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学美术的名人

学美术的名人

发布时间: 2020-12-01 10:39:04

『壹』 著名的艺术家排行榜中国美术艺术家名人榜十大艺术家

戴帆(DAI FAN),他以严肃的思考、独特的行为方式去探求艺术等各文化领域的专新发展,获得人们属的普遍关注与理解。他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中,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戴帆最为石破天惊当然也是最著名的作品是“宇宙宣言”。对我的回答是否满意如果满意帮忙采纳下吧

『贰』 世界十大著名画家中国十大艺术名人世界美术名人中国艺术家与外国艺术家的区别

戴帆(DAI FAN),世界殿堂级艺术大师,他涉及的领域包括交互艺术、内行为与未来、意识网络、生物容控制系统、知觉建筑。以“宇宙宣言”及空间艺术及繁复 精巧的装置艺术作品而闻名于世的他,经常在全世界举办展览。戴帆的装置作品根据历史文化的真实史实进行演绎,想象大胆。他的空间艺术作品颠覆了传统的空间观念,先锋和大胆的姿态,对传统审美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他的空间几乎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我的答案能否帮你解决问题,如果能希望能采纳下

『叁』 中国从史至今有哪些画画的名人

1、顾恺之

顾恺之(348—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东晋杰出画家。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存世作品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2、展子虔

展子虔(约550—604年)渤海(今河北河间县)人,隋代杰出画家。历北齐、北周,入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曾在洛阳、长安、扬州等地的寺院画过许多壁画。尤以山水成就最高;人物的描法细致,后再用色晕开人物的面部,神彩意度极为深致。

后人称他为“唐画之祖”和“山水画祖”。传世作品《游春图》是中国山水画中独具风格的画体,亦是中国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

3、阎立本

阎立本(601—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临潼县)人,唐代杰出画家。出身贵族,乃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太宗时任刑部侍郎,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相。擅长书画,最精形似。作画所取题材相当广泛。存世作品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4、吴道子

吴道子,生猝年不详,字道子,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唐代杰出画家,画史尊称“吴圣”,被后世尊称为“画圣”。存世作品有《天王送子图》 、《孔子行教像》、《八十七神仙卷》等。

5、郑燮

郑燮(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又名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杰出画家。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肆』 素材关于美术界杰出人物及简介

梵高

出生荷兰
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兰南部布拉邦特的格鲁特·曾德特,是荷兰新教牧师泰奥多勒斯·梵·高(1822-1885)和安娜·科妮莉娅·卡本特斯(1819-1907)的长子。
1855年2月17日,文森特的妹妹安娜·科莉妮娅·梵·高诞生。

1857年5月1日,梵·高一生的知己、他的弟弟提奥诞生。
1859年3月16日,妹妹伊丽莎白·梵·高诞生。
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其生命的最后五年在法国度过,并完全投身于绘画艺术。在梵高短暂的一生中,他与弟弟提奥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两人之间的来往信件达千封之多。在写给弟弟的信里,梵高谈生活、谈艺术、谈哲学,兴之所至,常常随手在信纸上涂抹出他正在进行创作的油画草图,或者是当时当地所见的风景人物。因是在书写之中绘就,这些涂鸦之作率性自然、简洁明快,与梵高灵动优美的字体相辉映,使我们得以一窥大师运笔挥洒的精妙细节以及“画法”与“笔法”之间的微妙关联。[1]
接触绘画

