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案例
第 8 页 共 99 页
员培训、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识别。 第二单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第二单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管理》第二章 第三节,附录一
一、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
“重大危害设施(国内称为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国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此标准自2009年12月1日实施。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附录一中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
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 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该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q2/q2+„+qn/qn≥1 式中:
q1 ,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
q1 ,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
第三单元 安全生产检查
第三单元 安全生产检查
——《管理》第二章 第十一节 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二、安全检查的内容 三、安全检查的方法
四、安全检查的工作程序 五、提出整改要求 六、整改落实
七、信息反馈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检查——
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工作重点是辨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和死角,
检查生产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状态,现场作业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以及设备、系统运行状况是否符合现场规程的要求等。 一、 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第 9 页 共 99 页
二、安全检查的内容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
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安全生产检查具体内容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确定。 对于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加强检查。 一般应重点检查:
易造成重大损失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剧毒品、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运输设备、冶炼设备、电气设备、冲压机械、高处作业和本企业易发生工伤、火灾、爆炸等事故的设备、工种、场所及其作业人员;
易造成职业中毒或职业病的尘毒产生点及其岗位作业人员; 直接管理的重要危险点和有害点的部门及其负责人。
对非矿山企业,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压医用氧舱、 起重机、电梯、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机、 简易升降机、防爆电器、厂内机动车辆、 客运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等; 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振动、 辐射、高温低温和有毒物质的浓度等。
对矿山企业,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
矿井风量、风质、风速及井下温度、湿度、噪声;瓦斯、粉尘; 矿山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露天矿山边坡;尾矿坝;
提升、运输、装载、通风、排水瓦斯抽放、压缩空气和起重设备;
各种防爆电器、电器安全保护装置;矿灯、钢丝绳等;瓦斯、 粉尘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仪器、仪表;自救器;救护设备; 安全帽;防尘口罩或面罩;防护服、防护鞋;防噪声耳塞、耳罩。 三、安全检查的方法 1.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是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
通常是由安全管理人员作为检查工作的主体,到作业场所现场,通过感观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仪表等,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定性检查。
安全检查人员通过这一手段,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纠正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常规检查主要依靠安全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检查的结果直接受安全检查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
2.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一般包括:
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结果及评价等内容。
编制安全检查表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生产经营单位现行有效的的有关标准、规程、管理制度,有关事故教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文化、理念,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计划,季节性、地理、气候特点等等。
第 10 页 共 99 页
我国许多行业都编制并实施了适合行业特点的安全检查标准,如建筑、电力、机械、煤炭等。
