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教师与社会

教师与社会

发布时间: 2021-07-11 16:43:36

『壹』 教师主要成就和社会影响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古往今来,有不少思想家、科学家都从事过教师职业。他们一方面从事文化研究和传播,一方面培养人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古往今来,也有不少思想家、教育家对教师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主张给教师以崇高社会地位,倡导社会应尊重教师。中外历史上处于上升或进步阶段的统治阶级或有作为的政治家,一般都很尊重教师。

中国古代儒家把教师的地位看得很高,常常把教师与君王相提并论。《尚书?泰誓》中说:“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将君师视为一体或将君师并列于同等地位。荀况进一步把师纳入“天、地、君、亲”的序列。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自汉唐至明清,历代都有大儒。这些人饱学多识,学生也多能根据礼教事师。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教师与其他劳动者一起成为国家的主人,其政治地位随之大有提高。特别是到了8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更注重从各方面充分发挥教师对培养人才、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国家不仅多次强调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杜会地位”,而且专门制定《教师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教师应享有的权利和待遇,确立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要全社会尊重教师。同时,各级政府还选举教师当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公开表彰、奖励优秀教师,以及从教师中选拔人才进人各级政府的领导班子等等。这些都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地位,使广大教师看到了希望,受到极大鼓舞。
但由于“左”的思潮影响,社会上“官本位”的思想仍较严重,因而教师的政治地位还未提高到应有的地位,以致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以及教师队伍的稳定。

『贰』 在新师德规范里面,有几方面的要求,分别把教师与社会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德:中华民族是最重视师德的民族。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叁』 作为教师,如何看待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

从长远来看,我们教授的知识不能只停留在一节课上,语文课学习的美德、名人品质、励志精神肯定要结合实际播种在学生心里,能真正生根发芽使之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素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数学课学习到的知识也不是只停留在练习册上,在生活中也要能应用。
所以,教师在备课授课时应注意把握知识和社会实际的“度”

『肆』 教师对社会和生活的作用

教室对社会的作用:

1、传递和传播人类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桥梁作用。

2、培养人良好的思想、塑造人高尚的品德。

教室对生活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2、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4)教师与社会扩展阅读:

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师

『伍』 教师与社会矛盾

义务教育九年制 免书本费 就从兴趣班,订阅杂志等手段谋取学生的。钱财。

『陆』 教师社会地位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教师的社会地位是由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位等多因素构成的总体性内范畴。
①经济地容位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声望、职业吸引力以及教师从事该项职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②政治地位体现了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以及教师在政治上应享有的各种待遇;
③文化地位体现了教师在社会文化、观念、道德等构成的综合形态中的地位。
2、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对优秀教师给予奖励”。我国的《教师法》专门就教师的权益、待遇作了具体规定。这为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
3、教师地位的提高既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又受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的制约。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还较为落后,加之教师队伍的庞大等因素,我国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物质待遇等方面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与国民经济的其他行业相比,工资收入还有待提高,教师工资被拖欠的现象也较为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经济地位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柒』 社会对教师的看法和评价

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途径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这种角色是一种性质复杂的职业角色。

一个人成长为这种角色需要经过复杂的、长期的学习过程。教师角色的性质就在于帮助学生成长;或者说,教师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人。

教师角色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其他角色——主要与学生——互动,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发挥着自己的角色功能。

教育活动主要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因此教师的角色地位主要通过师生关系来确定。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是孰为主体孰为客体的关系。对此,大致有三种观点。

第一,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支配地位,学生处在绝对的受支配地位。这种观点是“教师中心论”。

第二,学生为主体,教师完全受制于学生的要求。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被支配的位置。这种观点是“学生中心论”。

第三,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承担起了一定的教育任务,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虽然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客体,但是学生作为有一定认知与实践能力的人,也是作为主体在活动着。

针对教师作为主体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学生也在这种活动中主动地认识着、实践着。

学生也把教师及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教育资源作为认识与实践的对象。鉴于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现代教育思想中,人们一般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捌』 有人说:“老师与教师”在当今社会里不是一个概念。这是真的吗

首先他们都是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而老和教是强调他们的不同之处.