梵高自画像(4张)
1861年梵·高画了人生第一幅素描——《猫》,但在母亲的夸奖中顺手撕毁了。

1862年3月16日,妹妹威廉敏娜·梵·高诞生。
1866年于泽芬伯根寄宿学校作最早的图画。
1866年从曾德特的乡村泽文伯根的寄宿学校毕业,梵·高进入蒂尔勃格的文法学校。
1867年5月17日,弟弟科尼利斯·梵·高出生。
1868年3月离开蒂尔勃格文法学校。
1869年3月进艺术公司海牙分店当店员,后又去布鲁塞尔分店工作。
生活坎坷
1871年举家迁往赫尔瓦尔特。
1872年开始与提奥通信,后者在上学。
1873年5月,文森特迁往伦敦分店,爱上了房东的女儿厄休拉·洛耶,6月,提奥进入某艺术公司布鲁赛尔分店工作。
1874年向厄休拉求婚失败,回荷兰;10月至12月在巴黎,后返伦敦。
1875年5月,被调往巴黎,热衷于神秘主义和宗教。10月,其父母迁往埃顿。
1876年3月被古皮尔公司解雇;得到根据米勒《晚祷》刻制的版画。4月在英国拉姆斯盖特当教师,后又在艾尔沃思当助理牧师。12月返埃顿。
1877年1月至四月在多德雷赫特书店任职,5月赴阿姆斯特丹,和叔叔扬同住,为投考神学院积极攻读。
1878年7月,放弃在阿姆斯特丹的学习,在埃顿作短期逗留后,于8月入布鲁赛尔为期三个月的福音传道学校,但未能取得牧师的任命,赴蒙斯附近博里纳日矿区,作非正式传教。
1879年由于工作过于热情,被教会解雇,这段悲惨的经历给他打下了印记;后开始的流浪生活;阅读狄更斯、斯托、雨果、莎士比亚和米什莱的著作;推崇夏尔·德·格鲁、伦勃朗、吕斯代尔、巴比松画派和海牙画派的艺术;由于贫困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开始画素描。
精神失常
1888年阿尔时期(1888年2月21日—1889年5月3日),2月赴普罗旺斯阿尔,住在阿尔加萨咖啡馆,5月迁入拉马丁广场上的“黄房子”;10月20日高更来与他同住;12月23日因精神失常,割下一只耳朵;高更返巴黎。由于提奥的帮助,梵·高的三幅油画和几幅素描得以在独立沙龙展出。
1889年圣雷米时期(1889年5月3日-1890年5月16日),4月17日,泰奥和若阿娜·邦格(1862-1925)结婚;5月,梵·高自愿进圣雷米之精神病院;西涅克来访;画了许多画,主要是风景;开始绘制丝柏树连作。在住院后一个月,创作了他最著名的画之一,《星空》幅画现存于纽约现代艺术馆.梵·高更在马称举办印象派和综合派的画展。梵·高在巴黎见到蒙克。

开枪自杀
1890年奥弗时期(1890年5月21日—1890年7月29日),临摹德拉克洛瓦、米勒、伦勃朗和居斯塔夫·多雷的作品;1月31日,提奥得子;阿尔贝·奥里埃发表评文森特绘画的文章;在布鲁赛尔的“二十人展览
会”上,凡·高的《红色的葡萄园》得以出售,这是他在世时得以出售的唯一的一幅作品,5月出院,途经巴黎,稍事休息,适居奥弗,接受保罗·加歇监护;6月创作《加歇医生像》;7月,去巴黎探望提奥一家,会见洛特雷克及阿尔贝·奥里埃;回奥弗后,创作《奥维尔市政厅》。他最后的一幅油画《麦田群鸦》。7月27日旧病复发,开枪自杀,于29日清晨一时许,在提奥和加歇医生的守护下停止呼吸。

3个人作品编辑
代表作品

画作简介
画作

《加歇医生》
《加歇医生》文森特·威廉·凡高于1890年6月,也就是在自杀前一个月,为精心照顾他的加歇医生画了这幅肖像。他自己说:“我希望画一位艺术家友人的肖像,他满怀伟大的理想。我希望把我对这个人的感觉和爱慕之心画进作品里。我夸张了他的头发的金黄色,在头像后面我不画小屋的普通墙壁,而用我调配得极为丰富、极为强烈的蓝色涂出无限深远的背景。由于这种单纯的配合,使金黄色头发的头部,在这丰富的蓝色背景上发光,像星星嵌在深沉的碧空中。"他画这个像的时候,他写了一句话:人们也许会长久地凝视它们,甚至在100年后,带着渴念追忆它。这是他一百年以前,他写的一句话,这个事情被他言中了。到了1990年5月,正好一百年以后。[2]

《加歇医生》

《夜晚的咖啡馆》
《夜晚的咖啡馆》是由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的墙壁和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魇。金灿灿的黄色地板呈纵向透视,以难以置信的力量进入到红色背景之中,反过来,红色背景也用均等的力量与之抗衡。这幅画,是透视空间和企图破坏这个空间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的斗争。结果是一种幽闭、恐怖和压迫感的可怕体验。作品预示了超现实主义用透视作为幻想表现手段的探索,但是没有一种探索,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

《夜晚的咖啡馆》

《星夜》
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这可以从十六世纪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风景手法上看出来,虽然梵高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义者的风景画。高大的白扬树战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这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后审判。这件作品是在圣雷米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

《星夜》

《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1888年梵·高邀请高更来阿尔同住,起初他们相处愉快,但随着梵高病情反复,两个的艺术家却是不断的争吵。在一场剧烈争执后,高更大怒而去,梵·高无法阻止,亦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竟割下自己的右耳。世界把自己的癫狂最先传染给人类的画师——就像曾经给他的笔端注入魔力。我们惊讶地注视着梵·高扭曲的面孔、恐怖的眼神和颤抖的手势:他仿佛在代替整个人类受刑,成为痛苦的化身。想到这里,也就能理解梵·高作品中挣扎的线条与狂舞的色块:倾泄的颜料里调和着他的血,而画布,不过是他包扎伤口的绷带。这是一位生活在伤口里的大师,他习惯用伤口对世界发言。这是一个疼痛的收割者,他的镰刀最终收获了自己的耳朵。

