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科体系
1. 计算机学科的计算机学科分类
计算机学科主要分为三个大的研究方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具体的分类的如下:
系统结构专业 研究方向:
⒈并行/分布处理及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⒉先进的计算机结果和网络计算;
⒊系统的可重构和可扩展技术;
⒋高性能存储系统及处理机同步通信机制;
⒌并行编译技术;
⒍并行调试技术;
⒎并行与分布系统容错性、可用性、可靠性技术;
⒏指令及并行处理(ILP)体系结果的理论与技术;
⒐对称多处理器(SMP)并行体系结构的理论与技术;
⒑机群并行处理体系结构、互连技术、程序设计环境以及计算密集型应用在机群系统中的实现;
⒒超常指令字(VLIW)系统结构;
⒓多线程机制;
⒔并行处理技术;
⒕并行算法及环境;
⒖并行分布式算法;
⒗各种并行与分布式软件、工具与环境;
⒘分布式与多机系统新型计算机系统机构及语言;
⒙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软件仿真环境构建方法研究;
⒚当代主流并行机的体系结构模型、存储技术的研究;
⒛高性能通信机制与策略的研究;
21.分布式资源管理、故障恢复、进程动态迁移、分布式存取控制技术
22.指令级并行关键技术研究;
23.格点计算模型及体系结构的研究;
24.工作站机群、网络和网格等环境下的并行分布式计算模型;
25.可视化并行程序设计环境;
26.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
27.VLSI 系统机构及RISC技术;
28.芯片设计;
29.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
30.嵌入式技术及其应用;
31.嵌入式系统整体设计方法、技术与应用研究;
32.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功能分配算法、软硬件协同验证、协同仿真方法研究;
33.嵌入式微处理器设计;
34.嵌入式操作系统;
35.计算网络及其应用;
36.高速互连网络;
37.网络计算环境下的知识处理、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管理;
38.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中的传输及处理;
39.高速计算机网络和网络服务质量;
40.网络互联、协议测试;
41.网络信息安全;
42.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信息检索;
43.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及其软件技术;
44.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45.智能卡技术;
46.信息安全与密码;
47.波分复用WDM全光网中的路由及波长分配算法的研究。
应用技术专业 研究方向:
⒈人工智能;
⒉智能控制机器人;
⒊计算机视觉、语音及多媒体信息处理;
⒋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
⒌计算机语言学、机器翻译及自然语言理解;
⒍计算机图形学及可视化技术;
⒎计算机及VLSI设计自动化。
⒏大规模集成 电路与微电子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微电子学新工艺新器件和新结构集成电路及其物理基础等。
⒐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⒑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
⒒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及应用;
⒓并行计算
⒔计算机科学理论
⒕计算机应用支撑技术;
⒖计算机在信息产业中的应用;
⒗计算机在制造产业中的应用;
⒘各个领域中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技术;
⒙计算机集成技术和分布式计算环境 ;
⒚仿脑计算理论与仿脑计算机 ;
⒛智能信息处理 ;
21.数据和知识管理;
22.Web技术软件工程和环境。
23.CIMS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
24. 网络多媒体
25.操作系统
26.互联网络下的协同工作环境;
27.实与多媒体技术;
28.工程与过程工程;
29.互联网络体系结构;
30.信息安全技术;
31.容错计算技术;
32.计算机应用工程化;
33.虚拟环境方面;
34.IPv6协议的中间件和软件应用;
35.实与多媒体技术;
36.微处理的开发应用研究:嵌入式设备(医疗设备(治癌仪、热疗仪等)、加密机(E1、DDN)等)的开发;研制类比推理部件(可作为独立的类比问题求解系统,也可以嵌入其它人工智能系统)。
37.远程教学;
38.多数据库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39.以Intention形式化为核心的BDI建模;
40.以机器人足球为标准问题的MAS体系结构与合作规划;
41.MAS中的策略协作学习;
42.基于多主体技术的Internet信息检索和用户建模
43.机器学习
44.计算智能:
遗传算法的理论和应用;
免疫模型与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应用;
网络智能信息检索与数据挖掘。
45.语言信息处理
计算机软件研究方向:
⒈软件工程与方法;
⒉数据库和知识工程;
⒊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⒋数据安全。
⒌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辑系统、实时系统) ;
⒍软件工程及环境;
⒎分布对象计算;
⒏并行及分布式处理;
⒐语义理论及应用(自然语言、程序语言) ;
⒑推理技术;
⒒并行理论;
⒓类型理论及应用;
⒔计算语义学;
⒕CAD/CAM技术的理论研究、CAD/CAM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研制;
⒖工程与科学计算方面,对数值模拟进行的多学科的应用研究;
⒗计算机图形学与CAD;
⒘群件与网络技术研究;
⒙嵌入式数据库;
⒚电子商务;
⒛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系统;
21.软件重建工程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22.软件规格说明的形式方法与CASE工具研究。
23.形式化方法:形式语义、代数规范、范畴论、类型论和重写技术等的应用研究;
24.软件系统结构的研究;
25.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于实现.
