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学习笔记
一、率先垂范,做为人师表的模范
一是以教师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严格遵守教育部十条禁令以及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规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开始,从提高自身的素质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以优良的品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首先,坚持向书本学习,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艺术。其次,虚心向同行学习,经常向管理有方、管理有道、管理有成效的优秀班主任学习,同他们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再次,主动向家长和学生学习。现在各种信息传播渠道畅通,好多知识教师并不比学生和家长知道得多,特别是一些家长有他们独特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虚心向学生和家长学习,以虚心学习的态度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三是时刻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做到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要求学生关心集体,班主任应先为班集体着想;要求学生在劳动中积极肯干,班主任就不能指手划脚,袖手旁观;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班主任应先做到不迟到;要求学生不乱扔脏物,班主任应先做到不乱扔脏物,以文明的言行激励学生形成好习惯。
二、加强班级管理,形成优良的班风
优良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团结向上,凝聚力不断增强,正能量得以释放的体现。良好的班风需要班主任精心培育,悉心呵护,需要班主任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得以形成。
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和纪律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制订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班规,便于规范学生言行。
二是选好班干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全班学生在班干部的带动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自觉性。
三是鼓励竞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结为竞争伙伴,确定竞争目标,并朝着确定的目标努力奋斗,不断超越自我。
四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班级争光,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五是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成优良的学风
一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学习是为了生存,学习是实现人生价值,取得更大发展的重要途径,激励学生努力实现渴求获得自主学习的愿望。
二是合理运用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并精心设计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质疑,从而让学生自由、自主地探索,主动去获取知识。主要有五种方法。第一,问题导向,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多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多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去锻炼;多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第二,精心设问,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多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第三,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自主意识的驱动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尽快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第四,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诚地帮助学生学会提问,敢于质疑。第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务必认清自己的作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⑵ 班主任教师学习工作笔记
就是班主任将每天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经验的记录。
⑶ 《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
今日,我用自己粗浅的文笔谈谈自己在读了《做最好的班主任》的点滴感受。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三心”,即童心、爱心和责任心。
一、童心
工作中常觉得自己和学生之间有一道无形的隔阂,总是不能与学生很好地沟通,换来的只是自己的感叹。每天晚上总在想怎样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打成一片……李镇西老师在关于童心的论述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和学生同年龄的一个学生,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础。所谓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是指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有同年龄学生般的情感,同年龄般学生的兴趣和纯真。当我们努力保持这一份童心时,其实我们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去。我们便构建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和自己变得“一样大”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朋友。当老师撕下成人的面具,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学生就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我想当我们怀着魏老师所说的用 “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时,我们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可爱。即使学生做错了事也是如此,因为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地动机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总是怀着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或许会好心办坏事,但是我们用童心去衡量时,自己就会变得平易近人,会使学生觉得你亲近,具有亲和力。
二、爱心
小原国芳说“班主任要具有奉献精神”。常听到有的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下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
三、责任心
常认为责任心就是从早到晚地陪着学生,学生成绩好,考上好的学校这就是责任心的表现。李老师让我明白,所谓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未来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人。为国家培养现代人才,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神圣的使命,更应该是班主任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责任心的背后是我们的班主任是否具有教育现想。现今社会越来越功利化,我们的思想正在渐渐蜕变,更多的人把教师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把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尺,那自然就谈不上什么教育理想,也不会存在所谓教育理想(即责任心)。而我们需要的班主任,是应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有超越苦难的精神,有遥望未来的眼睛,有创新教育的理念。
我想当我们真正懂得了“三心”的含义,明白班主任工作是“心”的事业时,我们跟优秀班主任的距离就近在咫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