《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十五朵向日葵》
这些简单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现出令人心弦震荡的灿烂辉煌。梵·高以重涂的笔触施色,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块黏土。黄色和棕色调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现出充满希望和阳光的美丽世界。

《有乌鸦的麦田》(又称《乌鸦群飞的麦田》)
是梵高创作于1890年7月的一幅油画。通常的解释是,这幅画是以黑暗,严酷的天空显示了梵高的精神状态的困扰,与徘徊不决的通往不同方向的三种途径,与黑色乌鸦架空的预示死亡迹象。
在这幅画上仍然有着人们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激荡笔触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这种画面处处流露出紧张和不详的预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线条组成的无言绝命书。在祥和的麦田追求不到宁静,在满是阳光的蓝天中,飘过了久蓄心中死亡的影子,化作无尽的乌鸦,引着梵高飞向他的蓝天,追向无限光明。就在第二天,他又来到这块麦田对着自己的心中开了一枪。黑暗背后仍是蓝天。

《约瑟夫·鲁林肖像》
梵高的油画《约瑟夫·鲁林肖像》创作于1889年,这幅肖像画是凡高的六个朋友的肖像画之一,鲁林是阿尔勒的邮递员。法国南部的阿尔勒离巴黎15个小时的火车程,梵高在1888年到阿尔勒,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希望落空了,他在那儿孤独地生活和作画。鲁林一家给他带来温暖和友情,他们也是他很多作品的题材。
在油画《约瑟夫·鲁林肖像》中,鲁林身着他引以为傲的邮递员制服,背景是想象的漩涡花纹。凡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我要用象征性的光环这种永恒的东西来画男人和女人,要用我们着色的响亮和颤动来表达永恒。”

《鸢尾花》
油画《鸢尾花》是画家梵高于1889年5月完成的,现存于洛杉矶。
同向日葵一样,梵高似乎也很喜欢画这类植物。油画中的鸢尾花在人们看来,远远美过真实的。也许就是那种淡淡的美丽与可爱,才会如此深深地吸引着观赏者。
同时,画家梵高也在油画中表达出清新的洋溢与活力的气氛。

《没胡子的自画像》
这幅《没胡子的自画像》是凡高的最后一幅自画像,画于1889年,这一年他的母亲70岁。虽然早年因为一些矛盾引起母子关系紧张,平时不常联系,但在母亲生日那天,为了让母亲对自己的健康放心,凡高决定送一张自画像给她。凡高把自己画得比现实中要显得健康、年轻、整洁许多,然而这些都无法掩饰他眼底的绝望和孤独。最后凡高给了母亲一张画着阿尔卧室的画,而把这张挂在了自己的墙上。

