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文翻譯~HELP! 宗道誠實 的。
要結合上下文來翻譯,如果要斷章取義的翻譯那你自己選:
中使遂先入白內
中,直譯;
使,容1讓2使者;
遂:1人名2隨即/於是;
先,直譯;
入:進入;
白:1說明/陳述2(面見)白(人名)
辛先見教 冀不異同
辛,估計是人名
先,1直譯2先前
見教:1表達意見/想法2聽取意見/想法
冀,希望;
不,沒有;
異同,差別;
恐為御史所彈
擔心/害怕 被 御史(言官) 彈劾/舉報
ps:有上下文對照才能翻准,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文言文翻譯技巧
ps2:」親「這個字被用的真糾結。。
B. 文言文《宗道誠實》怎樣翻譯
《宗道誠實》的翻譯:
魯宗道做人剛正,正直,嫉惡如仇很少容忍,遇到事情敢於直言,不拘謹。作教育太子的官時,家住得離酒店很近,有一次穿著便衣到酒店中,恰巧真宗急召(他)入宮,使者到了門,過了很久,魯宗道才從酒店回來。
使者先回宮了,約定說:「如果皇上怪罪你來晚了,用什麼來回答?」魯宗道說:「(你)只管說實話。」使者說:「你這樣是會有罪的。」(魯宗道)說:「喝酒,人之常情。欺騙君王是做臣子的大罪啊!」真宗果真問了,使者詳細地把魯宗道所說的告訴了皇上。
皇帝問魯宗道,他道歉說:「有老朋友從鄉里來,我家貧窮得沒有杯盤,所以到酒店去喝。」皇帝因為他忠誠誠實認為可以重用。
《宗道誠實》的原文:
宗道為人剛直,疾惡 少容,遇事敢言,不為小謹。為諭德時,居近酒肆,嘗微行就酒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門,久之,宗道方自酒肆來。使者先入,約曰:「即上怪公來遲,何以為對?」宗道曰:「第以實言對。」使者曰:「然則公當得罪。」
曰:「飲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問,使者具 以宗道言對。帝詰 之。謝曰:「有故人自鄉里來,臣家貧無杯盤,故就酒家飲。」帝以為忠實可大用。
此文出自元末·脫脫所寫的《宋史》

(2)宗道誠實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宋史》最早為至正刊本,次為成化朱英重刊本。
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詔修宋史,但因體例、年號不一而未成。
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遼、金、宋三史。鐵木兒塔識、賀惟一、張起岩、歐陽玄等七人任總裁官,還有史官斡玉倫徒、泰不華、於文傳、貢師道、余闕、賈魯、危素等23人,脫脫於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辭職,中書右丞相阿魯圖繼任,阿魯圖雖名為都總裁,但不諳漢字。
作者簡介:
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 脫脫幼養於伯顏家,從浦江吳直方學。元朝元統二年(1334年),脫脫任同知宣政院事,遷中政使、同知樞密院事、御史大夫、中書右丞相。
當時伯顏為中書右丞相,權傾朝野,向為元順帝所忌,脫脫恐受其累,與順帝密謀逼退伯顏。至正一年(1341年)脫脫為相,大改伯顏舊政,復科舉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
至正四年(即1344年),脫脫因病辭職,到至正九年(即1349年)復出為相,發行新鈔票「至正交鈔」,並派賈魯治理黃河,成績斐然卓著,贏得水患災民的民心,上賜號答剌罕(意謂:自在),被贊譽為「賢相」。