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区教育体育局
A. 合肥教育信息网的合肥市教育局主要职责
根据有关网站公布的信息,合肥市教育局主要职责如下∶
(一)贯彻执行国家及省市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有关地方性教育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并监督实施;拟订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规划;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教育专项规划并监督实施;负责指导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二)统筹管理和指导全市各级各类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负责对义务教育的宏观指导与协调;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推进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
(三)受市政府委托,负责对县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考核;负责对直属学校及其他学校进行督导与评估;发布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状况的评估报告。
(四)统筹和指导学校德育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学校普法教育、国防教育等工作。
(五)主管全市教师工作,贯彻实施各级各类教师资格标准,指导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六)编制全市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籍管理等工作。
(七)承担全市教育考试工作,承担直属学校的教师及学生的有关具体事务工作。
(八)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负责并指导全市中等及其以下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和教学业务评价工作。
(九)参与拟定教育经费筹措政策以及教育收费项目和标准的申报工作;编制市本级教育预决算;参与管理市财政下达教育事业费、教育专项经费、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负责协调管理直属学校和直属单位的财务和国有资产;指导全市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工作,对直属学校教育经费实行内部审计。
(十)督促并指导全市中小学校舍建设工作,协调实施直属学校校舍建设工作和全市教育民生工程。
(十一)负责组织实施直属单位教育装备配置、信息化建设工作。
(十二)指导全市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政务公开和效能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十三)指导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负责直属学校安全稳定与应急处置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十四)规划、指导、实施全市通用语言文字和普通话推广工作。
(十五)指导直属学校工会、共青团工作,直属单位的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
(十六)负责管理并协调指导全市教育系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十七)承担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B. 合肥市教育局的发展述要
合肥兴办新学始于清末,但发展缓慢。当时,中学堂只有一所,系由书院递嬗蜕变而来,未脱“忠君尊孔”窠臼。小学堂为数亦极少,私塾占主要地位。 1949年到1956年本市教育事业经历了接收、改造和发展的过程。1949年1月,合肥解放,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工作”的指示精神,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接收了原公立学校,把私立学校管了起来,加强了领导;收回了教会学校的主权,割断了与帝国主义的联系,摆脱了教会的控制。经过初步的调整与改造,9所市立小学、2所市立中学、4所私立小学和 1所私立中学都于新学期开始时陆续开学上课。又为工农子女增设了小学,并设立人民助学金,减免学费,照顾家庭经济困难的工农子弟,劳动人民取得了受教育的权利;逐步接管、改造了私立学校多一废除了学校中的训育制度,推行了民主管理;取消了反动的课程设置,清除了各科教材中封建主义的、殖民主义的反动内容,开设了革命的政治课程和其他新课程;组织师生参加反匪、反霸、土改、镇反等政治运动和义务劳动。建立起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的雏型。1951年,新建了合肥卫生学校,1952年又创办合肥师范学校和合肥医士学校;东南医学院迁来合肥改为安徽医学院;同时,全市普通中学发展到5所。在校学生2329人;小学79所,在校学生13084人;教育部门办幼儿园2所,入园幼儿135人,成人教育也有发展。全市开始形成了幼儿、小学、中学、中专、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较完整教育体系。当时参加各级各类学校学习的近万人,为全市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1952年在教师中进行了思想改造运动,对教师队伍进行了整顿与调整,一支有志为新社会作出贡献的教师队伍开始形成。
1953年国家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合肥各级各类教育开始做到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到1956年,全市已建立工、农、医、师高等学校4所,在校学生4431人,中等专业学校9所(包括师范学校1所),在校学生4925人。贯彻执行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发展了普通教育,拥有公立、民办中学8所,在校学生9510人;小学71所,在校学生26268人。建立了教育部门办公立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616人。兴办农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300余人。学龄儿童人学率达83%;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占全市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把劳动教育列入普通教育的内容,并在合肥一中、合肥师范学校重点试验综合技术教育。从1955年起在中小学实行劳卫制。1956年成立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具体指导中小学的教育与教学研究工作。组织教师学习苏联经验,结合自身的实践,总结自己的经验。采取有效措施,狠抓了教师的业务进修,使广大教师获得了思想、业务双丰收。
