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业
『壹』 教育事业为何不应是只想赚钱的产业
近日,司法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征求意见截止至2018年9月10日。据介绍,修订工作以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三十条”为依据,对《实施条例》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对28个原条文进行了修改,新增22个条文,删除8个条文。
那些主打各类辅导班、兴趣班的培训机构,有的更是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家长们普遍存在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感,让教育培训机构得以迅速发展。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部门印发通知,加快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然而重拳整治之下,校外培训市场依旧红火。价格昂贵的校外培训,看上去也让“抢跑”的学生增加了升学砝码,事实上却严重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透支了孩子的发展潜力。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向社会征求意见,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剧烈震动,这让公众对条例正式颁行更为期待。《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颁行后,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执法,以更强的监管实现对民办教育的引导、促进和规范。各相关部门还应当结合条例,推出更为有效的专项治理举措,把那些完全把教育作为生意来经营、不断突破底线不择手段谋利的培训机构从教育事业中赶出去,还孩子们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贰』 教育业属于第几产业为什么
教育业属于第三产业。
根据联合国的分类方法:
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
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产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业、教育产业、公共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2)教育产业扩展阅读:
第三产业的具体分类: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中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中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
1、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
3、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4、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可见,这种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叁』 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教育产业
——以下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智慧教育行业的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2018年,我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32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7.13%。在线教育受三大因素共同促进,市场规模不断扩张,用户渗透率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在国家重点关注,各省市地方积极推进的情况下,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三全两高一大的目标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线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扩张,共同促进我国智慧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线教育和信息化同步发展
“智慧教育”是指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无线宽带网络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等为依托,以教育资源建设为中心,以各项配套保障措施为基础,以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为主导,全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现代教育体系。
根据智慧教育的含义和特征,“智慧教育”是政府主导、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构建的现代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因此智慧教育行业市场规模应该包括两大块: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主要指除学校外的社会机构(企业)提供的在线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主要指学校实施的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等工程)。2013年以来,在线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从而推动我国智慧教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在线教育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市场规模综合测算得出,2018年中国智慧教育市场规模约为5320亿元,同比增长17.13%。
『肆』 中国教育产业为什么不如美国日本教育产业
个人得出的中国动漫规律: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太重视其教育意义,而日本贴近人心,面向全年龄
『伍』 教育培训行业的兴起和增长是"教育产业化”的一个现象吗
教育培训行业的兴起和增长应该说与“教育产业化”不是一回事,版那只是教育领域的一个权补充。
“教育产业化”一般指的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式以产业化进行运作,把盈利当作正常的主要目的,如此即产生许多问题,其不合理性和社会效应的后果比较严重,因此遭到许多有识人士的批评与抵制。
而教育培训行业则一般是上述传统教育领域之外的专业应用技能方面的补充教育,且多为针对成人的技能教育,这在其他国家都有,也基本都是产业化的,与先前提议搞而遭遇大家诟病的在义务教育和传统高等教育上的“教育产业化”是不同的事情。
就是说,传统教育领域不应搞以盈利为目标的产业化,而技能教育领域则无妨。这是本人见解。
『陆』 为什么要实现教育产业化
实现教育产业化,就是要塑造,一批像,规模比较大,管理比较严格,的学校,现在又较为学校集团化
『柒』 国内与教育产业有关的活动有哪些
这个题目比较大,因为这必须要回答中国的全民教育,要提高全民素质,必须从全民的道德、文化、科学、法侓、卫生健康、民族风俗、环境意识、交往意识、公共意识等方方面面去入手,由学校、社区、单位、管理部门组织、社会有关单位和社会团体配合,通过各种讲座、参观、影视观感、娱乐的集体活动,让每个公民在不经意中获得教育的收获.我只能范范回答,如果从以上的方方面面展开地回答,篇幅会太长.另外为了全民教育的全面性,从小到老,分年龄段,给出不同的方案内容,少搞说教式,不拘形式,多搞参与性、群众性、娱乐性、兴趣性等、这也要求文化市场要繁荣,文化活动要丰富,对消极、颓废、落后、不利公共安全等要急时清理指导,加强管理的持续性、长期性、制度性,分责到位,分责到人,扎扎实实地抓,细细研究落实改进,不断地总结提高,让每个公民在潜移默化中受益.如果要从中国孩子还没出生到大学的应时教育的现状,去谈有关中国教育,只有另当别论了.
『捌』 教育产业化的弊端有哪些
教育是社会公益 培训是服务产业
一个幼童是不会自主选择学习路线和内容的 必须有人带路
教育和抚养儿童是父母和社会必须承担的责任 基础教育非常重要但却难以把控
什么需要教 什么不需要教 教到什么程度 教学效果如何评估 需要多方面的协同
教育的初衷应该是让每个人能够具备融入社会 拓展自我的基础素质
一个人既需要获得与社会对接的一般技能和认知 又能够发现和培育自己的特质 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在于教育的导向 是以人为本的培育还是以资源竞争为本的训练
由于成长通道被局限 基础教育阶段成为了一场持续数十年的竞赛 按照单一标准来筛选受教育者
基础教育完成之后 就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培训了 多个培训机构的竞争有助于提高培训水平
这个阶段 就是单纯的买卖关系
社会办学和教育产业化
基础教育阶段不适合产业化 如上所诉 该阶段是社会责任和个人权利 必须得到满足
否则社会不成其为社会
社会办学可以参与基础教育 例如一个公益性的私塾 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基础教育 完全可行
但是需要社会监督其教育质量 由于未成年受教育者缺乏识别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必须有社会力量提供帮助 当然这并不是社会办学机构独有的问题
PS 基础教育也有高收费的 高收入家庭可以负担高收费的幼儿园 小学 吃进口奶粉 这没问题
完成基础教育后的个人培训阶段 是产业 但也不排斥公益性投入
总结一下
如果产业=付费 那么我付了费就有权获得满意的服务 学校里学生就是上帝
但是这个上帝是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什么对自己更好?
基础教育就是底线 我可以不吃进口奶粉 但是我家娃儿连米汤都喝不起或者喝国产奶粉变大头就有问题了
『玖』 为什么说教育是产业
教育的产业性是教育的物质属性的客观特征。是指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推动作用;通过教育投入,可拉动教育经济增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功能和特性。在经济学上,产业特征的基本要素包括市场需求、产业资本、产业产品、产品质量、成本核算、社会经济效益、价值规律等。
『拾』 教育产业如何实现资本化
教育产业的特点是初始投资大,但收购成本相对较低。而且一旦现有经营模式被市场证明是成功的,很容易移植到新的学校。短时间内整合教育资源,快速做大营业额,就有机会独立上市融资。即使再度面临被并购局面,也有更多的“筹码”可以谈判。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教育产业实现资本化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把自己的“内功”练好,内容、产品、管理、信息化等等各个方面做好做扎实;
第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当地文化、风俗匹配制定的经营模式是品牌跨区域经营的关键;
第三把好质量关,招揽全国化、全球化的人才,壮大自己的师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