《没胡子的自画像》

《梵高的麦田》
画作《梵高的麦田》是画家梵高创作于1889年9月初的一幅风景油画。现存于伦敦国家画廊。油画中那随风摇晃的柏树犹如擅动的灵魂,在大地和天空之间飞舞,那是灵魂深处的呼喊,那是对生活的渴望,那是对现实的无奈和悲痛欲绝。画家梵高一直想要表达的主题,就是生命与力量、梵高的作品总是充满压抑不住的·激动和热情,他经常运用飞舞的线条和强烈的色彩来抒发这种激情。在这幅画里道路旁的柏树就像黑色的火焰,这些卷曲着的线条相互扭结着窜向天空。柏树旁是一片金色耀眼的麦田,这是梵高最喜爱的色彩,因为它是太阳的色彩,生命的象征。梵高还用一种短促急速和旋转的线条,把天空和道路描绘成永不休止、滚滚向前的湍急河流。这些色彩和笔触表达出梵高内心的紧张和冲动,即使相当理智的人,也很难在这幅画前保持平静的心情。梵高的画并不深奥,也没有故作惊人之举,他只是用一种单纯平易的艺术语言,直抒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正是这种亲切和真诚,使他的艺术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自传
《亲爱的提奥》,由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信组成,真实地反映了梵高的生活,为后人了解梵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梵高的祖父是一位牧师。也叫文森特(VincentvanGogh1789.2.11—1874.5.7)。梵高的祖母叫伊丽莎白(ElisabethHubertaVrijdag1790—1875)来自一个瑞士家庭。他们生育了12个孩子,其中一个在幼年时就死了,剩下了5个女儿和6个儿子。
梵高的父亲西奥多卢·梵·高(TheodorusvanGogh1822.2.2—1885.3.26)1849年就在尊得特布道,他是一位基督教牧师。两年后他与梵高的母亲安娜·科尼莉亚(AnnaCorneliaCarbentus1819.11.10—1907)结婚,安娜生于海牙,她的父亲在海牙被誉为“国王的装帧师”,因为他被选中装订第一部荷兰宪法。他的几个女儿中,有一个嫁给文森特·梵高叔叔。
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刚生下不久就夭折了,而当梵高降生后,他被取了那个死去的兄长的名字:Vincentwillem。
《鸢尾花》
在梵高一生中,他只与弟弟提奥和妹妹威廉明娜保持了亲密的关系,而提奥也是梵高这一生中最大的支持者和崇拜者。在梵高1890年去世六个月后,提奥也追随他的兄长去了……虽然梵高的父亲只是一位牧师,但梵高家族在当时是很有社会地位的,因为梵高的几个叔叔伯伯在当时都是“很有影响”的人物:
“UncleHein”海因伯伯(HendrickVincentvanGogh1814—1877)在鹿特丹开画廊,后来迁到布鲁塞尔。
“UncleJan”约翰伯伯(JohannesvanGogh约翰尼斯·梵·高1817.8.19—1885)一位海军司令,生活在阿姆斯特丹。1877年,梵高曾在这位叔叔家里生活过一段时间。
“UncleCor”科尔叔叔(CornelisMarinnsvanGogh1824—1908)也是一位画商。梵高和提奥经常称他为C.M。“UncleCent”文森特伯伯(VincentvanGogh1820—1888,与梵高同名)他是位大画商。小时候因为身体不好,没能上大学。他最初在海牙(TheHague)卖绘画材料,他是一个很有才华和很精明的人。在几年间他的画廊就成为全欧洲著名的画廊。而后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画廊订立了合股合同。梵高与提奥最初都在这位叔叔的店里工作过。
安东·莫夫(AntonMauve1838.9.18—1888.2.5),是海牙画派的代表画家,梵高在海牙时曾受他的指导。他的妻子叫JetMauve(原名JetCarbentus1856—94)是梵高的表妹。她(Jet)的母亲叫FieCarbentus,与梵高的母亲是亲姐妹。Fie有三个女儿,Jet就是其中一个。

