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 2024-05-15 05:47:03

教师怎样使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实施

一、指导确立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与策略、选择教学类型与组织形式、进行教学评价与实施的依据,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操作、调控、中介和刻度的功能。

1.目标体系是:

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学科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目标)

2.目标表述方式

结果性目标方式:表述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以进行测量和评价,主要应用于“知识技能”目标。

体验性目标方式:描述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 表现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是体验性、过程性,是难以结果化或不需要结果化的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目标。

3.表述目标注意事项

抓住四个基本要素,即:主体——是谁——学生

行为动词:

——表现不同层次的学习效果,可操作、可测量。

行为进行条件:

——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和范围。

行为达到程度:

——除用行为动词外,用其他方式表达程度。

例:在自主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能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进行条件 主体 行为动词 达到程度

二、指导教师钻研课程内容——创造性使用与开发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立足课程标准去钻研教材才能达到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高度。

钻研数材包括理解教材、分折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三个层这。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1.全面把握课程的设计

教师要把本节内容放在本学科的整体中进行系统考察。教一门课,首先要深入了解本门课程纵向的课程发展要求,深入了解明确课程是怎样发展的,具体到每一个学段、年级的具体要求都要了然于心。其次要把握学科内容的横向结构“三维目标”领域的分层具体要求。还要掌握教材编写是如何在教材中体现课程标准的,即“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2.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加工和转化

教师备课过程是教师将自己的综合素质转化为现实教学能力的过程。

(1)把教师个人的经验、学生的经验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转变成一种新经验。

(2)把教学目标转化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活动的共同心理追求。

(3)把教材特点、学生学习的准备程度和教师教学的设计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预设的,可行的教学方案。

对教学内容的创造性加工和转化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经验化加工,教学内容的价值追求加工,教学内容的教学法加工。

3.支持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

新课程标准积极支持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教师对课程的开发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条件和空间,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改编、增删、创新性处理,使其符合学生的教学实际,二是开发校本课程,追求学校间的多样性、灵活性和特色性建设。

三、了解学生实际是教学的前提

教育心理学用一句话来概括:“了解学生已知道什么,并据此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为学生在一定阶段的学习发展确定了一个“最低标准”,有利于在此基础上让不同的学生提高与发展,为此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以确定更好的教学。

1.充分了解学生准备度

学生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是进行教学的前提。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在了解学生群体水平的基础上,尽量地了解个别学生的差异性,以便掌握其个性、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2.把教学定位在“最近发展区”

学生应该达到的“预定目标”与学生现实的“现有状态”之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要把教学定位在这个“区域”,支持学生目标的达成。

3.“架桥”、“铺路”促进学生达成目标

这是一种从“目标”开始,运用分析法,寻找达成这个“目标”需要什么支持和铺垫,一步一步推向“已知”,寻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智慧支持系统,构筑一条从现有发展区逐步逼近“最近发展区”的“走廊”。

四、精心运筹课程实施

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课程标准对教学全过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都作了原则性、指导性的建议。

1.充分“预设”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在了解学生、钻研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做出整体构想。对学什么、教什么、怎样学、怎样指导学、怎样评价、这样评价会产生什么效果等方面作出详尽的“预设”。教学设计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首先要努力实现教学方式、教材呈现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为学生发展设计教学”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点。

2.智慧的“生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中心,任何教育改革,不“进入”到课堂就没有实现实质性的突破。

“预设”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构想,而课堂要比预设丰富得多。课堂教学中的变化是难以预料的,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中的“不同声音”,及时调整“预设”,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不断生成新问题,新认识。

思想观念性的转变只有达到变革,改变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实践的层次才有价值。随着新课程的深层推进,由理念的转变逐渐深化到课堂操作实践层面的转变,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

3.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以评价促发展

各科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都强调重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使评价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需要,挖掘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鼓励学生创新和舒展张扬个性等方面发挥作用。

积极倡导评价标准多元,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元的评价体系。把目标参照评价、常模参照评价和发展中个体差异评价结合起来,把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把量化性评价和质性、描述性评价结合起来,建立评价促发展的新体系。

㈡ 鍥藉惰剧▼鏍囧噯鍖呮嫭鍝浜涘唴瀹癸紵

鍥藉惰剧▼鏍囧噯鐨勪富瑕佸唴瀹瑰備笅锛

1銆佽剧▼鐩鏍囧拰瑕佹眰锛氬浗瀹惰剧▼鏍囧噯浼氬畾涔夋瘡涓瀛︾戞垨棰嗗煙鐨勮剧▼鐩鏍囧拰瑕佹眰锛屾槑纭瀛︾敓鍦ㄤ笉鍚岄樁娈甸渶瑕佽揪鍒扮殑鐭ヨ瘑銆佹妧鑳藉拰鑳藉姏銆傝繖浜涚洰鏍囧拰瑕佹眰鏃ㄥ湪鎸囧兼暀甯堝拰瀛︽牎鍒跺畾鐩稿簲鐨勬暀瀛﹁″垝鍜岃瘎浼版柟娉曘