3.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
有些生产经营单位的设备、系统运行数据具有在线监视和记录的系统设计,对设备、系统的运行状况可通过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对没有在线数据检测系统的机器、设备、系统,只能通过仪器检查法来进行定量化的检验与测量。
四、安全检查的工作程序 1.安全检查准备
(1)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
(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3)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和危害的情况。 (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 (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
(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
(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 2.实施安全检查
实施安全检查就是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仪器测量的方式获取信息。 (1)访谈——通过与有关人员谈话检查安全意识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
(2)查阅文件和记录——检查设计文件、作业规程、安全措施、责任制度、操作规程等是否齐全,是否有效;查阅相应记录,判断上述文件是否被执行。
(3)现场观察——对作业现场的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人员操作等进行观察,寻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事故征兆等。
(4)仪器测量——利用一定的检测检验仪器设备,对在用的设施、设备、器材状况及作业环境条件等进行测量,以发现隐患。 3.综合分析
经现场检查和数据分析后,检查人员应对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检查的结论和意见。
一般来讲,生产经营单位自行组织的各类安全检查,应有安全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统一研究得出检查意见或结论。 五、提出整改要求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根据问题性质的不同,提出立即整改、限期整改等措施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自行组织的安全检查,由安全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整改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检查组应提出书面的整改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整改措施计划。
六、整改落实
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从管理的高度,举一反三,制定整改计划并积极落实整改。
七、信息反馈持续改进
生产经营单位自行组织的安全检查,在整改措施计划完成后,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有
原文地址:http://wenku..com/link?url=mjVuSrTqNdJQ7xw86rxr3pm4D_PKK_tW5PXaS
㈡ 通过学习安全事故案例有什么感想
,通过对事故案例的学习,尤其是水泥企业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使我对安全的重要内性有容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有多少警钟长鸣,就有多少个血泪辛酸的故事,众多的事故的发生,除了物的不安全因素外,大部分安全事故的发生均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引起,安全意识的谈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因。在我们的日常生产过程中,要慢慢树立起“安全为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管理理念,通过安全培训及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只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及技术能力,才能在生产过程中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从而使员工从被动的“要我安全”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安全”
“安全无小事、防微杜渐”是关键,安全管理工作不是喊喊口号而是要真正的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我作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更应该按照公司的“六个坚持、两个坚决”的安全管理理念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在管理过程中争取做到“0”违章的管理模式。
㈢ 如何提升安全事故案例教育效果
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是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自觉遵章守纪,是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根据人的心理效应,深入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以巩固和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
㈣ 小学生安全教育案例
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1、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2、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3、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
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
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问题:就三位老师不同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甚至讽刺挖苦。