26.可计算性和计算复杂性;
27.各种高效实用的计算模型;
28.一般难解问题的高效实用算法;
29.面向应用的大尺度难解问题的工程实用算法;
30.工程算法集成和相应软件体系结构;
31.工程算法分析和评价体系等。
2. 计算机都包括哪些专业啊
计算机包括的专业有:电子与通信工程、应用电子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版技术、通信工程权、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企业信息计算机管理、电子商务、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等。
(2)计算机学科体系扩展阅读:
计算机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方向:
一、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变革。诺伊曼体制的简单硬件与专门逻辑已不能适应软件日趋复杂、课题日益繁杂庞大的趋势,要求创造服从于软件需要和课题自然逻辑的新体制。并行、联想、专用功能化以及硬件、固件、软件相复合,是新体制的重要实现方法。
计算机将由信息处理、数据处理过渡到知识处理,知识库将取代数据库。自然语言、模式、图像、手写体等进行人-机会话将是输入输出的主要形式,使人-机关系达到高级的程度。砷化镓器件将取代硅器件。
二、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交通系统各单位、交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部门、各类计算机专业化公司、广告设计制作公司、汽车营销技术服务等从事IT行业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计算机相关专业
3. 计算机系有那些科目。各分别都是学些什么
本计算机系一般院校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嵌入式系统两个方向的专门人才;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网络工程技术方向的专门人才;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的专门人才;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方向的专门人才。学生入学时按专业大类招生,两年后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等综合因素选择专业方向。本专业大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主要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信息系统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编译原理、ORACLE数据库系统技术、WEB应用开发技术、人工智能、信息检索技术及应用、软件工程、图像处理与识别等。嵌入式系统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设计、嵌入式微控制器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网络工程技术与规划设计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协议与标准、网络工程设计、网络安全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综合布线系统等。信息工程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信号与系统、信息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信息处理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软件工程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软件工程概论、统一建模语言、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技术、人机交互技术、Windows高级编程技术等。(具体的话个别大学专业设置可能不同)
二、毕业生职业发展方向
毕业生可到科研、电信、能源、交通、金融、经济、贸易、军事、科学、教育、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和各级政府机关和IT行业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网络工程设计、运行维护、安全防护与性能分析;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与信息安全产品开发;软件系统开发、软件测试与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4. 计算机大类包括什么专业
包含以下几种
1.信息科学—信息科学是指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等技术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信息科学由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科学、仿生学、系统工程与人工智能等学科互相渗透、互相结合而形成的。
2.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简称为SE)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
典型的软件比如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app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比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更加高效,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
3.信息系统–所谓MIS(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 ,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
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4.计算机工程–(也称为电子和计算机工程或计算机系统工程)是一门学科,结合内容都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师正电气工程师有更多的培训领域的软件设计和硬件,软件一体化。反过来,他们注重减少对电力电子学和物理学。
电脑工程师都参与了许多方面的计算,从设计的个别处理器,个人电脑,和超级计算机,以电路设计。这一工程的许多子系统监控机动车辆。
5.信息安全 –本专业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物理、法律、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确保信息安全的科学与技术。
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密码学-是研究编制密码和破译密码的技术科学。研究密码变化的客观规律,应用于编制密码以保守通信秘密的,称为编码学;应用于破译密码以获取通信情报的,称为破译学。
计算机科学与另外的一些学科紧密相关。这些学科之间有明显的交叉领域,但也有明显的差异。
(4)计算机学科体系扩展阅读
本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计算机学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发展迅速按一级学科培养基础扎实的宽口径人才,体现在重视数学、逻辑、数据结构、算法、电子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前两年半注重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拓宽面向。
