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老师
『壹』 张学良的老师白永贞的后代有谁
白素贞
张作霖在张学良小时候就给他请了英语老师,在张学良的访问里他有谈到这件事。
『叁』 张学良是如何戒毒的
美籍医生米勒先替张学良灌肠,吃麻醉药。张学良出现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大喊大叫,鼻涕眼泪流个不停。
米勒告诉杜月笙说:“此时只有下狠心,才能解决问题。”杜月笙同意了。米勒便停止使用镇静剂、麻醉药,把张学良捆在床上,任他挣扎,一直到筋疲力尽。就这样,经过个把月的时间,张学良终于戒去了毒瘾。
(3)张学良老师扩展阅读:
张学良由于在“九一八事变”中执行不抵抗政策,备受国人苛责。热河沦陷后,张学良引咎辞职。1933年3月12日,张学良与夫人于凤至、女秘书赵四小姐等人悄然南下上海。
得知张学良一行将抵沪,杜月笙便把福煦路181号已关闭的赌场装饰一新,请张学良入住。杜月笙和张学良并无深交,现在见张学良处在倒霉的时候,觉得正是结交的好机会。这个时候拉他一把,他将来是不会忘记的。
然而不久后,福煦路的大门口出现了一颗炸弹,炸弹的引信被拆除了,不会爆炸。和炸弹在一起的,还有一封信,信上说:“请张学良这个卖国贼即日离开上海,否则,第二颗炸弹送来,定叫他粉身碎骨。”
炸弹和信,被杜月笙派的保镖发现了。杜月笙一看,又惊又怒。他觉得这是对他的公开挑战。张学良来上海,由他负责出面招待,上海尽人皆知。再说,这炸弹要是真响了,伤了张学良,杜月笙今后在上海滩还能混吗?这个台,杜月笙是绝对坍不起的。
经调查,杜月笙得知这件事是王亚樵干的。他叫来手下顾嘉棠,设法去见王亚樵,试图花钱免灾。但王亚樵郑重声明,此举是为国家民族大义,立誓分文不取。通过顾嘉棠,他让杜月笙转达张学良,要么马上回到北方去,重整兵马,向日本人开战;如果不战,请返回东北,自杀以谢国人。
如果既不愿战,也不肯死,那么,请将全部财产交出,购买军火,接济关外的义勇军。“以上三条,张学良必须择一而行,否则,我的第二颗炸弹就扔出来了。”
杜月笙听了,微微一笑,让人转告王亚樵说:“张学良如果有罪,国家自有法律。你在上海私自行动,张学良是我的客人,我有保护之责。我觉得,我们之间不必要有无意义的牺牲。”
王亚樵觉得,在上海滩,要真和杜月笙抗衡,他还是有些力不从心的。于是,王亚樵对顾嘉棠说:“既然是杜先生的面子,那我就放宽一点,请张学良限期离开上海。不然,拼了我这条命,我也要履行诺言。”
听了顾嘉棠的汇报,杜月笙放心了。他又让顾嘉棠去对王亚樵说:“你放心吧,张学良在委员长的教诲下已经在奋发振作,洗心革面了。他现在正在请美籍医生米勒帮着戒毒。戒毒完成,最多不出一个月,他就要出洋考察。”
王亚樵不知道张学良还有吸毒的毛病。开始,张学良只是吸吸鸦片,后来,诸事不顺,他的毒瘾越来越大。如今,他正在扎吗啡,胳膊上全是针眼,连老烟枪杜月笙见了都为之骇然。他把自己力戒鸦片,如今毒瘾渐去,身体恢复健康的经过告诉张学良,希望他也能戒除毒瘾。张学良听后颇为动心。
王亚樵听了杜月笙的话后,未置可否。他对张学良的戒毒言行,采取了密切观望的态度。
张学良中毒太深了,平均每15至20分钟就得注射一针。想戒断,谈何容易?米勒医生提出,不但张学良要戒毒,他的夫人于凤至和女秘书赵四小姐一并戒毒。米勒还坚持由他来指挥张学良的卫队和亲随,并且赶走整天围在张学良身边想方设法为少帅减轻痛苦的张学良的私人医生。
三项要求张学良完全照办。
许多年后,张学良才知道,为了他戒毒,一些不明真相的东北军将领以为杜月笙要借机除掉他,竟派代表到上海来,扬言如果情况不妙,就武力解决杜月笙等人。好在杜月笙提前得到消息,把代表打发走了。
参考资料:人民网-杜月笙1933年强制张学良戒毒:捆在床上任其挣扎
『肆』 张学良为什么和郭松龄反目成仇
因为郭松龄反奉之目的已然明朗,他要独自掌控东三省,以实现其改造东三省之目的,两人反目成仇,谴责其忘恩负义。
郭松龄的突然造反让张作霖如闻惊雷。开始时,他还误以为张学良跟郭松龄一起反老子呢。弄清真相后,他一面指使杨宇霆辞职退隐大连,以去郭松龄起兵口实,一面派张学良直接与郭疏通。张学良向其父洒泪叩头而别,急赴秦皇岛,企望劝说郭松龄罢兵言和。张学良在秦皇岛通过日人顾问仪峨与在滦州的郭松龄身边的日医守田福松电话联系,要求与郭面谈,遭郭松龄婉拒。
1925年11月27日,张学良第二次派仪峨与守田接触,希望郭松龄先行停止军事行动,有什么要求尽可以磋商。郭松龄这次有了回复,提出下列停战条件:山东归岳维竣;直隶归冯玉祥;热河归李景林;郭回奉执政,统掌东北。