第三种方式最好。
㈤ 关于安全教育案例故事
http://..com/question/19479131.html
http://rcex.rcjy.com.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086
㈥ 安全活动的案例
一、活动主题:
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二、活动时间:
2009年10月20日——2009年12月15日
三、活动方针:安全教育是学生工作的重点,
四、活动流程:
根据文件精神和系部实际工作情况,此次安全教育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活动启动、宣传阶段
系部专门召开安全会议,成立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并正式下文举办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月。
(1)安全教育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赵小明 李革新
副组长:翁勇平
组 员:刘欢平 夏玉宁 杨玲 刘瑾 唐维 刘理
(2)举行安全教育活动月启动仪式
活动时间:10月 27日下午14:30
活动目的:通过启动仪式,唤起广大同学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系学生积极参与到安全教育活动月来,了解并公布安全教育活动月活动流程,为扎实、全面做好安全教育打下基础。
活动形式:
1、采用PPT的形式公布并介绍安全教育活动月活动内容
2、学生代表宣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倡议书,动员广大学生加入到安全教育活动月中
3、组织发放安全知识小贴士和安全知识书签,把安全知识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4、系领导动员和横幅签名活动
(3)开展安全防范为主题的“顺口溜”征集、征文活动
活动时间:10月28日至11月30日
活动目的:安全教育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安全教育“顺口溜”是学生安全意识积累量的一种反映,“顺口溜”的形式也更容易让人牢记。同时通过以文学收集的形式,扩大活动的接触面,并通过这种学生中喜闻乐见的征文形式来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
征集内容及要求:
1、征文作品以热爱生命、珍惜生活为题材(文体不限)
2、以“安全防患”为主题的顺口溜(字数不限)
3、参赛者必须是作品的原创者,不得抄袭
第二阶段:安全隐患排查阶段
重点排查时间:11月1日至11月14日
隐患排查对象及方式:
(1)安全制度的落实:日常查寝、周报表汇总、重大节假日学生去向登记等日常工作制度的完善,进一步落实安全信息反馈网络,并完善系部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理预案
(2)特殊学生情况的落实:针对系部特殊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其学习、生活状况,并进一步完善特殊学生档案
(3)校外租房的排查:一是集中开展两次辅导员、班主任突击查寝;二是通过与党员、学生干部沟通,侧面调查校外租房情况;三是针对校外租房学生,责令限期搬回
(4)收缴大功率电器、清查寝室违章用电、私拉电线等违规行为,对学生违规行为提出整改意见,对于学生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报宿管中心处理
第三阶段:安全教育活动阶段
一、开展“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增强班级学生的安全意识;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感悟生命的价值,培养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其正确面对困难、失败、荣誉等。
活动时间:10月27日—11月1日
活动要求:1、由班主任根据班级情况进行组织,可采取分享事故预防防范方法、安全知识竞答、主题演讲、安全信息剧等形式进行
2、主题班会结束后需要上交一份主题班会总结,并附加以“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手抄小报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时间:11月1日—11月7日
活动内容及方式:
(1)心理读物推荐展:通过推荐心理健康的相关书籍,鼓励学生更多地去了解心理调节方法和自我激励的技巧,以构建一个和谐的心理环境;通过喷绘和写真版报的形式,附以书籍图片和介绍,让其有机会接触与了解相关的书籍信息
(2)开展新生心理普查:配合学院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对普查中呈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备案和重点观察
(3)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知识传递,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使学生健康发展,积极生活,快乐成长,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女生专题教育讲座:从传统的生理,心理两方面拓展到法律权益和社会就业方向等多个方面;全方位新角度地关心当代女大学生的生活
三、“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安全防患系列活动
(一)防火类(现场消防灭火演练)
活动目的:通过消防队员在模拟火堆现场的具体操作与解说,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模拟火灾现场,并亲手体验灭火过程,了解灭火器材的使用,从而切身体会到火灾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强化火灾防范意识。
活动时间:11月中旬
活动地点:东院三号楼平地
活动形式:1、邀请消防队进行灭火演习,讲解一般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采用消防员讲解,学生一边体验的方式进行
2、模拟宿舍楼火灾,对宿舍学生进行紧急疏散,增强学生安全事故处理能力
3、消防车设备的参观、消防服的试穿体验,使学生能融入活动中去
(二)防骗类(现场讲演)
活动目的:提高同学们识别假钞的能力;让同学们能有效区分传销与直销,并认识到传销的危害,以避免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危害。
活动时间:11月中旬
活动形式:1、邀请银行相关专业人士对假币的辨别进行讲解
2、收集并播放反传销方面的视频资料,解析传销的具体手段,如何辨别传销和直销
(三)、交通安全防范及日常防盗类(教育电影展播)