1987年11月11日,“鸢尾花”以5390万美元的天价卖出,

文森特·梵高(10张)
震惊了世界也引起了一些争论,有人在报上呼吁:“文化和商业要保持道义上的距离”。

1987年3月30日,梵·高的一幅向日葵以3950万美元卖出。
1998年11月19日,梵·高的一幅没有胡子的自画像以7150万美元卖出。
《自画像》
《加谢医生的肖像》(PortraitofDr.Gachet),1890年,收藏于奥塞美术馆,该作品是排名世界十大天价画作第二位的名画,仅次于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
《罗纳河上的星夜》(StarryNightOvertheRhone),1888年,收藏于奥塞美术馆
《安特卫普的后院》(),1885年,收藏于梵高博物馆
《麦田群鸦》(WheatfieldwithCrows),1890年,收藏于梵高博物馆
《吃马铃薯的人》(ThePotatoEaters),1885年,收藏于梵高博物馆
《在圣马迪拉莫海边的鱼船》(-Maries-de-la-Me),1888年,收藏于梵高博物馆
《奥维的教堂》(TheChurchatAuvers),1890年,收藏于奥赛美术馆
《有丝柏的道路》(RoadwithCypressandStar),1890年,收藏于荷兰奥杜罗库拉穆勒美术馆
《夜间咖啡馆》(),1888年,收藏于耶鲁大学美术馆
《阿尔的吊桥》(),1888年,收藏于荷兰克勒勒-米勒博物馆
《两棵丝柏树》(Cypresses),1889年,收藏于大都会博物馆
《鸢尾花》(Irises),1889年,收藏加州保罗盖茨美术馆
《在阿尔的卧室》第三版(Vincent`sBedroominArles),1889年,收藏于奥塞美术馆
《玫瑰》(Roses),1889年,收于於日该国立西洋美术馆[5]
《夜晚露天咖啡座》(CafeTerraceatNight),1888年,收藏于科伦-米勒博物馆[4]
《向日葵》(VasewithTwelveSunflowers),1888年,收藏于德国慕尼黑美术馆
《星夜》(TheStarryNight),1889年,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割耳事件
梵高在1888年2月赴法国南部的阿尔勒旅居。他租赁房屋,高更于10月来访,12月离去,随后梵高的左耳于1888年12月圣诞节左右被割去一大半。普遍认为,梵高由于与好友高更发生争执,高更愤怒之下离他而去。梵高因情绪激动而导致精神失常,于12月23日晚挥刀割掉自己的左耳。关于割耳事件的原委,学术界也有不同说法。但此一论点争议性颇高,因此此事件目前尚无任何可靠解释。
自杀之谜
梵高与当地人相处愉快,病情也似有好转,但就在1890年7月27日下午,他外出作画时开枪自杀。29日黎明,梵高在提奥身边死去。当时他只有37岁。关于梵高自杀的原因始终存在争论。个人认为,梵高的自杀并不只是由于精神问题,《麦田上的乌鸦》等作品绝对是画家极其清醒的状态下画的,但这些画暗示了梵高的死亡却是很明显的。
当时,梵高像往常一样,拿着油画写生工具从旅馆走出来,但是在他的手里握着一把骗别人用来赶走乌鸦的手枪。一位农夫刚好走过麦田小道,听到梵高嘴里嘟囔着:[没办法了,没办法了……]
梵高走进麦穗儿摇摆的麦田深处,将枪弹打入腹部,枪声在洒满夕阳的大片麦田上空回荡……
第二天早上,在提奥的看守中,画家梵高安静的离开了人世。
梵高死后,从他的衣服的口袋里发现一封写给提奥的信。
[亲爱的弟弟,谢谢你寄来的贴心的信和五十法郎。想写的事情本来很多,可是我想没有用了、听说你的家人平安,我就放心了。生活顺利,比什么都好……你过去在许多幅画上一直是与我交流的伙伴……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但你不是我所知的那类商人,我想你依然站在人性的一边,既然如此,你还指望什么呢?]