至此,郭松龄反奉之目的已然明朗,他要独自掌控东三省,以实现其改造东三省之目的。张学良感到劝说郭的工作完全失败,不再对其抱有幻想。于是,派飞机在郭军上空投撒传单,揭露郭松龄盗用自己名义倒戈反奉,谴责其忘恩负义。
(4)张学良老师扩展阅读:
郭松龄的相关情况:
1、在郭松龄起兵之初,日本人明里打着“严守中立”、“不干涉”的幌子,背地里却与郭松龄接触,企图乘机取得过去没有得到的利益。
2、12月10日,关东军参谋浦澄江中佐赴锦州东北国民军总司令部向郭松龄递交警告书,并恫吓说:“我帝国完全准备好了应付阁下任何行动方案,顺便转告。
3、拉拢失败后,日本人开始对郭军的进攻进行干预。1925年12月14日晨,日本守备队奉白川司令官的命令对渡过辽河开往营口市区的马忠诚旅进行强硬阻挠,迟滞了郭军原定14日对奉军发起总攻的时间。
『伍』 郭松龄作为张学良老师为何走上反奉之路,张学良是如何处理此事的呢
1925年11月23日,奉军第三方面军副司令郭松龄在滦州发表通电,历数张作霖害民媚外的各项罪行,正式举起了反对张作霖的义旗。为了增加胜算,郭松龄还联系了冯玉祥与李景林。战争初期,一路北上,奉军被打得士气全无。由于郭松龄行军的缓慢给了张作霖喘息之机,从而反奉失败。那现在假如没有偶然因素,郭松龄是否能取胜呢?看看张作霖背后的东北就知道答案了。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没有日本,战局会如何呢?其实还是张作霖获胜。因为张作霖已经在东北经营十几年,根据巨流河一战也可看出,这些士兵跟着郭松龄也仅仅是不想入关作战保命而已,如今一旦受挫必败。就算郭松龄拿下沈阳,此时吉林和黑龙江部队已经集结,未等喘息就可源源不断向沈阳进攻。就算有了兵工厂也只是一个空壳,没有兵源补充的郭松龄根本不可能取胜。
『陆』 张学良师傅是谁
有一个比较出名的老师:郭松龄。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柒』 张学良的老师郭松龄为何是张作霖“五虎将”中能力最差的一个
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军大败,而当时只有张学良与郭松龄的三旅跟八旅的军队不仅没有溃败,更是稳稳地守住了山海关,从而给了张作霖整理军队并且后退的时机。战争过后,使得张作霖意识到,他的这些老哥们(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孙烈臣)在正规战场上是不堪重用的,
说郭松龄最差,其实并不是说他的治军带兵能力差,郭松龄毕业于中国陆军大学,并且训练有方,其指挥的部队,在1、2次直奉战争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他个人品德不错,平时和士兵吃穿住都在一起,深受底层军官厚爱。
但是差就差在郭松龄为人心胸狭隘,明显缺乏大局观,在东北军中交心的朋友并没有几个,得罪的人却是一大把。得势时趾高气扬,失势时众叛亲离。
与冯玉祥这样臭名昭著的人合作,说明他的战略眼光很差,跟张作霖这样的枭雄闹翻,说明他缺乏大局观,没有认识到东北形势的复杂性。本来身靠张学良,等其完全掌政时,终究会有成就大业的那一天,但是他耐性太差,不会看待时机,说明这是一个心性不定的人。
所以综合看来,郭松龄的确是奉军五虎将中综合能力最差的一人。
『捌』 少帅张学良的老师叫什么
郭松龄。
郭松龄(1883-抄1925),字茂宸,汉族,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渔樵村,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1905年就读于奉天陆军速成学堂,次年进永平府北洋陆军第二镇随营学堂,1908年任奉天防军哨长。1909年随朱庆澜换防进入四川,担任连长。1910年加入同盟会。曾为张学良之教官,奉军著名爱国将领。
『玖』 张学良的老师郭松龄,后来怎么了 死了
人最后的结局不就是一个个死吗?只不过有的老死的,有的是别人弄死的。郭松龄是民国十四年在冯玉祥支持下起兵反张作霖,后兵败被俘处决。
『拾』 张学良的教书先生是谁
张学良刚随父亲来到新民府后,张作霖在家里设馆,请自己当年的老内师杨景镇给张学良讲课。张容学良的古诗文基础很好,就是得益于他。但是这个人思想比较教条,都已经民国了还留着长辫子,也不许张学良剪(当然张学良后来偷偷剪掉了),出了个什么作文题目是“民主之害甚于君主”,张学良自然很反感。
后来张作霖的秘书袁金铠说张学良有思想,杨景镇教不了他,于是推荐了博学又思想新潮的白永贞当张学良的老师。张学良跟白永贞只学了一年多,但是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