后一年半主要是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可选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方向性,突出学科方向特色,体现最新技术发展动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能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开发与设计。
2.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以及软件设计方法和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能从事系统软件和大型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研制。
3.掌握并行处理、分布式系统、网络与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安全、图形图象处理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工程实践技能,具有计算机应用和开发的能力。
4.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5. 计算机专业分类
目前我国计算机专业主要分为三大类:计算机基础专业、与理工科交叉的计算机专业、与文科艺术类交叉的计算机专业。
1. 计算机基础专业
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这些专业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应用开发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开发、维护等工作。
2. 与理工科交叉的计算机专业
与理工科交叉而衍生的计算机专业很多,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自动化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等。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和上升的平台,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就业面相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宽得多,不但适用于IT 领域,也适用于数学领域。
2)自动化专业:
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归并了多个自动控制领域专业的宽口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并立足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控制这一新兴应用领域制定专业课程体系,是工业制造业的核心专业。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就业基础和优势。
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这是一个由信息科学、计算数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专业,就业面涉及到教学、商业、网络开发、软件设计等各个方面,就业率高达95%以上。
4)通信工程专业:
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通信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通信基础理论和基本基础,掌握微波、无线电、多媒体等通信技术,以及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时代有着极佳的就业优势。
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要求与就业方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宽口径专业,主要培养信息技术、电子工程、网络系统集成等领域的高级IT 人才,毕业生可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
(5)计算机学科体系扩展阅读:
毕业生主要面向交通系统各单位、交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部门、各类计算机专业化公司、广告设计制作公司、汽车营销技术服务等从事IT行业工作。
WEB应用程序设计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网站应用程序开发、网站维护、网页制作、软件生产企业编码、软件测试、系统支持、软件销售、数据库管理与应用、非IT企事业单位信息化。
可视化程序设计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企业桌面应用开发、软件生产企业编码、软件测试、系统支持、软件销售、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开发等工作。
数据库管理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企、事业单位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专业数据库应用设计与开发、数据库的应用与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软件销售等工作。
多媒体应用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计算机美工、动画制作、影视编辑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综合应用开发、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工作。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移动设备应用开发、嵌入式应用开发、移动网站开发、软件生产企业编码、软件测试、系统支持、软件销售、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集成等工作。
电子政务软件专业
能够胜任基层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数字化政务管理系统的设计、维护与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集成、办公室文员等工作。
软件测试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测试、软件编码、IT企事业单位系统支持、非IT企事业单位信息化软件销售等工作。
物流信息技术专业
毕业后能够胜任现代物流业信息管理,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物流系统设计、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以及运输等管理工作。
物流管理专业
毕业后能够胜任全省各级企事业单位物流系统设计、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以及运输等管理工作等工作。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政府管理部门、经贸、金融、邮电、电子、学校、交通、社区以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有关行业,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维护、管理、从事网站开发与应用、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调试、安装、计算机及网络产品营销等工作。
