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教师读书沙龙

教师读书沙龙

发布时间: 2021-07-15 16:13:56

⑴ 营造书香校园,引导师生读书,用诗怎么表达

著名学者朱永新这样谈读书:“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近年来,学校在“以人为本——营造书香校园,为师生幸福成长奠基”这一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读书打造特色,以读书追求卓越,有效地促进了师生成长,使得学校走上了内涵发展的快车道。
一、什么是书香校园
什么是书香校园,各人理解不尽相同。我们对书香校园的理解,是创设一种氛围,以活动为载体,引领师生读书。通过阅读净化人心,接纳自我肯定自我;通过读书教化人性,超脱自我,享受人生;通过阅读开化人生,静心立世,智慧处世。
让书的香气能像花香一样弥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让读好书成为教师、学生生活中最自然的事,让师生从书本中汲取阳光和水分。营造书香校园的切入口应该是读好书,倡导学生教师把读书作为学习与从教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用读书来提升师生阅读品味,提升师生的素质和个人修养,引领师生营造自己丰富的精神家园,从而建立一个充满智慧和生机的校园。我们建设“书香校园”,旨在通过倡导师生读书,把师生培养成为“书香校园”里的具有书卷气、学者气的文化人,让师生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为师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二、为什么说书香校园可以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
一所学校有无发展后劲,关键在于是否构建了学习型的组织,学校是否成为学习的团体,师生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通过调研和反思,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的缺失,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瓶颈”。先进学校的发展经验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通过学习型团队建设提升学校层次,唤醒学校的发展活力和教师的教育激情,直抵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核,让师生焕发成长的动力。为此,我校以营造书香校园建设作为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
营造书香校园,是我们全校师生美好的追求,是我们创建学习型校园的重要抓手。一个充满幸福和谐的校园,离不开浓郁的书香气。因此,我们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了全校性的读书活动,营造了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在校内形成了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师生尤其是全体学生的阅读热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读书活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兴趣,逐步养成阅读习惯。通过活动,师生一起体验生命的活力,提高生命境界,逐步形成我校特有的书香校园特色,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
三、怎么样营造书香校园
怎样将书香校园建设放到学校层面上推进,我们的思考是:指向学生的成长,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向学校的特色建构。
一创设物态环境,营造书香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名言同样适用于读书。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中名人发展的轨迹来看,他们的成长得益于渊源的家庭文化,离不开父母的言行熏陶。如果我们时时浸润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如果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开卷而诵,掩卷而思,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翻开读本,从几行到几页,到爱上读书如痴如醉。所以,读书的氛围很重要。
作为学校,应该让校园内的每一堵墙、每一块草坪都会说话,让我们学校的每一间教室都飘满书香,让每个人都深刻地感受到读书是一种享受。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走进“阅读”中去,我们充分开发和挖掘各种阅读资源,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走进书中去。走进我们的校园,“同名著为伴,以经典为友”的读书口号异常醒目,各楼层走廊立柱上经典诗词图文并茂,教室外的“校园读书之星”、对话中外文学大师、古今勤学风采展示等等,处处都让人感受到书的魅力,勾勒出一幅具有浓浓书香气息的校园风韵。班级图书角是学生课外阅读最方便、快捷的图书源。每个班级都设立专门的图书角,各班通过向学生征集图书,让孩子们将自己心爱的读物带到教室,一来可以方便学生自己课余阅读,二来可以互相交换着看。建立阳光、开放、简易、实用的“我爱书吧”,让学生喜爱的书在校园随处可阅,提高书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克服学校阅览室面积不足的实际困难。为了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藏书意识,我们还积极倡导每个学生建立家庭图书架,让书香飘进每一个家庭。作为学校和老师,我们定期向学生推荐藏书目录,了解他们的藏书情况和使用情况,对家庭藏书量大的学生进行宣传和表扬。这样,让我们的老师和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文字的存在,每时每刻享受语言带给我们的奇妙的心灵感悟,不读书,我们还能做什么?
二以身立教,率先垂范,让教师读书成为习惯
1.精心挑选,让教师有书可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全体教师身居教学第一线,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共识到: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义不容辞,教师理所应当成为学生心目中是一本活生生的大书、好书,成为阅读的旗舰、知识的海洋、生活的楷模、精神的支柱、理想的火炬。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台上一堂课,台下千日功”,“好书伴群侧,居高声自远”。为了激励全体教师做与书为伴的教师,学校为教师免费订阅书报、购买教育理论书籍,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学校还实行“以书代奖”制度——各类教学比武以书籍替代奖金;校长”荐读”制度——校长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进行好书导读。大家感到多读一本好书,多得一份经验,多增一份智慧,多添一份力量,多享一份幸福;大家在读中学、读中教,与书为友,童心永存、激情永葆,为学生的成长、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机。