活动目的:提高同学们安全意识和防盗意识。
活动时间:11月下旬
活动形式:1、通过收集案例,进行展板宣传
2、放映交通安全防范及日常防盗教育片
四、“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主题团日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组织学生前往劳改所或戒毒所接受安全法制教育,通过亲身体验接触及法制学习,提高法律修养,强化守法意识和法律保护意识
活动时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
活动地点:岳阳市劳改所或戒毒所(待定)
活动形式:1、组织学生代表前往观摩,与劳改所或戒毒所进行衔接,给学生创造与相关人员沟通和交流,接受安全法制教育和心灵洗礼。
2、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后讨论,并上交心得体会。
五、其他活动:
1.配合学工办演讲比赛,做好系部演讲选手的选拔工作
2.做好活动宣传工作,针对每项教育活动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第四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总结时间:12月5日——12月11日
㈦ 中学生安全事故案例
1、少年骑车不慎撞死七旬老太
2018年3月11日,高邮一名未满16周岁的少年小胡在骑电动车时,不慎撞倒一名七旬老太,致使对方经抢救无效身亡。据了解,事发时有同学突然喊他名字,于是小胡边骑车边掉头看同学,此时同学又喊道:“前面!”但当小胡再转头时已经避让不及,车篓与老太的腰相撞。
2、“抢绿灯”遇上闯红灯,学生被撞
2018年8月6日21时02分左右,王某驾驶小型越野车,沿江都区仙女镇金湾路由南向北行驶至龙城西路交叉口斑马线处。此时绿灯已经闪烁,他未采取减速措施,撞上了由西向东未按信号灯通行的14岁学生小李,导致小李腿部及脸部鼻梁骨折,两车不同程度损坏。
3、花季少女用煤气自杀
因与母亲争执,仙桃市大洪路一16岁的花季少女在家中关房门开煤气自杀。2018年5月15日,仙桃消防破拆房门成功救出女孩。
据现场知情人介绍,2楼有一名16岁的学生因与自己的母亲发生争执,赌气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内,并打开煤气罐,企图自杀。
由于该学生吸入大量煤气,导致意识模糊。消防官兵立即将该学生抱至通风的空地上,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2分钟后,该学生恢复意识。中队官兵迅速将其台上担架,移交给120急救中心进行救治。
4、两中学生钓鱼不幸溺水
2017然后6月10日上午9点多,怀柔区汤河口镇发生一起事故。几名中学生在河边钓鱼时坠入河中,其中两名中学生不幸溺水身亡。当地人表示,由于前些年常有人使用挖掘机在附近河段开采砂石料,导致原本很浅的河底出现大坑,这也是两名中学生没有爬上岸的原因。
5、14岁初中生跳楼身亡
2016年4月13日,在河北燕郊星河皓月小区内,14岁初中生小明(化名)跳楼身亡。事发前,小明曾因作文未完成被班主任老师批评。小明母亲质疑老师教育过激导致孩子轻生,校方对此予以否认。三河市警方称,小明自高楼坠亡,已排除他杀。
㈧ 安全教育,校园暴力事件的案例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校园欺凌、暴力现象引起了不少代表委员的关注。近日安徽省黄山市一所学校“高三女生被同学下春药”的新闻,让这个话题更成为热议焦点。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喜剧演员巩汉林在内的多位代表委员提出,期待立法解决校园暴力问题。
校园生活,本该是每个人青少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可对一些人来说,却是永远不愿提起的梦魇。因为校园欺凌、暴力的现象,给孩子们留下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痛,还有难以磨灭的心理伤害。巩汉林在接受采访时就说,几十年之后的今天,他都依然记得当年那个总在上学路上堵他、欺负他的人,可见当时幼小心灵留下的心理阴影之深。
如何减少校园暴力,各种呼吁和措施屡见不鲜,可这种现象日益严重,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刘晓翠所言,“呈现团伙化、犯罪化和低龄化的态势,”显然说明社会应对校园暴力的对策出了问题。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重视不够。
在传统观念里,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觉得校园暴力只是孩子们打架闹事,不是太严重的事情,应对方式只是说服教育,施暴者往往只需道歉赔钱了事。轻描淡写的处理结果,事实上纵容了校园暴力,被欺负的孩子求告无门,只能忍气吞声。久而久之,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校园暴力问题,一旦发生,施暴者将付出高昂的法律代价。比如去年夏天中国女留学生在美国殴打虐待同学一案,当事人和家长的反应都是吃惊乃至委屈,因为这样的事情在国内根本谈不上法律介入,而在美国,这种行为却足以被判重刑。
可见,治理校园暴力,不能只靠道德层次的努力,家庭和学校教育固然有缺失,惩戒机制的空白和法律的缺位,才是校园暴力日益猖獗的根源。正如多位代表委员所言,建立和健全校园暴力的法律体系,已经刻不容缓。当然,这也涉及与现有的《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衔接的问题。目前,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可法律规定14周岁以下未成年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本意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但有时竟然异化成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权”。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4年有件案例,11名未成年人将一名8岁的孩子围殴致死,可因为他们都未满14岁,全部免予法律惩处,以至于被害人家长愤怒地质问,为啥刑法保护的是杀人的孩子,而不是被杀的我的孩子?
显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必须要有限度,超过了底线,必须让其承担法律责任。对校园暴力说不,对未成年人犯罪说不,家庭和学校教育责无旁贷,法律更是需要“挺身而出”!
㈨ 如何进行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存在的问题
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是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自觉遵章守纪,是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