这个时期,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曾出现过要求过高、过急及形式主义的偏向,但对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不无积极作用。在改造旧教育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师生参加政治运动过多,乱抽调教师搞中心工作等情况。但为时不长便及时得到纠正。 1957年至1966年国家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合肥教育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的新阶段。贯彻执行了毛泽东同志1957年2月提出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发展了各级各类学校。对如何走中国启己的教育道路进行了探索;对学制、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进行了改革试验。这中间,由于缺乏经验,加之“左”的思想影响,曾出现过1958年的“瞎指挥”和“浮夸风”破坏了学校教育的正常秩序。其后不久,又相继出现过片面强调升学率,忽视学生身体健康,过分强调政治教育,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过多等现象。1962年贯彻执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总结了经验教训,从各方面开拓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的道路。中央制定的全日制高等学校、中学、小学的《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下达后,全市先在部分中小学重点试行,1963年普遍展开。1962年开始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先后办起了4所农垦学校。全日制中学与半耕半读学校同步发展,打破了中等教育结构的单一化。这一时期,合肥中小学在以教学为中心统一安排学校政治工作和劳动教育,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课内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减轻学生负担,师范学校的专业教育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各学科的教改试验也不断发展,如在中学进行的语文教改试验、数学教学边讲边练的试验、外语直接教学的试验以及市直属小学进行的集中识字试验等等,都取得一定的成绩。
至1966年全市共有高等学校9所,在校学生9529人,中等专业学校11所(内含中等师范学校1所),在校学生2903人,各种类型的中学54所(内含半工半读学校和农业中学),在校学生21188人;小学154所,在校学生74426人,教育部门办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1325人;聋哑学校由民办转为公办,填补了合肥市特殊教育的空白。全市形成了全日制与半工半读制、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正规教育与业余教育、国家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并举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基本上能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一支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符合各级各类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基本形成。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全面的拨乱反正,认真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合肥教育又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首先,推倒了“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砸烂了精神枷锁,纠正了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教育工作上的极“左”思想和做法,复查纠正了各种冤假错案,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和地位,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恢复了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在逐步调整教育与经济比例关系的同时,逐步解决了教育内部比例失调问题:确定儿所重点中小学,并积极办好,撤掉了两所布局不合理的中学,改办省属中等专业学校,去掉了6所中学的高中部帽子,使其集中力量办好初中,逐步把市区中学的高中改为三年制,撤掉了3所初中,恢复为完全小学,撤销了市区小学的初中班,便于集中精力办好小学,把二十多所街道办的一至三年级不完全小学与附近的公办小学合并,恢复为完全小学,市区小学从1983年秋起已改为六年制,动员了部分在高中和初中任教的教师分别回到初中、小学,充实了初中和小学的骨干力量。通过调整,逐步改变了中小学“头重脚轻”的状况。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状况有了改变,已有5所普通中学改为职业中学,并在部分中学开设了职业班,在职业中学(班)学习的学生有3000多名。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也有很大发展,创建了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合肥经济管理学校,合肥教育学院、合肥联合大学,还发展了电视大学、函授教育。
近几年来,市、区教育部门分别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完成了各级各类学校领导成员的调整任务,破格提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一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担任学校领导工作。制定了人事工作、学籍管理、教研工作、老干部工作、财务管理、校办工业管理、学校岗位责任制等方面的规定和条例,加强了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一全面开展教学改革试验活动,已有近百个项目的教改试验正在进行中。创办了《合肥教研》,使全市教育工作者有了交流教育和教学改革经验的阵地。成立了电化教育馆,第一次召了全市电化教育工作会议,使全市电化教育重新迈开步子。目前全市许多中小学电化教育的势头很好。