2.做好笔记,让教师读有所得。
在读书的基础上大力提倡教师进行个人的读书摘记、写教学随笔活动,意在吸收并采纳百家学问,为自己的成长厚实基础。学校统一发放《读书笔记》、《教学随笔》,要求教师每学期选读三本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书籍,其中一本精读,认真做好名著名言的摘抄,每月写好一篇读书心得;在读书基础上养成写随笔好习惯,每月至少写4篇教育教学随笔,月末检查,期中、期末评比。
3.开展研究,让教师读有所思。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做好省级课题《夏衍母校开展文学导读活动的实践与研究》的实施工作,把此课题作为整个学校的中心课题来进行研究与实施,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研究读与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思,促进学生阅读、写作和思维能力的融合与提升,逐渐地让读书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师生的生存方式之一。通过提高教科奖励和度,激励、督促广大教职工积极撰写教育随笔、经验总结、教学案例等,树立科研意识,培养更多教师成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和市县学科带头人。
三开展读书活动,共赏书香风景
1.推荐阅读书目,保证阅读品味。
学生要阅读,读什么?怎么读?老师们在思考。于是学校的语文老师认真学习课标,明确了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出不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规定阅读量标准,在校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1-2年级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教师们根据课标要求,在校本课程教材中进行调整,阅读方法的教学和推荐书目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及区推荐书目,进行筛选,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
2.设置阅读课,保证阅读时间。
设置阅读课,保证阅读时间,在课程表中明确每周一节文学导读课为全校阅读时间,主要是学方法、诵经典、品名著等等。老师们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出发,积极指导学生的阅读。
3.提出阅读要求,保证阅读积累。
低年级:熟读背诵教材以外易理解的诗词,每学期不少于10首(篇),在教师指导下说出大概意思。中年级:熟读背诵教材以外经典诗词每学期不少于20首(篇),并能说出诗词的意思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尝试体验诵读价值的创生性——引用诗文、仿写诗文、诗文创造等。高年级:熟读背诵教材以外有一定难度的经典古诗文,每学期不少于20首(篇),并能说出其意思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验诵读价值的创生性——引用古诗文、仿写诗文、诗文创造等。根据学校推荐书目,开展大阅读活动。阅读量要求:低年级每学期1-3本。中年级每学期3-6本。高年级每学期5-8本。
4.倡导三个“共读”,激发阅读兴趣。
“同伴共读”:以漂流书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漂”给同伴,阅读后写下自己的真实感言,然后继续漂流,将好书阅读到底。让所有参与阅读的学生在读书中开阔视野,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师生共读”:我们提出每个教师都是学生读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积极开展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过一个节”活动。利用晨读晨背课、读书课为学生朗读经典书籍。营造“师生同读”的书香氛围。
“亲子共读”:在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家长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建设者。要求家长将每天晚饭后半小时的时间定为“读书时间”,和孩子共同阅读,共同提高。有条件的家庭,经经常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到图书馆借书,拓宽读书渠道。倡导家长在孩子过生日时以书为礼品;过春节的时候,送好书压岁。
5.搭建交流平台,享受阅读乐趣。
一是每年举办读书节。在读书节中,我们举行文学少年评比、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评比、读书小报展评、读书征文评比、儿童文学作家报告会、“阅读童书、亲近文学”教学研讨、书香论坛、诗文诵读成果、“征集名言,制作书签”展示会等活动。在“读书节”期间,我们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活动,向家长宣传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另外,我们还邀请了社会各界人士召开专题研讨会,共话书香校园建设。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阅读活动。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关注点有组织地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如三年级在去年下半年,开展了以“我们在童话中成长”为主题的童话节活动,通过读童话、送童话、绘童话、集童话、写童话、演童话等形式引导学生多形式的亲近童话内容,多角度的感悟童话故事,从而爱读书的习惯。
三是丰富多彩的读书会活动。班级读书会:顾名思义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读书会上交流读书的心得,畅谈读书的体会。教师读书会:“身教胜于言教。”在极力打造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我们教师更要通过阅读来为自己打一点精神的底气。学校由教科室负责组织成立“青年教师读书会”,开展教师读书沙龙,在交流中不断形成教师读书的文化氛围,实现教师的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有效提高。亲子读书会:学校定期举办亲子读书会,通过向家庭分发倡议书,开展“亲子共读、家家书香”活动,将“孩子最早的老师”动员起来,让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引领孩子们走进书的世界。
朱永新先生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学校亦然,一所学校的精神品质,体现为校园的文化氛围、文化建设,有赖于构建一种良性的阅读生态。”。当我们以精神成长的视角看“读书”的时候,建设“书香校园”,其实就是营造精神家园。我们感到建设“书香校园”,既是落实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具体实践,也是深化学校办学特色有益探索。今后,我们将更加振奋精神,坚定信念,阔步前进,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书香校园”的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用才能和智慧继续书写书香的人生,让书香校园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

