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教育
1/4
加强学习宣传教育,使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上,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良好习惯。
2/4
对党的纪律,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不仅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编在手册里,也要对党的纪律形成制度和高度自觉的意识。
3/4
对党的纪律,要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教育形式也可以选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日常工作中,要在党员管理的微信群里,上传党的纪律的相关理论政策,让每个人深知牢记,同时也要举办大型的学习活动。
4/4
大型的党的纪律教育活动组织形式:
1.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片,撰写心得体会。同时,联系上级纪检部门和专家作“党的纪律”专题辅导报告。
2.在党校举办领导干部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培训班,在培训班上作“从严治党”专题报告
3.提升党员干部对党章的了解,以网络在线和书面答题相结合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党章知识测试,唤醒党员的党章意识。
㈡ 纪律教育有哪些主要内容
为切实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心上,“纪律教育年”活动开展期间,自治区将组织“纪律知识微考堂”网络答题、纪律知识竞赛等活动。
㈢ 马卡连柯的纪律教育思想是什么
在马抄卡连柯看来,“纪律是一袭种道德的政治现象”,在培养学生自觉纪律时,不能仅将它看成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还应将其视为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手段。苏维埃纪律有两大特征:一是自觉性;一是积极性。社会主义纪律的本质所在,是“向前运动和克服困难”的纪律。
纪律、纪律教育和集体、集体教育密不可分,集体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赖于纪律的形成、加强和提高,纪律的形成和提高,又有助于集体的巩固和发展。
良好的纪律是通过正确合理的教育产生的。纪律首先不是教育的手段,而是教育的结果。
㈣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纪律教育
纪律是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强制性力量,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规章制度既维持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又让学生顺利、有效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但是在小学各年级中违纪现象是屡见不鲜,有一部分学生是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他们每天都是状况不断,让教师耗费了大量精力,此时教师总是采取简单的威严压制方法,但效果并不好,有的学生看似不闹了,这只是暂时的,你会发现很快他又会再次违纪,甚至有的学生会变本加厉。这就向我们教育工作者发出了挑战,为了祖国的花朵能健康成长,我们努力钻研开展切实有效的纪律教育。 一、我们要深入了解常违纪学生的违纪原因和心理特征并区别对待,要教育学生、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就得先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违纪原因和心理活动特征。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看,经常违纪的学生,大体有以下心理原因:1、不明确纪律的具体要求,不知道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2、原有的不良习惯的影响,以致于无法遵守新的学校纪律。 有些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如:说粗话、自己的东西随处乱扔。虽然入学后,接触了新的纪律,也从老师口中知道了作为学生应遵守班规校规,但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弱,往往很难改正旧习接受新的纪律约束。所以小学生有时会安分地遵守纪律,但不能够长久。比如有的学生和老师就会顺口说出粗话,但他自己又立刻知道错了,这种情况教师必须以满腔热情晓之以理使学生认识到违纪行为的严重性,以后不再做类似的错事,同时也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改正了错误,同样是一个好学生,使他们有前进的动力。 3、性格原因会使部分学生不严格要求自己。 有些学生经常发生违纪行为与起性格存在某些缺陷有关。而学生这种性格缺陷往往和家庭教育的不当有关。有的家长由于工作不顺利或婚姻不和谐,往往把怨气撒在孩子身上,不是打就是骂。孩子在这样环境熏陶下,有的变得特别的野蛮,如果哪个同学或老师说了他的不是他就会态度恶劣,大闹课堂或和同学打架;有的家长过分的宠爱子女,养成任性和胡作非为的毛病。当家长看到孩子犯错说了两句,孩子就大吵大闹,乱扔东西年,这时家长往往为了息事宁人,就屈就孩子,不批评了反而是哄他,给他买这买那,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了任意妄为的脾气。有的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打人、咬人,是为不让别的孩子欺负,殊不知,这样做是害了孩子,以致于这样的孩子进入学校,很难接受规章制度的约束,这样的孩子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长期抓、抓反复,逐步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
㈤ 什么是纪律安全教育
纪律安全教育是为了加强班级管理,建立良好的班风班貌,培养同学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努力争创五星班级,文明班级,从而在学校里创办的一项教育。
主要要求大体如下:
1、安全方面:
要注意交通安全;要注意饮食安全;要注意教室和寝室的安全;要注意活动安全。
当然,安全方面还包括很多内容:如家庭安全、交友安全(上学期曾发生过)、防拐骗等。总之。希望同学们时时处处注意安全,以免使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纪律方面:
禁止出言不逊,动手打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强讨恶要,强霸恶占;
禁止纠集亲戚朋友甚至社会小青年来打与其发生矛盾的同学;
禁止拉帮结派,内外勾结,纠集团伙参与的架斗殴;
禁止同学违反学校封闭管理规定,翻墙越院,上网吧,进“三室二厅”彻夜不归;
除此之外,还有少数学生不遵守学习纪律,上课迟到早退,不假而归,上课睡觉,损坏公物等现象也经常出现,这些都是不允许出现的。
(5)纪律教育扩展阅读:
通过开展纪律安全教育,提高中学生自我规范和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所以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纪律安全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培养孩子的纪律安全意识应从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明白强调讲纪律,重安全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平安成长。
㈥ 纪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纪律教育的目的】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使学生正内确认识到学习好基础知识和容专业知识对个人成功的重要性及对家庭、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学生将学习目的转化为动力,真正抓好自己的学业,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㈦ 1941年中共中央在什么强调要在全党加强纪律教育
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规定:“要在全党加强纪律回的教答育,因为统一纪律,是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要严格遵守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基本原则。无论普通党员和干部党员,都必须如此。”
㈧ 如何加强对小学生的纪律教育
纪律是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强制性力量,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规章制度既维持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又让学生顺利、有效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但是在小学各年级中违纪现象是屡见不鲜,有一部分学生是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他们每天都是状况不断,让教师耗费了大量精力,此时教师总是采取简单的威严压制方法,但效果并不好,有的学生看似不闹了,这只是暂时的,你会发现很快他又会再次违纪,甚至有的学生会变本加厉。这就向我们教育工作者发出了挑战,为了祖国的花朵能健康成长,我们努力钻研开展切实有效的纪律教育。
一、我们要深入了解常违纪学生的违纪原因和心理特征并区别对待,要教育学生、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就得先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违纪原因和心理活动特征。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看,经常违纪的学生,大体有以下心理原因:
1、不明确纪律的具体要求,不知道遵守纪律的重要性。这种情况多发于低年级学生身上。例如,有的小学生考试是,一边写一边说着,他可能自己并不清楚这种做法违背了课堂纪律,干扰了别人的学习。有的小学生把游戏机带到学校来玩,还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带,也是不知道纪律的重要意义。由于低年级踏入校们不久,对纪律的不明确,所以需要教师进行强化。
2、原有的不良习惯的影响,以致于无法遵守新的学校纪律。有些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如:说粗话、自己的东西随处乱扔。虽然入学后,接触了新的纪律,也从老师口中知道了作为学生应遵守班规校规,但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弱,往往很难改正旧习接受新的纪律约束。所以小学生有时会安分地遵守纪律,但不能够长久。比如有的学生和老师就会顺口说出粗话,但他自己又立刻知道错了,这种情况教师必须以满腔热情晓之以理使学生认识到违纪行为的严重性,以后不再做类似的错事,同时也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改正了错误,同样是一个好学生,使他们有前进的动力。
3、性格原因会使部分学生不严格要求自己。有些学生经常发生违纪行为与起性格存在某些缺陷有关。而学生这种性格缺陷往往和家庭教育的不当有关。有的家长由于工作不顺利或婚姻不和谐,往往把怨气撒在孩子身上,不是打就是骂。孩子在这样环境熏陶下,有的变得特别的野蛮,如果哪个同学或老师说了他的不是他就会态度恶劣,大闹课堂或和同学打架;有的家长过分的宠爱子女,养成任性和胡作非为的毛病。当家长看到孩子犯错说了两句,孩子就大吵大闹,乱扔东西年,这时家长往往为了息事宁人,就屈就孩子,不批评了反而是哄他,给他买这买那,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了任意妄为的脾气。有的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打人、咬人,是为不让别的孩子欺负,殊不知,这样做是害了孩子,以致于这样的孩子进入学校,很难接受规章制度的约束,这样的孩子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长期抓、抓反复,逐步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
4、是非观念薄弱,分不清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有的学生把遵守纪律看成软弱,怯弱的表现。背后会嘲讽那些好学生,把破坏和违反校纪校规看成是英雄行为,把帮助同学打架看成“行侠仗义;对同学的违纪行为提供方便,比如在考试中帮助同学作弊。这些同学大都是受到各种传媒介的不良诱惑和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没有养成一个正确是非观念。又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要勇敢,有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勇敢,把粗野行为当作勇敢犯了错误。这时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讲解行为规范,提高他们的认识。