如果有用的话,请采纳,最近有点缺积分,谢谢!

『伍』 请问美术史上的名人名作有哪些

达·芬奇《蒙娜丽莎》 在中外美术史上,能被后人认识和崇敬的大艺术家,都是因其创造了具有时代精神的伟大作品,并流传了下来,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名家。否则,没有名作的“名家”,可能徒得暂时虚名而哗众取宠一下,但终究要被历史所抛弃。
当我们提起历史上的大画家时,首先映入脑海里的就是这位画家的作品。比如,说起达·芬奇,首先浮现的就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说起委拉斯开兹,就有《教皇伊诺森西奥十世》;说起德拉克洛瓦,就有《自由领导人民》。还有莫奈的《日出印象》、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格尔尼卡》,等等。中国的如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北宋范宽的《谿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以及清初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等,都是因为这些不朽名作的存在和代代相传,才让人们记住了创作者璀璨的名字。
所以,只有名作的产生,才会树立作者“名家”的声誉。换言之,只有伟大的作品,才能造就伟大的艺术家。
什么样的画才能称得上是名画名作呢?我认为,作品首先要体现艺术的创造性,也就是画家创新的个人风格和创新的表现手法;其次就是艺术的时代性,作品必须体现所处时代的精神风貌、思想观念或情感诉求;最后,名画名作的形成,还须有广泛的社会流传和认知基础。不朽的绘画名作,其影响是可以穿越信仰、种族和时空的;其表达的内涵又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历代名作虽然诞生的时间不同,但是她们同样可以得到各个时代人们的共鸣。
我们应该承认,某些近现代中国绘画由于创作者缺乏发自内心的“创新、变化、多元和包容”的现代艺术理念,长期以来自身创造力不足。而在向西方艺术的借鉴学习方面,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也只是停留在一种风格化的表面模仿阶段。艺术的现代精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就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虽然它可能会消解传统艺术的既定形态,但在今天的艺术创造中,一旦缺少现代精神,那么缺少名作的诞生也是必然的。 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进程中,留下了许多探索中的不成熟的作品,却往往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名作”,现在看来是不恰当的。如徐悲鸿重要的油画代表作《田横五百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品采用了欧洲写实绘画技巧,画面场景虽然宏大,但是由于在创作过程中人物群像均由单体摆放拼凑而成,因而作品缺乏整体节奏感和内在关系的呼应,主要人物比例失调,马足细节造型别扭,这些问题显露出作者造型基础和表现力的薄弱。同样问题还出现在徐悲鸿的另一幅油画代表作《徯我后》中,无论色彩语言表现,还是空间造型组织,都属于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初级阶段,没有创造性,更谈不上发展。所以,此类作品虽是画家自己的代表作,但不可能成为具有真正艺术价值和高品质的传世名作。
中国自元以后兴盛的传统文人画,其中不少作品为文人墨客的即兴或墨戏之作。文人画的梅、兰、竹、菊、高山、隐士等题材,不再是自然景物的单纯再现而是君子形象的化身,或孤傲,或清雅,或高风亮节,又或淡泊名利。文人借描绘之景物写自身心灵感受,抒发他们内心的情绪。然而由于题材数百年不变,使得原来具有人文精神内涵的梅、兰、竹、菊等,只留下了笔墨技巧的“梅、兰、竹、菊”,画技墨趣在画面中反复被摆弄,缺少具有时代精神和创造力。如齐白石、黄宾虹、陆俨少等许多现当代画家,流传作品不少,也具有强烈的个人表现风格,但这种符号化的笔墨构成,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不断被复制或移位再拼接,因此题材雷同、内容雷同、技巧雷同、思想雷同,在人们的脑海里的似乎有虾、有蟹、有树、有石等等笔墨特色各异的表现,但却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哪幅作品上,从而也没有留下多少具有真正代表意义的名作。
近年来,在国内艺术品买卖的交易中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就是不以作品本身的艺术质量和水平来决定价格的高低,而是以作者本人的官位大小或社会名气大小来制定价画。官位越大(比如有的美协主席、副主席,画院院长、副院长),名气也就越大,画价自然也就越高,但产生不了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更谈不上产生名作。还有一些如江湖耍杂似的,比如以画马“著称”的、画驴“著称”的、画牡丹“著称”的所谓“某某王”等,作品本身毫无创造力,形式上抄袭,技法上临摹,也被称之为“名家”。更还有社会上一些与书画不相干的所谓“知名人士”的游戏或消遣之作,居然也被称之为“名家”作品,误导了群众的艺术欣赏。
在近现代中国绘画史上,真正的名作可谓屈指可数。比如李可染的人物和牧牛题材的作品,艺术表现平平,没有大的发展。而他的山水作品《漓江》、《井冈山》等,我认为就是名作;同样还有石鲁的《转战陕北》。这些作品脱离了笔墨相袭的传统程式,或在大山大水中增添和强调了现代的光色效果、或采纳了以前未有的题材,对中国水墨画表现形式进行了创新,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当代中国绘画领域,吴冠中的水墨巨作《苏醒》、《高粱》,我认为也是名作。虽然许多人对他的艺术有争议,虽然他的作品也算不上件件优秀,但他的作品不拘于条条框框的约束,不拘于已有的风格,能够展现真情实性,既保持了中国传统的人文诗意,也阐释了当代人的情怀和精神面貌,敢于创造,符合时代艺术发展的需求。因此,吴冠中及其作品将在美术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影响后学者。
画家没有创造出真正优秀的作品,他就不可能成为名家。现在许多所谓的“名家”可以唬人一时,但经不起历史的检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真正的名作会越来越光彩夺目,而一些伪名家和伪名作,必将会退出历史的舞台,杳无声息。