⑵ 有哪些幼儿园读书日的活动

一、幼儿园为孩子创设适宜阅读的环境
《指南》中要求,“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幼儿园应当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幼儿早期阅读要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的放矢的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摆放在幼儿易于取放的地方,让幼儿自由的选择阅读;要设立图书馆、绘本馆,每班设立阅读区,在大厅等公共区域布置书架、图书、小沙发、坐垫等,供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为他们随时随地创设阅读的条件。
二、引领阅读
园领导引领阅读。园领导要定时给老师、孩子们买书,每逢节日开展赠书活动,对优秀书籍进行导读,让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教师要引领幼儿、家长阅读,向他们推荐一些优秀书目。形成园领导 教师 孩子、家长的辐射圈,全园上下共阅读。
师幼共读和自主研读。领导向老师们、老师向家长、孩子推荐共同阅读书目,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帮助家长选择适合各年龄段孩子阅读的书目,形成阶梯阅读书目,大家根据阶梯阅读书目自主选择,认真阅读,从而改变自我。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在读书沙龙中分享提升。通过组织教师读书沙龙活动、幼儿读书沙龙活动、家庭读书沙龙活动,让大家交流、分享,促进阅读活动的开展,让大家读有所得、读有所用。
开展书香家庭、书香班级等各类评比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中陪孩子一起阅读,天天坚持亲子阅读,既有利于养成孩子阅读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又有利于增进亲子感情,对孩子的认知及情绪的健康发展十分有效。

更多的资讯可以下载找玩具网APP。

⑶ 幼儿教师读书沙龙笔记都有哪些

读书沙龙心得体会 ———稻田镇崔岭联小 张明河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⑷ 读书沙龙教师最需要什么教师中心发言人的稿子