老师,主要强调的是年长者的教诲,在古代,凡是年长者都要做道德的模范,都要给后辈以身作则地起示范作用,古代对老的理解和今天有差异,今天人的老只是年龄上的老,并不完全包括道德品质. 所以,老师主要强调年龄上的差异.教师也可以是老师,老师也可以是教师,但教师不一定就非得要是老师,他年龄虽然小,一样可以为人师表.老师不一定都能做教师,老师主要是强调道德,但做教师不但要有道德,还同时要有学问.所以教师是强调学问.

『玖』 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答:一、端正的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前提取决于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取决于教师对工作的激情。1、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教师的教育行为至少要面临三项责任:一是岗位责任。就是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的职业特征。二是社会责任。人民群众把子女送到学校,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三是国家责任。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和现代化宏伟目标,这也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2、 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的工作是繁杂的,不只是限于工作上的八小时,教师的工作又是精细的,它需要教师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它还需要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爱心,既要了解学生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二、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师不只是“教书匠”,更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引领者;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不只是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是教育规律的研究者。三、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与其它的职业比较,教师的职业更具有其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因此,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修养。因此,应该是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教育、爱学生。你爱教育事业,你才会取得事业成功的乐趣;你爱学生,你才会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不断的探索,才能使学生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四、广博的学识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的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博学多才是至关重要的。五、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具有学科特点的教研能力。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高的创新能力、 较强的组织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课外活动组织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学术研究能力、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教师一方面,要具有高效获取、批判性吸收、存储、创造性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能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知识成倍增长和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有其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能力,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教学信息反馈方式的变革,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诚然,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要做到很多很多,如:胸襟宽阔、为人真诚、乐于助人、具有合作精神、敢于挑战自我等等。只要我们能坚持不懈认真地完善自我,用我们一腔爱生、敬业的热血,去做好教育工作,就会成为家长欢迎、学生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拾』 论述教师的社会地位

中国古代儒家把教师的地位看得很高,常常把教师与君王相提并论。

《尚书?泰誓》中说:“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将君师视为一体或将君师并列于同等地位。荀况进一步把师纳入“天、地、君、亲”的序列。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自汉唐至明清,历代都有大儒。这些人饱学多识,学生也多能根据礼教事师。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教师与其他劳动者一起成为国家的主人,其政治地位随之大有提高。

特别是到了8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更注重从各方面充分发挥教师对培养人才、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

国家不仅多次强调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杜会地位”,而且专门制定《教师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教师应享有的权利和待遇,确立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要全社会尊重教师。

同时,各级政府还选举教师当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公开表彰、奖励优秀教师,以及从教师中选拔人才进人各级政府的领导班子等等。

(10)教师与社会扩展阅读: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中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1983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方明和民进18位政协委员联名再次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9月,中宣部办公厅致函教育部办公厅,经研究政协一次会议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复教师节。12月,由教育部何东昌部长和方明共同签发的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送中央宣传部。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1985年9月10日,国家主席李先念发出《致全国教师的信》,中国各地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并在教师节期间20个省市共表彰11871个省级优秀教师集体和个人。

热点内容
生物材料报告 发布:2025-09-19 05:12:45 浏览:413
语文老师总结 发布:2025-09-19 04:58:43 浏览:352
感恩教育词 发布:2025-09-19 01:46:11 浏览:26
江北语文网 发布:2025-09-19 00:51:35 浏览:370
七年级下册地理同步 发布:2025-09-18 21:49:01 浏览:253
大学城英语 发布:2025-09-18 21:32:25 浏览:589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发布:2025-09-18 19:59:33 浏览:531
干电池化学 发布:2025-09-18 16:30:48 浏览:733
何猷君怎么读 发布:2025-09-18 16:07:13 浏览:158
2017个人师德总结 发布:2025-09-18 16:04:58 浏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