『陆』 我国绘画名人有哪些

中国绘画名人名家。。。。。。。《3》
 汪野亭(1884-1942年)民国时期景德镇绘瓷名家,珠山八友之一,名平,号元鉴,又号传芳居士,江西乐平人。初从都阳江西窑业学堂张晓耕、潘旬宇习花鸟,后改学山水。其用纯钻料给山水,以大绿、水绿或雪白罩填,色泽绚丽,为粉彩青绿山水。并首创墨彩山水瓷画,用油料调以水粉敷色,烟云满幅,类似泼墨笔法。晚年作品尤为奔放。常用印有"汪平野亭"、"平生"、"平山"、"汪平"、"汪氏"、"老平"、"野亭"、"汪"等。
      毕伯涛(1885-1961年)景德镇绘瓷名家。珠山八友之一,名达,号黄山樵子,祖籍安徽歇县,寄居郡阳。早年师从都阳画家张云山,旅居景德镇后专攻粉彩,擅长翻毛花卉。常用印有 "伯涛"。
       刘雨岑(1904-1969年)景德镇绘瓷名家,珠山八友之一。原名玉成,后改雨岑、雨城,号瞻湖渔,后改巧翁,斋名觉庸,安徽太平人,寄居都阳。师从潘甸宇,擅长花鸟。作品形象生动,设色清新,并创水点桃花技法,既不用玻璃白打底后用洋红之类喧染,直接用含料的水笔点出花头,使花头活泼自然,在粉彩艺术上产生极大影响。常用印有"竹人"、"岑"、"雨岑"、"刘氏"、"饮冰斋"等。
       正步(1896年-1068年)景德镇绘瓷名家。字亿元,号竹溪道人、陶青老人,斋名愿闻吾过之斋,江西丰城长湖竹溪人,故款识有"长湖"、"竹溪"。初彩绘工细的鸟食罐,后仿制康熙青花器。20年代后受王畸等人的影响,以兼工带写的笔法绘青花山水、人物、花鸟。其笔力雄健,有浑厚苍老之气。青花喧染从浓到淡一次染成,不见笔痕,可谓前无古人,故有青花大王之誉。
        曾龙升 (1900-1964)年景德镇雕瓷名家。字龙生,江西丰城人。少时即有盛名,所作寿星、观音、罗汉神态亲切,衣纹深而流畅。晚年所作钟脂试剑,吸取木雕块面技法,达到了形神兼具的境地。
       张志汤 (1893-197I年)景德镇绘瓷名家。斋名亦陶,江西婆源人。1901年人景德镇学绘粉彩,后人浮梁陶瓷职业学校任饰瓷教师。擅长山水,以瓷板为主。早年作品多参照宋元坷罗板印刷品绘制,笔画工细,构图严谨,对30年代景德镇流行的重工山水彩绘瓷器不无影响。40年代后受郎世宁绘画影响,绘制骏马,形象逼真,姿态生动。晚年在教学之余,偶作粉彩花卉小品,设色淡雅,尤为精妙。常用印有"志汤"。
        方云峰(1897-1957年)景德镇绘瓷名家。号佩霞,别号惜花轩主,江西浮梁人。早年在浙江省立龙泉窑瓷业工厂任绘瓷技师,后人杭州浙江中华美专中国画系学习。先后任教于江西省立陶业学校、浮梁陶瓷职业学校。擅长粉彩仕女,用笔纤丽。中晚年喜绘猫和牡丹。
         汪大沧(1901-1953年)景德镇绘瓷名家,号粟,别号桃源老农,安徽夥县人。毕业于浮梁乙种工业窑业学校饰瓷科,并在该任教。曾得潘何宇指点。后以秃绘粉彩山水,用笔简炼沉着,在40年代的景德镇享有盛名。常用印有"大沧"、"一粟"。
        余翰青(1902-1987年)景德镇绘瓷名家。号拙翁,江西乐平人。擅长粉彩花鸟,30年代即在景德镇享有盛名。50年代人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任教。
张沛轩(生卒年不详)民国时期景德镇绘瓷名家,江西余干人。20年代从邓碧珊学绘鱼藻,作品酷似乃师。1949年返回余干,下落不明。
      程芸农(生卒年不详,活跃于I940年-1950年间)民国景德镇绘瓷名家。江西上饶人,4f年代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景德镇开姿萝画室。擅长粉彩花鸟及马,技法受张志汤影响。刘希任(1906-1967年)绘瓷名家。江西南昌人。自幼爱好绘画并自学成才。3f年代后期在南昌享有盛誉,其作品售价不低于景德镇名家。擅长人物,受王畸的影响较大。晚年带给花鸟及雪景。常用印有 "希任"、"刘希任"、"刘印"等。
        邹文侯(?-1951年)景德镇绘瓷名家。江西南昌人。30年代在南昌从事瓷器彩绘。1939年曾在景德镇绘瓷数年。擅花卉、翻毛、走兽、草虫。笔法洒脱活泼,颇具任伯年风韵。
在民国时期比较活跃的绘瓷家还有吴蔼生 (1886-1926年)、涂菊亭(1970年卒)、汪小亭(1970年卒)、王锡良(1922-?)、吴震(活跃于1920-1949年)、朱明(生卒不详)等人。

『柒』 绘画界都有哪些名人

达芬奇《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创世纪》《最后的审判》, 乔尔乔纳《三专个哲学家》《田园合属奏》《沉睡的维纳斯》,卡拉瓦乔《弹曼陀铃的姑娘 》《鞭打基督》,贝尼尼《阿波罗和达芙娜》《大卫》,安东尼斯·凡·代克《查理一世像》,维米尔《倒牛奶的女仆》《穿蓝衣读信的少女》《戴头巾的少女》,委拉斯贵支《卖水的人》《早餐》《拿扇子的妇人》《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宫娥》《玛格丽特公主肖像》,戈雅《战争的灾难》,布歇《沐浴的狄安娜》《裸女》,大卫《荷加斯兄弟的宣誓》《苏格拉底之死》《马拉之死》,德拉克罗瓦《自由领导人民》《但丁之舟》,库尔贝《奥尔南的葬礼》《画室》《石工》,米勒《簸谷者》《牧羊女》《晚钟》,特纳《海上渔民》《雪暴:汉尼拔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等等 还有很多