根据人的心理效应,深入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以巩固和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
㈩ 学校安全管理案例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一、成立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徐宪强
副组长:徐宪荣
成员:张铁峰、李怀博、刘丽娟、周兰英、张景红、周桂华
(二)、通讯小组
组长:刘丽娟
成员:李进、张凯
(三)、抢险救灾小组
组长:张铁峰
成员:李怀博、付文鲁、张景红、
(四)、现场疏导保护小组
组长:徐宪荣
成员:常美荣、周兰英
(五)、统计检查小组
组长:周桂华
成员:部分高年级学生
地震应急预案
一、报告程序
1、地震灾害发生后,校(园)内如有人员受伤,校(园)医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责任人:周桂华)
2、学校立即组织学校各级小组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先救人为主。(责任领导:张铁峰)
3、校(园)地震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向联校报告人员、财产损失及受灾情况。(责任人:刘丽娟<报告> 周桂华<统计检查>)
4、各工作小组按照预案规定的职责开展抢险救灾工作。(责任人:徐宪荣)
5、信息通讯组立即与伤亡学生的家长或伤亡教师的家属联系。(责任人:刘丽娟)
二、临震应急处置:
上级地震、临震预报后,地震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工作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启动应急预案,全面组织抗震工作。
1、指挥组公布并畅通紧急联系电话,随时关注有关预报信息,及时向师生发布紧急警报和有关消息。(责任人:刘丽娟)。
2、各项室内活动,迅速疏散师生至安全地带。(责任人:徐宪荣及各班班主任)。
3、救灾组检查、消除各类建筑物、场所安全隐患;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切断电源系统。(责任人:张铁峰)。
4、保卫组进行警戒巡逻,维护学校秩序。(责任人:张景红)。
三、地震时预警临震应急处置:
(1)、当发生地震时,拉响警报或大声喊“地震了”上课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到操场中央蹲下。来不及撤离的要就近躲藏到桌下或墙角处,并用手抱住自己头后部,以减少伤害。(责任人:各班上课教师)
(2)、办公室教师迅速撤离办公室,到操场中央。
四、震后应急处置:
(1)领导小组立即研究部署救灾工作和应急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责任人:张铁峰)。
(2)如有人员伤亡通讯小组及时报告120或通知受伤者家人。(责任人:刘丽娟)。
(3)警戒保卫组设置警戒区域,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加强对重要设施、重要物品的保护,维护学校秩序(责任人:张景红)。
(4)统计检查小组立即检查、核实受灾情况,统计、汇总相关信息并迅速报告校(园)地震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责任人:周桂华)。
(5)校(园)地震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向教育局安委办就损失大小、困难程度、救助情况等分别核实登记,快速地、实事求是报告灾情(责任人:周桂华)
火灾应急预案
一、报告程序
(1)发生火灾时,现场教师马上组织疏散学生离开现场。拉起警戒线。(责任人:徐宪荣)
(2)立即报警拨打消防中心火警电话( 119 )。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责任人:刘丽娟)
(3)同时迅速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学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责任人:徐宪强)
(4)学校领导在向上级指挥所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并组织教职工救助人员、扑灭火灾。(责任人:周兰英)
二、组织实施:
1、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学生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指挥学生及老师撤离到安全地带如操场等场所。(责任人:徐宪荣)
2、在消防车到来之前,学校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扑救。(责任人:张铁峰)
5 、 学生及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园内的道路,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责任人:常美荣)
三、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四、灾后统计检查
统计检查小组立即检查、核实受灾情况,统计、汇总相关信息并迅速报告校(园)地震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责任人:周桂华)
传染病应急预案
报告程序:
1、晨午检制度执行
每天到校后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责任人:各班班主任)
2、发现不明原因发热、腹泻及呼吸道传染病;班级缩小活动范围;通知学生监护人送医院就诊。(责任人:班主任 )
3、诊断为传染病病人的,通知学校,由学校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各项工作。(责任人:班主任)
4、将学校情况报告联校及疾病预防中心120,对学校及教室场所进行消毒处理。(责任人:刘丽娟)
5、做好学生所在班级的控制工作,缩小其活动范围。(责任人:徐宪荣)
6、协助卫生部门落实好有关预防控制措施(责任领导:张铁峰 责任人:各班班主任)
防洪应急预案
实施程序
1、接到上级指示或通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防洪抗汛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洪抗汛任务。(责任领导:徐宪荣)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责任人:张铁峰)
3、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并做好学生的疏导工作,将学生疏散到安全场所。(责任人:各班班主任)
4、各级小组在校长室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防洪抗汛工作,把防洪抗汛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责任人:张铁峰)