6銆佹暀鑲蹭环鍊艰備笌绀句細璐d换锛氫竴浜涘浗瀹惰剧▼鏍囧噯杩樹細浣撶幇鏁欒偛鐨勪环鍊艰傚拰绀句細璐d换锛屽備汉鏉冦佸叕姘戞剰璇嗐佺幆澧冩剰璇嗙瓑銆傝繖鏈夊姪浜庡煿鍏诲︾敓鐨勯亾寰峰搧璐ㄥ拰绀句細璐d换鎰熴

鍥藉惰剧▼鏍囧噯鐨勪綔鐢

1銆佺粺涓鍜岃勮寖鏁欒偛鏁欏︼細鍥藉惰剧▼鏍囧噯涓烘暀鑲茬郴缁熸彁渚涗簡缁熶竴鐨勬寚瀵煎拰瑙勮寖锛岀‘淇濅笉鍚屽︽牎鍜屽湴鍖虹殑鏁欒偛鏁欏﹀叿鏈変竴鑷存у拰鍙姣旀с傞氳繃鏄庣‘鐨勮剧▼鐩鏍囥佸唴瀹瑰拰璇勪环鏍囧噯锛屽彲浠ユ彁楂樻暀甯堢殑鏁欏﹁川閲忓拰瀛︾敓鐨勫︿範鏁堟灉锛屼績杩涙暀鑲茶祫婧愮殑鍚堢悊閰嶇疆鍜屼紭鍖栥

2銆佷繚闅滃︾敓鍩烘湰鏉冪泭锛氬浗瀹惰剧▼鏍囧噯纭淇濅簡瀛︾敓鎺ュ彈鍒板熀鏈鐨勬暀鑲插唴瀹瑰拰瀛︾戠煡璇嗭紝灏ゅ叾鏄閽堝逛箟鍔℃暀鑲查樁娈电殑瀛︾敓銆傚畠纭淇濅簡瀛︾敓鍦ㄥ悇涓瀛︾戦嗗煙閮借兘澶熻幏寰楀繀瑕佺殑瀛︿範璧勬簮鍜屾満浼氾紝鍏骞冲湴鎺ュ彈鏁欒偛锛屽厖鍒嗗彂灞曚釜浜烘綔鑳姐

3銆佷績杩涙暀鑲插彂灞曚笌鍒涙柊锛氬浗瀹惰剧▼鏍囧噯涓嶄粎娑电洊浜嗗熀纭瀛︾戠煡璇嗭紝杩樺弽鏄犱簡褰撳墠鏃朵唬鐨勭ぞ浼氶渶姹傚拰鍙戝睍瓒嬪娍銆傞氳繃寮曞叆鏂扮殑鏁欏︽柟娉曘佹妧鏈鍜岃法瀛︾戠殑鍐呭癸紝鍙浠ヤ績杩涙暀鑲茬殑鍒涙柊涓庡彂灞曪紝鍩瑰吇瀛︾敓鍏峰囬傚簲鏈鏉ョぞ浼氳佹眰鐨勮兘鍔涖

㈢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区别

《中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自体现了国家对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关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家标准,是国家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依据,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南。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 终身学习。

㈣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介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由教育部于2011年10月8日以教师[2011]6号文发布实施,体现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

㈤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书教师,如何做好课程标准这个方面的工作

理解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场资源的重要意义,学会设计和组织适宜的活动等。

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要引导未来教师理解小学生成长的特点与差异,学会创设富有支持性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和求知欲;理解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场资源的重要意义,学会设计和组织适宜的活动,指导和帮助他们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理解交往对小学生发展的价值和独特性,学会组织各种集体和伙伴活动,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学校生活中快乐成长。了解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熟悉至少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学会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或活动目标。熟悉至少两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学会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对小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育人为本

教师是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研究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研究新成果,体现社会进步对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新要求。

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掌握必备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参与教育实践,丰富专业体验;引导未来教师因材施教,关心和帮助每个幼儿、中小学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热点内容
疫苗多久打一次 发布:2024-09-01 10:56:18 浏览:715
龙语教学 发布:2024-09-01 10:04:17 浏览:720
2017全国卷3数学理 发布:2024-09-01 08:13:12 浏览:970
培智语文 发布:2024-09-01 05:41:56 浏览:56
横拍发球教学视频 发布:2024-09-01 05:41:54 浏览:640
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 发布:2024-09-01 05:09:51 浏览:812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发布:2024-09-01 04:57:16 浏览:649
武术教学案例 发布:2024-09-01 03:24:57 浏览:389
美国历史英文 发布:2024-09-01 01:43:55 浏览:318
缠论教学 发布:2024-09-01 01:14:30 浏览: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