二、发掘违纪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培养战胜错误的信心。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哪个人是完美的,任何人身上都有优缺点。只是有些人缺点要多些,就蒙蔽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只看到他的缺点,而忽视了他的优点存在。要想纠正违纪行为,必须以这个优点为切人口。所以教师要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首先就得相信学生有好的一面,然后开始积极发掘出来。违纪生身上的优点,往往只闪现出来,所以很快会消失,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一旦他做好事就要大力表扬,否则他身上仅有的一点上进心就会挫伤,甚至一蹶不振。电视剧《家有儿女》中刘星也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有次他帮助弱小的邻居赶走了小流氓,他自己非常的高兴,更希望得到他人的表扬从而激励自己再接再厉,而他的妈妈一句表扬也没有,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他心理烦闷极了,自信心受挫,一点价值感也没有,等他再次看到邻居被他人欺负就表现得无动于衷。前后的鲜明对比,不难看出找出他人的长处并及时鼓励会让人信心大增。进行纪律教育要从扬长开始。
违纪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不容易找出来,但也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是兴趣、爱好和特长,也可以是平时流露出对美好东西的向往之情,也可以是自身的优点等。如我刚接手的一个班一个学生文同学,他学习习惯差,常有不写家庭作业、爱打闹、不爱护公共卫生等违纪行为。他被老师批评的次数太多了,现在他已经成了“老油条”了,老师的批评,对他已经没什么作用了,他认为顶多就站个办公室,这已经是惯例了。其他同学也认可了这种方式,见惯不怪了。我决定要找到他的积极方面,他不缺少批评,现在已经过剩了,缺少的是鼓励,缺少的是别人帮他找到长处,使他的自信心闪现光芒。所以我立即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请他自己帮自己找长处。可以细致到讲了一句积极的话,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他很快找到一条跑步跑得快。我先表扬他又接着问他:“还有别的吗?”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没有。我就很认真的对他说:“你必须再找一个优点,找不到就罚抄。”他心里一定很奇怪,也不会对我的这样的批评反感。之后我发动全班帮助他,先开始大家纷纷说他的缺点,没有一个人说到的优点,我明确强调希望大家给他找优点。他得到了全班的肯定和赞扬,从此,他乖多了,学习的兴趣也浓了,能自觉遵守纪律了。
由此可见,我们只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当学生违纪时,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而是找出他的长处,能够发现到他的积极因素,并做到及时赞扬。教育工作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对个别违纪学生不能排斥、偏见,一定要将其融入集体中,不能总让他显得“特别”,如果他一违纪,就大肆批评、处罚,就更助长了他从班集体中脱离,会更难教育,一但发现他的优点就要在集体中及时肯定和鼓励。因为集体对个体的欣赏,是对个体极大的精神支柱,会激发他的自信心,会让纪律教育变成自觉纪律。
㈨ 如何加强对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的教育
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政令畅通,并对党员、干部提出了“六个决不允许”的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按照中央的要求,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了一批违反政治纪律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对参与民族分裂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参加非法组织、编造谣言丑化党和国家形象、传播和散布反动言论的党员、干部依纪依法进行严肃查处,有力地维护了党的团结统一,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也必须看到,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漠,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仍时有发生:极少数党员、干部在一些涉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重大政治问题上说三道四、我行我素;有的对中央的决策和要求阳奉阴违、另搞一套;还有的不负责任地道听途说,甚至捕风捉影,编造传播政治谣言,丑化党和国家形象,在干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这些都是党的政治纪律所不容许的。
因此,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维护好、执行好党的政治纪律,要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事件,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维护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的自觉性,坚定不移地维护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
㈩ 马卡连柯的纪律和纪律教育是什么
马卡连柯看来,“纪律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现象”,在培养学生自觉纪律时,不能仅将它看成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还应将其视为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手段。苏维埃纪律有两大特征:一是自觉性;一是积极性。社会主义纪律的本质所在,是“向前运动和克服困难”的纪律。
纪律、纪律教育和集体、集体教育密不可分,集体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赖于纪律的形成、加强和提高,纪律的形成和提高,又有助于集体的巩固和发展。
良好的纪律是通过正确合理的教育产生的。纪律首先不是教育的手段,而是教育的结果。
马卡连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