计算机游戏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网络游戏美术,网络游戏动漫设计,游戏概念/故事情节设计,网络游戏3D设计,网络游戏人物设计,网络游戏环境设计,网络游戏皮肤/纹理设计,网络游戏图形开发,网络游戏测试,网络游戏音频开发,游戏客户端开发,游戏服务器开发,游戏引擎开发,手机游戏策划,手机游戏开发,手机游戏程序开发,手机游戏美工,手机游戏测试等工作。
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广告企业平面的设计与制作、网络企业网页制作、企事业单位职员等工作。
目前,计算机专业在国内的高等院校中,以理工科的实力较强;以文科、综合性高等院校为补充,基本上每所高等院校都设有这样的专业;或者有这样的专业人才。
6. 要写计算机专业导论的论文,其中第一个要谈一下对计算机及计算机学科体系的理解。 怎么理解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itecture),通常是指涉及机器语言或者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人员所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更多说的是计算机的外特性,是硬件子系统的结构概念及其功能特性。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都直接和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有关,例如计算机的字长,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识别和处理的数据类型及其表示、存储、读写方式,指令系统的组成,指令类别、格式和功能,指令中使用的寄存器数量和表示方法,支持的寻址方式,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CPU之间数据传送的方式和控制,也包括中断的类型和处理流程,系统中对各类信息的保护,计算机运行状态的定义和切换,对各种运行异常或者出错的检测和处理方案等等,这些都是程序设计人员编写出高质量程序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必须深入了解的计算机的有关属性。计算机体系结构主要研究硬件和软件功能的划分,确定硬件和软件的界面,即哪些功能应划分给硬件子系统完成,哪些功能应划分到软件子系统中完成。
计算机组成(computerorganization),是依据计算机体系结构确定并且分配了硬件子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基础上,设计计算机各部件的具体组成,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机器指令级的各种功能和特性。从这一点又可以说,计算机组成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逻辑实现。为了实现相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所要求的功能,完全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机组成设计方案。因为半导体器件性能的提高,新的技术成果的面世,或者又有新的价格/性能比的需求出现,都会带来计算机组成的变化。
在计算机组成的领域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合理的性能价格比,关键的技术措施在于处理好计算机内部的数据流和控制流,合理地匹配各功能部件的性能参数,也就是尽力避免因一个部件形成的“瓶颈”问题而影响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例如,对运算器部件,可以通过实现数据运算的流水线处理和设置多个运算功能部件,在运算器内安排更多的寄存器等措施以提高其处理数据的能力;对控制器部件,可以通过指令预取,指令流水线处理,多指令流水线,选用RISC(re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结构设计方案等措施以提高执行指令的速度;对存储器部件,使用由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虚拟存储器构成的层次结构的存储系统,使用由可以交替运行的多个存储器构成的多体结构,使用性能更高的改进型的存储器芯片等措施,以提高存储器系统的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对输入输出设备,实现通道、外围处理机等方式,合理地设置缓冲器和排队策略,配备速度更快的设备,配备更多数量的设备,以提高单位时间内数据输入输出的流量。对计算机系统而言,关键是尽可能地使计算机各个功能部件都以自己所具有的高速度运行,避免或者减少不同功能部件彼此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等待现象,例如通过支持多线程、多进程、多道程序、多任务等措施,选用最合理的资源调度算法和分配策略,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计算机实现(computerimplementation),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包括中央处理机、主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设备的物理结构,所选用的半导体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器件、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电源、冷却、装配等技术,生产工艺和系统调试等各种问题,一句话,就是把完成逻辑设计的计算机组成方案转换为真实的计算机,也就是把满足设计和运行、价格等各项要求的计算机系统真正地制作并调试出来。
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各自有不同的含义,但是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随着时间和技术的进步,这些含义也会有所改变。在某些情况下,有时也无需特意地去区分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的不同含义。
7. 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由哪几大部分组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可分为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如人工智能、应用数学等。通常,本学科可概括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等3个二级学科。
8. 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科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工学学士等完整的学科体系。天津市最早的计算机学科博士点就诞生在当时的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院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点;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点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生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