几年来,全市中小学积极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成立了教育工业公司,加强了对学校工厂的领导,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调配,使全市中小学工厂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85年全市中小学工厂总产值由1976年的91.30万元增加到1369万元,增长近15倍。1984年,教育工业公司荣获省先进单位称号。 截至1985年,全市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已发展到10所(不含军事院校、电大、函大、刊大及业余大学),在校学生2.8万多人;各种类型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33所(含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各1所),在校学生11699人,普通中学97所(含职业学校和其他部门办的中学),在校学生62941人,小学249所,在校学生82101人;公办、民办幼儿园500所,在园幼儿33166人。普及了小学教育,市区普及了初中教育,幼儿入园率达70%。同时,调动了社会办学的积极性,目前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办起了中山夜校、育才学校、建人业余学校、青年夜校、职工业余大学以及各种文化补习班、各种职业培训班,近两年来参加学习的青少年达214000人。一个为四化学文化、学技术的热潮,正在全市掀起。
C. 请教蜀山区教体局的地址
网络地图上搜不到,具体位置在潜山路与望江西路路口往西一两百米的位置,在路的南边。
D. 合肥行知学校怎么样啊
简介:合肥市行知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学校起建于1967年,全名叫安徽省通用机械厂职工子弟学校,位于舒城县五显镇,主要解决本厂职工子女入学。1987年,根据国家统筹安排,安徽省通用机械厂实现军用转民用。1993年,由于厂部整体搬迁至合肥,学校随迁入合肥。1997年,作为合肥市首批七所“厂办”转“公办”学校之一,安徽省通用机械厂职工子弟学校正式划归合肥市东市区教委(现瑶海区教体局),更名为合肥市行知学校。2013年,启用新校区,实现一校两区办学模式。2015年,合肥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老校区规划为合肥市行知学校漕冲校区,2016年9月投入使用。2017年,合肥市服装学校(原第31中学)老校区规划为合肥市行知学校学苑校区,2017年9月投入使用,实现一校四区办学模式。
学校恒通校区占地30余亩,东七校区占地22余亩,漕冲校区占地70亩,学苑校区占地44.5亩。学校现有教学班小学53个,中学53个,共计106个,在校学生5388人;现有326名教职工,其中,省级教坛新星2人,市级教坛新星18人,市级骨干教师25人,国家级优质课获得者31人,省级优质课获得者30人,市级优质课一等奖39人,区级教坛新星、教学能手、优质课获一等奖计79人。
注册资本:2296.98万人民币
E. 合肥市新站区教育局的电话是多少
办公电话:0551-65777127
机构名称: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事业局(负责教育工作)
办公地址:合肥市文忠路999号管委会大楼A5区
邮政编码:2300113
注:社会事业局对口市直单位: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5)蜀山区教育体育局扩展阅读:
新站区社会事业局部门职能介绍如下:
1、负责编制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教育工作;
3、负责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老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工作;
4、负责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旅游工作;
5、负责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工作;
6、负责区属学校领导班子管理工作;
7、负责高教基地院校服务工作;
8、负责老年大学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
新站管委会-内设机构及职责
新站管委会-社会事业局
F. 合肥市教育局号码是多少
合肥市教育局联系电话:0551—63505100
合肥市教育局地址:合肥市天鹅湖路558号合肥广电中心A区12-16层,邮编:230071 。
市教育局机关行政编制57名。
其中领导职数5名:局长1名,副局长4名;纪委书记1名;总督学1名,总经济师1名。
处室领导职数22名(含监察室主任、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各1名),其中,正职15名,副职7名。
(6)蜀山区教育体育局扩展阅读:
教育局的职能
一、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研究起草教育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并组织实施。
二、研究全市教育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全市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制定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指导、协调、组织实施。
三、负责本部门教育体育经费的统筹管理,参与拟订教育体育经费筹措、教育体育拨款、教育体育基建投资的政策;按有关规定管理国内外对我市的教育体育援助、教育体育贷款;负责统计全市教育体育经费投入情况和教育体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
四、负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负责义务教育的指导与协调;指导普通高中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工作;落实基础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基本文件,组织审定基础教育教学的地方性教材和补充教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五、指导全市教育督导工作,组织对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工作;负责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质量的监测工作。
G. 合肥长丰轨道交通学校,详细信息,和会不会进厂让你实习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H. 肥东教育体育局小孩的户口在合肥市区,在肥东也有房子。现在小孩上小学在肥东上的,初中能转回合肥市区上
摘要 因户口迁入我市或要求转入我市民办学校的可以申请转学。办理程序如下:1、转出学校开具义务教育学生转学联系函;2、家长持户口簿、房产证、转学联系函等到学区内所属学校申请转学3、转入学校审核同意后复函给转出学校4、转出学校开具转学证明及学籍档案材料;
I. 安徽合肥教育局咨询投诉电话是多少
教育局官网查的,但是只查到了2016年的信息。
序号 单位 电话
1 合肥市教育局 0551-63505199
2 长丰县教育体育局 0551-66671595
3 肥东县教育体育局 0551-67759070
4 肥西县教育局 0551-68850094
5 庐江县教育局 0551-87334976
6 巢湖市教育体育局 0551-82620632
7 瑶海区教育体育局 0551-64490227
8 庐阳区教育体育局 0551-65699982
9 蜀山区教育体育局 0551-65774308
10 包河区教育体育局 0551-63357132
11 经开区社会发展局 0551-63679104
12 高新区社会事业局 0551-65318011
13 新站区社会事业局 0551-65777150
14 巢湖经开区社会事业局 0551-828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