『捌』 美术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再没有比我在画幅中所创造的幻想更真实的了,剩下的只不过是泥沙罢了。〔法〕德拉克罗瓦:《艺术特征论》
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技图可鉴。〔中〕谢赫:《古画品录?序》
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中〕王昱:《东庄论画》
最纯洁和最深沉的心也是最热爱色彩的。〔英〕罗斯金:《威尼斯之石》
我可以整天以喜悦的心情欣赏一幅漂亮的画,尽管画的只是一匹马。〔英〕T?布朗:《一个医生的宗教信仰》
古画画意不画形。〔中〕欧阳修:《盘车图》
凡人有意欲画照,其神已拘泥。我须当未画之时,从旁观探其意思,彼以无意露之,我以有意窥之……若令人端坐后欲求其神,已是画工俗笔。〔中〕蒋骥:《传神秘要》
画者谨毛而失貌。〔中〕《淮南子》
在你作画的时候,不能死抱住某一种东西不放,应该尽可能地扩大塑造范围。〔日〕西川佑信:《艺术大师论艺术》
绘画的任务在于表现丰富的内心生活中经过特殊具体化的多种多样的细节。〔德〕黑格尔:《美学》
一般地说,我们都不应把画家的笔墨或诗人的语言看得太死,太狭窄。一件艺术作品是由自由大胆的精神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就应尽可能地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观照和欣赏。〔德〕歌德:《歌德谈话录》
一幅图画的主要任务是要描绘出一个情境,一个动作的场面。这里第一条规律就是可理解性。〔德〕黑格尔:《美学》
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人巧夺天工,剪裁青出蓝。〔中〕黄宾虹:《题山水》
有界形式是特殊的,因而不是普遍的因素。很显然,一切形式在某种限度内有界的,所以那从界限解放只是相对的。〔荷〕蒙德里安:《造型艺术与纯造型艺术》
人类满足了自己的物质需求以后,就努力发展和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美术的最初的目的,现在仍然未变。〔法〕圣西门:《圣西门选集》
绘画是一种使平面生动起来的艺术。〔法〕格莱兹:《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
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的模仿者。〔意〕达?芬奇:《论绘画》
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古希腊〕西摩尼得斯:《艺术特征论》
一个优秀的画家应描画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他的思想意图。〔意〕达?芬奇:《论绘画》
色彩和线条是力量,而在这力的游戏里,在它们的平衡里,隐藏着创作的秘密。〔法〕马蒂斯:《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中〕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工画者,不善山水,不能称画家;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中〕钱泳:《履园丛话?书学》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中〕苏轼:《苏轼论画》
作者生于思,倘其无思,即无美术。〔中〕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画龙不夸头角及须鳞,只求筋骨与精神。〔中〕齐己:《谢徽上人》
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象有真魂。〔中〕郑板桥:《绝句二十一首》
画梅如相马,以骨不以形。〔中〕姜特立:《李仲永墨梅》
漫画要使人一目了解,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但又不是胡闹。〔中〕鲁迅:《漫谈“漫画”》
国画之所持以立者三,曰气曰神曰韵。〔中〕郁达夫:《题闽侯陈演白画序》
我所画的每一笔触,就好像从我的血流出的,和我的模特的血混和着,在太阳里,在光线里,在色彩里。〔法〕塞尚:《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
夫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则愈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中〕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玖』 鲁迅美术学院出过哪些名人

朱鸣冈 ,鲁来迅美术学院荣誉终身源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一、 三、四届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文代会一、二、三、四届代表。
孙恩同,满族,别名盛溶,辽宁海城人。1946年入沈阳私立辽东学院西画系,1948年入吉林东北大学美术系,1949年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研究生 。1951年任教于东北美术专科学校 。1961年进修于南京江苏国画院 。1980年任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1986年任教授,1987年离休 。
张玉礼,历任抚顺特种工艺雕刻厂、东北工业展览馆、 辽宁美术馆美术干部,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

热点内容
师德师风演讲稿标题 发布:2025-05-11 11:22:34 浏览:520
小小的船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2025-05-11 11:06:30 浏览:240
老师的眼作文 发布:2025-05-11 10:38:52 浏览:803
扩大英语 发布:2025-05-11 09:48:26 浏览:473
在线教育美国 发布:2025-05-11 08:07:13 浏览:899
教育培训广告设计 发布:2025-05-11 08:07:13 浏览:894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发布:2025-05-11 06:32:22 浏览:221
占有女老师 发布:2025-05-11 06:11:24 浏览:979
小学师德自查材料 发布:2025-05-11 05:04:18 浏览:634
教师女仆 发布:2025-05-11 04:24:51 浏览: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