读书沙龙心得体会 ———稻田镇崔岭联小 张明河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

⑸ 税郭镇中心学教师读书沙龙交流卡怎么写

萨嘎污染噶是德国

⑹ 怎样策划读书沙龙活动

“阅读•交流•共享”读书沙龙活动方案 为了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学校学习型组织,我校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每学期每位教师“读完一本教育专著,写好一篇读书心得,参加一次交流活动”,积极为老师搭建交流读书体会的平台。通过与书本为伴,与经典为友,与教师对话,来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开拓我们的视野。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锻造研究型教师队伍,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活动时间。 8月24日下午……? 二、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刘 张云 成 员 s z y d cccc vvvv 三、活动流程。 (一)分组交流分享。 1、老师按活动分组参加活动,校委会成员分到各组参加活动。 2、各组长按照活动实施方案,负责活动的组织、主持、记录等事宜,每位成员必须发言交流。 3、各组成员上交一篇原创的读书心得,在组内评出3—5篇优秀的读书心得上报教科室参评。(网络下载抄袭的一律作废,并全校通报)。 4、在活动中推选出参加全校读书沙龙活动的中心发言人1—2名,并要求中心发言人做好现场发言的准备。 (二)全校交流分享。 1、我声飞扬。 现场配乐朗诵经典篇章。可以独诵,也可以合诵。既可以是在沙龙圈里的中心发言人,也可以是现场的老师。 2、我读书的那些事儿。 现场交流读书经历的故事,读书过程中的心得收获,读书与工作、生活的联系,读书的方法和时间安排,自己对读书这件事儿的个性观点…… 3、不动笔墨不读书。 现场展示教师不同形式的读书笔记和评选出来的优秀读书心得。作者现场畅谈自己积累和创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4、书韵流香,你我共赏。 现场相互推介好的书目,为老师们提供更大的选择平台。 四、活动要求。 1、各组活动要认真组织,每个人发言时间不超过5分钟,要谈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的,有条理的,比较轻松的把自己要表达的说清楚。 2、中心发言人要按活动流程和活动中的一些话题,做好充分的准备。现场交流的时候尽量不照着稿子念,以谈话聊天的形式,轻松表达。为现场营造一个愉悦、轻松、有激情的分享空间。 3、现场交流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台下老师交流的时间。每位老师都要按照活动内容做好发言的准备,在活动中积极发言。 4、现场“经典篇章朗诵”这个环节要活动前做好准备。每组准备一个篇目的朗诵,时间不超过5分钟。在分组分享活动结束后,各组要把朗诵的篇目、人员、形式、音乐等信息上报教科室。随后教科室将组织人员逐一观看审定。 5、各组在分组分享活动结束后,将有读书笔记或摘抄的老师推荐给教科室。 6、有优秀书目推荐的老师,分组分享活动结束后,将书目上传给教科室。 7、电教中心负责活动现场的音响设备和摄像工作,办公室负责活动现场的照相工作。 五、活动分组。 组别 人员分配 人数 备注 一年级组 一年级教师、廖秋莲、朱丽君、冉铮、康益 16人 “组别”年级组以2011年春季学期编制不变。 二年级组 二年级教师、谭庚妹、李小雨、张秀云、 蒲晓娟、贾远国 17人 三年级组 三年级教师、魏xx 17人 四年级组 四年级教师、姚xx、音乐组教师、刘、张、吴、廖cc 16人 五年级组 五年级教师、美术组教师、艾、向、宋 16人 六年级组 六年级教师、体育组教师、袁 16人 附:活动环节说明表。 活 动 环 节 活 动 任 务 分组交流分享 1、交流分享读书心得。 2、评选读书心得。 3、推荐中心发言人。 4、推荐经典朗诵篇目。 5、推荐有读书笔记的老师。 6、上传优秀书目。 全校交流分享 1、经典篇目朗诵。 2、读书心得交流。 3、读书笔记和优秀读书心得展示交流。 4、优秀书目推介。 5、活动总结。 2011年7月

