您的滋润下,长成参天大树。
25、我尊敬的老师,我的成功是您给于的支持,千言万语一声“谢谢”——您是我永远的老师,永远的朋友!

I. 为什么说老师是蜡烛

教师拿到的薪水属于国家教育支出,并不是简单地将我们所交的学费分给教师那样,师生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雇佣关系。至于家教之类,属于学生家庭的一种教育投资,另当别论。
任何职业的任何人,都是社会人,必须要以经济收入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蜡烛是燃烧自己,但制造蜡烛也需要钱吧,买蜡烛要钱吧。
从社会现实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不能按照比喻的夸大集中而强求现实生活,这就将本末倒置。

热点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数学 发布:2025-05-03 16:56:08 浏览:621
生物质燃料报价 发布:2025-05-03 16:54:32 浏览:937
语文课堂环节 发布:2025-05-03 16:31:15 浏览:544
生物热消毒 发布:2025-05-03 16:20:14 浏览:692
浙江哪里好 发布:2025-05-03 15:31:38 浏览:876
抑郁症物理疗法 发布:2025-05-03 15:12:26 浏览:921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视频 发布:2025-05-03 15:04:43 浏览:47
引产疼多久 发布:2025-05-03 12:26:50 浏览:207
广州燕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2025-05-03 12:21:42 浏览:962
历史上卫英 发布:2025-05-03 12:20:22 浏览: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