5、灾后统计检查工作
灾后统计小组组织人员对学校的受灾情况进行统计并报告校长室,统一向上级指挥所报告学校受灾情况(责任人:徐宪强)
建筑物倒塌应急预案
紧急疏散程序
当发现建筑物倒塌迹象或发生建筑物倒塌情况
1、事故现场的教师一边指挥学生进行紧急集结疏散,一边以最快速度将发生事故信息传递到应急领导小组。(责任人:各班正在上课的老师)
2、领导小组人员马上按工作职责到现场指挥全校师生进行紧急疏散,具体如下:
(1)全校通过广播或以哨音发出紧急集合信号。(责任人:李进)
(2)紧急疏散小组结合班主任教师立即到班级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责任人:各班班主任)
(3)脱离现场后,各班主任迅速组织好本班、本年级学生,整理好队伍、清点好人数,不允许学生擅自离开队伍;对没有到场的,要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现场负责领导。(责任人:各班班任)
(4)对于受伤的学生,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并及时通知家长,有关人员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安抚工作。(责任人:周兰英)
(5)灾后救援工作,学校组织广大教师对受灾教室进行救灾清理,抢救贵重物品。(责任人:张铁峰)
(6)灾后统计检查工作,将受灾教室间数,面积,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做如实统计,报告学校校长室,统一联校。(责任人:常美荣)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当交通事故发生时,当事人应及时向交警队报告事故发生,明确汇报事故发生详细位置,同时应汇报教师或学校领导。
2、发生人员伤亡时,当事人应向120、122报告,请求支援。
3、在医院等急救人员尚未到场的情况下,当事人应本着救人要紧的原则,紧急实施对伤员的急救,直到急救人员送往医院。
4、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及时疏散现场围观人员,协助交警维持现场秩序,保留现场,提供交警需要的证据。
5、学校接到交通事故电话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同时将情况向上级部门汇报,并配合交警进行事故处理、事故原因调查。
6、班主任立即与家属或家长取得联系,到达事故地点或医院。
7、学校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交通安全教育,每月一次安全工作会议。
8、及时做好学生及家长安抚工作,控制事态,维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9、保险介入,进入保险理赔程序。
外来人员滋事应急预案
1、为防止校外人员进入校内滋事,学校值班教师应严格门卫制度非本校要员禁止入内。(责任人:值班老师)
2、外来人员来访,门卫人员要问清事由,及时与有关人员联络,并做好登记。(责任人:值班老师)
3、校内如发生外来人员滋事事件,学校值班教师或在场的教师应立即制止,并报告学校领导。学校值班教师无法控制局面的应立即拨打110请求支援。(责任人:值班教师或在场人员)
4、如果事故已经发生,发现人员应即刻制止,如无法控制局面应立即拨打110,如果有人员伤亡,应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并将情况及时报告学校。(责任人:在场人员或值班教师)
5、学校了解情况后,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及联校,并将事件的时间地点,事件的成因经过结果形成文字材料报告。(责任人:刘丽娟)
被盗应急预案
一、报警程序
1、发现案件时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责任人:值班教师或现场人员)
2、学校领导将被盗情况向联校进行汇报。(责任人:张铁峰)
3、经联校领导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并向公安机关报警110。(责任人:徐宪强)
三、处置措施
1、接报后,保卫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同时向学校领导报告。(责任人:张铁峰)
2、学校领导接报告后安排人员保护现场,拉起警戒线。(责任人:徐宪荣)
3、统计被盗物品的数量和价值,并做好登记。经联校同意后向公安机关报案。(责任人:周桂华<统计> )
4、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责任人:张铁峰)
四、注意事项
1、此类案件一般内部掌握,知情者未经允许不得向外界宣扬。
2、注意保护现场,以便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3、各级领导要做好工作,不要因此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学习秩序。
学生“应急疏散大演练”预案
一、目的意义:
培养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沉着冷静不慌张,能安全有序的从教学楼撤离到安全地带。在撤离途中,能正确了解逃生程序、路线、运用一些简单的逃生技巧(如逃跑姿势等)。
二、疏散程序、路线以及疏散地点安排:
(一)听到学校播放的警报声后,班主任和上课教师立即组织学生迅速、有序地从教室前、后门离开教室,跑向集中地。
(二)各班学生疏散安排:
1、后排几个班级顺序为:(4个班级)一.1班、一.2班、二年级、三年级
2、 前排几个班级顺序为:(3个班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三)各班学生集中地点(暂定,一般视突发事件性质而定):
1、各班集中到操场
2、各班到达安全地点后:班长组织清点人数,报告班主任,班主任报告集中点指挥员。
三、维持秩序老师安排:
后排指挥员:周桂华、常美荣
前排指挥员:周兰英、刘丽娟
途中及集中地点指挥员:张景红(小门口)、徐宪荣(操场)、张铁峰(操场入口);
四、其他注意事项:
1.在演练期间听到校园广播警报声,全体师生不必惊慌,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投入演练活动。在办公室的老师立即自觉分工,到所在区域协助组织学生有序疏散。
2.学生疏散一定要做到安全、有序,特别在转弯时,老师及时进行处理组织,绝对不可出现拥堵或踩踏事件发生。
3.班级如有行动不便学生,应确定老师或学生进行帮助,不可一人留在教室。
4.在演练前班主任一定要对学生加强教育,教给方法,人人明确疏散方向、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5.演练结束后,经集中地指挥老师宣布,各班方可按次序回到教室。
6.各班主任在演练结束后,应写好本次演练的小结(总结演练,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由班主任统一上交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