⑺ 新阅读沙龙: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营造适于学生阅读的校园文化环境。
(1)每幢教学楼的走廊上分别悬挂名人名言和师生的优秀书画作品、座右铭等,设计成文学艺术长廊。
(2)开展书香班级创意布置比赛,发动学生收集家庭藏书目录,让教室里的图书角“活”起来。让学生每天与书相伴,使学生在校的每时每刻受到熏陶,让师生生活在一个充满读书气息的潜在课堂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学校设立图书室,图书室要丰富藏书量,开架向学生借阅图书,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读书,图书管理员每月要设计好书推荐的宣传画,引导学生读好书。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探索教师阅读习惯的培养途径。要求师生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安排好读书时间,思考读书反馈形式,定期对照,督促自己抽时间读书,逐步养成读书习惯。倡议教师每年至少自费订阅两种教育教学刊物杂志。每年要求教师填写读书卡,交流读书乐。让教师填写一年中阅读的各种书目,发表自己的一句话感受,并且将自己读的一本好书推荐给其他教师。力求在教师队伍中营造学习的氛围,研讨的氛围,以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促使教师更具有人文精神。
(2)探索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措施。
①向学生推荐小学生必读书,每半月每班开设一次书刊阅读课。
② 开展“好书天天读”活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学校画出表格展出每个学生的阅读的进展、进步情况(二年级以上学生都要摘抄读书笔记,根据笔记或背诵情况,学生将所读的书名贴到读书板上)。班级要制定班级读书计划,要求学生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阅读;每周背诵一首古诗和一句名人名言(各班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每周二首诗或二句名言”等)。每半月教师要带学生到图书馆上一节阅读课。每月学生要读2本左右的好书。第四周的星期四综合时间活动时间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交流活动,评选读书之星。
③背诵读书名言。学校开展全校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收集读书名言活动,向全校推荐100条读书名言,要求班级布置中外名言上墙、上黑板报;再根据年级不同要求选择背诵。
④开展教师、家长、学生读书情况调查。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的阅读状况。让教师了解学生、家长的读书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同时针对调查内容审视自己的读书情况,让每位教师真正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3.组织多样的读书活动。
(1)组建教师、学生、家长读书沙龙,为开展文学导读活动搭建平台。每周有班级读书沙龙,每月有年级读书沙龙,每两周业务学习有教师分组的读书沙龙。定期有家长和全体教师的读书沙龙。读书沙龙每次活动都有组织、有主题、有记载、有照片,以此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教师在读书中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身内涵。并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畅谈读书之乐,相互交流,资源共享,让学校真正开放。
(2)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①订好一个计划。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制订读书计划,并根据所推荐的读书目录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每周二、四早上8:00~8:15为晨读时间,教室里必须有琅琅的书声;每周三、五中午12:00~12:20为阅读时间,学生须静心看书,每天回家需保证半小时的阅读。
② 制作一张书签,可以把书签设计成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可以把书签设计成各种书的形状,可以在书签上写上勤奋读书的格言和名句,各班进行展评。
③开展一次交流会,各班级由语文教师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以“名人名言”、“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者”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④开展美文诵读活动,以美文的滋养达到陶冶身心的目的。
⑤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的讲故事比赛,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占据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发挥其潜存的能量。
4、将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
(1) 注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交流会,从形式上看,有竞赛、辩论、朗诵、介绍、交流等等;从内容上看,有名著欣赏、方法介绍、读书体会交流、好书推荐、古诗文朗诵、名言成语积累等等。
(2)渗透于课堂。课前一分钟阅读活动。此活动是一种常规性的导读活动,内容丰富,有课前一分钟演讲、一分钟诵古诗词、一分钟即兴读新闻、一分钟欣赏同学们摘录的精彩一句话等。
5、读写结合。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读半小时的课外书,建立读书成长记录册,摘录好词好句好段,写一写读后感。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用笔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等等。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每周至少写一篇周记。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1、准备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0月
选定课题,确定人选,组织分工,写好申报表,制定详细计划。
负责人:组长、副组长
2、研究阶段: 2010年11月—2011年4月
实践研究,举行座谈会,初评研究成果,举行专题论文研讨会。
负责人:

热点内容
课堂教学调查问卷 发布:2025-09-16 15:20:04 浏览:965
地理坐标符号 发布:2025-09-16 10:17:44 浏览:938
幼儿教师师风师德演讲稿 发布:2025-09-16 07:48:26 浏览:745
生物理论 发布:2025-09-16 02:01:48 浏览:37
奉化学古筝 发布:2025-09-16 00:20:13 浏览:386
人大美术学 发布:2025-09-15 22:07:45 浏览:651
校园青春电影2017 发布:2025-09-15 20:50:11 浏览:763
教学创新论文 发布:2025-09-15 14:31:43 浏览:118
新班主任古丽君电视剧 发布:2025-09-15 14:15:39 浏览:771
佛太极拳教学 发布:2025-09-15 11:23:27 浏览: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